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更新时间:2024-08-19 15:5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

历史沿革

1956年8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

1958年2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迁到了中关村新落成的科研楼。

1959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务常务会议通过,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2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所内成立了专用机和固体电路两个研究室。

1965年,中国科学院将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分立。

1967年到1975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划归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领导。

1978年,计算数学研究室(不含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测试部分)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分立划入了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

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199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为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进入的试点单位。

2002年,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知识产权为基础,创建了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2017年3月,大数据分析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

2018年12月,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建中国科学院网络计算创新研究院。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拥有600余位员工,其中包括院士3人,客座院士1人(在研究所工作或学习过的院士有20余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李国杰倪光南孙凝晖于全(客座)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熙霖、陈云霁、程学旗、韩银和胡伟武蒋树强孙凝晖、孙晓明、谭光明徐志伟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晓明、陈云霁、迟浩杜子东高林郭嘉丰、韩银和、蒋树强、阚美娜、李亮、山世光、孙晓明、王瑞平、王树徽、王颖、许倩倩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陈云霁

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云霁、高林、李振宇宋新航

科研部门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分为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智能5个研究部,下设16个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分析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所属研究中心:处理器芯片重点实验室、微处理器研究中心、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智能计算机研究中心、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数据智能系统研究中心、网络技术研究中心、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中心、专项技术研究中心、分布式系统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泛在计算系统研究中心、前瞻研究实验室

合作交流

2019年3月19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清迈大学签署信息通信技术战略合作协议,并完成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2020年8月28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昆山市人民政府工业级5G产业互联网战略合作仪式暨工业级5G终端基带芯片产品发布会在江苏昆山举行。

2020年11月4日,山西省监察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就山西“智慧监督”工程在太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繁昌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荣誉表彰

2022年3月30日,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2年11月9日,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中科睿鉴科技有限公司的“睿鉴数字内容虚假伪造检测系统和设备”科技成果,入选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名单。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底,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国家、院、市、部级科技奖励24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55项(含非第一完成单位15项),院、市、部级科技奖励193项(含非第一完成单位26项)。

学术期刊

计算机学报》是中国计算机领域权威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以中文编辑形式与读者见面,同时以英文摘要形式向国际各大检索系统提供基本内容介绍。刊登的文章被国际多种著名检索刊物所收录,包括EI、Inspec、Scopus、CSC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SA、美国《数学评论》 、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内容覆盖计算机领域的各个学科,以论文、技术报告、短文、研究简报、综论等形式报道以下方面的科研成果: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以及新技术应用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中国CAD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第一个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原为季刊,1996年起改为双月刊,从2000年起改为月刊。读者对象为从事CAD和计算机图形及其他有关学科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3版定为中国计算技术、计算机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接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以及Scopus数据库收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报道中国计算机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刊登内容包综述、软件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图象、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等领域应用需求驱动的重大技术突破和理论创新。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简称JCST)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双月刊,由Springer Nature代理国际出版发行,中国境内纸版由报刊发行局总发行。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计算机领域英文学术期刊,被SCIE、EI、Scopus、DBLP、Computing Reviews、Research Alert、CSCD等中国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并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于1960年正式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国家建立学位制度,成为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先后获批为自行增列博士生导师试点单位、国家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单位等。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并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教学建设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拥有就读的研究生约1600人。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先后有4篇博士学位论文获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另有7篇获提名奖),8篇博士学位论文获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为研究生建立了完善的研究助理制度,并设立了包括“所长奖”“夏培肃奖”以及多项企业冠名奖在内的奖助体系。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标识设计以计算所英文简称“ICT”字母为主体。整体的圆形造型表现出计算所团结、互助的人文精神,向前推进的动感造型和阶梯造型又表现出研究所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标志的外形轮廓酷似无限循环的太极型,更加符合国立研究所提倡的生生不息、创新求实的理念。也反衬出计算所做科研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既做基础研究,又做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既强调学术又重视产出等等双头并举的办所方针。籍太极之博大精深扬计算所鸿鹄大志。标志色彩采用科技行业普遍应用的蓝色系,突出行业特性,记录了计算所曾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摇篮的历史,表达了计算所誓做中国信息产业源头的愿望。

精神文化

三性原则: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

己任:跻身国际前沿,关注国计民生,引领中国信息产业

理念:创新、求实

文化活动

2023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举办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