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选

更新时间:2021-11-30 15:26

《宋诗选》是2009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鸣。本诗选的范围宽,入选诗人和作品多,材料的精准性也很高。

内容简介

宋代文化的高度发达,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步和谐地发展为重要特征。宋诗的辉煌成就以及独特风貌,就是这一文化孕育的结果。宋人对自己创造的文化,有高度的自信。朱熹有言:“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楚辞后语》卷六苏轼《服胡麻赋》题解,见朱熹《楚辞集解》)近现代以来,朱熹对本朝文明成就的这一论断在学界得到了高度的认同。

张鸣编著《宋诗选》,选诗的范围宽,入选诗人和作品也更多,而且又是在《全宋诗》出来之后的选本,材料的精准性也更高。张老师的诗人小传和注释都做得非常详细,许多诗歌还附了解读的文字。张老师的细致和严谨向来都很出名,在此也不必多说。我想着重强调的,是贯注在全书中的文学史意识。我以为,要了解宋代歌诗史,与其去读某些命名为‘宋诗史’的书,倒不如就从这本书开始。  前言即是宋代诗歌的总体概观,不但详细阐述了新型学术文化环境中的宋诗的特色,而且将宋诗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无异于一篇简明宋诗小史。而诗人小传的部分又兼顾传与评,既介绍诗人的生平经历、个性特点、文学活动,并注重分析其创作特色、地位影响,也都是一种文学史式的叙述方式。引用材料丰富,但又绝非集评,而在其中贯穿着统一文学史视角。黄庭坚小传中谈及黄诗的题材,对于那些批评黄诗脱离现实、内容单薄的观点予以纠正,因为“任何一位有成就的诗人,都有他独特的题材视野和处理题材的方式,这甚至是评价一位诗人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的重要标准。”既阐明了黄诗的特点及其文学史价值,又上升为文学史价值判断的标准之一,体现出独到的“史识”。杨万里的小传则着重分析了“诚斋体”的特点,其中指出杨万里“特别擅长于发现、捕捉自然界的生机、动态,写转瞬即逝、变化无穷的景象”,而在杨万里之前,只有苏轼才在这方面身手不凡,“但苏轼似乎也不如杨万里这么措置裕如。”对诗歌体味之细腻,有别于一般文学史叙述的套路,而以立体鲜活的感受充实着整体的历时观照。

注释部分尤其注重作品编年,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或介绍与本诗写作相关的其他诗歌情况,为读者提供一个进入诗中的场域。既注重名物典故的阐释,又注重发明诗人用意。细致而不繁琐,清楚明白。遣词造句既平易又有文采。譬如释“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含青苹”(苏轼《月夜与客饮杏花下》)曰:

炯,光明貌。涵:浸。青苹:喻指月下花影。此句说月光明亮,清澈如水,花影投地,宛如水中浮动着青苹。苏轼诗美,释文亦美。二者合观,美不胜收。既然说到文采,忍不住再举一例,出自欧阳修的小传,对比韩欧诗风之不同:

韩诗又如江边断崖,古树盘结,乱石荦确;下有涛声拍岸,上有苍鹘栖巢;横空排奡,奇崛幽险。欧诗则如山间谷地,流水潺潺,芳草茵茵;深处幽折,时见峭壁怪石;宽处平畅,点缀竹树人家。如此生动美妙的文字,怎不令人击节?

许多诗歌还附了解读文字,或长或短,或引述前人评论,或解释诗中妙处,间及名物考证。譬如解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有“晴窗细乳戏分茶”之句,故将“分茶”做一详细说明,引《清异录》、向子諲《浣溪沙》、《西厢记诸宫调》、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服老》等诸多材料以证,丰富而有趣。另外还必须提到的一个例子是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自绿江南岸”。我们从小熟读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是讹误的版本,吴小如先生的《读书丛札》(1987年)与赵齐平先生的《宋诗臆说》(1993年)早已指明其误,而我们仍然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读着“又绿”长大。(据调查,到了2006年小学教材中仍作“又绿”。)以致于张老师每年讲授宋代文学史时都要重新解释一遍。《宋诗选》在《泊船瓜洲》注解中分析了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为解释诗意提供具体情境;再考察王安石诗集的各个版本系统,说明“自绿”的正确性;最后在解读文字中对这一讹误做了细致的梳理。张老师文学史眼光背后扎实的文献功底,着实令人叹服。

解读文字另一精彩之处在于张老师的文学感悟力。好诗经由张老师解读之后,令人更能体会其中妙处。黄庭坚的名作《寄黄几复》颔联、颈联为:“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解读云:

桃李、春风、江湖、夜雨、一杯、十年、酒灯,一连串名词,都极普通,前人诗中常见,但经诗人的陶冶熔铸,便构成了全新的意境,营造出高度概括、对照鲜明的两个空间,让读诗者生发无尽的想象。……三、四句语言流美、音节流丽,与五、六句的造语生硬、格律拗峭正好形成风格上的对照,与意境的转换相得益彰。而意境的转换和风格的对照又产生明显的陌生化效果,强化了诗歌的顿挫感,使读者留下鲜明的阅读印象。诗人刻意经营的语词风格和声律对照,正是构成此诗妙趣的关键之一。初读此诗未必能立刻明白其所以为名作的原因,而在细致的解读中如茅塞顿开。又《南浦》的解读中概说王安石五绝:“在短小的格局中,创造深远的意境,传达悠远绵渺的情韵,这是王安石五绝的突出特点。”细想之下,果然如此。再重头读诗,便越觉滋味愈出,声色俱美。

《宋诗选》也存在一些遗憾。据张老师说,因时间不足,南宋后半段的诗歌没来得及好好挑选,如果再版,希望能再做补充。

《宋诗选》虽是选本,但并非只是单纯地挑出几首好诗供人随意一读便罢,里面蕴含着张鸣师浸润宋代文学几十年的功夫。因此,我希望同学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尽可能带着一些文学史视野的思考。非文学专业的同学,不妨以赏心悦目为主;文学专业而非古代文学专业的同学,可以一边欣赏一遍学习文学史观照的眼光;而以古代文学为目标的同学,咱什么都不啰嗦了——赶紧抱着书啃去吧。

编辑推荐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宋诗取得的高度成就,就是这一文化空前繁荣的表征之一。 宋人对自己创造的文化,有高度的自信。朱熹有言:“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楚辞后语》卷六苏轼《服胡麻赋》题解,见朱熹《楚辞集解》)近现代以来,朱熹对本朝文明成就的这一论断在学界得到了高度的认同。 如王国维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宋代之金石学》,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安文集续编》)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邓广铭也说:“宋代的文化,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见《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 宋代文化的高度发达,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步和谐地发展为重要特征。宋诗的辉煌成就以及独特风貌,就是这一文化孕育的结果。

图书目录

前言

杨徽之一首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张泳二首

新市驿别郭同年 雨夜

柳开一首

塞上

郑文宝二首

题松滋东禅院 柳枝词

王禹偁五首

泛吴松江 对雪 畲田词(五首选二) 村行

惠崇一首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希昼一首

怀广南转运陈学士

魏野一首

登原州城呈张蒉从事

潘阆二首

过华山 秋日登楼客次怀张覃进士

寇准四首

春日登楼怀归 江南春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 书一绝 南平驿

林逋三首

山园小梅 池上作 小隐自题

刘筠一首

南朝

杨亿一首

汉武

司马池一首

行色

柳永一首

煮海歌

范仲淹二首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 江上渔者

晏殊二首

无题 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秘演一首

书光化军寺壁

石延年二首

代意寄师鲁 南朝

宋祁三首

凉蟾 城隅晚意 朱云传

梅尧臣七首

陶者 猛虎行 鲁山山行 小村 看山寄宋中道 秋日家居 东溪

欧阳修十三首

晚泊岳阳 宿云梦馆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戏答元

珍 黄溪夜泊 别滁 鹭鸶 梦中作 庐山高赠 同年刘中允归南康 盘车图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再和明妃曲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张方平一首

过沛题歌风台

苏舜钦七首

宿华严寺与友生会话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 及寄君谟蔡大 怀中晚泊犊头 淮中风浪 独步游沧 浪亭 晚泊龟山 夏意

赵扦二首

次韵孔宪蓬莱阁 出雁荡回望常云峰

李觏二首

忆钱塘江 读长恨辞二首(选一)

邵雍四首

愁花吟 闲适吟 月陂闲步 感雪吟

蔡襄一首

梦游洛中十首其五

周敦颐一首

治平乙巳暮春十四日同宋复古游山巅至大林寺书四十字

文同五首

和张屯田秋晓灵峰东阁闲望 春庭 亭口 可笑口号七章(选一) 涵碧亭

曾巩二首

咏柳 西楼

刘敞三首

春草 微雨登城二首(选一) 别永叔后记事

司马光二首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夏日西

斋书事

王安石十七首

河北民 葛溪驿 桃源行 壬辰寒食 明妃曲二首 示长安君 泊船瓜洲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北山木末 金陵即事三首(选一) 北陂杏花 秣陵道中口占

二首(选一) 南浦 山中 江上

郑獬二首

采凫茨 春尽

俞紫芝二首

宿蒋山栖霞寺 无题

刘敛二首

雨后池上 新晴

王安国一首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令三首

暑旱苦热 饿者行 春游

程颢一首

郊行即事

苏轼二十五首

和子由渑池怀旧 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戏子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选一) 法惠寺横翠阁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选一) 无锡道中赋水车 东栏梨花百步洪(二首选一)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初到黄州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东坡题西林壁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选一)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 折枝(二首选一) 赠刘景文 泛颍 荔支叹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选一) 纵笔(三首选二)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选一)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次 韵江晦叔(二首选一)

……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