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倾向

更新时间:2024-06-05 13:49

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简称性向,又称性取向、性指向、性位向、性定向等,指一个人和自己不同性别(异性恋)、相同性别(同性恋)或不仅限于一个性别(双性恋或泛性恋)的个体具有深度情绪、情感和性的吸引,以及与之建立亲密关系和性关系的能力。

定义

概念

性倾向是指一个人指和自己不同性别(异性恋)、相同性别(同性恋)或不仅限于一个性别(双性恋或泛性恋)的个体具有深度情绪、情感和性的吸引,以及与之建立亲密关系和性关系的能力。

性倾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种性倾向并无优劣之分,性倾向的多样情况,在人类历史和世界不同国家与文化中都有描述。

性倾向和性愉悦有关,但不等同于性行为,性倾向是对某个性别或两性的性欲和爱情,所以判断性倾向,两个因素都需要具备。一个异性恋者可能会发生同性性行为,一个同性恋者也可能会发生异性性行为,这一切的前提是:特殊情境。例如:一个同性恋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外界压力而和异性结婚,并被迫和异性发生性行为;一个异性恋者在长期缺乏异性的环境中,有一定几率会把性欲发泄到同性身上。但这并不代表他/她们的性倾向发生了转变或对不符合性倾向的对象产生了爱情,也不代表人们能在不符合性倾向的对象身上获得性愉悦。相反,当人们和不符合自身性倾向的对象发生性行为时,会异常的痛苦、恶心或性愉悦不足。所以,仅依靠性行为判断性倾向,是完全不可靠的。

性倾向的出现,并不一定需要有性行为或爱情经历。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如果没有尝试过,就一定无法判断性倾向。性倾向实际上是一种直觉,即使一个人在没有任何性经验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判断自己的性倾向。有些人常用“喜欢”来表达亲密关系,但“喜欢”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不具备性欲(除无性恋),那显然也与性倾向无关。性倾向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直觉,感受自身的爱情和性欲,从而做出基本判断的。

相关概念辨析

性倾向与性别认同

首先,性倾向不同于性别认同,性倾向指一个人与异性、同性或者两性产生强烈的情感和性的吸引并且能够与其建立亲密或者性关系的能力。性倾向可能不同于外在的认同,也可能独立于性行为。

性别认同指的是性别认同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切感受到的基于个人体验的性别,可能与出生时被指派性别相同(也就是顺性别)或者不同(也就是跨性别)。包括对身体的感觉和认知(在自愿选择的情况下,这可能会涉及到通过药物、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方式来改变身体的外观或功能),也包括性别的表现形式或表达方式(包括着装、言语、举止等)。

性倾向与性行为

性倾向也不同于性行为。性行为是同性或异性间经历和表达性欲的行为与方式。

性行为与性倾向并不等同,异性恋者也可能有同性性行为经历,同性恋者也可能和异性发生性行为。有相应的性行为也并不是性倾向的前提。

种类

异性恋

异性恋指的是对异性产生情感、爱情或性的吸引。异性恋在某些情况下会被称为“直”,如异性恋男性被称为“直男”;异性恋女性被称为“直女”。不管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当今世界的大多数人都为异性恋者,而异性性行为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性行为类型。

2012年10月的盖洛普民意测验(Gallup)显示,有96.6%的美国成年人认为自己是异性恋者。2016年的一项综述指出,在西方调查中,约93%的男性和87%的女性认为自己是完全的异性恋。

同性恋

同性恋指的是对同性产生情感、爱情或性的吸引。

中国在2004年首次公布了男同性恋的人数:根据卫生部统计,男同性恋的人数约为500~1000万。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公布了男同性恋的人数统计,中国大约有2000万左右的男同性恋者。2014年,根据统计,中国同性恋的人数可达7000万,其中,男同性恋者的人数在3500万左右,女同性恋者的人数也在3500万左右。

秘鲁大学医学教授卡塞雷斯(Cáceres)2019年的调查发现,平均而言有7%的男性和13%的女性具有同性性倾向。一项对67项研究的综述发现,在东亚,约有3%~5%的男性有过同性性行为,南亚和东南亚则为6%~12%,东欧为6%~15%,拉丁美洲为6%~20%。

双性恋

双性恋指的是能够对同性和异性产生情感、爱情或性的吸引。双性恋者对吸引力的感受不一,有些人可能同时对同性和异性感受到吸引力;有些人可能在某一阶段对同性感受到吸引力,在另一阶段对异性感受到吸引力。双性恋者感受到吸引力的表现方式和吸引程度也存在差异。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15年发布的国民健康访问调查报告(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显示,女双性恋者的数量要多于男双性恋者: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是双性恋者。也就是说,美国有289万左右的女性是双性恋者,而男性则有128万左右为双性恋者。

无论国家、地区、时代、性别、人口、文化、环境,每种性倾向占据的真正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大致可以从美国的双性恋者人口比例中估算出中国的双性恋者人数,如果按照美国的比例来计算,中国大约有600万左右的女性是双性恋者,而男性则有300万左右为双性恋者。不过,由于中国尚未有权威正规的双性恋者人口比例统计,所以此段内容仅供参考。

无性恋

无性恋指的是对他人(无论同性还是异性)无法或者很难产生性的吸引。无性恋与性禁欲和独身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出于宗教信仰或其它人格因素的人生选择,而是稳定持久的性倾向。无性恋者虽然不能受到性吸引或者缺少性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建立亲密关系,且他们仍然会因为一些原因(如取悦自己的伴侣或希望繁衍后代)而进行性行为。

根据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心理学教授安东尼·博格特(Anthony Bogaert)2006年的研究发现,全球有7000万的无性恋者,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1%。

其它

除了以上的4种性倾向,还有其它的不常见性倾向。

疑性恋指的是对自己的性倾向抱有疑问,感到不确定。疑性恋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尚无定论,根据国内现有研究,在一项针对广东省2291名大学生的2年随访调查显示,2014年时,男性大学生中疑性恋的比例为2.2%,女性为2.1%。

多性恋指的是可以对两种以上的性别产生情感、爱情或性吸引。比如,可以同时被顺性别男性、顺性别女性和跨性别男性吸引,就是多性恋。

泛性恋指的是无论对方的生理性别或性别认同是什么,都可以对其产生情感、爱情或性吸引。泛性恋者认为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不是自己对他人产生恋爱感情或性吸引力的决定因素。

跨性别性倾向

跨性别是性别认同的概念,性别认同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社会性别的认识。性别认同与性倾向没有直接关联,顺性别者和跨性别者都可能为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或无性恋等性倾向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北京同志中心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指出,在跨性别群体中,双/泛性恋占比最多,为33%,异性恋占26.2%,同性恋占25.7%,此外还有无性恋或不确定的情况。

产生原因

性倾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种性倾向并无优劣之分。关于性倾向的产生有很多种理论。心理学界、医学界、生物学界存在大量的争议、并无定论。

目前,科学家认为性倾向是基因、激素和环境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非只受一种因素影响。

生物学因素

基因

最初科学家会通过双生子研究来探索基因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遗传基因完全一样)的性倾向相同的概率要大于异卵双生子(仅一半的遗传基因一样),初步证明了基因对性倾向的影响。部分研究显示,遗传效应对男性的影响更大。生物特征模型显示,对于男性而言,遗传可以解释34%~39%的性倾向成因;对女性则仅可以解释18%~19%。

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科学家可以从染色体,甚至基因的层面探讨遗传的影响。关于性倾向的染色体连锁研究表明,在整个基因组中存在多种促成性倾向的遗传因素。最早被发现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Xq28位置,它与男性的性倾向有关,被媒体宣传为“同志基因”。之后,在8号、11号、13号、14号、15号染色体上均发现了与男同性恋相关的基因,在4号染色体上发现了与女同性恋相关的基因,并在1号 、7号、9号、12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对男女两性性倾向均有影响的基因。2019年一项对493001名个体的全基因组研究发现,性倾向背后存在着数百甚至数千种基因变异,其中一些只影响特定的性别,其中可以通过性激素调节等对两个性别均有影响。所有的这些变异可以解释8%~25%的性倾向差异。

但是,基因影响的证据并不可以等同于基因决定论,基因只是影响性倾向的众多因素之一,并无法决定最终的结果。

激素

激素理论认为,就好像激素会影响胎儿的性别分化一样,也会影响胎儿成年后的性倾向。

一些研究认为,胎儿时的性激素水平会影响幼儿时期的孩子进行不同性别角色的活动,而幼儿时期的这种活动会影响成年后的性倾向。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孩子会和异性的孩子在行为与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感觉不一样;不符合的孩子会和同性的孩子的这种感觉不一样。而部分研究者认为,当孩子接近“不同”的人时,这种不同的感觉会引起心理上的觉醒,而这种觉醒在之后会演变为性唤起。不过这一理论存在很多争议。但是,仍然有一些研究发现女同性恋者在性别角色上会比女异性恋者更男性化。她们会表现出更多的男性化特征,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也更高。比如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一种会导致胎儿发育过程中雄激素水平较高的遗传病)的女性患者会有更多男性化的性别角色认同,成年后也更有可能有同性恋性倾向。

产前大脑发育假设认为产前因素是决定性倾向的主要因素。男同性恋者和男异性恋者在大脑结构和认知过程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假说认为,这是由于在胎儿发育期间子宫内的激素水平对胎儿大脑结构的影响。比如出生顺序不同,胎儿在母亲体内接受的激素环境也不同。美国和加拿大性学家雷·布兰查德(Ray Blanchard)等人的研究报告称,同一位母亲生育的男孩(非长子)每多一个哥哥,男性成为同性恋的概率就会增加33%。母性免疫假说认为,男性胎儿会刺激母亲的免疫反应,且这种反应会随着每一个后续的男性胎儿而增强。在怀孕或分娩期间,男性胎儿的细胞会进入母亲的血液循环,这种循环会使母亲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会进入胎儿的体内,影响胎儿大脑中与性倾向相关的脑结构,增加儿子被男性吸引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假说并不能解释第一个儿子是同性恋的情况。

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性倾向的影响的假设和证据很薄弱,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教养方式或者童年早期的经历会影响性倾向。

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成年后的性倾向与童年时期的“性别不一致”有关。研究者发现,童年时期的性别不一致行为是成年期同性性倾向的最大预测因素,尤其对于男性而言。但是相关的研究也大都极具争议性。比如一个研究表明,虽然有71%的同性恋男性报告自己在小时候感觉和其它男孩不一样,但同样38%的异性恋男性也是如此。

其余关于父母性别角色、与父亲/母亲的关系、童年期的虐待或不幸经历等,均没有研究证明它们与性倾向有任何关系。

性倾向的测量和鉴定

传统和经典的测量方法

金赛量表

关于性倾向的测量,最广为流传的量表是由阿尔弗雷德·金赛(Alfred Kinsey)等人发明的金赛量表,又称异性恋-同性恋量表,该量表最早发表于1948年的《人类男性性行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Male)上。该量表的提出是为了反对当时的一种观点,即同性恋和异性恋是对立的,人们要么是异性恋,要么就是同性恋。而金赛认为,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是完全的异性恋或同性恋,并指出:“异性恋和同性恋在男性中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群体。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生命的世界在每一个人方面都是一个连续体。”

金赛量表根据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对异性或同性的性反应或心理感受的相对数量,对性倾向进行了分类。量表内容如下:

金赛量表摈弃了对性倾向的两分法,为人类性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然而,尽管7个类别比二分法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性倾向,仍然很难确定个体应该属于哪一个类别。一些研究发现,金赛量表在评分的确认上十分困难,因为确定一个人过去的对异性和同性的经历和反应数量并不容易。当一个人有过相当多的异性恋和同性恋经历时,这个人就很难完全客观地评估每一种经历的相对数量。

在该量表中,金赛考虑了性倾向的两个维度:性经历和性心理反应,但他却将这两个维度压缩成了一个最终分数。一些学者认为,一个只有同性性心理反应的人和一个很少有同性性心理反应但是却有相当数量的同性性经历的人是不一样的。此外,有学者认为,除了反应和行为两个维度,吸引力、身份认同等方面也应该纳入性倾向的考量。

克莱恩性倾向方格

克莱恩性倾向方格(Klein Sexual Orientation Grid,KSOG)是美国性学家克莱恩(Fritz Klein)为了应对大众对金赛量表测量维度的批评而开发的一种描述性倾向的多维度量表。KSOG从七个维度、三个时间点,使用七点量表评估个人的性倾向。

七个维度分别为性吸引、性行为、性幻想、情感偏好、生活方式偏好和自我认同。三个时间点分别为过去(从过去直到一年前)、现在(最近一年内)和理想(如果没有限制,会选择什么)。然而,克莱恩本人也表示,仍有一些性倾向的方面没有被考虑到,比如性吸引同时包括性欲望和纯爱上的吸引。

性倾向是难以测量的

性倾向的衡量是非常困难的。

一般而言,学界会从三个角度衡量个人的性倾向,分别是性吸引、性行为和自我认同。虽然这三个部分都是性倾向的组成部分,但是没有研究确定它们是不是同等重要的。个人通常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吸引和行为,而这些行为可能反映了好奇心、实验、社会压力,不一定真的表明了潜在的性倾向。由于没有研究表明这三个部分到底哪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三个部分在不同的研究中被单独地使用,因此也给了性倾向不同的结论。

性倾向量表的用途之一是确定一个群体中不同性倾向的人口学特征。然而,由于年龄、性别和文化的不同,性倾向的三个部分的分布也会受到影响。比如,通常而言,女性在性吸引、性行为和性认同上,她们的同性性倾向均高于男性。美国的研究表明,在这三个维度之一表现出同性倾向的人中,只有20%在其它两个维度也表现出同性性倾向,70%的人在另外的一个维度上表现同性性倾向。

有些学者认为,人们应该放弃性倾向这个标签,而在研究不同问题时采用不同的维度。比如,从性行为的角度研究性病传播;从性吸引的角度研究人际依恋关系;从身份认同的角度研究社会问题。

“基达”的存在与否

有时候,人们似乎可以根据感知到的特征,如外表、衣着、声音、行为等来推测另一个人的性倾向,这种在社会环境中探索性倾向的尝试有时被通俗地称为“基达”(Gaydar),即“同志雷达”。然后,一项2015年的研究表明,“基达”只是利用对非异性恋群体的刻板影响来推测性倾向。实际上,外貌和性倾向并没有准确的相关性。

然而,被感知到的性倾向可能会影响一个人被他人对待的方式。有些人会因此受到歧视或不公平的对待。

性倾向的改变

对于性倾向是否可以被改变这一问题,存在两个不同的疑问。一方面,从个体出发,性倾向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随着个体的经历或兴趣而发生变化吗?另一方面,从外界出发,可以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吗?

性倾向的流动性

部分学者认为,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动的。一项2003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7年的时间中,有三分之二的女性至少改变过一次自己的性倾向认同。许多人认为,性倾向的标签不足以反映她们在性和浪漫感受上的多样性。

总体而言,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是否会流动似乎是因人而异的。

强制改变性倾向的不可行性

强制改变性倾向的手段一般为针对同性恋的“扭转治疗”,这种“治疗”通常持续1个月到6个月,所需费用也要高于一般的心理治疗或咨询。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也有少数使用药物或物理疗法。然而,科学证明,所谓的“扭转治疗”不仅无法改变人的性倾向,还可能对非异性恋者的心理产生负面的作用。

目前,没有任何专业的心理健康组织认可“扭转治疗”,且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发表了提醒专业人士和公众警惕那些宣称可以改变性倾向的“治疗”。

北京同志中心2014年发布的《中国同志中心心理健康报告》显示,接受过扭转治疗的受访者没有任何一例改变了性倾向。不仅如此,扭转治疗还会给接受者带来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负面影响,包括导致其抑郁加重、极度痛苦、无法改善的焦虑、轻度受虐倾向和休学。

文化

研究表明,性倾向不受文化和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个人性倾向的公开认同可能会受到恐同/异性恋环境的阻碍。宗教、语言和民族传统等社会制度可以对个体的性倾向认同产生强大的影响。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人的属性,认为自我是不可改变的;相比之下,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非常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并认为自我是流动的和可塑的。所以,不同的文化观念会对自我认知有很多影响,包括对性倾向的认同。

此外,针对非异性恋性倾向的群体的研究大多数在西方国家进行,即大多以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白人为样本。虽然也有一些研究记录了其它群体,但是这些研究也会有性别和性倾向多样性的局限。

语言

语言会影响一个文化群体内部个体认知世界的方式,而语言的翻译则是比较不同文化的主要障碍。许多汉语术语在其它语言中缺乏对等的词语,而部分来自其它语言的概念和词汇在汉语中也很难反映出来。这种翻译的障碍也不仅限于汉语。

语言可以迫使个体认同一个标签,而这个标签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出他们真实的性倾向。在性与性别多元的今天,许多新词汇被创造出来,一些旧词汇也被赋予新的含义,以对性倾向进行很好的描述或更复杂的解释。比如在英语中,“Queer”(酷儿)一词原本是对同性恋群体的一种污名化称呼,但是在今天,它则代表了一群不愿意被性别二元标签束缚的人。

宗教

宗教背景下的性常常是极具争议性的,尤其是与性倾向相关的时候。

过去,部分教派会从消极的角度看待同性恋,还会对同性关系进行惩罚。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宗教和宗教派别选择接受同性恋。

一些宗教组织完全反对性倾向的概念。美国基督教顾问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Counselor)在2014年修订的《道德准则》中,禁止成员“将人类的认同和本性简化为性倾向”。

相关节日

国际不再恐同日

每年的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该节日于2004年开始设立,旨在引起政策制定者、舆论领袖者、社会运动家、公众和媒体对恐同、恐跨性别者问题的关注。选择5月17日这一天是为了纪念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不再列为精神疾病的决定。

“国际不再恐同日”已得到若干国家与国际组织(如欧盟议会、联合国等)的承认。大多数联合国机构也会以具体的活动来纪念该节日。

性少数群体组织、政府、地区城市、企业和名人会在5月17日采取以下行动:

双性恋骄傲日

1999年9月23日,三位美国双性恋权利推动人士温迪·卡里(Wendy Curry)、迈克尔·佩奇(Michael Page)和吉吉·瑞芬·威尔伯(Gigi Raven Wilbur)举行首次双性恋自豪日活动,并开始推广至各地。这一节日用来呼吁人们了解双性恋的历史和文化,重视及认同双性恋。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我国的法律与政策中,有多个条款提到不同性别因享有同等权利、禁止基于性别的歧视,但并未直接提及“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等文字。学术界基于法理推论,禁止性别歧视适用于性少数群体,因为“性别”理论上应当涵盖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的少数群体。

我国在劳动就业、教育等多个领域推动与保障性别平等,并做出相应的国际承诺。不过,在性少数平等方面,我国的法律和政策也仍然存在进步的空间。

国际承诺

在2018年6月1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8届常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国际组的负责人蒋端公使表示:“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暴力,包括基于性倾向的歧视、暴力和不容允现象。”

我国代表团在日后再次重申了这一发言内容。在2020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4届会议上,在与防止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暴力和歧视问题独立专家互动对话时,我国代表团发言道:“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暴力,包括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歧视、暴力和不容忍现象。”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在序言部分,确立了宪法是我国根本法的地位,指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并要求“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因此,宪法关于公民(包括性少数公民)享有平等权益的规定也应当在各地方、各领域贯彻。在宪法中与性少数相关的内容有: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劳动与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第十二条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

第三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三十七条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对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幼儿园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献血

在旧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01)中,有条款4.5.3规定“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病史者、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不能献血;而在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中,修改了这一规定,将“同性恋者”变更为“男男性行为”,即不以身份认同来禁止性少数群体的献血行为,而是以高危行为作为能否献血的标准。具体条款如下:

5.2.2 安全献血者的重要性

不安全的血液会危害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具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不应献血,如静脉药瘾史、男男性行为或具有经血传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风险的。

不足之处

在性少数平等方面,我国的法律和政策也仍然存在进步的空间。例如,目前法律政策仍未纳入性少数群体的婚姻权。尽管在《民法典》未出台前,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将同性婚姻纳入民法典,但未能成功。

此外,在面向公众的信息传播方面,性少数群体正变得越来越不可见。作为我国网络视听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行业组织(一级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2017年6月30日通过了《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其中要求协会会员如果发现网络视听节目中含有“表现和展示非正常的性关系、性行为,如乱伦、同性恋、性变态、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内容的,“应予以剪截、删除后播出;问题严重的,整个节目不得播出”。而该服务协会会员包括了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爱奇艺等重量级信息平台,意味着性少数群体在网络视听平台的可见度下降。

我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性倾向是与性别平等密切相关的概念。教育部门没有直接针对性倾向的教育规定,但与性别平等有关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从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公共卫生事故预防等方面予以体现。例如反对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重视心理调节能力、预防性传播感染等。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4~6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初中年级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高中年级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初中阶段

心理健康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安全应急与避险

高中阶段

心理健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高中年级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水平四:7~9年级

三:身体健康

学习目标3:基本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遵循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规律,基本掌握保健知识和方法。如知道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了解异性交往的原则,学会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预防网络成瘾等。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心理健康

目标

核心内容

性与生殖健康

目标

核心内容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

全面性教育中相关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性倾向是与性与性别多元有关的概念。接纳每个人在性倾向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以及不因此而遭受污名、歧视和暴力,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青少年对于性倾向以及与此有关的性和性别多元的了解,将有利于他们理解与识别和社会性别有关的歧视、偏见,培养宽容和尊重的价值观,学会接纳自我和他人,进一步创造更友好的社会。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这些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下的第2个主题“社会性别平等、刻板印象与偏见”和第3个主题“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以及核心概念1“关系”下的第3个主题“宽容、包容及尊重”。这些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15~18岁以上4个年龄段,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

主题2:社会性别平等、刻板印象与偏见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每个人都同样有价值,不论其属于何种社会性别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在家庭、朋友、恋爱关系、社区和社会中存在着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权力差异

学习者将能够:

要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会导致偏见和不平等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影响了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的人被对待的方式,也影响了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

学习者将能够:

要点:社会性别平等可以促进与性行为和人生规划有关的平等决策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社会性别不平等、社会规范和权力差异会影响性行为,并可能增加性胁迫、性虐待和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的风险

学习者将能够:

主题3: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了解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和寻求帮助的途径非常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所有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错误的,是对人权的侵犯

学习者将能够:

要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可能是暴力和歧视的根源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任何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无论施暴者是成年人、青少年还是权威人士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是有害的,如遇到这种暴力可以寻求相应的帮助

学习者将能够:

要点:每个人都有责任倡导社会性别平等,并公开反对侵犯人权的行为,包括性虐待、有害行径和其他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

学习者将能够:

核心概念1:关系

主题3:宽容、包容及尊重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并有被尊重的权利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污名和歧视是有害的

学习者将能够:

要点:由于社会地位、经济和健康状况、民族、种族、出身、性倾向、社会性别身份或其他差异而对他人进行骚扰和欺凌是无礼且伤人的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基于差异(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怀孕或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民族、种族、出身、性别、性倾向、社会性别认同或其他差异)的污名和歧视是缺乏尊重的表现,会危害他人的福祉,并且是对其人权的侵犯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挑战污名和歧视,提倡包容、非歧视和多元,这一点非常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全面性教育中与性倾向相关的常见疑问

常见疑问1:开展全面性教育会不会改变孩子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

答:多项研究显示,开展全面性教育不会改变孩子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首先,性倾向与性别认同有生物学基础,这部分生物学基础不会因为性教育而改变;其次,科学研究发现,即便老师与教育者表达出支持性少数群体的态度,他们的榜样作用也不会让非性少数的青少年改变他们原有的性倾向和性别认同。

常见疑问2:如何开展性少数群体相关内容的教学?

答: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指出,要组织有效的全面性教育课程,在准备阶段,需要年轻人和其他社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因此,开展性少数群体相关内容的全面性教育,需要评估和聆听来自不同性别、性倾向群体的学生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和兴趣。

一项针对30名性少数青少年的焦点小组访谈显示,性少数青少年希望减少“排他性”(exclusivity),增加“包容性”(inclusivity) 。

性教育中令性少数群体不适的排他性表现包括:

(1)沉默。一方面,有关性少数群体的话题几乎不被提起;另一方面,当有人提起性少数相关的话题时,会被忽视,或者被老师告知无法谈论相关话题。

(2)异性恋中心。聚焦于讨论避孕话题;提到“婚后才能发生性行为”,而同性婚姻并不合法;只讨论阴道插入式性行为。

(3)病理化。只有在讨论性病/艾滋病时,才会提到性少数群体。

关于如何提升包容性,研究中的性少数青少年希望72:

(1)谈论性少数相关议题。如性倾向、性别认同、污名化和歧视、性少数群体相关的知名人物等。

(2)如何接触到相关资源。如提供当地资源、网络资源等。

(3)谈谈关系。如什么是健康的关系、如何与伴侣沟通,无论伴侣的性别等。

(4)性病预防。例如安全性行为等。

(5)解剖学。能舒适地谈论多种的身体结构、外貌多样性、对身体的接纳等。

此外,在全面性教育的开展和评估阶段,都要注重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提倡参与式培训,让性少数学生参与到讨论、角色扮演、交互中,同时,也可以培养性少数学生成为同伴教育者,让他们向同伴开展性教育。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将性少数群体也纳入到反馈体系中,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需要多途径地开展囊括了性少数相关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全面性教育。研究发现,家长在沟通中能提供支持,并且学校能具有对性少数群体友好的、支持性的氛围,能让性少数群体面临更少的心理困境。因此,除了在学校开展融合式教育,即让异性恋学生和性少数学生一同接受教育外,也要注重对家长、学校教职员工、社群中其他相关利益方开展全面性教育。

常见疑问3:如何营造性少数群体感觉安全的教学氛围?

答:第一,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学校需明确表示零容忍骚扰、仇恨、辱骂性少数群体等负面行为、制定相关政策。学校员工发现负面行为和恐同言论时应立刻予以纠正。同时学校应建立投诉处理程序,并辅助进行心理疏导。

第二,建立安全和支持全体学生的课堂环境。建立禁止骂人的行为准则,并跟现行的反欺凌政策联系起来;对所有的辱骂事件要立即进行处理;不要对学生的性倾向和性别身份做任何假设;避免使用负面的词语;在教学中介绍尊重性别平等的榜样和楷模。

第三,教师应接受相关职前和在职培训。培训应包括:人权、包容和反歧视;提高对恐同和恐同欺凌问题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程度;关于社会性别、性和性多元的基本信息等。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

培养性别平等意识,消除基于性倾向的偏见、歧视与暴力,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同性恋的有关知识能够使儿童和青少年树立科学的性别认知,减少对同性恋者的误解和歧视,保护性少数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和福祉。

幼儿园性教育中相关内容的教育

根据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给出的学习目标,幼儿阶段关于性别平等的教育主要集中在接纳差异、尊重他人和消除歧视上。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奇妙的感觉》《多彩的幸福》《欢乐的六一》三册中都涉及性别平等相关的教育内容。

《奇妙的感觉》一册主要教会幼儿识别不同的感觉,区分舒服的感觉和不舒服的感觉,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有不同的感觉是正常的,我们要珍视不同的感觉。

《多彩的幸福》一册讲述了四个不同家庭的生活,让幼儿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且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差异、尊重人与人的不同。

《欢乐的六一》一册主要帮助幼儿意识到不同性别都有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权利,比如女孩也可以喜欢飞机,男孩也可以穿粉色的衣服等。旨在培养幼儿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接纳自己感受的意识。

小学性教育中相关内容的教育

小学的性教育不再单纯局限于广义上的尊重差异,而是进一步认识讲解有关性别和性倾向的内容。

在五年级上册读本“家庭与朋友”单元“消除歧视”主题中,性倾向歧视和性别、地域、年龄、健康状况、性倾向歧视一起被列为生活中常见的歧视现象。此外,该主题下还阐述了歧视的危害和应对歧视的方法。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儿童能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性别、性倾向歧视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从而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偏见程度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自己遇到歧视事件时,也能更从容地应对。六年级上册“性别与权利”单元“性倾向”主题举了两对同性伴侣共同生活的例子,以此帮助儿童了解“不同性倾向有的人有相同的权利”、“公平对待不同性倾向者”这两个知识点。

初中性教育中相关内容的教育

初中阶段的性教育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性倾向平等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在了解性倾向具体含义的基础上,初中生将认识到对性倾向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影响了具有不同社会性倾向的人被对待的方式,也影响了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同时,初中学生也会学习性倾向平等可以促进与性行为和人生规划有关的平等决策。在掌握这些知识、态度和技能之后,初中生将有能力欣赏自己包括同性恋在内的性倾向,尊重他人的性倾向,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影响自身观念和偏见。

重要事件

第一届“国际不再恐同日”香港区游行

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IDAHO)为每年的5月17日,希望唤起人们对性少数权益的关注,反对加诸于多元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不公正的对待与暴力,而质疑自身性倾向与性别认同的疑性恋群体的权益,也在该节日的支持范围内。

2005年,国际LGBTI(性少数群体)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 ILGA)发动首届“国际不再恐同日”全球运动,同年5月16日,第一届国际不再恐同日香港区游行顺利举办,有350名同志参与游行。

发起香港区游行活动的原因,不单单是对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在1990年5月17日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去除的纪念,也是为了回应当时香港社会在宗教组织影响下形成的恐同氛围。2004年底,香港政府曾提出的对性倾向歧视立法进行研究的决定;为了表达反对,2005年,福音派教会领导的维护家庭联盟在《明报》刊登四页广告,征集近万香港市民签名,反对通过立法。为了反对当时激烈的恐同氛围,展现对同志群体的支持,香港女同盟会联合其他同志友好团体,如人权、妇女运动领域的社会关怀组织,将“国际不再恐同日”活动引入香港。

2005年5月16日,第一届“国际不再恐同日”香港区游行顺利举办。游行路线由铜锣湾东角道至维多利亚喷水池,同一路线往返多次。首届游行口号为“化恐惧,为关爱”,意图唤起市民对不同性向人群的关爱,共创多元友好社会。最终参与人数为350人,比组织方预期人数多三倍,是香港同志史上规模较大的游行活动。后来,这个活动成为传统,成为每年举行的活动,活动形式改为集会。

在宗教意识形态与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双重阻拦下,“国际不再恐同日”游行能顺利举办、延续,并在过程中获得来自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支持。说明即使面临着不友善的大环境,性少数群体并非孤立无援,仍可以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让社会各界看见自己。举起火把,而友善的人们会循着光明聚拢起来。

迪士尼频道首次在剧集内加入双性恋角色

2020年8月16日,迪士尼频道(Disney Channel)动画《The Owl House》首次加入双性恋角色。角色是一位14岁、名为Luz Noceda的多明尼加裔美国女孩。

剧集制作人Dana Terrace是一位双性恋者,她表示费劲努力才说服迪士尼高层让她在剧集里加入性少数者角色。Dana在推特上称:“我公开表示自己要在剧里加入双性恋小孩的角色……我是双性恋,我想写一个双性恋的角色。幸好我的固执得到回报,现在迪士尼高层都非常支持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