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大花草

更新时间:2022-10-29 09:45

惊奇大花草(学名:Rafflesia mira Fernando & Ong):是大花草科、大花草属草本植物,寄生于植物的根部,生于由寄主根皮构成的杯状托上。花单朵顶生,雌雄异株,花被钟状,裂片10,粉红色。果球形,冠以宿存、变硬的花被。花期8-9月。

植物学史

惊奇大花草在“Kew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邱园)和《植物智》网站的学名是“Rafflesia mira Fernando & Ong”,而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网站的学名是“Rafflesia magnifica Madulid, Tandang & Agoo”。

惊奇大花草这两种学名的类群均来自菲律宾的坎达拉加山、孔波斯特拉谷、棉兰老岛,描述相似,因此它们代表相同的类群。因为费尔南多(Fernando)等人关注并于2005年12月发布,要早于马杜利德(Madulid)等人,后者的出版物于2006年7月发行。因此,R. mira具有命名优先权,而R. magnifica成为同义词。

该物种于2005年被发现。很容易通过圆盘上四个不同的过程区域与其他同属物种区分。

形态特征

惊奇大花草是草本植物,寄生于植物的根部,生于由寄主根皮构成的杯状托上。主轴极短,没有叶片和地下茎。花单朵顶生,雌雄异株,花被钟状,裂片10,阔三角形,长6-8厘米,宽4-6厘米,2列,覆瓦状排列,粉红色,被黄色疣点,花被管长6-8厘米,外白色,内紫色,有乳突状柔毛及20条纵棱,喉部有一圈紫色的膜质副花冠,其上有许多线形的突起。

雄花:蕊柱细长,血红色,顶部杯状体底部凸起;雄蕊20枚,无花丝,环生于杯状体的下方,花药宽椭圆形,2室,顶孔开裂。雌花:蕊柱较雄花的为粗壮,顶部杯状体具6条不明显的辐射线,底部凹陷,有退化雄蕊;子房下位,1室,内多腔隙,胚珠多数,生于侧膜胎座上。

惊奇大花草的基座是由宿主的木质部发展而来的,形状很象个广口坛子。吸取营养的器官退化成菌丝体状,侵入宿主的组织内,因此整朵花就是它的全部。盛开的惊奇大花草艳丽多彩,整个花冠呈鲜红色,上面有点点白斑,花冠50-90厘米,5片多浆汁的花瓣厚而坚韧,每片花瓣厚约5厘米,宽 30厘米左右,花瓣质量总重最高可达10千克之多。花朵中央有一个圆口大蜜槽,其容积相当大,能够承起5-7千克水。果球形,冠以宿存、变硬的花被。花期8-9月。

产地生境

生长在海拔500-700米高度的热带雨林中。该物种分布于菲律宾一处不受保护的地区,位于马格桑山脉(Maragusan)的Candalaga山,在孔波斯特拉山谷(Compostela Valley)也有少量分布。

生长习性

惊奇大花草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寄生植物。通常寄生于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的根上,以吸取寄主的营养为生。虽说是植物,但它除了花之外,无叶无根无枝条,甚至连植物最基本的光合作用特征都没有,只有在其需要繁殖的时候,才开出惊艳硕大的花朵,并不具备植物的很多基本特征。惊奇大花草花朵如荷花一般大小,血红色,具有一股淡淡的腐臭味,为典型的“尸花”,是依靠颜色和腐臭味吸引苍蝇一类的虫子帮助其传粉。从宿主身上吸收的营养几乎全部供应花朵的生长。

种子的丝状芽体可在不伤害宿主的情况下逐渐在茎皮内蔓延,直至一年半后,种子吸收了足够的能量,体积膨大,穿破种皮萌发出约6毫米的芽点。经过几个月的缓慢生长,花蕾逐渐由乒乓球般的体积直至生长到甘蓝一般大小。等过了一个月,花苞便会缓缓张开,完全绽放需要两天两夜。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极危(CR)。

种群现状

该物种仅在一个未受保护的地方发现: Mt. Candalaga Range in Maragusan, Compostela Valley,在那里,个体以小群体分布。一个公路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在部分山区进行。此外,较低的山坡正在被改造成香蕉种植园。鉴于范围小,栖息地的范围和质量持续下降,以及该物种的种群规模非常小,该物种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