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

更新时间:2024-04-22 21:36

新兴经济体,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兴的经济实体,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

简介

关于新兴经济体,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南非,也称“金砖国家”;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新钻”国家。

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07年发达经济体经济仅增长2.7%,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8%。印、俄、巴西GDP总量均超过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中国突破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中国、印度和俄罗斯3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新钻”国家也有不俗表现,据预测,2025年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等8国将跻身世界经济前20强。2008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上,中国有35家上榜,印度7家,1998年只有一家入围的墨西哥和俄罗斯,已分别有5家上榜。

基于新兴经济的出色表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发达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困扰之际,新兴经济体正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来源”。

现实困难

有些分析家认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想要独善其身,着实困难。大部分国家所遭遇的处境则十分相似,外资撤退,本币贬值,还债压力增大。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韩元与2007年相比贬值近30%,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纪录。

俄罗斯也似乎将要告别“黄金十年”,由于金融风暴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下滑影响,股市急转直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市值蒸发近2/3。同时受俄格争端的影响,外国资本自8月开始外流,到10月初为止,银行系统的可自由兑换外汇储备损失了近400亿美元。

中东欧在2007年取代亚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新兴市场。全球投资于新兴市场的7800亿美元中有3650亿美元流向中东欧,而且大部分是以银行债务为基础的金融产品。金融危机使得外资大量抽逃,乌克兰的股市市值跌落了7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表示,金融危机影响日渐显著,新兴经济体增速迅速减缓。

凸显力量

虽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减缓,但专家分析,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新兴经济体调整了经济结构,增加了外汇储备,改善了金融体制,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世界经济依然会继续增长。

高盛全球经济研究主管奥尼尔对新兴经济体寄予了厚望,他认为新兴经济体强大的内需足以完全抵消美国国内消费需求的大幅下降,并预计占全球GDP16%的“金砖四国”将帮助全球经济维持3%至4%的增速。

世界需要

美日欧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重要引擎,但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相关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占全球的50%,贸易量占40%,外汇储备占70%。专家指出,随着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将持续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面对日趋严峻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新兴经济体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在一片愁云惨雾中,新兴经济体还是让世界看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报告显示,越南、中国和新加坡进口总量2012年2月比1月分别增长32%、17%和1%。报告称:“这可能是(贸易)下滑速度减慢甚至触底反弹的证据。”

经济全球化,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全球来应对。G20的形成本身就说明以G8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处理全球性金融危机时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正如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主张的,我们需要一种包容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灵活高效的“新多边主义”,与这个时代的需要相适应。

国际地位

虽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减缓,但专家分析,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新兴经济体调整了经济结构,增加了外汇储备,改善了金融体制,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世界经济依然会继续增长。

与此同时,南南合作也减少了新兴经济体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依赖。南方共同市场的形成、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也对世界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保证。

亚欧首脑会议前夕,法国总统萨科齐就声明力邀中国、印度等五大新兴经济体参加于2013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共同商讨应对金融危机,这也看出新兴经济体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基础条件

按日本学者门仓贵史的说法,新兴经济国家要具有五大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增长的年轻劳动人口,国内政经稳定,积极引进外资,消费人群扩大。

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经济要素的流动性大大加强,出现了某种“溢流”效应,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寻找低成本、高增长的实现场所。一些发展中国家恰恰具备了必要的社会、文化或资源条件,从而成为接纳全球产业转移的合适场所。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内部也出现了社会生产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经济获得了内在动力,开始了增长的循环。

从上述国家的情况看,新兴经济体多是面积较大的国家。这些国家进入经济快速发展轨道,对世界经济版图会有格局性影响。不过,上述国家还有一个特点,它们都不属于西方文化圈,或不属于西方文化圈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了工业化进程以来世界文化的大变局,可能会促进世界政治多极、文化多元的演进。

发展模式上看,上述国家大体采用了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和以前的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国家类似,反映了这种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适用性。这一模式与早期西方国家的“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有别,具有更强的“他组织”色彩。在这些国家中,只有依据自身的历史文化条件较好地完成社会组织的重建,才可能有效地推进经济组织的建设。

当前,新兴经济体在制造业上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在高端产业和金融业上仍处弱势,内在机制也还有待健全完善。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就一度中止了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势头。当前,也有人质疑新兴国家承受经济危机的能力,这的确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大挑战。但从总的趋势看,即使出现了危机、中断或曲折,新兴国家的发展势头也是挡不住的。这也是让世界更趋均衡,让人类共享更好的发展。

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指的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新兴市场国家。当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奥尼尔2001年提出这一概念时,其主要目的是为投资者指明未来最具投资机会的国家或地区。但经过几年的发展,“金砖四国”已不仅意味着投资机会,也成了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金砖四国”一直保持着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因此成为新兴经济体里的佼佼者。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6年至2008年,“金砖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

2008年,“金砖四国”的经济总量已占全球的15%,贸易额约占全球的13%,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据高盛公司预计,未来20年内四国的经济总量甚至会超过七国集团

金融危机虽然也对“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冲击,但较之处于金融风暴中心的美欧发达国家而言,所受影响较小,也最有望率先走出危机。根据高盛公司的最新预测,全球经济2013年将萎缩1.1%,但“金砖四国”仍会增长4.8%,与陷入严重衰退的众多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201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3%,而“金砖四国”则有望增长8.8%。

中国角色

中国在全球携手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努力中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树立了负责任的国际形象。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寻求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的努力。在历次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中国均成为各方媒体关注的焦点。

经过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升。尽管金融危机也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显著影响,中国经济2013年仍有望实现“保八”的目标,被广泛视为牵引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火车头。

中国还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道,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中积极主张和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为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朝着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官员首次指出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

中国的GDP应已超日本,因此,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毫无疑问。2010年年初,中国宣布2009年GDP总额达到4.985万亿美元。各国媒体就猜测中国GDP2009年必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尽管稍后日本公布的2009年GDP为5.068万亿美元,数字略高于中国。中国经济数据一直保持着11%以上的增幅,而日本只能望洋兴叹,强劲的经济增长足以支撑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受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新兴经济体从2008年开始出现增长减速态势。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发布了《新兴经济体发展2013年度报告》,报告称未来几年新兴经济体经济中速增长将成为常态。但是就全球层面而言,新兴经济体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新增长点

稳定转型

在2013年4月6日举行的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失速的新兴经济体:跨越成长陷阱”分论坛上,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们对增长速度放缓问题作了探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全球经济增速放慢导致贸易萎缩,这是造成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放缓的外部原因。但我们也要看到内部制约因素的存在。中国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城乡发展差距大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内部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的动力和潜力所在。另外,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出口、投资型发展转向消费需求增长型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新兴经济体的“新星”。印尼创意经济与旅游部部长冯慧兰对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放缓问题持谨慎乐观态度。她认为,看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不应只限于金砖国家,像印尼、非洲等都有很快的增长。未来整个新兴经济体范畴仍将继续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辛格尔博士则认为,经济稳定是比经济增长速度更加重要的方面。他表示,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是印度的企业快速成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这都使印度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挖掘潜力

面对外部环境不利的局面,各新兴经济体都在积极挖掘自己的潜力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新兴经济体之间跨区域和区域内往来更加密切,也成为一大亮点,新的“南南合作”正在催生全球经济进一步变革。

巴西是金砖国家中经济增速最慢的国家。毕马威国际副主席Alan Buckle认为,巴西必须加强基础设施投资、调整教育机制,这是许多新兴经济体同样存在的问题。面对相似的情况,加强合作对新兴经济体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拥有低国债水平、低失业率、低赤字等良好的宏观经济指标。但俄罗斯工商会主席卡特林坦言,俄罗斯经济过多依赖油气出口。因此,扶持非原料产业、促进高科技企业投资等以推进经济多样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项目成为俄罗斯经济长远发展的重点。

尽管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但贸易壁垒依然存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新兴经济体之间加强合作和沟通是解决贸易壁垒,实现新兴经济体共赢的关键。

印尼创意经济与旅游部部长冯慧兰表示,新南南合作使每个新兴经济体在抵御经济危机中获益。当前我们都在经历转型,从出口主导转向内需主导、从加工型转向创新型,合作对新兴经济体持续、稳定增长意义重大。在发达国家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之间跨区域和区域内往来,为新兴经济体挖掘出新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增长点。

经济增长

近10年来,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超过50%。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兴经济体更是力挽狂澜,不但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而且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不断上升。据IMF统计,在世界经济中,按美元汇率计算,新兴经济体(包括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23.6%上升到2012年的41%(包括亚洲“四小龙”,IMF已将其统计在发达经济体内),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新兴经济体则由40.7%上升到53.7%;在国际贸易中,新兴经济体所占比重从25年前的15%上升到40%;在全球FDI流入中,新兴经济体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58%。

面临冲击

2014年以来,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外部环境风向转变,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表现开始出现分化,其经济增长动力也陆续遭到质疑。“金砖国家褪色”“脆弱五国”等概念开始受到关注。但也要注意到,由于新兴经济体的结构具有很强异质性,比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国是原油出口国,而中国、韩国等则是进口国。因此同一个外部因素,会对不同新兴经济体带来不对称的冲击。

具体地看,在中期新兴经济体面临着三大外部冲击:其一,美联储的QE缩减和退出;其二,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回暖;其三,大宗商品价格整体走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