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速率

更新时间:2022-10-14 09:30

为不同服务质量要求的业务提供不同的数据速率,这是在移动通信中采用多速率方案的目的之一。多速率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不同的干扰和噪声情况下,采用不同的速率,使误码率满足要求。

原理及实现

系统在提供可变的数据速率时,一是要将不同的比特速率映射到所分配的带宽上;二是要提供所需的业务质量;三是要通知接收机其所接收信号的特性。

第一个问题是要解决多码传输和可变扩频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码方案,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进行控制信道的复用和编码。采用可变扩频因子(VSF)方案和多码方案能提供高数据速率。可变扩频因子方案就是当数据速率增加时,降低扩频比,使系统中的用户能在原已调信号带宽上实现较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多码方案是将高比特数据流分成N个并行信道,每个并行信道的数据速率为基本数据速率Rb。在需要较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N个并行码在不同的帧,用不同的伪随机码调制后同时传输;另一种是将并行的N个业务数据映射到同一帧,但对各并行数据采用不同的伪随机码调制后传输。多码传输方案如图2所示。

当采用可变扩频因子方案时,要增加传输的数据速率,就要降低扩频比,这就降低了扩频带来的好处,必然使误码率增加。当采用多码方案时,并不降低扩频因子,但其本身对系统来说却存在N个干扰码,使系统中的干扰增大,也同样会使误码率增加。

多速率传输时的另一个要求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即要求速率的变化要细。数据比特率变化的最小可能性就是数据速率的颗粒度。对于多码方案,如果能传输的最高数据速率R是由N个并行数据构成的,则其颗粒度为R/Nkbit/s。对于可变扩频因子方案,颗粒度为不同扩频因子下最小的数据速率之差。

式中:SF是扩频因子,Rc是码片速率,R是用户比特率。

为了使给定已编码用户比特率与给定的码片速率相匹配,可对用户数据比特采用不同效率的卷积编码、卷积编码后的速率兼容的收缩码和重复码等。

对于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或其他的业务参数,接收机需要知道所接收信号的结构。这可以在发端通过发送控制信息或在接收端通过对各种速率的检测来获得。控制信息可以用码复用(独立于用户信息的编码)或时间复用(与用户信息一起编码)的方式来传输。

例如,在WCDMA系统的多速率方案中,同一连接的多个业务在一个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上复用,如果复用后的速率超过单个扩频码传输的上限,就分配到多个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上。也可以采用在多码和不同的信道编码、交织情况下,将并行业务映射到不同的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上。这样,功率、每个业务的服务质量可以单独控制。但是,多码传输要增加移动台的复杂性。

质量评价

在质量保证方面,WCDMA系统对误码率要求为10-3的业务,采用效率为1/3的卷积码编码。对较高比特率的数据业务,采用效率为1/2的卷积编码。对于更高的服务业务等级,采用外部R-S编码,使误码率达到10-6。还可以利用重传来保证非实时分组数据业务的质量。

在信道编码和业务复用以后,WCDMA中的总数据比特率几乎可以是任意的。因为可以用重复或码收缩将已编码的比特流与信道总速率进行适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