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褐斑病

更新时间:2021-11-24 14:39

向日葵褐斑病是由向日葵壳针孢引起的、发生在向日葵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苗期叶片上病斑圆形、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病斑背面灰白色,直径2-6毫米;成株叶片病斑为不规则多角形,褐色,也有黄色晕圈,直径6-17毫米;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点。

病原特征

向日葵褐斑病病原为向日葵壳针孢(学名:Septoria helianthi Ell. et Kell.),属真菌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取典型病斑经切片镜检观察结果,分生孢子器呈球形或近球形,直径为119-130微米,器壁深褐色,膜质。遇水则从分生孢子器内释放出大量的器孢子。器孢子呈针状或鞭状,无色透明,直形或稍弯,顶端略尖,基部钝圆,有2-8个隔膜,大小平均为69.8微米×3.5微米。但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器孢子较小,有2-7个隔膜,大小平均为47.3微米×3.2微米。

病菌器孢子萌发的快慢,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在10-32℃范围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30-32℃以上器孢子萌发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在20-30℃时潜育期为2天;15℃为4天;10℃为8天。

为害症状

向日葵褐斑病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前期可以造成幼苗死亡,后期常造成叶片过早枯死。子叶和幼苗染病,叶片上生近圆形褐色病斑,外围生有黄色晕圈,病斑背面灰白色,直径2-6毫米;成株染病,病斑呈多角形,褐色,也有黄色晕圈,直径6-17毫米;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多雨潮湿,病斑易脱落或穿孔,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整个叶片枯死;茎和叶柄染病,病斑为褐色的狭长条状斑。

分布范围

向日葵褐斑病的分布很广,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加拿大西欧均广泛流行。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

侵染循环

该病菌主要以分生在植物病残体内越冬,所以带菌的植物病残体是重用的初次侵染来源。种子也可带菌。春天,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胀后,大量分生孢子就以白色粘液滴状态从分生孢子器内涌出,借风雨传播,侵染幼苗叶片。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分生孢子可发生多次再侵染。秋季便以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

流行规律

向日葵褐斑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向日葵在生育前期较后期抗病,嫩叶比老叶抗病,所以在田间植株上该病均自下而上发病,严重时病叶层层脱落,其枯死和脱落的叶片吸水后,分生孢子器便很快释放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因此每次降雨之后,病情往往加重。另外干旱的气候,由于降低了向日葵的抗病性,病情也会加重。

防治方法

向日葵褐斑病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进行深埋,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烧毁或深埋,以促进其腐烂分解,减少次年初次侵染来源;与禾本科豆科等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增施基肥,适当追肥,进行配方施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干旱时及时灌水,也能减轻病害的发生。

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拌种。病情严重的地块,在施基肥时将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3千克/亩混入基肥中施入土壤中。发病初期,及时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或3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