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褐斑病

更新时间:2022-03-30 14:05

甜菜褐斑病(Cercospora leaf spots,CLS)又叫“火龙”,是由甜菜尾孢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甜菜上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病部位是叶、叶柄和种球。

病原特征

病原为甜菜尾孢菌(Cercospora beticola Sacc.),为真菌界半知菌亚门、不完全菌纲、丛梗孢目、尾孢科、甜菜尾孢菌属。在属的分类上甜菜尾孢菌比较混乱,原因可能是甜菜尾孢菌没有已知的端粒形态和菌丝连接及难以捉摸的交配系统。甜菜尾孢菌菌丝体基质发育不健全,直径达60微米,内表皮或亚表皮层为棕色至深棕色。分生孢子梗2-18枚,束状,稍发散,棕色,顶端变浅,中等厚壁,圆柱形,宽度基本一致,简单,膝状,16-200微米×4-6微米,1-6隔,顶端截形,有时隔膜处收缩。分生孢子的细胞顶生或具有间隔,增殖合生,具1-2个位点;位点处明显增厚,不突起,顶端或分生细胞肩胛的形成是由膝状体外侧引起的,2.5-3微米。分生孢子,丝状至针状,中等弯曲,很少具圆柱状,在基部截形,顶端锐尖至亚急状,27-250微米×2-5微米,3-28分隔。孢子形成与萌发要求高温、高湿条件,最适温度29℃,适宜湿度95%以上。

危害症状

甜菜褐斑病主要发病部位是叶、叶柄和种球。叶片受害,先出现褐色或紫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赤褐色,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大量灰白色霉状物。病斑易于破裂或脱落穿孔。病斑常联成大片,叶片干枯死亡。老叶先发病干枯脱落。新叶不断受害,使植株根冠粗大,青头伸长,似菠萝。叶柄受害,产生梭形病斑。还侵染花器,在种球产生病痕及大量灰色霉状物。多雨、高温条件下,病斑小而密,后期很多病斑融合成片。每叶病斑数多,甚至布满全叶。病叶渐黄,以至枯死。一般由外层叶先发病,渐向中层和内层叶扩展。重病地快的病株外叶平瘫于地,大部分邹于死亡,中层叶片布满褐斑,而内层叶片多保持鲜嫩健康状态。叶柄、花梗被侵染后,形成梭形,自长椭圆型病斑,种球被害后,变深褐色,瘦小也可出现先发病,也可出现褐色斑痕。

侵染循环

甜菜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母根和种球上过冬,第二年5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期侵染。病菌落到叶片上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叶组织产生病斑,其上形成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流水传播,进行重复侵染,继续发病。

甜菜尾孢菌在无性状态下,以假基质的形式在受感染的植物碎片上越冬,并通过雨水的飞溅使分生孢子短距离传播。其可从甜菜叶片两侧对叶片进行侵染。其侵染过程分为两类:一种为附着在叶片表面的尾孢菌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分支通过植物气孔开口进入植物细胞间隙,在细胞间隙中吸取植物组织中营养,不断生长形成菌丝团,同时分泌一些有害物质对周围植物组织细胞造成破坏,使组织塌陷,形成褐色斑点;另一种为分生孢子破坏细胞表皮对植物细胞进行侵染,在细胞表皮下,分生孢子产生大量短细胞,短细胞在细胞间隙不断生长破坏周围细胞,造成组织细胞塌陷,形成棕色斑点。

流行规律

在温度20℃左右,湿度70%以上,无风条件下甜菜褐斑病容易发病。在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到8月为盛期,9月中旬停止蔓延。

病害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与湿度条件的配合。连作和重茬种植,因田间有大量的病残体,病原菌数量大,所以发病早、病害重,要求实行5年以上轮作,以减少土壤中带菌量,粘性土、低洼地发病重,反之则轻。

此外,重茬和迎茬地由于土壤中残留大量的褐斑病菌,发病重;距离去年甜菜地或当年采种地近的甜菜发病重;重粘土地、下湿地、背阴地以及排水不良、湿度较高的地块发病重;浇水过多或植株过密、速效氮肥用量过大,导致叶丛过于繁茂和徒长,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株行间湿度过高,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甜菜褐斑病的防治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防治原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