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实主义

更新时间:2024-04-18 11:51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历史,一般从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却早在战争时期便已开始,并且渊源还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

基本介绍

1939~1942年期间,后来成为新现实主义著名导演的德·西卡、L.维斯康蒂、C.利萨尼、M.安东尼奥尼、A.彼特朗吉里、德·桑蒂斯及电影理论家G.阿里斯泰戈等人在电影杂志《白与黑》和《电影》上经常发表有关电影理论和美学方面的文章,他们的论述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罗马的电影实验中心领导人U.巴巴罗、L.契阿里尼也通过教学、评论和编辑出版等活动给予了支持。同时,40年代出现的《沉沦》(1942,导演维斯康蒂)、《云中四步曲》 (1942,导演A.勃拉塞蒂)、《孩子们在注视我们》(1943,导演德·西卡)等反社会习俗影片都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做了准备。而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则由C.柴伐蒂尼在他的文章中做了阐述。1945年,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问世,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这部作品反映了意大利人民在与法西斯进行斗争中的团结精神。翌年,他又拍摄了《游击队》,A.维加诺执导了《太阳还将升起》,勃拉塞蒂拍摄了《生活中的一天》,A.拉都达导演了《匪徒》 (1946),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德·桑蒂斯《罗马十一时》,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

主要题材

这些影片的主人公或是抵抗运动的反法西斯战士,或是游击队员。影片描述了他们的生活和斗争,同情他们的艰难和困苦,揭示他们的优秀品质。当抵抗运动成为过去,人民所渴望和争取的自由民主、进步社会化为泡影时,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工作者把视线集中 新现实主义到普通老百姓的辛酸生活,揭露社会的不平等,描述人民的贫穷、饥饿。他们以报刊上发表的确有事实根据的报道材料或最为接近事实的事件来拍摄影片。他们的优秀作品中有《偷自行车的人》(1948,导演德·西卡)、《罗马11时》(1952,导演G·德·桑蒂斯)和《希望之路》 (1950,导演P.捷尔米)、 《大地在波动》 (1948,导演维斯康蒂)、 《艰辛的米》 (1949,导演德·桑蒂斯)、《擦鞋童》 (1946,导演德·西卡)、 《堕落的青年》 (1947,导演捷尔米)、 《在法律的名义下》 (1949,导演捷尔米)、 《温别尔托?D.》 (1952,导演德·西卡)和 《屋顶》 (1956,导演德·西卡)等。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鼎盛时期,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满怀激情地揭露法西斯主义,鞭挞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同情普通的平凡人、小人物,主张劳动群众的社会团结。他们作品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道主义思想,他们的创作原则是忠实地反映历史真实和现实的生活真实。为了加强真实感,新现实主义电影时常邀请非职业演员来饰演角色,影片中人物的对白也常使用地区方言。但是他们也有弱点,那就是虽然尖锐地提出了问题,却不能提出问题的根源,找不到解决办法,因而不免流露出小资产阶级的哀伤情调。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改革了喜剧样式,使之更接近现实,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影片 《那不勒斯的百万富翁》 (1950,导演E.德?菲利波)、 《警察与小偷》 (1951,导演斯杰诺)、 《两文钱的希望》 (1952,导演R.卡斯戴拉尼等。)随着意大利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前团结在反法西斯旗帜下的电影工作者逐渐分化,加上资金短缺、政府审查制度的苛刻等原因,新现实主义电影到50年代初便衰退了。虽然它持续时间不长,但对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发生了深刻影响。

作品代表

北村,新现实主义代表作《最后的艺术家》、《施洗的河》;

三盅,新现实主义代表作《9克拉的诱惑》、《大负翁》;

梁斌,新现实主义代表作《红旗谱》;

孙犁,新现实主义代表作《风云初记》;

徐光耀,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小兵张嘎》。

摄影流派

艺术表现

摄影术

摄影家

新即物主义的著名摄影家有桑德(1876-1964)、勒斯基(1871-1956)、黑葛(1893-1955)、希尔夏(1881-1948)休利曼、霍培(1878-?)、埃夫特(1874-1948)、威斯吞、亚当斯(?-1902)等。

电影流派

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首部影片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代表作有《偷自行车的人》(1948),《橄榄树下无和平》(1952)等。现该派虽然没有过去声势浩大但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亦在当代中国的电影中也时有显示。

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二战结束前后在意大利出现的,它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注意,甚至令人震惊,其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这一电影学派竟然异军突起于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面临全面崩溃的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中,更主要的是它完全以崭新的独特的表现风貌,突破了以往西方电影的部分传统或陈规。

社会性

首先这一电影学派在内容、题材方面的明显社会性。众所周知,欧美电影的内容大多数是虚构的,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电影更是严重地脱离现实。但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一开始就十分坦率的毫不掩饰的去集中表现大战结束前后,意大利的社会动向和民族悲剧,这在新现实主义的首部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之后,《游击队》、《太阳仍然升起》、《偷自行车的人》、《擦皮鞋》、《罗马11时》、《希望之路》、《强盗》、《艰辛的米》、《大地在波动》等影片中被充分的表现了出来,这些影片的内容题材几乎是在以往欧美影片中难以见到的,主人公也是清一色的小人物,包括神父,家庭主妇、农民、失业工人和游民,无所不有。这本身就是西方电影中的一次创举。

真实性

在西方电影界中,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甚至还改变了欧美电影界对男女演员的审美标准,即欧美电影以往注意的首先是脸型、身材。而新现实主义电影出现以后,关心的则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中的女主义公安娜·玛尼阿尼式的演员,也就是说更强调了气质。这一观念的转变,在至在八十年代后期的美国新好莱坞的电影中又进一步得到了印签,如简方达等。可见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是划进代的。

优秀作品

Ladri di biciclette (1948)

战后,还未能从战争创伤中恢复的意大利,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贫困和失业现象,影片描写了一个普通的失业者,演员本身就是一个失业者。(拍完影片后,他继续失业。)

最能代表新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这部影片常被人冠以新现实主义的“里程碑”或“至高点”等殊荣。荣获第二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金球奖特别奖。

开创电影史上首次全部使用非专业演员的先河。

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堪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中最具才华的导演,一生中四次获得奥斯卡奖。

温别尔托D Umberto D (1952)

描写了战后一位收入微薄的退休老人的生活。

还是德·西卡的作品,有很多人认为这部影片的贡献远远超出了《偷自行车的人》,这是一部令人感到极度绝望,同时又充满温情的作品。德·西卡还是一位煽情大师,很少有人能不流泪地观看此片的最后一场戏。

Rome,Open City (1945)讲述了游击队员由于叛徒出卖英勇就义的故事。

这部影片完成时,战争尚未结束,故事结尾德国军官枪杀神父的场面是对德国法西斯反人类、反上帝的控诉。此片的很多手法后来被其他导演纷纷效法,堪称新现实主义开山之作。

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费里尼说罗西里尼影响了他一生。1948年罗西里尼执导《德意志零年》又标志了新现实主义全盛时期的另一个高峰。是这位大师诞生100周年。

八卦一点的故事:已经成名的英格丽·褒曼看到此片后,竟不顾自己是有夫之妇和在观众心目中美丽圣洁的形象,主动追求罗西里尼,最终两个人冲破重重阻碍(包括和原来的配偶离婚),开始了一段旷世恋情。

大地在波动(1948)

关于西西里岛一户渔民为了改变贫困的命运,冒险创业最终惨遭失败的故事。

这部影片被认为最严格意义上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其中含有大量纪录片式的场面,描绘了西西里岛渔民的丰富而真实生活状态。影片中不时加有话外音,对人物、事件进行评论,有点像政治宣教书。但这并不影响影片的可看性,那些丰富的细节带给我们的感受远远超越了语言。

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与罗西里尼及德·西卡并称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三位大师”。也是这位大师诞生100周年。

意大利

兴衰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维持了七、八年之久,大约拍摄了七、八十部影片之后,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了衰落,这种衰落具体表现为1955年以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题材上日益枯竭。当时,虽还谈不上陷入俗套,但已经可以看出,影片原有的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减少了,表现内容中的社会性也不如以前突出了。

历史背景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衰落的根源:首先,新现实主义电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左翼或法西斯的电影评论界,在理论战线上反抗墨索里尼电影的斗争结果,但是人们发现,这个斗争从一开始就缺乏一种更高的理论纲领作为指导。当时意大利电影充补着法西斯军队的宣传片,且严重脱离现实,而庸俗的喜剧片和抒情片也被当局宣扬赞颂,另外那些极端唯美主义或形式主义

思想分歧

罗西里尼

人物刻画

贡献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电影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流程,虽然早已结束了,但是它所倡导的纪实主义和让普通人成为银幕的主人公等美学思想将是永存的,它具有革命意义的美学观念将长久地影响电影艺术的发展。

国际关系

新现实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正值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和第三世界异军突起之际。1973年的石油斗争震撼了整个西方世界,经济危机、能源短缺、人口爆炸,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 困扰着世界各个国家。战后一直在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已经无法充分解释和说明国际社会的现实。此外,在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论上的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之间的论战也接近尾声,传统主义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行为主义过于复杂玄妙、晦涩难懂,也不能有效解释现实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一批学者开始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修正、改造和补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现实主义学派。肯尼思·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1979)是现实主义理论的巅峰之作,因其强调国际体系的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制约作用,新现实主义有时也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

三大修正

沃尔兹对汉斯·摩根索为代表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做了三个重大修正:

人性

⑴摩根索把国际政治的第一推动归为人性,即“政治法则的原则是人性”。沃尔兹认为,按照科学哲学的要求,人性是难以验证的东西。传统现实主义的性恶论将国际冲突追溯根源到人性,虽然看到人性中恶的一面引发了冲突,却忽视了人性中善的一面在相反的方面遏制了冲突。此外,将国际冲突追溯根源到人性的观念不能说明战争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如果人性一成不变,那么战争为什么不能同样一成不变呢?沃尔兹认为,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性,而是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

理性

⑵摩根索认为“理性”的政治家就是孜孜不倦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权力,权力被视为目的本身。而沃尔兹把权力看做一种使用的手段,国家拥有的权力太大或太小都会有风险。力量软弱会招致攻击,力量强大则会是对手不敢发动进攻,而力量过于强大则会刺激别的国家,使它们增加军备并联合起来对付它,因此明智的政治家总是力图拥有适度的权力。沃尔兹认为,在紧要关头,国家所最终关心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安全。

单向性

⑶传统现实主义 将因果关系看作是单向的,即主要从处于相互作用的个人或国家那里寻找原因。沃尔兹承认,某些国际后果的原因存在与相互作用的单位层次上,但是还有某些原因存在与结构层次上,存在于单位层次上的原因与存在与结构层次上的原因相互作用,因此仅仅从单位层次上理解会把人引入歧途,如果人们在研究方法上既注重单位层次,又注重结构层次,就能够全面地把握国际体系内的变化与延续。

结构定义

结构是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沃尔兹确定了有三部分组成的结构定义:排列原则、单元的特点和能力的分配。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体系具有以下结构特征:⑴主权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⑵行为体之间最小限度的功能差异;⑶国家间能力的分配。在他看来,前两个特征是不变的,否则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体系的区别也就消失了。这样,结构的变化是第三个特征——各单位实力对比的变化所造成的,或者更简单地说,是有大国数量的变化造成的。结构通过社会化过程和竞争过程给行为主体设定了一系列限制条件,来“鼓励国家的某些行为,惩罚那些不响应鼓励的行为”(【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126页,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因此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国家行为的变化。

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借鉴了科学哲学、结构—功能主义以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为新现实主义建立了高度简约的“理论模型”,差不多具备了国际政治理论的“最好外壳”。除了沃尔兹以外,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罗伯特·吉尔平、A.F.K.奥根斯基、布诺伊·德·梅斯奎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