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

更新时间:2024-08-07 14:50

广西医科大学(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广西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为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以医学为特色优势的广西省属重点大学

历史沿革

20世纪30年代,广西经济发展缓慢,人民体质羸弱,卫生知识缺乏,疾病广为流行,疟疾血吸虫病天花霍乱结核病、肝癌等疾病肆虐猖獗,而全省无一所政府办的医院,约15万人之中才有一名医生,疾病死亡率在30%以上。该校创办人戈绍龙博士向政府建言:“广西民众羸弱,急需高等医生”。于是,省政府第105次会议通过设立广西省政府卫生委员会,指派雷殷戈绍龙雷沛鸿为卫生委员会委员。负责筹备广西省立医学院,并增聘张镕、李祖蔚、孟宪荩等教授协助。

1934年7月,广西省立医学院成立,10月开始招收六年制本科生,开创了广西高等医学本科教育之先河,是全国建校最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此后,校名先后四次变更,校址七次迁移,师生颠沛流离,在借用的民房、戏院、会馆和自搭的草棚中坚持办学,“造本省之才,为本省之用”,一切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和“强国、救省、健民”为办学方针,致力培养广西高级医学人才。

1937年2月,广西军医学校先后增设军医、司药、看护和担架军士及毒气疗法训练班等支持抗战。

1944年春,由于学院医学专家、教授人数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高,被教育部电令嘉奖,誉为全国第三。

1944年夏,日寇南侵,桂林告急,师生疏散到三江、八步等地。每迁一地就继续开诊、复课,直到1945年8月,日敌签降,抗日战争胜利,于同年10月省令复员回桂。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建立新秩序,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组织土改和抗美援朝医疗队;学习苏联,进行教育改革。

1954年,校址迁回南宁津头村。办学环境得到改善,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长,教学、科研取得新进展。 “文革”和极“左”路线时期,学校工作深受影响。于1961年试行《高校六十条》,学校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是当时全国9所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医学院校之一。

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84年,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广西高校第一个博士点。

198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5月,入选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7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申报的“肝脏损伤与修复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自此,广西医科大学成为广西首个入选国家“111计划”的高校。

2019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教育大会,重点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

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共建广西医科大学。

2021年1月,《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以“一校一策”推进广西医科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和临床实习基地13家,开办32个本科专业。

附属医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3346人,其中,专任教师2436人,具有博士学位1234人,占比50.66%;正高职称835人,占比34.28%;副高职称959人,占比39.37%;硕士生导师1539人,博士生导师351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75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名,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名,广西杰出人才1名,广西八桂学者11名,广西特聘专家10名,自治区优秀专家36名,“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3名,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6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ESI学科全球排名897位,居全球前1.4‰。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新一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7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1门、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1门、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2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案例3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8项。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官网)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官网)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教师参加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48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部级科研平台6个、省级科研平台53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广西科技奖等440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8项。其中,“十三五”以来新增省部级科技类奖项86项、发表英文高水平论文5519篇,包括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4月,有馆藏纸质图书155.38万册,纸质中、外文期刊过刊5474种,纸质中、外文期刊现刊871种,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85个,电子图书191.9万册,电子期刊49549册,学位论文920.85万册,音视频45810小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期刊索引》(AJ)等著名检索工具收录。在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数据库(英文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检索系统、《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等16种检索类刊物收录。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主要报道肿瘤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及新经验等,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先后与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共约50余所大学、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建设有中国-东盟医疗保健中心(广西)和中国-东盟远程医疗中心。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与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共约54所大学、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设有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和培训中心、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研究平台。获批多项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训基地,获批教育部“丝绸之路高层次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国际生项目”。各直属附属医院积极开拓东盟国家医疗合作平台。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广西医科大学校徽,形状为圆形,中间为象征医神的蛇杖、象征时光的日冕和学校创办时间1934等元素,中文楷体广西医科大学围绕上半圆,英文黑体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围绕下半圆,底色为金黄色。

三角梅,色彩鲜艳而丰富,生长迅速、生命力强,不拘墙头、路旁,无论在草坡、石隙、或者是花园、阳台、只要有阳光照耀,春夏秋冬都是花期 ,它虽然不是名贵品种,但却为人们所欣赏,充分体现了医大人的精神与品格。

精神文化

厚德,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即广厚之德。“厚”的直接语义是指“深、重、多”、“宽容、厚道、忠厚、宽厚、仁厚”。指的是提高道德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励志,指的是为了实现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指的是要通过广泛地学习知识,努力做到学识渊博。

弘医,弘即光大发扬,医即医学。弘扬医学,治病救人是医学生的万古不变的职责,医学生更应博学精道,弘扬本业。指的是要把“弘扬医术、弘扬医德”当作人生事业的追求。

校区情况

校本部

该校区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2号,承接部分学年在武鸣校区学习的专业。

武鸣校区

该校区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武华大道武鸣段336号。临床医学(除国家免费医学定向生外)、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精神医学、法医学专业前2.5年在武鸣校区学习;临床医学(“5+3”一体化)、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实验技术、药学专业前2年在武鸣校区学习;护理学专业前1.5年在武鸣校区学习;其他本科专业全程在武鸣校区学习。

玉林校区

该校区位于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护理学(玉林校区)、药学(玉林校区)全程在玉林校区学习。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