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文化

更新时间:2024-01-30 12:27

滇文化是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以滇池为中心,东达曲靖,西对禄丰,北迤东川,南抵通海、华宁这一大致范围分布着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这便是考古学称这为“滇文化”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一种古老 、神秘 、灿烂、辉煌的文化。

发现

滇文化的发现始于1955年晋宁石寨山的发掘。云南博物馆从一位古董商处发现一批造型奇特的青铜器,与中原地区商、周青铜器迥异,引起专业人员的注意。经了解确认了铜器的出土地,于是从1955年起到1996年到晋宁石寨山墓地进行了五次发掘,揭开了滇文化神秘的面纱。随后,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安宁太极山、曲靖八塔台、宜良纱帽山、官渡羊甫头等大大小小数十个墓地逐步被发现和发掘,滇文化才逐渐被认识和引起重视。

史述

有关古滇国的史料记载极少,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蝶榆、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并载:“……上(汉武帝)使王然于以破越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未肯听。……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郡。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仅仅在短短100年过程中,滇人的文化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到公元1世纪,荣耀一时的云南青铜文化就完全融入到铁器文化之中了。

滇王之印

“滇青铜文化”

艺术价值

滇文化以其造型精美奇特、纹饰细腻丰富的青铜器闻名于世,并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故又称为“滇青铜文化”。以铜鼓 、贮贝器 、葫芦笙、案、枕、编钟,各种造型的扣饰、杖头;以及具有特点的兵器和工具如狼牙棒、啄、铖、吊人铜矛、戚、蛇柄剑、铜柄剑、铜柄铁剑 、锄 、镰、纺织工具;还有各形的金饰、玉饰等为特点。其中贮贝器及扣饰生动地反映了滇人的生产、生活 、祭祀 、狩猎、纺织、舞蹈各方面的情况 ,堪称一幅幅保存久远的“铜照片”。

贮贝器顶盖

下面这个祭祀贮贝器顶盖为大家讲述了被凝固下的历史瞬间:

这天是一个宗教节日,风和日丽,人们聚集到王国的都邑里,平民百姓与商人交易买卖,有背包袱的、有骑马的、有肩荷铜锄的、有手捧籽种的,还时常有穿着不同服饰的“外国人”穿行其间,他们是远方来的外国使节,向伟大的滇国之王进贡。人群中有一个滇族的贵族妇女乘坐4人抬着的肩舆(一种有点像滑竿的无顶小轿)经过广场,她的地位无疑非常高贵,周围的人纷纷向她行礼。

在这热闹的集市的一角却散发着恐怖的血腥味。广场中央伫立着权威象征的铜鼓和巨柱,有个男子被捆绑在木牌上行将受戮,以神灵的名义,他将被用作祭祀的牺牲。地上还有被砍去头颅的尸首,他的亲人在旁边跪地,双手抱头哭泣。还有一位赤身的受刑者,手脚被缚,还被两人牵曳着,伏卧在两段木板之上,让人担心他即将被斩的腰部。不远处,还有一些更可怕的柱子,柱脚的巨蟒正在吞噬活生生的人体……

牛虎铜案

这是一件牛虎铜案,这件东西在滇文物当中是一件非常珍贵的精品,我们可以看到它整个案的形态,它的器身是由一个站立一头大牛,牛的四个蹄子做整个案的四条腿,在前后的蹄之间,有两个横梁,把它支撑起来,在牛的尾部,爬着一只虎,这个虎的口部咬住牛的尾部,另外整个虎的前爪向后拉这个牛的后胯,所以这样使得整个器身形成前后的动态的平衡。在它的牛的背上,它做成一个案的形状,中间有点像内稍微凹进一些,它的周边有一个凸起,这个上面就可以摆放一些东西,所以牛虎图案可以做摆放祭器,拜访祭祀品做这个来用,所以这件东西它是一个非常珍贵的一件器物。

贮贝器

这件贮贝器它整个造型像一个圆筒型,中间是束腰,下面三个扁足,它器身中部,盖上和这个器身上,都有两两对称的虎形的器耳。它这是一个套盖,在器身上印刻着很多花纹,在它的盖的顶部都是一幅立体雕像,这幅雕像是表现了当时纺织的一个场景,这件器物是在江川李家山墓地当中出土的,在这个顶部这个雕像,我们可以看到中间一个铜鼓上面蹲坐着一个镏金的贵妇人,这个贵妇人的前面有一个妇女手捧着四合,侍奉在她身前,在她前面的另外一边还有一个妇女,跪在她的前头,像接受他的训斥,他后面一个妇女打了一个伞,为她,侍奉她。除了这几个人以外,另外几个人都是女性,这些人都是在忙碌地进行纺织。这一共上头立体雕像一共是10个人物,这个也是表现了他储备器,表现她纺织的生产活动。

技艺水平

古滇国的工匠们不但能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他们已经能够掌握铸造技术中铜和锡的合适比例。兵器中锡的比例较大,以使其硬度提高;装饰品中锡的比例较小,以便造型,反映出古滇人已熟知不同金属的性能。有的器物表面经过了镀锡、错金、鎏金的处理,镶嵌以玉石纹案,有着对称和端整的外形,花纹精致繁缛。贮贝器和一些扣饰上的人物,虽不过3公分大小,但都眉目清晰,面部表情可见。器物上线刻的纹饰很浅,但技法却很熟练,都是两千年前工匠们凭手工刻画的。这些文物表明,滇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的青铜文化类型。

漆木器和陶器

羊甫头墓地发掘出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漆木器和陶器则丰富了滇文化的内涵。初步研究,这批漆木器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上都不同于楚文化、蜀文化的漆木器,同青铜器一样,具地方民族特点。更有意思的是该批漆木器中出土了一组反映生殖崇拜的祖形器,表明滇人对生殖的认识已由感生说发展到性生说。大量兵器及生产工具的漆木柄出现,为研究金属头的安装方法及使用方法增加了实物依据。陶器及爪镰以稳定的组合大量出现,表明滇人已进入一种稳定的农业经济社会。

消融

滇文化在东汉初逐步被中原汉文化所融合,但滇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作用至今依然光辉四射。青铜铸造独创的“失蜡法”至今仍是精密部件的主要铸造法。作为一种历史、地域的滇文化,它是世界文明史中永远辉煌的篇章。

古滇国消失了,但它的故事并没有结束。2000多年后,滇——这个创造过辉煌的青铜文明的王国成为了云南的简称;昆明——这个游历在滇西高原、居无定处、与滇人征战不已的游牧民族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名称,这不就是那段似乎已经消失的历史留下的遗产么?也许有一天,我们能用身边这些残存的历史碎片,再现出那段灿烂的青铜文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