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

更新时间:2024-02-24 03:13

对外投资亦称“海外投资”。主权国家为获取外汇收入或挤入国外市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投资。对外投资与资本输出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前者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建设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为了本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而对国外进行的投资活动。这是在战后才出现的一种世界经济现象。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国家,为其“过剩资本”寻求最有利的投资场所,以获取高额利润和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

分类

对外投资可以按不同标志进行分类。

1.按投资时间长短分为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

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投资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短期投资主要利用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进行投资,具有投资风险小、变现能力强、收益率低等特点。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投资及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长期投资可以利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有价证券等形式进行,具有投资风险大、变现能力差、收益率高等特点。

对外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划分并不完全取决于投资期限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投资的目的。在一年内不能随时变现的证券和其他资产通常用于长期投资,但可以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则可根据需要用于短期投资。

在实践中,长期投资有向短期投资转化的情形,具体有两种情况:

(1)时间性转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投资到期日逐步临近,如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投资,实际上已是短期投资。

(2)管理性转化。 在长期投资期间,因企业急需资金或发现接受投资单位财务状况恶化, 继续执行长期投资将招致很大损失, 企业改变投资目的,可将长期投资迅速变现。

2.按投资形成的产权关系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

股权投资是指投资企业以购买股票、兼并投资、联营投资等方式向被投资企业进行的投资。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股权投资形成被投资企业的资本金。股权投资根据投资方式的不同分为股票投资和项目投资:股票投资是指企业以购买公司股票的方式对其他企业进行的投资;项目投资是指企业以现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方式对其他企业的投资。

债权投资是投资企业以购买债券和租赁投资等方式向被投资企业进行的投资。投资形成被投资单位的负债,投资企业是被投资单位的债权人。债权投资根据投资方式的不同分为债券投资和租赁投资:债券投资是指企业以购买其他企业债券的方式进行的投资;租赁投资是指企业以实物资产租赁或无形资产租赁等方式对其他企业进行的投资。

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相比具有投资收益小、风险小的特点。

3.按投资方式不同分为实物投资与证券投资

实物投资又称直接投资,是指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投入其他企业进行的投资。投资直接形成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并为从事某种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它具有与生产经营紧密联系、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变现速度慢、流动性差等特点。实物投资包括联营投资、兼并投资等。

证券投资又称间接投资,是指以购买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的方式对其他企业进行的投资。投资并不直接形成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被投资企业在取得资金并以一定方式投入后,才能形成生产经营的能力。投资证券按其性质分为三类:一是债券性证券。由发行企业或政府机构发行并规定还本付息的时间与金额的债务证书,包括国库券、金融债券和其他公司债券,表明企业拥有证券发行单位的债权。二是权益性证券。表明企业拥有证券发行公司的所有权,如其他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票,其投资收益决定于发行公司的股利和股票市场价格。三是混合性证券。指企业购买的优先股股票。优先股股票是介于普通股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一种混合性有价证券。

现状和趋势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趋势

90年代末期,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为适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需要,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推动中国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实施“走出去”战略至 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从总体规模上看,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1984—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年均增长13.9%。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了55亿美元,同比增长93%;截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517.2亿美元。

以联合国贸发会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发布的2004年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存量为基期进行测算,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和截至2004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分别相当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8%和0.46 %,相当于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6.6%和4.3%。应该说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69亿美元;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1065家。

根据国际投资市场需求结构,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对海外直接投资的需要和可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逐步拓展,在主体结构、行业分布、地域流向等方面都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

——从投资主体看,所有制类型日益多元,国有企业比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鼓励发展各种经济成分,国内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这激发了各种所有制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热情,逐步改变了国有企业占据绝对多数的格局。以2004年为例,国有企业占境内投资主体比重为35%,比上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为30%和12%,分别上升了8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对外投资企业还包括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集体企业及联营企业等类型,外商投资企业与港澳台资企业占到了境内投资主体的7%。

——从投资行业看,涉足领域不断扩大,主要集中于采矿、制造、批发和零售、商务服务等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对外投资已从过去以贸易领域为主,逐步拓宽到资源开发、工业生产、农业及农产品开发、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研发中心等行业在内的更广泛的产业领域。2003年和2004年,采矿、制造、批发零售、商务服务四大行业的投资分别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2.6%和74.7%。从存量上看,截至2004年底,采矿、制造、批发和零售、商务服务等行业的累计投资占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7.5%。

——从地域流向看,海外投资对象国逐步增多,亚洲地区是重点。中国对外投资从起步时先进入香港地区,到目 前已遍及世界五大洲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90%以上的国家中有中国直接投资企业,欧洲有80%,非洲有79%。2004年,中国对亚洲地区的投资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额的一半以上,对拉美地区的投资占32%。截至2004年底,对亚洲地区累计投资占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的74.6%,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地区。

——从投资方式来看,跨国并购趋势加强,成为当前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逐渐增多,并购金额巨大,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引起国际社会多方面关注。这些并购案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它们都表明中国企业已初步具备搏击国际市场风浪的能力。

从今后趋势看,“十一五”期间是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机遇期,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也面临着较好的内外部环境。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进程加快,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支持和鼓励“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将更加完善。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总体处于上升期,跨国直接投资逐年回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推动了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跨国转移进程加快。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出以下主要趋势:

投资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大。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已步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时期。对外直接投资将由传统制造业逐步向服务业和高 新技术产业拓展,跨国并购将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有学者预计2006—2010年五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60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176亿美元,年均增长22%。

制造业对外投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很大,国际竞争力较强,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些行业已产能过剩,对外贸易摩擦增多。今后,出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拓展市场的需要,也为了减少对外贸易摩擦,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制造业企业将加快对外投资,逐步实现市场、外贸方式和原产地的多元化。

民营企业成为生力军,大型企业龙头作用继续增强。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发展的环境得到法律保障,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已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并将以其明晰的产权、灵活的机制,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生力军。中国大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经验日渐丰富,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龙头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中国跨国公司也将更具规模。

随着中国多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从目 前的趋势来判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巨大,前景乐观,出现这种良好发展势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推动资金、产品、技术和人员在国际间的快速、大量的流动。中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展对外投资。目 前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区域经济合作中倡导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各国为吸引外资制定的加强投资促进政策,为中国的对外投资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政府已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而且,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将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企业已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许多企业在从事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业务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营经验,实力逐步增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将充分把握时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

第四,随着世界经济形势逐步改善,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国际投资重新趋于活跃。根据国际专家预测,今后几年国际直接投资可能出现温和复苏,这将带动全球并购市场的逐步活跃,从而也必将带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增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