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

更新时间:2024-09-10 15:09

牙周炎,也被称为破坏性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主要源于牙菌斑中的细菌对牙周组织的破坏。这种破坏会影响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重要的发病机制涉及微生物的影响和宿主对此的反应。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35岁以上成人、吸烟者以及患有白血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人群。此外,遗传特性也能增加某些人群对牙周疾病的易感性。牙周炎病发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

病因

牙周炎是一种破坏性疾病,与微生物、宿主反应有关,是导致中国成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在局部致病因素中,牙菌斑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而在全身因素中吸烟是高危因素。

局部因素

牙菌斑主要由粘附于牙齿表面的细菌、细胞间物质、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是牙周炎最主要的局部病因。

牙石是沉积于牙齿表面的已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形成后不能以刷牙的方法去除。牙石对牙周组织的主要危害来自其表面堆积的菌斑,牙石是牙周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致使牙周组织发生咬合损伤,包括咬合时的早接触、夜间磨牙等。作为破坏过程中的协同因素其可加重牙周炎的进展。

主要指食物嵌入相邻两牙的牙缝内,它是导致局部牙周组织炎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同时也可加重牙周组织已存在的病理变化。

全身因素

系统性疾病会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并影响牙周治疗的效果。血液疾病与牙周组织的关系极为密切, 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牙龈肿胀、溃疡、自发性出血等症状。糖尿病患者易受细菌感染,牙周炎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

遗传因素是侵袭性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某些遗传因素会增加宿主对牙周疾病的易感性。

吸烟是牙周炎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从成人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看,不吸烟患者好于吸烟患者。因为吸烟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以及体液、细胞免疫过程,尤其是它会削弱口腔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影响牙周创口的愈合。

精神压力可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可明显促进病程的发展, 影响牙周炎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症状

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粉红色,边缘薄且紧贴牙面,质坚韧,探诊不出血。牙周炎的主要症状是牙龈红肿、质地松软、探诊出血、牙周袋溢脓和牙齿松动。

早期可能会出现牙龈红肿;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出现牙齿松动、牙缝变大、牙龈退缩直至最后牙齿丧失。

慢性牙周炎的分度

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探诊深度≤4 mm,附着丧失1~2 mm,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 1/3。

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牙周袋深度≤6mm,附着丧失3~4 mm,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 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牙齿轻度松动,轻度的根分叉病变。

炎症较明显,可伴有牙周脓肿,牙周袋深度>6 mm,附着丧失≥5 mm,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多根牙有根分叉病变,牙齿松动、移位。

伴随症状

牙周炎患者可伴随出现牙周脓肿、根面龋、口臭等症状。

就医

如出现刷牙出血、牙龈红肿以及牙齿松动等牙周炎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病程进一步发展。

就诊科室

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专科医院牙周科。

相关检查

医生会通过以下四步进行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

牙周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控制菌斑,消除炎症,阻止病程发展并防止复发,恢复牙周组织功能(咀嚼功能、咬合关系等)和生理形态(牙龈与骨组织、牙齿间邻接关系等)。

急性期治疗

牙周炎可伴发急性牙周脓肿,当脓液形成后,需要切开引流处理。

一般治疗

牙周炎的基础治疗又称病因治疗,每位牙周炎患者都必须做,目的是消除局部致病因素,使炎症减轻到最低程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和指导,控制口腔菌斑,保持口腔卫生。

清除牙石,根据牙石分布的位置分别采取和来清除。牙石的清理需要定期到医院清理,日常的口腔卫生保健无法清除。

清除导致菌斑滞留的因素,如治疗食物嵌塞,充填龋洞等。

药物治疗

单纯的药物治疗不是治疗牙周疾病的主要手段,对于机械治疗无效的患者,方可考虑辅助用药。

根据药物作用范围可将药物治疗分为全身用药、局部用药两个方面。

全身用药不仅可以杀死牙周袋内的致病菌, 还可通过血液到达牙周组织内和牙周袋外部区域, 进一步抑制细菌的入侵,防止疾病复发。

硝基咪唑类

此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其中甲硝唑因其廉价高效较为常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有血液疾病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

四环素类

此类药物为广谱抗生素,可以抑制大多数牙周致病菌的生长 ,包括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其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牙齿着色等。孕妇及7岁以下儿童禁用。

青霉素类

此类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常用于牙周治疗的是阿莫西林,与甲硝唑联合使用可增强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本药副作用少,偶有胃肠道反应、皮疹和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大环内酯类

牙周治疗中常用螺旋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此类药物毒性小、副作用少 、偶有胃肠道反应。

全身应用抗生素虽然能提高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但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和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局部用药则可有效控制、维持药物释放浓度、时间,以减轻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及耐药性。

米诺环素凝胶

一种将药物贮存于特制注射器内的软膏状缓释剂,可通过针头将药物注入牙周袋的深部,软膏遇水变硬形成膜状,可在牙周袋内缓慢释放有效成分。其作用为抑制胶原酶活性,对急性牙周脓肿有一定效果。

醋酸氯己定溶液

为广谱抗菌剂,可减少菌斑的形成和牙龈炎症的发生。其副作用为味苦及长时间使用可使牙齿着色,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手术治疗

在牙周炎比较严重,无法通过单纯基础治疗解决全部问题的情况下,需借助手术治疗,帮助患者解决病痛。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保证良好的口腔环境。系统性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保证能耐受手术。必要时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只有辅助作用,常用的中成药有补肾固齿丸。补肾固齿丸能补肾固齿,活血解毒,可用于牙齿酸软、咀嚼无力、松动移位、牙龈红肿。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其他治疗

松牙固定术是通过一个小夹板将松动的患牙和旁边坚固的牙齿固定整在一起,这样在咀嚼食物时就可以分担松动牙齿的受力,减轻患牙负担,注意不要用此牙咬过硬食物。

治疗方式

由于不同患者的病情、症状严重程度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无法明确说哪种治疗措施对所有人都是最佳、最好的。

目前临床上对于牙周炎的患者,可采取药物、手术等治疗措施,以达到控制菌斑,消除炎症,阻止病程发展并防止复发,恢复牙周组织功能(咀嚼功能、咬合关系等)和生理形态(牙龈骨组织、牙齿间邻接关系等)的目的。

预后

一般牙周炎早期预后佳,中期预后较好,到后期预后效果就较差或极差了,所以牙周炎要尽早治疗。牙周炎的预后跟患者的配合度、菌斑的控制程度也密切相关,因而治疗期间,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

并发症

重度牙周炎可引起牙髓的变化,即同一颗牙同时出现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并且互相融合连通。治疗时应先找到病因再对症治疗。

在接受牙周治疗后,牙齿在受到冷热酸甜或机械刺激(食用过硬食物、刷牙)时,会产生疼痛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敏感症状也会随之消失,时间约为2周~1月不等。根据患者自身的敏感度和治疗程度不同,其症状的程度也会有差异。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