两全其美

更新时间:2024-07-03 20:31

两全其美(拼音:liǎng quán qí mě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元·无名氏《连环计》。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两全其美”。

成语故事

元朝时期,北方的蒙古族入主中原统一天下。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成四等,其中处于最低层的就是汉人。民族的压迫以及朝廷的腐败,激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为此,许多文人便编出一些剧本,借古讽今,以表达心中的愤怒和不满。《连环计》就借董卓被灭这件事说明了奸贼的下场。

东汉末年,董卓操纵朝中大权,把朝政弄得十分混乱,于是除掉董卓便成为当时一些忠心为国的官员和百姓们的共同愿望。但董卓有个骁勇无敌的干儿子吕布让大家十分顾忌,他时刻不离董卓左右,因此谁也不敢轻易下手。

司徒王允想出一个连环计,可使董卓父子反目。他有一个义女名叫貂蝉,长得十分美貌。王允把除掉董卓的打算告诉了貂蝉,并说明了要利用她来为民除害。貂蝉是个深明大义的姑娘,她立即同意了。于是王允便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先把貂蝉许给吕布为妻,吕布很高兴,英雄配美女,两全其美。

接着王允又把貂蝉送给了董卓。董卓本是好色之徒,见有这样貌似天仙的美女送上门来,怎肯丢开。于是因为貂蝉,吕布和董卓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后来,王允对吕布说貂蝉是被董卓霸占的,吕布信以为真,一怒之下杀掉了董卓。

成语寓意

犹太人著作的《财箴》中曾说道:“如果不顾他人的利益,只知道往自己的荷包里塞钱,那么,总有一天会有人将你的钱从荷包里掏走。”如果一味地只顾个人利益,不管他人死活,那么当对方察觉到自身利益受损时,可能会为你带来更大的损失。成语告诉人们凡事都有多面性,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从多个角度考虑,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努力使其达到各方和谐一致,方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成语运用

“两全其美”指做事时照顾到两个方面,使双方都得到好处。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明·吴承恩《西游记》:“与他个两全其美,出去便出去,还与他肚里生下一个根儿。”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五·况太守断死孩儿》:“你可在主母前引荐我与他相处,倘若见允,我替他持家,无人敢欺负他,可不两全其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