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基

更新时间:2024-02-19 18:05

李厚基(1869年一1942年)(概述图来源:[8]),字培之,铜山县人(另一说为丰县人)。毕业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北洋政府时期建威将军。

人物生平

出身军旅

李厚基(1869—1942),字培之,江苏丰县人。1869年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其父李忠纯系聂士成部下。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已经致仕的李忠纯主动请缨,重返沙场,随同聂士成等一同战死在天津八里台。李厚基自幼随父在军营中生活,其母史氏对他要求十分严格,常教导年幼的李厚基“勿贪枉,勿懈驰,勿让先人蒙羞”。稍长,李厚基在军中随师爷郑廷献习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1889年,李厚基成为李鸿章的亲兵,1890年考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他担任直隶总督署的卫队长。1896年3月,李厚基作为随员跟随李鸿章出使欧美,参加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并随李鸿章游历德、荷、比、法、英、美等国。

1909年,李厚基任新建陆军第四镇第七协第十四标标统,随第四镇统制吴凤岭在天津小站练兵

中华民国建立后,军队改制,李厚基任陆军第四师第七旅旅长。

福建被逐

1913年11月,袁世凯派海军总长刘冠雄督率李厚基的部队到福州,以编遣为名解散了湘军。12月底,李厚基任福建镇守使。翌年,李厚基任福建护军使,督理福建军务,从此,李厚基独揽福建的军权。1916年,李厚基任福建督军。1917年6月,他驱逐了福建省长胡瑞霖,总揽了福建全省的军政大权。

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皖系失利,李厚基产生弃皖投直的念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直系大获全胜,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权,此时的李厚基完全弃皖投直。

1922年10月,北伐军逼近福州,李厚基仓皇出逃,避入日本银行,在日本领事的保护下进入马尾造船局,乘船离开福建。11月,在江苏督军齐燮元的帮助下,李厚基携带20万元军费及大批的枪支弹药回到厦门,准备进行反攻,结果以失败告终。

1924年,直系惨败后,李厚基心灰意冷,决意淡出官场,与其弟李厚恩一起回到天津,开始住在日租界,后来搬到法租界,开始长达二十年的寓公生活。

寓居天津

李厚基在天津做起了房地产生意,由于租界内地皮价格昂贵,李厚基将地址选在租界外,建起了三十多座小楼,由于地理位置不太好,一时难以卖出,不仅资金得不到周转,还要雇人进行维护,支撑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后续资金不足,李厚基的房地产生意失败了。不久,他把生意转向木材经营,经营的木材主要来自福建。

李厚基在天津居住期间,一直闭门谢客,他的主要活动是练习书法、阅读史书、给孙辈授课、同家人聊天以及打太极拳。李厚基对书法有着一种酷爱,每天临池不辍。他的书法雄稳大气,用墨凝重,严守法度,功底很深,在民间广为流传,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作品。李厚基喜爱书法,也喜爱学习书法的儿童,有些孩子经常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李厚基的家中,请他指点书法,传授写字的技艺。

李厚基的另一大爱好是读书,在他的书房中有其亲笔书写的一幅盈联:“除却读书无所好,谎如造物与同游”,反映了他酷爱读书、恬淡人生的心态。

1937年日军占领天津后,日伪当局极力拉拢李厚基,希望他出山担任伪职,频繁地派他的部下、旧识登门游说。他不愿意当亡国奴,又不敢公开得罪日本人,只得佯称有病,躲到沧州避风头,最终抵住了日伪的劝降利诱,保持了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人物离世

1942年9月,李厚基病逝于天津寓所,终年73岁。

人物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李厚基被家乡定为开明绅士

1991年5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名人大辞典》里,李厚基作为保持了晚节的中华民国督军名列其中。面对日伪百般利诱,李厚基晚节可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