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乡

更新时间:2023-06-26 10:07

双台乡,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地处竹山县北部,东南与楼台乡毗邻,西与溢水、麻家渡2镇接壤,北与鲍峡镇、陕西白河县交界,距竹山县城40千米,区域总面积389.9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双台乡户籍人口为17579人。

历史沿革

1987年7月,设双台乡。

2001年5月,原双台乡与原茅塔镇合并为现双台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5年3月,潘口乡南口村并入双台乡。

截至2011年末,双台乡辖双台、渔塘、茶场、向山、界岭、罗家、南口、田沟、茅塔寺、元坪、水坪、关沟、普渡、吉阳、银洞、花园、青山17个行政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双台乡辖14个行政村:渔塘村、南口村、双台村、向山村、界岭村、罗家村、茅塔寺村、水坪村、关沟村、普渡村、吉阳村、银洞村、花园村、青山村,乡人民政府驻渔塘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台乡地处竹山县北部,东南与楼台乡毗邻,西与溢水、麻家渡2镇接壤,北与鲍峡镇、陕西白河县交界,距竹山县城40千米,区域总面积389.9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双台乡主要山峰有野人山、圣母山等;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最低位置田沟口488米,最高位置野人山,海拔1760米。

水文

双台乡主要河流有北星河、拦鱼河。

自然资源

2011年,双台乡有耕地22350亩,水域1500亩,林地533817亩,森林覆盖率51.23%。双台乡主要有硫铁、磁铁、石灰矿、铜、金、银、锌、石煤等多种矿藏。院子硫铁矿位于双台乡院子村与县办文峪硫铁矿共一山脉,与国家中型矿产企业湖北银矿紧密相连,该矿以硫和磁铁为主,总贮量50万吨以上,矿产平均含硫量33个/吨,最高达46个/吨。田沟石灰矿位于双台乡田沟村三组,整个一座山全部都是矿石。银洞坪铜矿位于双台乡罗家村,该矿含有金银铜铁等多种金属,总贮量达5377吨,其中:含银3591千克,1997吨,含锌2395千克。银洞尾沙矿位于双台乡银洞村,是湖北银矿排除的废矿渣。江西石灰矿位于双台乡渔塘村江西沟,矿区距鲍竹路3千米,该矿区蕴贮石灰石和石煤两大产品。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双台乡总人口有18205人,主要以汉族为主。

截至2019年末,双台乡户籍人口为17579人。

经济

综述

2003年,双台乡总产值达到6265万元,人平纯收入1567元,分别比2002年递增8%和4.1%;财政收入212万元,比2002年净增26.36万元。

2011年,双台乡生产总值达到41044万元,财政收入360.53万元,国税110.33万元,地税2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1元。

截至2019年末,双台乡有工业企业19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4个。

农业

双台乡农业以粮油为主,兼而畜牧业。2011年,双台乡农业总产值8683万元。传统种植业有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籽、蔬菜等。

工业

双台乡工业以矿产为主。2011年,双台乡工业总产值为14650万元;有工业企业134个;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业等;主要工业产品有铁精粉、石材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双台乡有初中2所,小学3所,教学点5处,有幼儿园1所,在职教师119人,在校生1400人,其中初中331人,小学973人,在园幼儿9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双台乡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4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双台乡有中心卫生院1个,茅塔分院1个,卫生所6个,村卫生室11个;从业村医11人,医疗服务辐射双台乡10多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服务中心的防疫、保健网络。

社会保障

2011年,双台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83户,人数1357人,支出1151436元。五保老人202人,其中集中供养的34人,分散供养168人,年人均补助生活费1685元。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双台乡有移动通讯网站4个,辐射7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双台乡有3.5万伏高压输电线路直达湖北银矿,1.1万伏农用电网贯穿17个行政村场84个村民小组,农村用电量年均在160万千瓦时以上。

交通

截至2011年末,双台乡17个行政村(场)村村通公路。双台乡有湖北省级山区二级公路“鲍竹路”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

双台乡古迹有石佛寺、张振武故居。石佛寺位于双台乡北星河上游元坪村。张振武故居位于双台乡田沟村;2006年,张振武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名胜

学堂洞位于双台乡台子村,距鲍竹路1.5千米,是一个天然石洞,面积约200平方米。传说孔子的弟子颜回在周游列国时途径该洞时天降大雨,颜回在该地避雨,当地百姓听说该人在孔圣人的得意门生就将其挽留下来传授“儒教”理论。后来,人们将该洞称之为“学堂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