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留

更新时间:2022-08-25 11:27

截留的基本意思:扣留;办理过程中留下。也可指植物枝叶拦截降水(主要是降雨)的现象。

名解

【词语】截留

【拼音】jiéliú

【解释】[withhold; hold back] 扣留;办理过程中留下。

【例句】截留货款。

【出处】

1.拦取。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截镫留鞭》:“ 姚元崇初牧荆州 ,三年,受代日,阖境民吏泣拥马首,遮道不使去,所乘之马鞭镫,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 端木蕻良《被撞破了的脸孔》:“都让他们截留了,我们没有搪瓷罐子。”

2.留下应解往他处的款项、物资或人员等。 宋叶梦得《奏截留福建枪杖手第二状》:“曾权截留邵武军枪杖手八百二十五人,相兼使用。” 宋陆游《蜡弹省札》:“土地所出,并许截留,充赏给军兵禄养官吏等用,更不上供。”《清会典事例·户部·漕运》:“ 康熙二十三年题准,截留武清 、 永平等处漕米。”

“截流”也可指植物枝叶拦截降水(主要是降雨)的现象。降雨过程中,首先在枝叶表面聚积起离散的水珠,继而水珠相互并连成为铺盖在枝叶上的水层,水层不断增厚,终因水层的重力超过枝叶与水的附着力,一部分穿过枝叶间隙落入地面,成为穿过林冠的降雨,另一部分沿枝干流达地面,只有存留在枝叶上的部分才成为植物截留。

植物截留量可视为两部分组成。其一,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水量;其二,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这部分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在水文循环过程中,截留起着增加蒸发、减少达到地面的降水、从而也减少地面径流的作用。对径流形成而言,截留是一种损失。

植物枝叶拦截降水的现象

截流也可指植物枝叶拦截降水的现象。

原理和组成

降雨过程中,首先在枝叶表面聚积起离散的水珠,继而水珠相互并连成为铺盖在枝叶上的水层,水层不断增厚,终因水层的重力超过枝叶与水的附着力,一部分穿过枝叶间隙落到地面;另一部分沿枝干流达地面,只有留存在枝叶上的部分才成为截留。截留不仅发生在上层树冠,也发生在下层植被、灌木、草丛等。

截留量可视为两部分组成:①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降水量。②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这部分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在水文循环过程中,截留起着增加蒸发,减少到达地面的降水,从而也减少地面径流的作用。对径流形成而言,截留是一种损失。对一次洪水过程,特别是大洪水,截留量影响并不显著,但对年降水量而言,发育良好的树冠,年截留量可达年降水量的10%~20%。

影响因素

影响截留的因素有:①植物特性,包括植物的种类、年龄、生长季节等。一般阔叶树截留量较针叶树大,稠密的庄稼和茂盛的草丛截留量也很可观。②气象特点,包括降雨特性、风速、雨间天气情况等。一般来说,间断性、长历时、低强度的降雨的截留量较急骤的短历时降雨的截留量大。中国凯江径流实验站测得截留量与树种和雨量的关系见图。就一个林区而言,植物截留量主要取决于森林郁闭度(森林覆盖面积与该地区总面积之比值),郁闭度大则截留量也大。

截留量的估算

树木和森林截留量测定主要在树冠、树干、树下和林间旷地分别设置雨量计进行对比观测。一次降雨的最大截留量也可用下式进行估算。

I=S+KEt

式中,I为一次降雨总截留量,以树冠在地而投影的单位面积上截留水量的深度表示,毫米;S为该树林在地面投影的单位面积上最大可能持留的水量,毫米;E为降雨过程中的蒸发强度,毫米/小时;t为降雨历时,小时;K为枝叶总面积与树冠在地面投影面积之比值。

这些量均可通过观测和实验测得。将该式用于某地区时,尚需乘以该地区的森林郁闭度。植物对雪等其他形态降水的截留量也可用类似方法估算。发育良好的林冠的年截留量可达年降雨量的10~2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