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0 22:32

物(拼音:wù)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是指杂色牛,引申指毛色、杂色,这些意义只见于上古。因杂色含有众多的意思,故引申为万事万物。另一意说,物本义指万物,引申指具体的物品,还特指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多指众人。

字源解说

形声字。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为形旁,“”为声旁。甲骨文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种构型。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左半部分或下半部是头“牛”,右半部或上半部是声旁“勿”字,王国维商承祚认为“物”的本义是指“杂色的牛(毛色不纯)”。后来也有人认为“物”是个“会意字”,左边是个“牛”,右边是带有血点的“刀”,是会意“屠牛”的意思,与“刎”字的含义相当。

物字金文暂缺。秦代隶书“勿”点笔逐渐拉长,与像刀锋形的一笔均变为撇笔。汉代的隶书与楷书字形已经十分接近。楷体的“物”已经明显地变成了“形声字”,它们的左边还是头“牛”,表示形符;右边是表示声符的“勿”。

在传统的主要工具书中还是以“杂色”来解释“物”字的本义的。《周礼·司常》中说“杂帛为物”,意思是说“毛色不纯的帛称为物”。《说文解字》里说:“物,万物也。”这已经是“物”的引申义了,因为“杂色”的东西太多,所以就由此引申出“万事万物”之义。《列子》里说“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意思是说“凡是有外形、有声、有色的东西都是物”。《荀子·正名》里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成语“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发展到顶点就必然向反面转化;“物换星移”是说景色改变了,星辰也移动了;“言之有物”是说说的话有内容;“虐人害物”是说虐害百姓。以上的“物”字可以代表好多种东西。后来又引申指具体的物品,如《孟子·尽心上》里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这里的“物”就是指具体的东西。

详细释义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二上】【牛部】文弗切(wù)

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①。勿声。

【注释】①天地句:张舜徽《约注》:“数犹事也,民以食为重,牛资农耕,事之大者,故引牛而耕,乃天地间万事万物根本。”

说文解字注

【卷二上】【牛部】

“万物也,牛为大物”注:牛为物之大者。故物从牛。与半同意。

“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注:戴先生原象曰:周人以斗,牵牛为纪首,命曰星纪。自周而上,日月之行不起于斗,牵牛也。按许说物从牛之故,又广其义如此。

“故从牛,勿声”注:文弗切。十五部。

广韵

文弗切,入物明 ‖勿声物1部

物,万物也。又旗名,《周礼》:“杂帛为物。”《说文》曰:“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文弗切。九。

校释:勿,《说文》作“勿声”。

康熙字典

【巳集下】【牛部】 物;部外笔画:4

《唐韵》文弗切。《集韵》《韵会》《正韵》文拂切,竝(并)音勿。《说文》: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玉篇》:凡生天地之闲,皆谓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

又《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周礼·天官·大宰》:九贡,九曰物贡。注:物贡,杂物,鱼盐橘柚。 又《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疏:物,事也。《礼·哀公问》: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注:物,犹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万民,而賔兴之。

又《诗·小雅》:比物四骊。传:物,毛物也。又: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注:谓毛色也。

又《夏官·校人》:凡军事,物马而颁之。疏:物卽是色。《楚语》:毛以示物。

又《周礼·地官·廾人》: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注:物地,占其形色,知咸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左传·昭三十二年》:物土方。注: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又《玉篇》:类也。《左传·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注:物,类也。谓同日。

又《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财也。以三酒所成有时,故豫给财,令作之也。

又《周礼·地官·司门》:几出入不物者。注:不物,衣服视占不与众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又《周语》:神之见也,不过其物。注:物,物数也。

又《广韵》:旗名。《周礼·春官·司常》:杂帛为物。

又叶去声。《唐韵正》:符沸反。扬子《太玄经》:人人物物,各由厥汇。阮籍《东平赋》:及至分之国邑,树之表物,四时仪其象,隂(阴)阳畅其气。

又叶微律切。班固《东都赋》:指顾倏忽,获车己实。乐不极盤,杀不尽物。

又叶微月切。苏轼《四达斋铭》:孰如此闲,空洞无物。户牖盍开,廓焉四达。达,陀悦切。

考证:《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办其物。”谨照原文 办改辨。班固《东都赋》:“义不极盤,杀不尽物。”谨照原文义改乐。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