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溃疡病

更新时间:2024-04-26 16:12

杨树溃疡病是由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引起的、发生在杨树的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和小枝上。病斑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水泡型,另一种是枯斑型,水泡型病斑是杨树溃疡病的重要特征。

病原特征

杨树溃疡病病原菌有性世代为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学名:Botryosphaeria ribis),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型为聚生小穴壳菌(学名:Dothiorella greari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秋季在病斑上形成,10月中旬,子囊孢子大部释放。子座直径2~7微米,子囊孢子埋生在子座内,洋梨形,(116.4~175.0)微米×(107.0~165.0)微米;子囊呈棒形,(49.0~68.0)微米×(11.0~21.3)微米,具短柄,壁双层,顶壁稍厚,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间有假侧丝;子囊孢子单孢,无色,倒卵形,(15.0~19.4)微米×(7.0~11.0)微米。无性世代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器,暗色,球形,单生或集生,(97~233.0)微米×(97~184.3)微米;分生孢子单孢,无色,梭形.(19.4~29.1)微米×(5.0~7.0)微米。

为害症状

杨树溃疡病多半发生在树干基部0.2~2.5米高度范围内,青皮和白皮的光皮树种症状比较明显,病树的皮面,于每年春末夏初或夏末秋初季节,出现似人体被沸水烫伤的水泡状,初期,明显隆起,十分饱满,馒头状,内部饱含水液,表面光滑,近圆形,直径0.2~1.5厘米,有时达2.5~3.5(4.0)厘米。后期,在水泡之一侧或正表面,出现小孔状或纵裂状破口,向外流出水液,无色或稍稍淡黄色,遇空气渐变淡褐色、红褐色,乃至黑褐色,风干时,裂口附近残留近似虫粪状的深黑褐色物质,破裂口以下残留流汁的条状痕迹,水泡下陷,干瘪,或在干瘪的水泡边缘或附近又出现新的水泡。感病树种水泡累累,干基部布满点、片、带状的红褐色、黑褐色水液痕迹,即使在远处都可以看到受害的症状。

将未破裂的饱满的水泡用接种针挑破,表皮下呈青绿色,后期,形成层或韧皮部逐渐变褐色。将新鲜的患部皮组织或水泡型病健交接处的皮组织,取小样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组织或多或少变色,加无菌水静置,未见细菌溢出。水泡型溃疡在重复发病的情况下,破裂口比较明显,纵向呈纺锤形或长椭圆形,有时呈不正形溃疡,(3.5~8.5)厘米×(2.5~5.5)厘米,每年4月中下旬~6月上旬,也自破裂口中流出水液,与水泡型溃疡的变化相同,韧皮部呈褐色至黑褐色,有腥气味,木质部表层约0.2~0.3厘米深度染成褐色、淡黑褐色,至深黑褐色,受害严重的树木,往往树势衰弱,常并发杨树烂皮病等弱寄生性病害,促使树木迅速干枯致死。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也可以未成熟的子实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病菌主要借风、雨传播,随带菌苗木和插穗等繁殖材料的调运可进行长距离传播。

流行规律

春季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时,杨树溃疡病开始发生,24~28℃时最适宜发病。在中国上海绿地杨树溃疡病的为害主要出现在杨树定植当年和第二年,移植当年8月中下旬至11月下旬呈现水泡症状,次年2月下旬至5月下旬出现水泡症状,受害严重的病树出现死亡现象。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再次出现水泡症状,但数量明显下降。苗木质量差,根系受损重,贮运时间长,栽植地土质差,定植技术不规范,连续高温干旱,管理不善,其他病虫害严重等引起树势衰弱的因素都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加重。各种杨树及其杂交种对溃疡病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别。

防治方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