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清

更新时间:2024-01-31 10:40

浦江清(1904—1957),上海松江县人。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1926年经吴宓先生推荐至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做陈寅恪先生的助教。1929年清华改属后,入中国文学系作教员。1933年与冯友兰浦薛凤、蔡可选等人赴欧洲游学,翌年回国。1937—1945年间,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46年返回清华。1952年院系调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病逝。浦江清是杰出的文学史家、诗人和学者,其研究涉及古典文学方方面面。著有《浦江清文录》《屈原》《祖国十二诗人》(合作)《杜甫诗选注》(合作)《八仙考》《逍遥游之话》《花蕊夫人宫词考证》《词的讲解若干篇》《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主编《朱自清全集》等。

人物生平

浦江清,上海松江县(今上海松江区)人,家住城内荷池弄。家境清寒,聪颖好学,从小学到中学,常以第一名享受免费待遇。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三中学,由松江教育界几位前辈,资助入东南大学学习。毕业后,经吴宓教授推荐,到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任陈寅恪教授的助教,研究西方的“东方学”文献,精通英、日、俄、法、德、拉丁等多门外语。为考订佛经,学习梵文,曾编写《梵文文法》。为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学习满洲文,在侪辈中以学识渊博称。后升讲师、教授,钻研不少古籍,并在《大公报》文学副刊上经常撰文,曾代吴宓任该副刊主编1年。

1933年,浦江清有机会得申请半官费赴欧洲游学,到达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到伦敦博物院抄录敦煌手卷,阅读东方考古学书籍。“八·一三”事变,浦江清避难在松江乡下。这时,清华已迁校长沙。朱自清等函电催他快去,乃只身赴湘返校。民国27年(1938年),清华迁昆明,与北大、南开两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乃任教于西南联大。曾和朱自清等创办《国文月刊》,一度担任主编。1940年秋,送母回乡,滞留上海。曾应郑振铎之邀,在暨南大学任教。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暨大停闭,乃取道闽、广,历尽艰险,于1942年底到达昆明,仍在西南联大任教。常带着几个烧饼,钻进图书馆备课,有时甚至被锁在馆内。1946年夏,西南联大结束,仍回北平清华任教。惊悉闻一多被刺,即参与整理其遗著的工作。在“反内战”、“反饥饿”运动中,曾参加“罢教”。1948年暑假,朱自清病逝,由他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代理主任,并主动承担《朱自清全集》的编辑和出版。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院系调整,浦江清被调至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身体素弱,常常躺在床上备课,但一进课堂,则精神抖擞,判若两人。所带研究生,都个别尽心指导,有时抱病,呼至床前辅导。所著《八仙考》、《花蕊夫人宫词考》,掌握大量材料,为学术界所重视。为了写《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觉得郭沫若的结论有误,于是从头学习高等数学和古代历法,用以推算出准确的生卒年份。文章发表后,郭沫若表示肯定。教中国文学史达30年,有志于撰写《中国文学简史》,因多病未竟。后患十二指肠穿孔,抢救无效逝世。著作有《浦江清文录》《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等,由吕叔湘主持编辑出版。

学术贡献

浦江清先生是一位博学多能的人物,词学研究只是他一生事业中的一部分。他是20世纪词学史上科学地阐释王国维词学思想的第一人;他用“以史证诗,以诗补史”的方法,对花蕊夫人《宫词》的作者及其真伪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考证,解决了词史上的“千年之惑”;他借鉴中国传统的诗论、词论和西方诗学的某些成果,解读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和温庭筠《菩萨蛮》14首,不仅新意扑面,妙趣横生,而且发明了两种全新的读词方法。他的词学著述虽然不多,但其贡献却是别具一格的。他的词学思想和治词方法,值得很好地加以总结和借鉴。

人物轶事

浦江清生活兴趣广泛,爱听戏,会吹笛、唱昆曲,上文学课讲到戏曲时,间或唱上一段,使学生加深感受;并曾与俞平伯汪健君等创办“谷音曲社”。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