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志

更新时间:2024-08-22 09:09

《卢龙县志》是卢龙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地方志,1994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卢龙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作品目录

封面

卢龙县志

《卢龙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修人员

参加初稿编写及提供资料人员

图片

1 卢龙县TM卫星影像图

2 中共卢龙县委

6 县城新城大街

3 县人大、政协

5 县城一隅

4 县人民政府

7 县城新城西路

8 县农业银行

9 潘庄镇一隅

10 石门镇街景

11 石门站

12 卢龙北站

13 京秦电气化铁路

14 山广公路卢龙段

15 青龙河大桥

16 县邮电局程控室

17 水电站

18 东沟扬水站

19 杨山沟水库

20 下荆子水库

21 梁深港拦河闸

22 水峪渡槽

23 上荆子渡槽

24 廖黑石渡槽

25 引青干渠

26 绕山转

27 井灌区

28 防护林

29 防护林

30 麦田

31 甘薯育秧

35 薯块

32 甘薯栽培

33 甘薯绿豆间作

34 甘薯丰收

36 庭院葡萄

37 苹果

38 板栗

39 核桃

40 明代核桃树

42 养牛

43 养羊

44 养鹅

45 地热养鱼

41 养猪

46 武山水泥厂

47 化肥厂

48 陶瓷厂车间

49 武山石矿

50 粉丝

51 卫生陶瓷

52 乳酸

53 薯豆磨浆机

54 水泥管

55 乳粉

56 贸易中心

57 百货大楼

58 人民商场

59 幼儿

60 实验小学

61 电化教学

62 潘庄镇中学太阳能采暖楼

63 妇幼保健站

64 乒乓球室

65 广播体操

70 彭铁军篆刻

射天狼

月长圆美

孤竹耕夫

66 秧歌表演

67 唢呐吹奏

68 民间艺术家伦宝善

69 张凤林剪纸

71 铜鼎

72 铜簋

73 石斧

75 布币、刀币

74 陶鬲

76 明代长城

77 西城西堤

78 陀罗尼经幢

79 砖塔

80 夷齐读书处石刻

81 清真寺

82 农舍

卢龙县行政区划图

卢龙县水利设施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第一章 地理位置

第一节 位置

第二节 疆域

第二章 建置沿革

第一节 建置前历史

第二节 建置沿革

第三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古代政区

第二节 民国时期政区

第三节 现行政区

第二篇 自然环境

第四章 地质地貌

第一节 地质

第二节 地貌

第五章 气候

第一节 日照

第二节 温度

第三节 降水与蒸发

第四节 风及湿度

第五节 物候

第六节 农作物与气象

第六章 水文

第一节 地表径流

第二节 河流

第三节 地下水

第四节 水质

第七章 土壤

第一节 种类及分布

第二节 土壤肥力

第八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二节 矿产资源

第三节 水资源

第四节 热量资源

第五节 光能资源

第六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

第九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旱灾

第二节 水灾

第三节 风灾

第四节 雹灾

第五节 低温连阴雨

第六节 病虫害

第七节 震灾

第三篇 城镇乡村

第十章 城池

第十一章 乡镇

第十二章 村

第四篇 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 城乡建设

第一节 城镇建设

第二节 公产房

第三节 乡村建设

第四节 土地管理

第十四章 水利

第一节 古代水利

第二节 河防治理

第三节 蓄水工程

第四节 引青灌区

第五节 截流扬水

第六节 井灌工程

第七节 除涝治碱

第八节 水土保持

第九节 饮水工程

第十节 工程效益

第十一节 水利管理

第十二节 县外施工

第十五章 电力

第一节 电力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供电网

第三节 电力分配

第四节 用电管理

第十六章 交通

第一节 古道

第二节 航道

第三节 公路

第四节 铁路

第十七章 邮电

第一节 邮政

第二节 电信

第十八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二节 生态维持

第三节 污染治理

第四节 环境美化

第五节 环境卫生

第五篇 农业

第十九章 种植业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第二节 作物分布

第三节 耕作制度

第四节 作物栽培

第五节 种子

第六节 植物保护

第二十章 甘薯

第一节 传入

第二节 栽培

第三节 面积及产量

第四节 品种引进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第六节 加工生产

第二十一章 林果

第一节 资源状况

第二节 林业生产

第三节 果品生产

第四节 蚕桑

第五节 两带工程建设

第二十二章 畜牧水产

第一节 畜禽品种及分布

第二节 畜禽饲养

第三节 饲草饲料

第四节 繁殖与改良

第五节 疫病防治

第六节 水产

第二十三章 农业机具

第一节 耕作机具

第二节 排灌机具

第三节 运输机具

第四节 植保机具

第五节 收获机具

第六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第六篇 工业

第二十四章 生产体制

第一节 私营工业、手工业改造

第二节 经营体制

第二十五章 工业门类

第一节 建材工业

第二节 机械工业

第三节 化学工业

第四节 煤炭工业

第五节 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

第六节 纺织缝纫及皮革工业

第七节 食品工业

第八节 工艺美术工业

第二十六章 企业选介

第二十七章 乡镇企业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企业门类

第三节 企业选介

第七篇 财贸金融

第二十八章 商业

第一节 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节 经营体制

第三节 粮油购销

第四节 生产资料购销

第五节 农副产品购销

第六节 副食品购销

第七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第八节 饮食服务业

第九节 对外贸易

第二十九章 财税

第一节 财政收入

第二节 财政支出

第三节 财政管理

第三十章 金融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货币

第三节 信贷

第四节 储蓄

第五节 公债

第六节 人民保险

第八篇 经济管理

第三十一章 计划管理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

第二节 工农业生产计划管理

第三节 固定资产和物资计划管理

第三十二章 国民经济统计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统计资料

第三节 各类普查

第四节 统计服务

第三十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工商业管理

第三十四章 物价管理

第一节 物价演变

第二节 物价管理

第三十五章 审计

第三十六章 标准计量

第九篇 党派群团

第三十七章 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 组织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第三节 县委历届领导人

第四节 县委工作机构

第五节 党员教育

第六节 统战工作

第七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三十八章 群众团体

第一节 政治团体

第二节 国际友好组织

第三节 经济团体

第四节 学术团体

第十篇 政权·政协

第三十九章 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节 代表选举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及领导人

第四节 代表联系制度

第五节 提案处理和视察调查

第四十章 政府机构

第一节 政府机构设置

第二节 基层机构

第三节 干部状况

第四节 信访

第五节 外事工作

第四十一章 人民政协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第二节 机构设置

第三节 参政议政

第四十二章 劳动人事管理

第一节 劳动管理

第二节 人事管理

第三节 工资制度

第四十三章 民政

第一节 拥军优属

第二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第三节 救济、救灾

第四节 社会福利

第五节 婚姻登记

第六节 殡葬改革

第十一篇 公安·司法

第四十四章 公安

第一节 锄奸防特

第二节 清剿股匪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

第四节 取缔反动道会门

第五节 打击刑事犯罪

第六节 看守、劳教

第七节 治安管理

第八节 消防工作

第九节 交通监理

第四十五章 检察

第一节 刑事检察

第二节 法纪检察

第三节 经济检察

第四节 监所检察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第四十六章 审判

第一节 刑事审判

第二节 民事审判

第三节 经济审判

第四十七章 司法行政

第一节 法制教育

第二节 公证

第三节 律师

第四节 调解

第十二篇 军事

第四十八章 武装建制与兵役

第一节 地方武装建制

第二节 兵制

第四十九章 驻军与布防

第五十章 民兵

第一节 组织

第二节 训练

第三节 活动

第四节 支援前线

第五十一章 兵事

第一节 古代兵事

第二节 民初兵事

第三节 抗日时期兵事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兵事

第五十二章 根据地创建

第一节 卢抚昌抗日根据地

第二节 专、县直属单位驻地

第三节 军工生产

第十三篇 文教科技

第五十三章 教育

第一节 古代教育

第二节 普通教育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

第四节 成人教育

第五节 教师队伍

第六节 教育管理

第七节 教育经费

第五十四章 科学技术

第一节 科技组织

第二节 科技信息

第三节 科技成果

第四节 地震测抵

第五节 新能源

第六节 科技经费

第五十五章 文化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文化馆(站、室)

第三节 文学

第四节 戏剧

第五节 美术、书法、摄影、篆刻

第六节 音乐、舞蹈

第七节 民间艺术

第八节 广播、电影、电视

第九节 史志

第十节 档案工作

第十一节 图书

第十二节 文艺骨干培训

第五十六章 文物

第一节 古遗址

第二节 古墓

第三节 古建筑

第四节 古碑碣

第五节 馆藏文物

第六节 卢龙八景

第十四篇 卫生·体育

第五十七章 卫生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卫生防疫

第三节 医疗

第四节 妇幼保健

第五节 药政管理

第六节 队伍

第五十八章 体育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二节 体育竞赛

第三节 群众体育

第四节 体育教育

第五节 体育设施

第十五篇 人口·民族

第五十九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变化

第二节 人口分布

第三节 人口构成

第六十章 民族、姓氏

第一节 民族

第二节 姓氏

第六十一章 计划生育

第一节 节制生育

第二节 晚婚晚育

第三节 优生优育

第四节 管理措施

第十六篇 民情

第六十二章 人民生活

第一节 衣着

第二节 食粮

第三节 宅舍

第四节 用具

第五节 储蓄

第六十三章 方言

第一节 方言

第二节 谚语

第三节 歇后语

第六十四章 民俗

第一节 生产习俗

第二节 生活习俗

第三节 日常礼仪

第四节 节 日

第五节 生活礼仪

第六节 祭祀和庙会

第七节 劣俗

第八节 优良风尚

第六十五章 宗教

第十七篇 人物

第六十六章 传记

第一节 革命烈士

第二节 古代名人

第三节 近现代名人

第六十七章 烈士英名录

第六十八章 名人表

编后记

版权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