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间盆地

更新时间:2022-08-25 15:27

分布在残留弧与火山弧之间的盆地。凯里格(Karig)于1974年最早提出这种类型的盆地。弧间盆地在地貌上类似于深海平原,盆地两侧常为正断层所限,基底地壳类型为大洋型。由于物质来源不充足,因而沉积厚度较薄。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是来自火山弧或火山岛链的火山碎屑物、远洋碳酸钙质软泥和大陆的风成黏土或钙质软泥。盆地内沉积分布不对称,近火山弧一侧发育由火山碎屑岩组成的扇形浊积岩,远离火山碎屑堆积的地区依次为细粒砂泥、远洋软泥及硅质软泥堆积。弧问盆地具有高热流的特征。如马里亚纳、小笠原、新赫布里底、汤加、克马德克等。

性质

弧间盆地是最使人苦思不解的一种类型,因为这种盆地显然地代表与岛弧—海沟系有关的张性构造,但是这里板块运动是以聚敛为主。要解决这类盆地成因的关键,就是要认识到在岩浆岛弧系统中的高热流是破坏了横跨岛弧构造岩石圈的完整性。在岩浆岛弧下面深度较浅地带的高温使刚性岩石圈软化,并且允许在岛弧后面区域中的岩石圈相对于岛弧—海沟间隙中的岩石圈发生独立运动。结果,沿着岩浆作用带的热幕(thermal curtain)将岩石圈锯开成两个分离的板片。一旦这种分离作用完成之后,就可能发生各种相对运动。举例来说,在苏门答腊沿着塞芒科(Semangko)断层发生转换状的走向滑动,这一断层完全是沿巴里赛火山链的长度延伸。沿着岩浆弧的走向,由于局部的拉开构造形成了相当大的火山—构造洼地。

在另外一些地方,离散作用可以发生在弧后地区的岩石圈和岛弧一海沟间隙区的岩石圈之间。有关的地球动力学的作用力尚不清楚,但关于运动学方面是清楚的。年青的、无沉积的洋壳是出现在汤加以西的拉乌(Lau)盆地中,也出现在活动的马里亚纳岛弧的西侧。日本海包括两个大的裂谷构造,其间挤入大和滩(Yamato Bank)微型大陆岩块。由于磁性反向所引起的磁异常带不能被明显地确定,在这些弧间盆地中海底扩张形式就不如在大洋中脊海底扩张那样有规律。但从目前资料来看,该处的洋壳构造似乎与广阔大洋的洋壳构造相似,并且曾假定有一组蛇绿岩层系。

演化

弧间盆地可能沿着火山链开始演化为复杂化的地堑,当发育在弧内阶段可以类似于沿着中美洲岛弧走向带的尼加拉瓜凹陷。在初期可能出现海相或非海相成因的火山和火山碎屑岩沉积。分离的后期阶段,可以以新赫布里底群岛为代表,这里发育了一个新的海槽,在局部地区大型火山出露为岛弧。当前弧和残余弧已全部分离时,每个侧翼形成复合正断层陡崖,面对着弧伺盆地。火山碎屑岩屑从前弧向背后方向泻去,由于前弧继续不断地发生岩浆活动,因此可以使弧间盆地的一翼为巨厚的沉积盖层所掩盖,但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深海沉积才能覆盖在残余弧上。弧间盆地内部也像广海大洋沉积一样主要为深海沉积物,但是从活动的前弧向背后方向扩展的浊积岩楔形体可以最后延伸到弧间盆地。

也存在着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当弧间盆地的一侧为大陆边缘时,这种情况就像日本海的锡霍特—阿林沿岸。这类盆地边缘的演化就类似于较正常的张裂大陆边缘。但其地质发展历史的重要细节是有所不同,就是说,沿着大陆边缘位置一直有强烈的造山弧的岩浆作用,直到造山弧形成后岩浆作用才停止。锡霍特—阿林的情况就是这样。

典型例子

由于日本岛弧是这样一种大规模的地壳单元,因此即使在日本海的东翼也有些类似于张裂大陆边缘。相当大范围的新第三纪断陷盆地是发育在陆壳或过渡壳之上。然而,这类盆地又不像沿大陆边缘分布的盆地,因为这些盆地在其发育历史的最早期曾遭受强烈的局部收缩变形。

沉积物

弧间盆地的内部除了与火山灰来源比较接近外,其他都类似于新生大洋盆地。在弧间盆地的翼部,在构造上类似于张裂大陆边缘,但除特殊情况外,弧间盆地翼部接受的沉积物要少得多。碎屑沉积物的成熟度一般较低。当岛弧分裂时,在初期可能存在高热流,而沿着发生连续变形的前弧后侧可能存在持续较久的高热流。这些条件对油气生成来说,其全部意义尚不清楚,但可以预期起了加速成熟作用。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似乎不可能有广泛分布的生油层和足够的储集层。造山运动的结果使大洋封闭,弧间盆地和大洋内岛弧遭受强烈的变形和变质,并合并成为所谓优地槽的整体部分,因此完全成为石油勘探远景不大的地区。

在横跨大洋刚开始形成岛弧的地区,如像在阿留申群岛,岛弧后面的大洋盆地是边缘海而不是弧间盆地。从新弧泻下来的火山碎屑浊积岩可以覆盖在盆地中较老的海洋沉积之上,有许多是从玄武质海底山链扩散而成的群岛冲积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