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

更新时间:2024-09-17 17:34

北京联合大学(Beijing Union University)简称北京联大(BUU),位于北京市,是北京市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校是北京市最大的市属综合性大学、北京市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北京市应用型人才重点建设培养基地,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全国首批“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北京联合大学于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创建的大学分校。1985年5月,北京化工学院分院、北方交通大学分校、北京航空学院第三分院又相继加入北京联合大学。这就是北京联合大学建成初期的十五所分院。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响应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办分校的号召,在市政府选定的北京市117中学校址上开始筹建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

1983年7月,北京外贸学院分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实质性合并,校名为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办学地址仍为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北京外贸学院分院位于安定门外外馆斜街的部分校舍转给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

1978年年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成立。次年2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正式开学,招收第一批学生,英、法、日三个专业78级学生490名,当年又招收了79级学生60名,共550名。

1980年9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成立北京旅游学院筹备处,全国第一个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始正式招生。当年9月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了开学典礼,廖承志同志亲自为学院题写了“北京旅游学院”的校名。1983年春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第一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挑选了几名优秀学生,如高苏、刘艳华、唐苏明、曹芙蓉留校任教,充实了专业教师队伍。1985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组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并入并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1978年,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与北京航空学院联合筹建北京航空学院第二分院,选址朝阳区塑料制品厂。北京航空学院一分院、北京第二医学院一分院、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创建。

1982年11月1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发文将北京航空学院第一分院和北京航空学院第二分院合并为北京航空学院分院。合并初期,北航二分院改称二分部,校舍暂未作变动,北航分院两址办学,八里庄校址为其中之一。次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作出决定,将已经停办的北京第二医学院第一分院和北京师范学院第二分院并入北航分院,明确北航分院今后将以北京第二医学院第一分院位于盆儿胡同55号的校址为基地分步骤建校,北航二分院原来由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调入的领导干部和职工调回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位于八里庄的校舍退交回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1984年2月,北航分院迁出八里庄校址。同年7月,校舍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1978年11月,经市委同意,建立了清华一分校临时领导小组,在91中学原有条件基础上开始筹建清华一分校。清华一分校1978年年底招收第一届学生后,之后三年未招生,1982年招收了第二届学生,为电子技术专业的2个班。

1982年12月2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同意并转发市委大学工作部和市高教局的《关于大学分校调整和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请示报告》中提出将清华大学一、二分校合并为清华大学分校,培养工科机、电方面的通用技术人才,规模1200人。

1978年年底,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北京工业学院第一分院校址选于北京印染厂技工学校,借用其教学楼的两层用于办学。1982年12月,工业学院一分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分院。1985年,工业学院分院成为当年组建的北京联合大学下设学院之一,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

1978年11月底,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协商,组建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分校、二分校,分别为北京市普通教育培养文科和理科师资,隶属北京市高教局。次年2月初,首届学生入学,共招收本科生668人,其中中文专业269人,历史专业170人,政治教育专业229人。学生培养采用“三同”方案——与北京师范大学同系同级学生,同一教师、同一教材、同一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配合各系陆续招考教师,建立分校教师队伍。

1983年9月,师大一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实质性合并,合并后的师大分校校址定在原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所在的外馆斜街5号。

1978年12月14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印发《关于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分校等33所高等学校分校的通知》(京革发〔1978〕536号),决定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分校等33所高等学校分校,其中包括工大一分校。1978年12月,工大一分校筹建工作领导班子——临时领导小组成立,袁永厚任组长、陈仁高任副组长。次年1月,首批召收新生510人。其中,机械制造专业9个班,自动化专业3个班。

1978年,北京大学第一分校校址选在了183中学,将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和北京语言学院分院校址选在了西城教师进修校。在之后的大学分校调整中,北大一分校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并于一年多以后迁至海淀区后八家于庄子双清路原双清中学校址临时办学。

1980年3月,按北京市政府发布的文件(京政发〔1980〕20号)通知,北京外国语学校与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分院合并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1981年8月,三校完成实体合并,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结束阜成路白堆子和阜成门外西口两址办学,全部迁入原北京外国语学校的校址办学。

1978年年底,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校址选北京市第一六二中学。1984年,在此重建新校舍,人大二分校搬迁至在海淀区红联东村租借的校舍临时办学。

1978年,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北京化工学院第一分院校址选北京化工学校。1983年10月28日,北京市委教育部、市高教局联名函复市化工局,同意北京化工学院第一分院继续办学,并更名为北京化工学院分院,由市化工局自办和管理。

1978年11月,北方交通大学分校筹备组成立,曾洁光(时任北京铁路分局党委书记)为负责人,郑学文和韩德贵为小组成员。分校设立教务组、总务组和政工组;12月14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印发《关于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分校等33所高等学校分校的通知》(京革发〔1978〕536号),决定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分校等33所高等学校分校。北方交通大学分校为33所分校中的一所。次年1月23日 首届新生报到,共招收5个专业15个班520人。

1980年6月17日根据京发〔1980〕111号文件通知,学校改由北京铁路分局主管。1980年至1982年,分校停止招生。

1978年,创办北京航空学院第三分院,设置系统工程、航空材料及工艺2个专业,计划招生100人,校址选于南苑东高地的七机部一院;同年,北航三分院首届招收了2个专业共105人。1979年1月24日,北航三分院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

1978年1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向北京市委呈报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情况报告,附《北京市高等学校分校扩大招生方案》,提出以东城区为主管单位,东城区卫生局为协作单位,创办北京中医学院分院,设置中医、中药2个专业,计划招生400人,校址选于位于东城区和平里蒋宅口的原和平北街小学。

1978年1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向北京市委呈报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情况报告,附《北京市高等学校分校扩大招生方案》,提出以海淀区为主管单位,电信局和长途局为协作单位,创办北京邮电学院分院,设置无线电技术和通信2个专业,计划招生800人,校址选于位于海淀区双清路的原双清路中学。1982年11月,邮电学院分院搬离此处,迁入位于海淀区五道口的原暂安处小学校址办学。

合并组建

1985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文通知,建立北京联合大学,分设下列十二所学院:文理学院(原北京大学分校)、经济管理学院(原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文法学院(原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原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外国语师范学院(原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旅游学院(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原清华大学分校)、电子工程学院(原北京邮电学院分院)、机械工程学院(原北京工业大学一分校)、轻工工程学院(原北京航空学院分院)、纺织工程学院(原北京工业学院分院)、中医药学院(原北京中医学院分院)。同时北京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北京职业大学机电学院纳入北京联合大学统一协调管理。北京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设在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职业大学机电学院设在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由这两所学院主办,属大学专科性质。5月,北京化工学院分院、北方交通大学分校、原北京航空学院第三分院又相继加入北京联合大学。这就是北京联合大学建成初期的十五所分院。

后期发展

1986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轻工工程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建材轻工学院。1989年12月16日,北京联合大学电气化铁道学院撤消。1990年6月,航空航天工业部(航教[1990]0751号文)决定,北京联合大学航天工程学院划出北京联合大学;8月24日,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入北京工业大学。1993年3月,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并入首都师范大学;6月,北京市高教局同意海淀走读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1994年3月18日,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与文法学院的档案、法律、政治等系合并,撤销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改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高校干部培训中心);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与电子工程学院合并,成立北京联合大学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

1995年12月,北京联合大学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并入北京联合大学校部。次年1月,北京联合大学校部搬迁至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1997年12月,北京联合大学建材轻工学院并入北京联合大学校部,与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合并调整,成为信息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12月31日,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2000年1月13日,北京市教委(京教计[2000]002号文)同意建立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2月1日,北京市教委同意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12月,北京市教委决定北京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并入北京联合大学校部。

2001年1月6日,北京市教委同意原北京化工局职工大学划转给北京联合大学,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成人教育部;2月12日,北京市教委决定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并入首都医科大学;6月,北京市教委同意成立北京联合大学东方大学城信息技术学院(后更名为东方信息技术学院)。

2002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撤销,调整为4所学院: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和管理学院;7月,北京联合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2003年2月,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1月,北京联合大学成人教育部并入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2月,教育部批准北京联合大学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网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次年5月19日,北京市教委同意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次年3月9日,北京市教委同意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2008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网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10月,北京市教委同意北京化工学校和北京市医药器械学校并入北京联合大学。2012年1月,北京联合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7年,学校获得批准,成为首批26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之一;12月,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7月,北京联合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加入“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与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北京联合大学阿尔山旅游学院;11月,北京联合大学当选中俄交通大学校长国际联盟中方主席单位。翌年10月,北京联合大学成为全国首批25个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之一。

2021年12月,工信部发函批准北京联合大学启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并纳入全国首批“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2023年7月,学校再获批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2月,学校入选第三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2024年1月,北京联合大学与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成立和田研究院;3月10日,北京联合大学成立文化遗产卓越工程师学院。3月14日,北京联合大学与门头沟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设有14个学院,招生本科专业6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拥有北京学和工商管理两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拥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拥有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领域,并且特设面向视障生源的中医硕士专业。社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教职员工共2550余名,专任教师1547名,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37人、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等16人,在聘特聘教授1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3人,长城学者10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2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8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人,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1人,入选朝阳人才凤凰计划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12个本科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本科专业获批为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20个本科专业进入全国排名前20%(武大 RCCSE)。有应用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平台5个、首都博物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北京市级教学平台1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获评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 部、二等奖两部、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 人;90 门在线开放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

截至2023年9月,学校近三届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含参与),市级教学成果奖48项(含参与);6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与亚洲、欧洲、美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获教育部批准,北京联合大学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本科项目,与俄罗斯交通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北京联合大学俄交大联合交通学院”,并与多所国外大学开展学期交流项目、2+2或3+1本科双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5个,院士科研工作站2个,设有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考古研究院、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前沿智能技术研究院、人工环境与能源应用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58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9月,近年来,北京联合大学教师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0项,获批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64项,其中“智能车驾驶脑认知技术、平台与转化研究”“汉语盲文语料库建设研究”“博物馆文化旅游价值智能挖掘及展示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世界旅游强国的科学内涵与评价体系研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及劳动者知识技能转换应对研究”“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史述论(1921-2021)”等10个项目为国家级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8月,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317万余册,中、外文期刊630种,报纸24种,电子图书158万余册,可访问的中外文数据库(子库)102个。图书馆积极致力于馆际间的合作,加入了北京市和全国范围内的文献保障体系,包括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等,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文献中心、中科院文献中心、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北京地区近80余所图书馆以及全国100余所高校图书馆实现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 2003 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联合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学报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北京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文·史·哲”“经济·法制·社会”及“本期专题”等。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获得了“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北京市属优秀学术期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名刊”等荣誉; 其“北京学研究”栏目进入了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工程。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创刊于1987年,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联合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开设的栏目有应用型大学研究、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地理科学与3S技术、特殊教育、应用技术及专题研究等。学报荣获“2020、2022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16年度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第二、三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北京市高校系统自然科学学报’三优’评比”一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来源期刊。

旅游学刊》是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学术期刊(月刊),英文刊名TOURISM TRIBUNE。《旅游学刊》是连续多年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权威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学校校徽的整体轮廓为圆形,象征学校“团结和谐”;校徽正中的“麦比乌斯圈”组合形成北京联合大学的英文缩写BUU,象征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体现坚韧、包容、奋进的精神;校徽颜色采用蓝色,象征智慧和梦想,传达学校师生用智慧实现梦想的信念。

学校校旗分别为白色、红色、蓝色基底的长方形旗帜,旗面正中是校徽及中英文校名。其中,以白色为基底,旗面正中是蓝色校徽及中英文校名的为正式旗帜。以红、蓝色为基底,旗面正中是白色校徽及中英文校名的为辅助旗帜。

精神文化

北京联合大学之歌

学以致用

研究理论、研究课程、研究学生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守正创新

不负使命 勇于担当 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 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校庆日定为10月18日,校友返校日为每年10月第三周的星期六。

社团文化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北京联合大学主校区为北四环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学校现有11所高考招生学院,分布在北四环校区、工体北路校区、学院路校区、外馆斜街校区、红领巾桥校区、垡头校区、蒲黄榆校区。

北四环校区

北四环校区为北京联合大学主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该校区有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智慧城市学院、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机器人学院、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路校区

学院路校区位于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97号,校区设有应用文理学院。

外馆斜街校区

外馆斜街校区位于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5号,该校区建有师范学院。

红领巾桥校区

红领巾桥校区位于朝阳区延静东里甲3号,建有商务学院。

垡头校区

垡头校区位于朝阳区垡头西里三区18号,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设立于此。

蒲黄榆校区

蒲黄榆校区位于丰台区永定门外蒲黄榆二巷甲1号,特殊教育学院设立于此。

工体北路校区

工体北路校区位于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4号院,校区设有机器人学院。

北苑校区

北苑校区位于朝阳区北苑路6号院甲1号,设有应用科技学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综实楼

矗立在主校区的综实楼,是北京联合大学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在蔚蓝天空的照映下,显得高大恢宏。

海棠广场

海棠广场是北四环校区的特色招牌,是学校的必打卡点,春天海棠广场花开烂漫,夏日则绿树成荫,可以拍照赏花,还会在此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