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

更新时间:2024-08-24 04:15

大悟县,湖北省孝感市辖县,县境北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新县交界,南与孝昌县、武汉市黄陂区接壤,东与红安县相邻,西与广水市相连,南北长48.8千米,东西宽42.2千米,总面积198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大悟县辖14个镇、3个乡。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常住人口47.48万人。

历史沿革

开皇九年(589年),为礼山县,以县境礼山为名。

清末至民国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境域分属河南省罗山,湖北省孝感、黄陂黄安(今红安)两省四县所辖。其间,民国十九年(1930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境内先后建立了罗山、陂孝北、河口三个县苏维埃。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国民政府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撤离,西进川陕。国民政府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以豫鄂边界“形势重要,距城远,控制不便”,“政令不及”,根据“新收复区设县纲要”,乃拨河南省罗山,湖北省黄陂、黄安、孝感四县边陲地带,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1日,先行建置礼山县。其后,于是年4—5月,由内政部、行政院、国民政府补办了呈批手续及铸发正式县印。始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第二行政督察区撤销,属鄂东行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又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初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中共鄂豫边区党委、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和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进驻大悟山地区,境内先后建立安礼县、罗礼应县、礼南县三个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进驻宣化店,至6月26日中原突围,境内又先后建立礼山自治县民主政府、礼山县民主政府、礼山县爱国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6日,礼山县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礼山县爱国民主政府改称礼山县人民政府,隶属湖北省孝感专员公署(简称孝感专署)。

1952年9月10日,为了纪念大悟山区人民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业绩,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备案,将礼山县改名大悟县。

1959年03月,孝感专署撤销,大悟县划归武汉市所辖。

1961年05月,恢复孝感专署,大悟县复归孝感专署所辖。

1978年10月,属孝感地区

1993年06月,属孝感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大悟县辖14个镇、3个乡,另设有3个功能区。大悟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府前街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悟县位于鄂东北,居鄂豫两省交界处,介于东经114°3′—114°35′,北纬31°18′—31°50′之间,东西宽48千米,南北长约55千米,总面积19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悟县地处大别山与桐柏山的相接地带,主要为大别山的余脉延伸,构成群山环抱,丘陵起伏的地势。境内分布有五大主峰:北部五岳山;西北部的娘娘顶、光秃山;中部仙居顶;南部大悟山,其中五岳山为全县最高峰(海拔高度858.3米)。余下的低山丘陵、岗地平畈以及河流海拔高度在44—500米之间。由于沟壑纵横,形成了澴河、滠水和竹竿河三条主要河流,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

气候

大悟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冷气团的影响,夏季受东南、西南季风控制,形成冬冷、夏热、冬干、夏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短的气候特征。

四季特征

春季

3月26日至5月20日。昼夜长短差异不大,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15℃,因受北方冷空气侵袭,常出现多日的低温阴雨天气(一般在3月18日至4月2日之间)。寒潮期间,温度聚降,出现-3℃和-1℃的现象。此现象多在3月上旬出现,分别为5年和3年一遇。少数年份农历3月出现降雪、4月打霜天气。民谚有:“3月桃花雪,4月杏花霜”之说法。

夏季

5月21日至9月15日。昼长夜短,天气炎热,旱多涝少。多为伏旱,每2至3年一遇。雨量集中,多大雨或暴雨,山洪每3至4年一遇。平均气温在25.3—27.8℃,年最高气温历年在35.4—43.1℃。1959年8月23日极端高温达43.1℃。

秋季

9月16日至11月15日。天气凉爽、干燥少雨、多有秋旱,少数年份秋雨连绵。平均气温15℃左右。北方冷空气逐渐加强南下,气温逐步下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常有较强冷空气侵入。有时连续3日气温低于2℃。寒露过后出现秋寒。秋寒最早出现在9月5日(1980年),最晚出现于10月7日(1976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有一次强冷空气。冷空气过后出现初霜。

冬季

11月16日至次年3月25日。夜长昼短,干燥寒冷。因受北方冷气团控制,风大雨雪少,冷空气频繁,天气干冷。平均气温在5℃,平均最低气温-8.7℃,极端最低气温为-16.5℃(1977年1月30日)。

气候要素

太阳辐射

太阳年辐射总量多年平均值在93.7—121.14千卡/平方厘米之间。1959—1986年,累年平均值为111.5千卡/平方厘米。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夏季为最多,春季次多;冬季最少,秋季次少。春季辐射总量为30千卡/平方厘米·季,夏季为39.9千卡/平方厘米·季,秋季为24.3千卡/平方厘米·季,冬季为17.3千卡/平方厘米·季。各占年总辐射量的26.9%、35.7%、21.7%和15.5%。

日照

据《湖北省气候志》载,大悟县累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53.3小时,为全省的最高值。日照最多年份为2421.5小时(1978年),最少年份为1549.6小时(1982年)。月日照百分率达50%以上的有6—9月,其中8月为60%,是日照最多和百分率最高的月份;2、3月最少,日照百分率分别为40%和30%。

气温

年平均气温各地在14.9℃—15.7℃之间。南部年平均气温为15.7℃,中部为15.4℃,北部为15.2℃。全县南北温差0.5℃。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北部27.3℃,南部28.2℃。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5—2.5℃。气温在年内的变化特点是,春秋两季上升和下降较剧烈,夏、冬变化则较平稳。气温日较差的幅度各月在7.9—10.1℃之间,以7、8月份较小(7.9℃、8.4℃);5、10月较大(10℃、10.1℃)。气温的年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绝对温差达59.6℃,为全省罕见。极端最高气温为43.1℃,极端最低气温为-16.5℃。

霜期

无霜期为227—242天,其分布南长北短,南北相差约15天。城关地区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35天。平均初霜日期,南部11月14日,北部11月17日,南北相差3天。城关地区为11月11日。平均终霜日期,北部3月17日,南部3月14日。无霜的长短及初终霜日期的早迟出现,年际变化较大。城关地区初霜日最早出现在10月15日(1962年),最迟出现在11月29日(1970年),相差45天;终霜最迟终止于4月18日(1962年),最早止于2月23日(1977年),相差55天。无霜期最短是1963年,只有179天。最长是1961年,长达272天,两者相隔93天。

降雨

1961—1986年,各地多年降雨量介于1070.8—1172.9毫米之间。南部的河口、夏店、芳畈雨量较多,西北部三里城地区雨量为全县平均雨量之最,年平均降雨为1172.9毫米。东北部的宣化店地区,是全县的低值降雨区,年均降雨量为1070.8毫米。城关至大新一片为全县次低值降雨区,年均降雨量为1083.8—1091毫米。全县11个雨量点,平均年降雨量为1114.9毫米。降雨的四季分布极为产均。下半年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雨量充沛。其中,6—8月雨量为505.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46.7%;冬半年受北方干冷气团控制,降水甚少。其中,12—2月雨量为74.8毫米,只占全年降雨量的6.9%;春、秋两季雨量分别为306.9毫米和196.5毫米,占年降雨的28.3%和18.1%。降雨强度,以小雨日数最多,中雨为次,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较少。暴雨出现在4—10月,集中在5、6、7月。暴雨日数各地累年值为4天左右,姚店平均日数4.8天。大暴雨日,26年出现过24次。特大暴雨多出现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

降雪和积雪

年平均降雪日为10天左右,主要出现在12—2月。3、4月也偶有出现。平均初雪日12月5日,终雪日为3月10日。年最大积雪深度19厘米(1984年1月18日),多数积雪深度在5—10厘米。低山、丘陵区积雪深,平畈积雪浅。

风力和风向

大悟县处湖北省北向风主要通道口附近。多年平均风速3.2米/秒,3月风速最大,3.7米/秒;6月和10月风速最小,分别为2.8米/秒和2.9米/秒。累积年最大风速19.7米/秒,为湖北省风速最大区之一。大风日数也是全湖北省最多地区,8级以上的大风平均每天25.6天。风向6—7月偏南风最多。其余各月为偏北风,以东北风向最多。频率(占16方位)为24%。

蒸发量

年总蒸发量为1560毫米左右。7月最多,为210毫米;1月最小,为60毫左右。年总蒸发量为年总降水量的1.44倍。

灾害性天气

大悟县灾害性天气有春季的低温阴雨和早春冻害;夏季的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涝;秋季的寒露风和连阴雨;冬季的寒潮、冰雹、雨淞等。龙卷风、冰雹是偶发性的,仅在局部发生。

春季低温连阴雨

因受北方冷空气侵袭,春季常常出现多日的低温天气,有时伴有阴雨。春季低温、阴雨出现在3—4月份。1959—1986年,出现低温天气34次,其中伴有阴雨12次。低温天气和低温阴雨天气机率分别是64%和18%,主要出现在3月21日至27日,多为7天。有时温度连续下降到-1℃至-3℃。出现春冻,此为5年一遇。

干旱与干热风

干旱是大悟县主要气候灾害之一,分布在各个季节,以夏、伏旱和秋旱为多数。有的年份3段干旱连续。1959—1984年,各类旱情41次,平均2年三遇。其中大旱3次(1959年、1972年、1981年),基本上是10年一遇。各季节干旱机率为:春季6次,4年一遇;夏伏旱12次,5年二遇;伏秋旱5次、秋旱6次,5年二遇;冬旱12次,2年一遇。干热风主要出现在5—8月,以7月最多。干热风出现的年际变化差异较大,1959年、1966年分别为12次和11次。1970年、1972年、1974年、1977年4年中则无干热风出现。其他年份均有出现,但次数不等。

秋寒

最早出现在9月5日(1980年),最晚出现于10月7日(1976年),平均秋寒日是9月21日。秋寒有时伴有阴雨。1959—1982年,秋寒、阴雨共出现过7次,一般在10天左右,最多14天(1970年)。平均降雨量约65.4毫米。阴雨多在9月下旬和10月上旬。

洪涝

日降雨量达100毫米,3日内总雨量超过150毫米或连续大到暴雨量达200毫米,将发生洪涝灾害。各地洪涝一般在5月下旬至8月,其中绝大部分在7月份。1961—1986年间,各地洪涝17次左右。其中姚店、三里、芳畈、夏店大洪涝为7次,河口6次,吕王5次,城关5次。全县范围的大洪涝有4次(1968年、1969年、1980年、1983年)。洪涝平均10年2遇。

雨淞

出现在12月下旬至2月上旬,以1月为多。年平均日数达4天,最多年份达21天(1969年)。雨淞严重时,会使交通运输、输电和通讯线路受阻,树林、庄稼受害。

龙卷风

大悟县极为少见。1980年5月24日和6月24日在彭店、东新各出现一次。最大风力11级,呈带状,时数不足5分钟。范围小、危害大,致使电杆折断、大树拔起,房屋倒塌,人畜亦有伤亡。

冰雹

仅在局部地区发生。1959—1986年间,城关地区共出现9次降雹天气。因颗粒小,一般未造成灾害。1974年4月12日,城关、高店至丰店、吕王一带出现一次冰雹天气,冰雹有的大如鸡蛋,伴有大风大雨,持续时间15分钟,麦子和早稻秧受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大悟县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097毫米。境内有澴河、滠水、竹竿河为主的三条水系,共有大小支流324条,总长度1216.46千米。其中:澴河位于大悟县西部,纵贯南北,境内流程52.47千米,县内流域面积886.1平方千米,客水面积8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泾流量4.483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2万千瓦,其中环水流域6万千瓦,滠水流域2万千瓦,竹竿河流域4万千瓦,全年平均可发电80000万度,装机2万千瓦时,年发电4800万度,仅占总蕴藏量的6%。

林业资源

大悟县山场面积195.6万亩,其中山场中林业用地面积157万亩,有林地136.6万亩,活立木蓄积3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1.6%。灌木林地12万亩,用材林56.9万亩,经济林93.5万亩。

生物资源

大悟县境内植物有乔灌木67科、150属、348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柳杉、枫香、枫杨、意杨、水杉、栎树等;有记录的野生动物有65种,其中属于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40种;林特产品主要有板栗、乌桕、银杏、青茶、桃李、杜仲等,其中乌桕年产8000吨,居全国第一;板栗年产35000吨,居湖北省第二。

大悟县境内鱼类资源有18科,天然种群有鲶、鳜、黄鳝、马口、泥鳅、花鳅等,另还有龟、鳖及水獭、闭壳龟、石鸡等。

矿产资源

大悟县初步探明的磷矿总储量为11392.06万吨,其中黄麦岭11082万吨、张家岗130万吨、余家北湾118.56万吨、付家河31.18万吨、阳平口30.32万吨,其含磷量大都在16%以上,已开采磷矿石146.9万吨,有色金属品种14种,其中黄金初步探明储量2253千克,矿石含金品位为10克/吨;白银储量为4079.7千克,主要分布在阳平镇的熊家冲和新城镇的天岗一带,已开采黄金5129两,白银24802两。铜初步探明储量为10188吨,主要分布在芳畈的金马坑、陈家河一带,已开采391吨;重稀土初步探明储量为5183吨,平均含量为0.053%,主要分布在新城邓家湾,储量2125吨,芳畈镇杜家桥374吨,方家冲1684吨;黄铁矿主要分布在阳平镇,储量为67.39万吨,矿石含铁量为8%。镍矿储量24.08万吨,主要分布在吕王的银山寨、陈家楼、细毛山一带。锌储量为930吨,主要分布在宣化的板仓南。蛇纹岩储量为11987.24万吨,含量为33—38%,主要分布在吕王银山寨。还有重晶石、萤石、水晶石、大理石、石英石等非金属矿藏。

风电热能

大悟县位于黄淮平原与江汉平原隆起带,南北气候过渡带,境内600米以上高山17处,山高南北对流风高且大,风能储量达100万千瓦,2006年被省发改委纳入全省风场开发的重点县,仙居顶、五岳山、擂鼓台、娘娘顶等平均风速在6.8米/秒以上,平均风功率密度360w/m2以上,主风向和最大风能密度一致,有效风速小时数较高,中低风速出现较多,无破坏性风速,风能品质好,在全省布点测风中占有明显优势。

大悟县春季辐射总量占年辐射总量的27%,夏季占35.2%,秋季占21.9%,冬季占15.7%,光照比较充分,大悟县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9.335万平方米,每年节约标准煤1.4万吨。

大悟县地热能蕴藏丰富,约占全县30%,但未经专业地质勘探,尚未开发利用。

人口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常住人口47.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79万人),城镇化率52.22%。据县公安局统计,2023年年末全县总户数185541户,总人口599528人。总人口中,男性320983人,女性278545人;城镇人口194351人,乡村人口405177人;0-17岁114619人,18-34岁125061人,35-59岁243557人,60岁及以上116291人。全年出生3178人,出生率为5.3‰;死亡4654人,死亡率为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迁入579人,迁出4106人。

经济

综述

2023年,大悟县实现当年价生产总值2235064万元,比上年增长6.7%(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3438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86468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142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6.9%、7.6%,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的24.5:23.0:52.5调整为23.9:21.8:54.3。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61651万元、144420万元、75509万元、116424万元、198707万元、604268万元;分别增长17.2%、10.7%、8.1%、10.5%、3.3%、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6989元,比上年增长4.8%。

2023年,大悟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7%。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0.4%,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25.1%,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14.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1%;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1.5%。

2023年,大悟县完成财政收入267485万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公共预算收入145666万元,比上年增长32.7%。在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10379万元,比上年增长32.4%。全年累计财政支出516123万元,比上年增长14.6%。

第一产业

2023年,大悟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8977万元,比上年增长1.7%;实现增加值547574万元,比上年增长2.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62380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656287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58851亩,中稻播种面积456538亩)、油料种植面积426468亩(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122015亩,花生种植面积301048亩)。

2023年,大悟县山场总面积1757314亩,有林地面积1614830亩,封山育林面积948780亩,其中当年封山育林面积256670亩,当年造林面积41629亩。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年末茶园面积220010亩,采摘面积180210亩。板栗面积740525亩,油茶面积153266亩。

2023年,大悟县生猪出栏31.61万头,比上年增长3.6%;牛出栏1.7万头,比上年增长5.6%;羊出栏5.55万只,比上年增长5.9%;家禽出笼454.56万只,比上年增长0.3%。禽蛋产量22905吨,比上年增长3.8%;水产品产量28819吨,比上年增长4.5%。

第二产业

2023年,大悟县全部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7943万元,比上年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455412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802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实现营业收入1418852万元,比上年增长40.1%。实现利税总额123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利润总额45956万元,比上年下降10.6%;税金总额78029万元,比上年增长69.2%。产品销售率为94.6%。

2023年,大悟县全部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8525万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94亿元,比上年增长6.8%。

第三产业

2023年,大悟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4852万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完成零售额402810万元,比上年增长31.3%;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完成零售额43529万元,比上年增长26.3%。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517784万元,比年初增加342930万元,增长10.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149650万元,比年初增加366250万元,增速13.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55797万元,比年初增加361330万元,增长20.1%。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高新技术产业企业4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2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96亿元,同比增长16.0%。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10家,获批“新物种企业”(瞪羚企业)4家;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1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5.07亿元,同比增长61.7%。

2023年,大悟县引进“三区科技人才”12人,推荐省市县科技特派员107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0家,其中新建6家,乡镇覆盖率58.9%;组织科技活动周、人才服务月、科技下乡行等活动3期,专技培训5场300余人次。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74所,其中高中7所(完全中学1所),中职1所,初中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68所(教学点69所),幼儿园73所,特教学校1所。全县各级各类在校学生75212人,其中高中生10150人,中职生2703人,初中生17883人,小学生32196人,幼儿12230人,特教学生50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有线电视用户10万户,卫星用户5.8万户,无线用户44.9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5%,广播综合覆盖率100%;农村电影放映3935场次,观众32余万人次。有17个乡镇26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2023年,大悟县完成央视二套《生财有道》栏目播时23分钟节目《稻田里“游”出来的财富》。12个新媒体推送优质新闻,拍摄12部高质量专题片,湖北日报上稿3590余篇。编发大悟新闻微信公众号270期,阅读量超百万5条、超50万12条。播出《大悟新闻》264期、新闻1352条,制作各类短视频840个。上央视稿22条,上省台稿111条,上市台稿762条。制作“共建志愿之城·助力城市创建”专题系列短视频50期,推出“庆国庆·晓月说”大型电视专题专栏6期,社会浏览量达1200万人次。红廉文晚展演26场,文化惠演325场次240.8万人次;开馆活动304场次229.8万人次;文化下乡100多场次受众240万人次。下乡演出220场。其中送戏下乡120场,红色文艺轻骑兵20场,送戏曲进校园80场。完成17个乡镇总分馆制建设。图书馆服务全民阅读69.8万人次;文化馆(站)惠民71.5万人次;楚剧团及社团惠民325场次240.8万人次;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惠民229.8万人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57家,其中:综合医院4家、中医医院1家、民营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14家,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室共330家,妇幼保健院1家、皮肤病防治所1家,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全县执业(助理)医师1021人,执业护士1500人。完成护士首次注册42人,完成执业护士变更及延续注册196人。卫生医疗机构床位数4369张(系统审批床位3954张,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8.24张)。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有体育场地120.6万平方米,人均2.60平方米。全年向市体校输送人才13名。比赛中取得全国1个第六名、1个第八名,省级4个第一名,5个第二名、11个第三名。

社会保障

2023年,大悟县新进奖励扶助对象964人、特别扶助对象38人。筹措计生家庭奖励和特别扶助资金728万元。其中:计生特扶对象319人287.53万元,计生奖励扶助对象4594人441.02万元,困难企业退休计生人员一次性奖抚金310人108.15万元,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对象26人6.2万元。为319名“失独”、致残计生家庭成员代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11.17万元,人均350元;筹资7.32万元,为其购买住院护理保险,住院享受100元/天、最高90天的护理补贴;理赔12人次2.07万元。为865家县内企业减免失业保险1353.43万元,缓缴6家单位养老保险费69.2万元。免缴工伤保险227.99万元。

2023年,大悟县参保39.93万人次,征收基金6.46亿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资110.74元29579人。2023年7月起中央财政提标5元/人/月,11月起县级财政再次提标3元/人/月,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为149元/月。县政府代缴“四类困难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监测对象、重度残疾)17083人170.83万元,代缴率达100%。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有养老机构20个,床位3126张。

2023年,大悟县发放城市低保对象1621户2868人,低保金1588.94万元;发放农村低保对象14652户27212人,低保金9564.37万元。发放农村特困(五保)5697人,供养金7734.67万元;发放城市特困(五保)78人,供养金175.15万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17017人(其中困难残疾7989人、重度残疾9028人)发放两项补贴1758.25万元;发放孤儿救助对象50人, 基本生活费 110.15万元。发放无人抚养儿童180人,基本生活费309.77万元。临时救助支出336.20万元1654人次。流浪乞讨救助148人次。享受高龄津贴老人12637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老人1225人,福利补贴15人,共享受老年福利948.9万元。发放25人六十年代精减退职老职工40%补贴12.61万元。

交通运输

交通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公路通车里程4402.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0.2公里,一级公路72.07公里、二级公路351.72公里、三级公路206.44公里、四级公路3622.08公里。完成县乡道建设16.43公里,乡村路网延伸公路46.96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01.04公里。

运输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有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1个,公交公司1个。基本建设完成黄站镇三级汽车客运站。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原名礼山县。为纪念大悟山根据地人民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卓越贡献,1952年更名为大悟县。

民间艺术

八人班皮影戏

八人班皮影戏源于三人班皮影戏,而三人班皮影戏传说是唐明皇发明的。由于分工细,唱腔多变,艺术性相当成熟,因此深受农民欢迎。

艺人把纸人纸马的原始戏,称之为神戏。神戏流传到民间后,艺人们不断改进,最终发现,用透光的牛皮或驴皮雕制皮影,效果最好,从此相沿习用,并称之为皮影戏。皮影戏最初在长安附近的陕西、山西一带流传。明末清初之际,一些艺人为避战乱,迁徙至澡河、府河流域,从此鄂北有了三人班和两人班皮影戏。

钢镰大鼓

钢镰大鼓,又称钢镰鼓书,为了与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湖北大鼓相区别,也称之为北路子大鼓。它流行于鄂东北的大悟、广水、红安和河南省南部的罗山、光山、新县等地。每当农闲季节和喜庆节日,随处可见艺人的演唱。早期,艺人以走乡串户、沿门乞唱的活动方式谋生,后来发展成“点棚打场”的专业性演出。

钢镰大鼓的发展历史无文字典籍可考。多数艺人认为钢镰大鼓来自北方,脱胎于北方的犁铧大鼓。这种鼓书,在早期的演唱中,艺人是使用两块犁铧碎片击打伴奏,后改为月牙形的钢镰或铜镰,以增加美观。因鄂东北地域与河南相接,语音接近,所以犁铧大鼓很早便在与河南交界的湖北大悟、广水、红安一带流传。后来,在辗转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调,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当地独特风格的地方曲种。当这个曲种继续向南发展中,艺人改钢镰为木质云板,改“京腔”为当地语言音调,于是,便逐渐形成现在流行全省的湖北大鼓,又叫南路大鼓。

北路子花鼓戏

北路子花鼓戏是大悟的地方剧种。大悟的楚剧就是在北路子花鼓戏的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和民间小调的一些元素而形成的。江汉平原的楚剧,则是在黄孝花鼓戏的基础上形成的。

北路子花鼓戏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三小”形式是第一大特色。即在行当上分为小生、小旦、小丑。由于剧目逐渐丰富,在“三小”的基础上,生角又分小生和老生,旦角又分花旦和青衣,丑角又分小丑和老丑。以唱功为主是第二大特色。俗话说:“唱戏唱戏,不唱不成戏。”即使是唱散曲,中间的道白也很少,偏重于唱功。唱腔以高腔、四平为主,均用本嗓子唱,不像京剧、汉剧那样,有些角色用边音和虎音方法唱。无丝弦伴奏,是第三个特色。在1939年以前,北路子花鼓戏是没有胡琴伴奏的,靠后台齐声接腔,并伴以打击乐,后来才引进京胡伴奏。艺人学戏是第四个特色。培养演员,不是根据学员的形象、身材、嗓音等条件来确定他学的行当,而是先学花旦,然后按二头、青衣、小生、老生、丑角的顺序进行。学成后,再以某一个行当为主。北路子花鼓戏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上周山》、《劝姑》、《采茶》、《投店》、《休妻》等,多达三百多个。

民间舞蹈

大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耍龙灯、舞狮子、玩采莲船三种,多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表演,俗称“闹灯”。此外,还有伞灯、蚌壳精、高跷、捉蝴蝶、骑竹马、拉犟驴、推车、挑花篮、抬毛老爷、八把椅子、打五扇、扭秧歌、腰鼓、连响等舞种。

耍龙灯:大悟的龙灯一般由三条龙(两条大龙和一条小龙)组成,大龙由十二节组成(包括龙头),闰年时则由十三节组成。小龙由一节(头、身、尾一个整体)或三节(头、身、尾各一节)、五节(身子占三节)组成。两条大龙之中,一条为滚龙,一条为懒龙。表演时,滚龙上下飞舞,变化出各种花型。懒龙只摇头摆尾,在一边做衬托。小龙则像调皮的小孩一样,到处乱钻。玩龙灯时,声势浩大,不仅有上百只灯笼相伴,还配几套打击乐伴舞。

舞狮子:通常由一公一母两只狮子和一个大肚罗汉组合而成。表演时,两只狮子前后夹击罗汉,罗汉则前挡后躲,妙趣横生。采青表演时,叠起三至五张方桌,放置奖品于顶端,由其中的一只狮子像上楼台一样,一层一层表演,最后拿到奖品,凌空跃下。另一只狮子则围桌而舞。同时以打击乐伴舞。

采莲船:用彩纸扎船,由村姑坐船,船夫撑船,另一名丑角在旁边赶扇逗乐。表演时,除了以打击乐伴舞,还要边舞边唱,唱词多半是恭贺之类的吉祥语。也可以由表演者之外的人,在一边领唱,众人相和。

蚌壳精: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饰蚌壳精,背两片能开能合的大蚌壳。男的饰渔夫,头戴草帽,脚穿草鞋,手提鱼网。在表演时,渔夫一心要网住蚌壳精,蚌壳精则变着花样戏耍渔夫。采用打击乐伴奏。

方言

大悟县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区。语音上虽具有自己的特色,但与普通话的差异不大。由于大悟县原是割四县边陲新建的县,虽同属北方方言,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各有特色,约可分为4个方言区:

西部芳畈、二郎、大新、三里、东新原属孝感县所辖,保持了孝感“山里话”的语音特色。南部刘集、河口接近黄陂话,但仍保持zh、ch、sh、r卷舌韵母。说话喜欢带“得”(d芭i)的语尾。夏店、新城基本属于这一方言片,但发音浑厚重浊,语气高亢,接近豫南方言。

宣化、丰店属“尖音区”,语音较婉柔、尖细,把“完全”说做“打”,“完全不懂”说成“打不懂”。该片有些发音,与大悟县其他方言片略有不同,如“街、解、介”读音与普通话相同,读成[jie],其他几个方言片就读作[gai];“鞋”、“苋”,宣化、丰店读成x的声母,念做[xie]、[xian],其他片分别念成[hai]、[han],f与h有时相混,如“风”[feng],读成[hong],sh有时与s相混,如“山”[shan]、“水”[s1]lli]读成[san]、[sei]。

滠水上游东大河一线,黄站、吕王至河口北岗,是典型的黄安(今红安)话。特殊韵≈在这一带用得特别多,如“指甲”[zhg≈],“娘”[ni≈]、“儿伢”[ery≈]。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交通发达,人际交往频繁,4片方言经过长期交流融合,吸收变化,逐渐趋于浑同,以城关地区为大悟县的方言代表区。

文物

截至2023年末,大悟县有文物点841处(新发现504处):古遗址(含古寨址)275处、古墓葬152处、古建筑26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6处、石窟寺及石刻5处、其他1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87处:国家级2处,省级10处,县级175处。中国传统村落11处。

风景名胜

2023年,大悟县创建国家4A级景区3家(新创建1家大别山〈大悟〉红叶景区),3A级景区3家(新创建1家黎元洪纪念园)。

地方特产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19年3月,大悟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湘鄂西片区分县。

2020年5月,大悟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2020年6月,大悟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11月,大悟县入选“湖北省双拥模范城。

2023年3月,获评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