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聚落

更新时间:2022-08-03 16:07

民族聚落是指不同民族由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建材等环境因素和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的居住特点和建筑形式各不相同的民族村落及有关生产与生活设施。反映了各民族地理分布的空间形态特征,为民族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

聚落的地理位置

受自然环境特点、民族发展历史和经济活动方式的影响,各民族在其聚落地理位置的选择中,往往表现聚落的不同功能。中国贵州省少数民族分布的“高山苗”和“水布依”之说,即与苗族从事旱作、布依族经营水田的历史生产活动特点有关,反映了聚落的生产基地功能。又如山区民族村落多建于沟谷盆地中背风向阳的一级台地,平原区民族多在地势高亢、交通便利处建村落,充分体现了民族聚落生产方式与坏境特点的协调功能。

聚落的分布形态

指民族聚落的平面特征、集中与分散的程度等。平原区从事集约农业经营的民族通常建立大而集中时村落,村与村之间相隔不远。而广阔草原上以畜牧业为生的民族,聚落分散且规模小。

民族聚落类型

按不同指标和特征进行分类。如按职能特点,分为农、牧、渔、林、猎等聚落类型,按形态特 征分为圆形、方形、长条形和点状、线状、块状聚落等。

聚落建筑形式

各民族受生产活动特点、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建材来源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制约,形成各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如中国维吾尔族为晾晒瓜果粮食之便建成具平坦屋顶的住宅;傣族的竹阁楼具有层高、顶陡、窗多的特点,以适应 炎热潮湿气候;蒙古族习惯用羊毛制成游牧帐篷,而藏族以牛皮织就等。此外,民族聚落中具有民族地方风格的建筑物,也往往反映该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心理素质。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