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叠

更新时间:2022-12-11 17:12

古代绵布的一种。《南史· 高昌国传》:“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㲲,曰白叠子,国人取以为布,甚软白,交市用焉。”宋·苏轼《帐》诗:“洁似僧巾白叠布,暖如蛮帐紫茸毡。”

释义

古时棉花被称作古贝,织造精细的布称作、白氎。棉花自印度传入我国,经过南北两路:东汉由南路经过南洋诸国传入云南,云南少数民族当时生产出一种名叫“白叠花布”的纺织品,南北朝由北路传入新疆。唐宋白叠被视作珍品。内地棉花的大量种植和棉布的大量生产则始于宋末元初,由海南岛黎族地区经闽、广传至江南。惟唐以前不知有草棉,将棉布误认为木棉所织。宋方勺《泊宅编》卷三:“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杆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今所货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巾,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巾。”木棉树常不止七八尺,或为七八丈。木棉较棉花轻细许多,且不易大量采集,很难织成疋使用。

词义

白叠

棉布的一个古名词,又作白氎。

史料

——《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人》:“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缀白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

——《梁书.诸夷传.高昌国》:“多草木,草实章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按此草实,即今棉花,唐时始入中国。

——《隋书.列传.南蛮》“真腊国,在林邑西南,本扶南之属国也。.....王着朝霞古贝,瞒络腰腹,下垂至胫,头戴金宝花冠,被真珠璎珞,足履革屣,耳悬金珰。常服白叠,以象牙为屩。”

古代白叠多有作“白氎”。

——《大般涅槃经》(公元3-4世纪)“即作金棺七宝庄严。即办微妙无价白氎千张。无数细软妙兜罗绵。”

——《杜甫诗》光明白氎巾。

——《新唐书.南蛮下》“王衣白氎,古贝斜络臂。”“以古贝横一幅缭于腰。古贝,草也,缉其花为布,粗曰贝,精曰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