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国

更新时间:2023-12-24 20:05

定陶国,西汉时期封国,国都定陶(今属山东省菏泽市),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改定陶国为济阴郡。两汉时期反复更名,或定陶国或济阴郡

历史沿革

定陶古称,又名陶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全国性经济都会,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时期为古陶国。夏商有三翮国。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 辗转至陶,“以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汉书·地理志》:“禹贡陶丘在县西南,有陶邱亭”。

据《说文解字》:“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自汉、三国至明先后五次建定陶国(有时为县王国,不领县),共120余年,都定陶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改定陶国为济阴郡。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更名为定陶国,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又改为济阴郡,属兖州。

东汉时期,初为定陶国,不久,改为济阴郡。《汉书·宣元六王传》:“定陶共王康,永光三年立为济阳王,八年,徙为山阳王,十五年,成帝无子,征入为皇太子乃立楚思王景为定陶王。孝哀帝即位二年(公元前5年)徙定陶王景为信都王。”国除为济阴郡,建国21年。

《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更始立(公元23年,更始将军刘玄称帝),以(刘)祉为太常将军,绍封舂陵侯。从西入关,封为定陶王。

续山东考古录》定陶县条下:“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定陶为县王国,济阴复为郡。六年(公元232年),定陶国罢。”建国1年。《明史·诸王世表》:“定陶恭靖王铨?(待手写)正德二年(1507年)封,嘉靖三十一年薨。”下传四王,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国存100余年。

朝代列表

前52年-前50年

前41年-前5年

定陶汉墓

母仪天下》热播引盗墓贼光顾。定陶县张湾镇和马集镇接合部王庄附近有三座汉代大墓,它们相距里许呈品字形分布。其中一座,本世纪初经保护性发掘认定为汉丁太后墓,另两座则频频遭盗墓贼光顾,三座汉墓中最大的一座疑为恭王刘康墓。

2009年,中央电视台<母仪天下>热播,因画面和对白多次出现定陶王,定陶引来众多盗墓贼频频光顾。

当年初,定陶县公安人员巡查时发现一江苏牌号轿车在附近活动,觉得可疑,遂将车上5人带回盘查。5人为江苏邳州人,承认来此踩点。就在回程路上,公安人员又碰到一江苏牌号轿车,因人手不够,无法将犯罪嫌疑人隔离起来,犯罪嫌疑人串了口供,拒不承认窥测汉墓。记者曾亲赴现场采访考察,看到虽然文管部门作了沙石混凝土回填处理,但盗洞黑黢黢有五六米深。

自2003年至发掘前,大墓已被盗墓贼光顾过20多次,公安部门立案抓捕的就有6次。多方努力终于促成此次保护性发掘。

经过9名专家数月发掘,大墓轮廓初现。夯土面积达1万平方米,动土3万多立方米。椁室面积800平方米,从砂沟边缘算起,长宽分别为29.5米和28.5米。椁室长宽分别为23.5米。墓室结构为墓顶平铺一层汉青砖,下面是平均厚度超过60厘米的防盗砂层,墓室四周是防盗砂沟,大墓防盗用细砂约1600立方米。再往里就是由大量松柏木堆砌而成的墓室。

这是一座汉代“黄肠题凑”墓。“黄肠题凑”是设在棺椁之外的一种木结构,它由松柏木材组成,从内侧看四壁均为木头,即题凑。墓顶和墓底均为四层木材,各1.5米厚。墓内净空高1.8米。与已发掘的“黄肠题凑”墓不同,从东部主墓道进入,依次是前、中、后室,中室用以安放墓主人棺椁,南北对称各4个室,回廊外又有12个室,这样共有23个墓室。初步测算,大约用木材3000立方米。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