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更新时间:2024-04-03 13:33

张旭,男,1961年8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江实验室脑与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长,广东智能科技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1年8月4日,张旭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1980年8月—1985年6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专业,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90年9月,任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助教。

1990年10月—1994年7月,就读于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神经科学系,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94年8月—11月,任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讲师。

1994年12月—1997年11月,任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7年12月—1999年11月,任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9年12月—201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8年4月—2010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2010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1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3月,任上海脑—智工程中心主任;6月,任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旭系统性地研究了慢性痛的背根节和脊髓基因表达谱,发现了内源性钠钾泵激动剂等新的痛觉信息调控系统,为临床镇痛及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发现了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中阿片受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吗啡镇痛耐受的相关性,拓展了受体复合体功能及药物研究方向;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GF13)通过稳定微管调控神经元和大脑的发育,阐明了FGF13基因缺陷造成智力障碍的机理。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张旭曾主持多项国家级及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

截至2022年2月,张旭先后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项。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所官网显示,张旭已发表论文120余篇。

人才培养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张旭承担神经生物学等课程。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张旭已指导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2名,现指导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2名。

2020年9月,由张旭牵头成立中国人脑图谱研究科创平台。

张旭指出,年轻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一定要保持好奇心。除了在专业上要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之外,更需要交不同行业的朋友。张旭鼓励年轻人一定要有点四海为家的冒险精神。整天对着手机、电脑,会让人的视野和思维受到限制。

截至2022年1月,张旭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奖项。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张旭是上海脑科学和类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新民周刊》评)

张旭像只猫头鹰,有时还能“一脑两用”,每分每秒,至少有半个脑子在科研。(时任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章文峻评)

“和张旭院士一起共事的岁月十分难忘,他的工作是宏观的、大尺度、大手笔,是引领性、原创性的重要工作。”(郭爱克院士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