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

更新时间:2024-09-15 14:06

兴安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10°14′~110°56′,北纬25°17′~25°55′之间,东南接灌阳县,西南濒灵川县,西北临龙胜各族自治县,北与资源县为邻,东北与全州县接壤。县域总面积2348平方千米,2022年,兴安县总人口40万。

历史沿革

兴安县历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214年),秦朝为统一大业在兴安县境内成功开凿灵渠。灵渠开凿后,兴安便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秦人筑城护渠,派吏治辖,是历史上广西境内最早列入中央政府统一建制的县份之一。

汉元鼎六年(111年),今县境属始安县地,隶属零陵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分划始安县地,今县境设置临源县,隶属桂州。

唐大历三年(768年),改县名为全义。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于县境设溥州,并把县名改称德昌,隶属溥州。

宋乾德初,废除溥州,恢复全义县名,隶属静江府。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因与宋太宗赵匡义名相讳,取“兴旺安定”之意把县名改称兴安县。

元,属静江路。

明清时期,属于桂林府。

民国二年(1913年),隶属漓江道,

民国三年(1914年),隶属桂林,

民国十六年(1927年),隶属广西省政府,

民国十九年(1930年),隶属桂林民团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隶属桂林行政监督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隶属桂林行政监察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直属广西省政府,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隶属第八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直属广西省政,同年四月隶属第八区。

1949年11月20日,兴安解放,隶属桂林专区管辖。

1998年,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兴安县隶属桂林市管辖。

行政区划

1949年11月20日,兴安解放,隶属桂林专区管辖。下辖湘源区、高源区、高尚区、严道区、西安区、两金区6个区;首善镇和界首镇两个镇。

1950年3月,撤乡改为“区村制”。全县有10个区和2个县辖镇,即城关区、湘漓区、湘源区、高源区、高尚区、俸义区、道冠区、西安区、华江区、两金区、界首镇、溶江镇。同年5月,全州县属的兴田、福里(即百里村)、下界首划归兴安县。

1951年4月,土改基本结束时,将俸义区撤销,解放前原俸山乡所属的10个村划归城关区,原急义乡所属的14个村划归高尚区;县辖界首镇撤销划归湘源区;县辖溶江镇撤销划归西安区,全县共9个区,即城关区、湘漓区、湘源区、高源区、高尚区、道冠区、西安区、华江区、两金区。

1952年上半年,结合土改复查工作先后撤销了行政村,建立小乡,实行“区、乡”建制。 同年7月资源县的五排区划归兴安县。同年,10月将城关区、湘源区、湘漓区、高源区、高尚区、道冠区、西安区、华江区、两金区、五排区更名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区。

1953年4月,将十区的塘垌、江口、猴背、冲坪4个乡划归九区成立两金瑶族自治区。同年6月将五区所属的东乐乡彩脚片5个村划归临桂县。同年7月将十区成立五排苗族自治区。1954年3月,将五排苗族自治区仍划归资源县。同年7月又将城关区所属4条街合并为区辖城关镇。

1955年12月,两金瑶族自治区所属的猴背乡仍划归资源县五排苗族自治区。

1956年秋,全州县凤凰区宅福小乡的宅福田、仰田、紫福田、屯川村,畔毗小乡的龙井塘、铁炉塘、水岗头、月亮山、枫木山李家划归兴安。12月撤区改为乡建制,划为14个大乡,即:护城乡、界首乡、会龙乡、协力乡、力头乡、俸山乡、漠川乡、白石乡、高尚乡、上桂乡、南山乡、严关乡、溶江乡、华江乡;一个城关镇和两金瑶族自治区。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全县划为7个人民公社,即:火箭人民公社、上游人民公社、高峰人民公社,、东方红人民公社、东风人民公社、战斗人民公社、八一人民公社。

1959年3月,将火箭人民公社分为护城、高泽2个公社;新建立城关镇城市人民公社;将上游、高峰、东方红、东风、战斗、八一等公社名称改称界首公社、漠川公社、高尚公社、溶江公社、华江公社、两金公社。同年将两金公社的中禄、大新、寨田、柳田、旧屋生产大队划归龙胜各族自治县。高尚公社的内南五村(包括上马石、新岭脚、宾洞、柘木岩、颜家界上、东山、蒲源、鲤鱼井)和四村(包括绕竹、小北、田厂、大塘田等)划归灵川县管辖。

1960年4月,原灵川县的灯塔、廖家、沿严三个大队划归兴安县,后改称廖家大队。

1961年6月,将原来的9个公社调整为17个公社,2个镇,17个公社即护城、塘市、道冠、崔家、界首、会龙、力头、高尚、上桂、南山、漠川、白石、溶江、司门、严关、华江、两金公社。2个镇,即城关镇、界首镇。同年冬将两金的塘垌大队划归资源县,江口、银矿、珠玻、皮帽大队划归龙胜各族自治县。老书大队和新文大队的7个自然村划归灵川县。

1962年6月,实行建区划社。将原公社合并为12个区(镇),即护城区、界首区、会龙区、崔家区、漠川区、白石区、高尚区、严关区、溶江区、华江区、金石区和城关镇共12个区(镇)。后来又将会龙、崔家2个区合并为湘漓区。

1966年,改区为大公社,成立护城、严关、溶江、界首、湘漓、漠川、白石、高尚、崔家、华江、金石等11个公社及兴安镇。

1984年,实行乡村建制,将原来的12个公社(镇)改称12个乡(镇)。即:护城乡、湘漓乡、漠川乡、白石乡、高尚乡、崔家乡、严关乡、华江乡、金石乡、界首镇、溶江镇和兴安镇。

1985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华江乡改为华江瑶族乡。

1995年元月,兴安镇与护城乡合并为兴安镇。

1999年,湘漓乡改为湘漓镇,严关乡改为严关镇,高尚乡改为高尚镇。

2005年,溶江镇与金石乡合并为溶江镇。

2014年末,兴安县下辖兴安镇湘漓镇界首镇高尚镇严关镇溶江镇6个镇和漠川乡白石乡崔家乡华江瑶族乡4个乡,县政府驻兴安镇三台路51号。

截至2022年10月,兴安县辖6镇、4乡,县政府驻兴安镇三台路5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兴安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北部,地处东经110°14′~110°56′,北纬25°17′~25°55′之间。东西距70千米,南北距68千米。北和资源县交界,东与灌阳县接界,南与灵川县接界,西和西北与龙胜各族自治县接界。东北与全州县相连,东南靠灌阳县,西南邻灵川县。县域总面积2348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

兴安县地处江南古陆西段东南缘,湘桂褶皱带的北部。地质发展历经前泥盆纪地槽(约25~4亿年前),晚古生代地台(约4~2.3亿年前)和中新生代陆缘活动带(2~3亿年前至今)三个发展阶段。在地质矿产研究史上是桂东北有重要意义的地区,部分地方性地层单位的命名渊源于此。

地形地貌

兴安县的地形多样而复杂,西北和东南为山地,山峦重叠,沟谷溪流纵横。西北部为越城岭山系,逐渐向西南倾斜。东南部是都庞岭的海洋山系,并逐渐向东北倾斜。形成两大山系之间的狭长谷地,称“湘桂走廊”,其间有土岭、石山、河谷平原。走廊中部的临源岭是制高点,湘江和灵渠由县城东郊分水塘的东北和西南低处方向分流。湘江流向东北,属长江水系;灵渠向西南流汇入大溶江,合流称漓江,属珠江水系。人称“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整个地形恰似一只展翅的蝴蝶,东北角形似蝴蝶的头,西南角形似蝴蝶的尾,东南和西北恰似展开的翅膀。

气候

兴安县境内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积温多,有霜期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8.2℃,极端最低气温为-5.8℃,极端最高气温为39.1℃。平原地区年平均日照为1297.0小时,无霜期平均293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942.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在180天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风向频率最多为东北风,平均风速为2.1米/秒。

四季特征为: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常造成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暴雨平均每年出现2.4次;夏季,湿度、温度增加,雨量适中;秋天天气晴朗,少雨,昼夜温差大,寒露风天气最早出现于9月11日,最晚出现于10月12日,平均出现于10月2日;“小雪”之后即进入冬季,西伯利亚高压高压增强,冬季寒潮开始南下,气温急剧下降,雨量少。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旱灾、倒春寒、大风、寒露风、冰灾、低温阴雨等。

水文

兴安县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流域的湘江水系和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两大类。全县大小河流59条(包括小溪)。河流的总长度为817.7千米,总流域面积2348平方千米。河网密度0.35千米每平方千米。湘江水系的河流主要是湘江及其支流,在县内334.3千米,流域面积为1117.3平方千米,占47.6%。其中,湘江干流在县境内全长80千米,平均坡降3.6%。平均河宽91米,多年平均流量为36.6立方米每秒。水能储量3.29千瓦。湘江自分水塘以下无急滩,水深一般在1.2米以上,可通民船。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时,监禄凿灵渠,在县城南2千米处南陡口屯旁,于湘江中,筑人字形干砌石拦河坝(即大、小天平坝),将湘江部分河水引入漓江,沟通了湘漓水运。自此,直至1940年湘桂公路通车前,湘江遂成中原通往岭南的水运交通要道。

湘江一级支流深江、海洋河、西波江、东宅河、直义河、茗田河、粉山河、亭子江、邓家河、上塘河、双女井溪、西山河、漠川河、开山河、石门河、古流河、两岔江十六条,在兴安县境内181.8千米。湘江二级支流东宅河、大湾江、苦竹源、黄竹源、协兴河、流江源在兴安县境内66千米。西江水系的河流主要是漓江干流及其支流,在兴安县内全长483.4千米,流域面积为1230.7平方千米,占52.4%。其中,漓江干流在兴安县境内河长55.7平方千米,平均纵坡4.15%,平均河宽76米。多年平均流量40.96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0.25亿立方米。漓江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级支流杉木江、杨雀江、黑洞江、龙塘江、大坪江、白岩江、华江、黄柏江、川江河、灵河、月光洞河、小溶江在县境内共长218.2千米。其他小于10平方千米的二级支流24条,共长202.5千米。湘江、漓江及其支流均呈树枝状分布,特点是流程短,落差大、河床陡、流域面积小,属山区性河流,其流量大小均受上游降水影响,每到汛期,各河流沿岸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严重者河岸崩裂,房屋倒塌,农田被冲毁。此外有,引湘济漓,沟通湘江与漓江水运的古运河灵渠的南、北渠共长36.4千米。其中,南渠长33.15千米,已计入漓江支流灵河及作为灵河支流的灵渠南渠上段的长度中:北渠长3.25千米,其长度未计入河流总长度。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兴安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5.96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8794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31.7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4021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14年,兴安县土地面积为3522069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93075亩,水田面积251940亩,旱地71335亩。人均有耕地面积0.89亩;其中,水田面积0.7亩;按全县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有耕地面积1.06亩,其中,水田面积0.83亩。

2020年,兴安县耕地面积12344.52公顷,园地面积19271.31公顷,林地面积181253.14公顷,草地面积3004.8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044.8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84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720.66公顷,其他土地923.27公顷。耕地中,水田面积11153.24公顷,旱地面积1166.44公顷,水浇地24.84公顷。园地中,果园地15001.21公顷,茶园地3.59公顷,其他园地4266.51公顷。

植物资源

兴安县内森林植被主要属落叶阔叶林带与常绿阔叶林的过渡地带,海拔在1800米以上山区以青岗栎山杜鹃、野八角和华南铁杉及厚朴紫檀木等阔叶矮林;海拔1000米至1800米为常绿槠栲、水青岗和椎栎木等;海拔1000米以下为杉木马尾松毛竹油桐油茶白果柑桔等。

动物资源

兴安县内有动物11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毛冠鹿红腹角雉短尾猴恒河猴狗熊大鲵水鹿鬣羚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白鹇金鸡穿山甲等。

矿产资源

兴安县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锌、、铀、黄金重晶石水晶石花岗岩石灰石等十几种,其中大理石有16个品种。

人口

2011年末,兴安县辖区总人口37.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86万人,另有流动人口3.5659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9.53万人,占51.83%;女性18.15万人,占48.17%;总人口性别比为107.6;14岁以下5.23万人,占13.88%;15—64岁28.83万人,占76.51%;65岁以上3.62万人,占9.61%。2012年末,兴安县户籍常住人口38.1797万人。2013年末,兴安县户籍常住人口38.12万人。2014年末,该县户籍常住总人口达38.40万人。

截至2011年末,兴安县境内主要民族为汉族,另有瑶族壮族回族等27个少数民族,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瑶族壮族苗族

2017年末,兴安县户籍总人口39.09万人;常住人口3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77万人,乡村人口21.73万人,人口城镇化率37.01%。年度内人口出生率19.98‰,死亡率18.83‰,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兴安县常住人口为307043人。

2020年,兴安县户籍总人口约39.15万人,在常住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20.14万人,女性人口19.01万人,男女性别比106:100。城镇人口12.5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2.16%;乡村人口26.5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7.87%。

202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8.92万人;常住人口30.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99万人,乡村人口18.79万人,人口城镇化率38.87%。

2022年,兴安县总人口40万。

经济

综述

2023年兴安县全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74.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8.76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8.9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66.89亿元,同比增长5.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1%、16.6%和3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4%、4.3%和47.2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856元,比上年增长4.7%。

第一产业

2017年,兴安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39.56亿元,增长5.3%;林业产值3.1亿元,增长5.0%;牧业产值11.07亿元,下降2.4%;渔业产值1.33亿元,增长3.2%。

2022年,兴安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7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农业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9.3%;林业产值3.14亿元,同比增长0.1%;畜牧业产值17.70亿元,同比增长0.9%;渔业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2.9%;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46亿元,同比增长4.1%。

2022年,兴安县粮食播种面积3.1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7.57万吨。全年园林水果产量79.93万吨,同比增长11.7%,其中,柑橘类水果同比增长13.3%,葡萄同比增长9.5%。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9.21万亩,蔬菜(含食用菌)产量52.07万吨,同比增长4.4%。中草药种植面积1.12万亩,同比增长15.5%。全年生猪出栏57.28万头,同比增长6.7%。期末存栏39.32万头,同比增长2.5%。家禽出栏436.56万只,同比下降3.9%。禽蛋产量0.20万吨,同比增长4.1%。

2022年,兴安县全年肉类总产量5.34万吨,同比增长4.3%,猪肉产量4.39万吨,同比增长5.7%。牛肉产量0.09万吨,同比下降0.4%。羊肉产量0.03万吨,同比增长5.6%。全县水产品产量1.11万吨,同比增长3.1%。

第二产业

2017年,兴安县全部工业总产值1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1.77亿元,增长7.5%。全部工业增加值40.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5%,股份制企业增长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1%。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3.3%,轻工业下降4.1%。从行业看,在2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7个行业增长,占行业面的35%。

2022年,兴安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5%,非公企业同比增长15.3%。分规模类型看,大中型企业同比下降14.2%,小微企业同比增长13.5%。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4.8%,全年产销率101.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4.9%。

第三产业

2017年,兴安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6.7亿元,增长13.8%;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8.67亿元,增长6.8%。

2022年,兴安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8亿元,同比下降0.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0.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同比增长0.3%,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6%。

2022年,兴安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7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9亿元,同比增长13.5%;电信业务总量2.88亿元,同比增长27.2%。

2022年,兴安县全年接待国内游客711.94万人次,同比下降13.6%。国内旅游总消费77.43亿元,同比下降16.2%。入境游客0.07万人次,同比下降68.5%。国际外汇消费30.19万美元,同比下降68.9%。

社会事业

文化科技

2017年,兴安县拥有公共文化场馆和设施240个,包括县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县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1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55个,农家书屋或图书室126个。全年共获上级审批科技项目6项,项目经费共313万元。全年开展各种科普活动78场(次)。完成专利申请量158件。

2022年,兴安县全年全年科技成果转化6项,同比增长20%。发明专利授权共5件,实用新型授权共54件,外观设计授权共67件,合计授权量共126件。全年有效发明专利88件。

2022年,兴安县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2个,全年放映电影场次5490场。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3.7万册。文化馆1个,文化站10个,博物馆1个,博物馆接待观众18万人次。

教育事业

2014年,兴安县有3所普通高中,共有在校学生3791人。有初级中学13所(含民办初中2所),在校学生为7181人。有小学111所,其中县城完全小学4所,乡(镇)寄宿学校27所(含民办小学3所),村小学及教学点80所,在校小学生19508人(其中在校住宿就读6896人)。有公办幼儿园75所,民办幼儿园120所,在园幼儿14442人。

2017年,兴安县有普通中学13所,专任教师595人,在校生7294人。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专任教师116人,在校生1509人。有普通小学116所,专任教师1218人,在校生24681人。

2022年,兴安县有普通中学16所,专任教师1037人,在校生16436人,2022年招收学生5740人,毕业学生523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95人,在校学生1838人,当年招生732人,毕业生511人。有普通小学31所,专任教师1569人,在校生27659人,当年招生4206人,毕业生4510人。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1.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7%。有幼儿园71所,专任教师796人,在园幼儿13230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当年招生19人,毕业生14人。

医疗卫生

2014年,兴安县有卫生工作人员20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29人(注册医师550人、注册护士808人、药剂人员130人、检验人员76人、影像技师65人),其他398人。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开放床位1777张。年内,医疗机构完成诊疗总数95.31万人次,其中门诊91.76万人次。病人入院3.55万人次,出院3.54万人次。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1.94万人,参合率99.6%。

2017年,兴安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87家,其中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845张;卫生技术人员180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1021人。

2022年,兴安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383所。其中,医院6所,乡镇卫生院11所,村卫生室30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53张,其中,医院床位1785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689人,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911人,注册护士(师)1193人。

社会保障

2017年,兴安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企业)4.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4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6.09万人,其中:职工2.85万人,居民33.24万人。

2022年末,兴安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1.4万人,同比增长1.5%,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4.84万人,同比增长51.7%。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2万人,同比增长87%,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25万人。

2022年,兴安县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1.52万人,同比下降4.1%,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01万人,同比增长1.1%。全县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73人,同比增长4.6%,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259人,同比增长0.9%。全县有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1个,床位90张。其中,养老机构1个,床位90张。

交通运输

兴安县境内有国道322线一级公路和湘桂铁路衡柳铁路以及衡昆高速公路纵贯,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75千米,仅一小时车程。衡昆高速公路在兴安有4个出入口,湘桂铁路、衡柳铁路分别在兴安境内设有兴安站兴安北站

截至2011年末,兴安县境内有公路里程654.534千米,其中国道48千米,省道43.07千米,县道231.216千米,乡道332.248千米,实现乡乡通油路、95%以上行政村通等级路,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94%。

2017年,兴安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4.4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公路客运量365万人,比上年下降5.0%;公路货运量558万吨,比上年增长9.4%。

2017年,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0991辆。年末公交车路线21路。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11辆。年末实有出租汽车110辆。

历史文化

方言俚语

兴安是西南官话湘方言交汇之域。境内汉语方言主要是西南官话,兴安镇、护城乡、严关乡、溶江镇、金石乡、崔家乡、白石乡、漠川乡都是西南官话语区,华江、湘漓、高尚诸乡也都有西南官话分布。湘方言主要分布在县东北的界首镇,护城乡北部部分村和县东面的湘漓乡的北部也是湘方言语区。在高尚乡,还有一种汉语方言,属桂北地区区域广大的“土话”系统。除汉语方言外,兴安县境内还有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是瑶语。华江乡北部是瑶语最集中的区域。高尚、崔家、漠川等乡也有零星的瑶语村落。

生活习俗

服饰

民国初期,兴安县境内居民一般人常穿的是棉布唐装。冬天有钱男人多穿长袍,外套长衫和马褂;女穿旗袍。夏天穿纺绸、云纱。民国十八年(1929年)以后,城镇居民多穿中山装,但仍有穿长衫的;农民多穿中式服装。瑶族穿瑶装,境内瑶族有顶板瑶、过山瑶等,各种瑶族服装有异,但衣裤各边均绣花边,均头扎包巾、腰捆腰带。解放后,城乡男穿中山装、解放装、工人装,学生装;女穿中装、青年装,中老年仍有穿唐装。60年代至70年代,男女青年流行穿绿军装。20世纪80年代以后,男女青年流行穿西装。瑶族中老年妇女仍穿瑶装,青年男女穿着逐渐和汉族相同。

饮食

兴安县境内居民历来多以稻米为主食,辅以玉米、荞麦、红薯、芋头、豆类、瓜菜和肉类、鱼类等。解放前,除富裕家庭及市镇商人三餐吃白米饭外,绝大多数贫苦农民一年到头多以稀粥杂粮当餐。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饮食仍以稻米为主,杂粮、蔬菜为辅。特别是8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普遍富裕起来,农村人口一日三餐白米饭,城镇人口早餐一般吃米粉、包子等,中晚餐以大米饭为主食。鸡、鸭、肉、鱼、蛋品已不罕见。

特色节庆

土地神诞辰

农历二月初二日为土地神诞辰,农村各家各户宰雄鸡(不杀白色雄鸡),祭土地神。

佛诞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牛王生日,农村用枫叶及其他杂木染乌米煮乌饭,并以酒肴祀牛神。有用乌米送亲友的,这天农村忌用牛。

尝新

农历六月初六(或选择寅卯日)为“尝新”,此时早稻开始成熟,各家各户煮新米饭,宰鸡鸭,先祭天地祖先,接着让狗尝新,然后才按老幼尊卑次序尝新米饭。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七月半。自十一至十六日,家家户户将祖先灵位安于堂前,每日三餐以牲醴酒肴及糖果祭祖先。十五日或十六日晚,焚化香烛、纸钱,全家老少送祖先归天。解放前,大族巨姓等还要聚集于祠堂祭祖、饮宴。解放后联宗送祖先的事很少见。

立夏节

立夏节这天,兴安县境内居民喜煮荷包蛋过节;杀鸭、杀狗吃,有“立夏不吃蛋,莫在世上站;立夏不吃狗,莫在世上走”的民间谚语。立夏也是赶插早稻的节气。

风景名胜

名优特产

荣誉称号

2020年,兴安县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2020年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标准化示范县”“自治区文明城市”“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2020年全区宜居城市建设优秀范例奖”。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2020年4月14日,兴安县入选2020~2021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2020年6月30日,兴安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2月,兴安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0年11月25日,兴安县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4月,兴安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11月15日,兴安县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12月,兴安县入选拟推荐命名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