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蛉

更新时间:2024-02-19 17:44

白蛉是双翅目毛蛉科昆虫。成虫多为灰褐色,全身密被细毛;复眼黑而大;触角细长,由16节组成;口器为刺吸式,喙与头约等长;触须分5节,向下后方弯曲;口腔内大多有口甲和色板,咽内有咽甲;胸背隆起呈驼背状;足细长、多毛;翅狭长,末端尖且被有细毛。雌蛉寿命不超过1个月。

基本介绍

白蛉是双翅目白蛉的一部分昆虫的统称。幼虫水生,生活在沿岸的潮间带、泥中或潮湿的有机碎屑中。

白蛉是一种与蚊相似的吸血昆虫,成虫为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双翅,全身密布细毛,长约3mm,口器为刺吸式,停息时两翅竖立,其幼虫孳生于动物巢穴、墙洞以及蓬松的土壤里,成虫在夜间活动,吸食两栖类、爬行类及哺乳动物的血液。其也是热带地区最大的害虫,雌性吸血,有数种白蛉传播严重的人类疾病,包括由利什曼寄生虫(Leishmania)引起的传染病。

白蛉以头部的喙器刺入皮肤吸吮人和动物的血液,被叮咬后有人可毫无反应,有人感微痒或剧痒,局部出现红色丘疹、风团、小结节或糜烂水疱等损害,愈后可留下色素沉着的斑片。若白蛉体内含有LD小体在叮咬人的皮肤时可引起利什曼病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病的发生。

白蛉是重要的医学昆虫,白蛉属(Phlebotomus)在地中海和南亚附近传播白蛉热病毒;其他则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传播引起黑热病、东方疖、美洲莱什曼病(espundia)和巴尔通氏体病(bartonellosis)等的寄生原生动物。sand fly一词又指蚋及拟蚊蠓

在中国,主要种类有中华白蛉、蒙古白蛉、江苏白蛉,分布在不同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

主要传播媒介

在中国,主要传播媒介:

1、中华白蛉是除新疆、甘肃西部及内蒙古额济纳旗以外地区的主要传播媒介

2、长管白蛉是新疆南部老居民区的传播媒介

3、亚历山大白蛉是新疆地区的传播媒介

4、吴氏白蛉是新疆和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等荒漠地区的传播媒介

形态结构

虫体微小,长仅有1.5~3.5毫米,胸背隆起,灰黄色或棕色,上有多数细长毛。足细长,停息时,双翅分开,向上向后竖立,与体背成45°角,翅上具有细长白毛,飞行能力较弱,常呈跳跃式飞行。

头部球形。复眼大而黑。触角细长,分为16节。触须分5节,向下后方弯曲。口气为刺吸喙约与头等长,基本构造与蚊同。喙内的食道向后延至头内为口腔及咽,口腔形似烧瓶,其内大多有口甲和色板;咽似舌状,内有咽甲。(口甲、色板和咽甲的形态是白蛉分类的重要依据。)胸背隆起呈驼背状。翅狭长,末端尖。足细长多毛。腹部分为10节,第1-6腹节背面有长毛,第1节的长毛竖立,第2-6节的长毛在不同蛉种中,或竖立或平卧或两者交杂,据此常将白蛉分为竖立毛、平卧毛与杂毛3类。腹部最后两节特化为外生殖器。雄性外生殖器与雌性受精囊的也是形态分类的重要依据。

生活史

白蛉为全变态昆虫,生活史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

1、卵椭圆形,大小为0.38mm×0.12mm,灰白色。可见于地面泥土里以及墙缝、洞穴内。在适宜条件下,6-12天孵化。

2、幼虫小毛虫状,白色。分为4龄。一龄幼虫长1.0-1.5mm,四龄幼虫约3mm。幼虫尾端具尾鬃,一龄幼虫1对,二至四龄幼虫2对。幼虫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一般25-30天化蛹。

3、蛹体外产茧,尾端连附有四龄幼虫蜕下的皮,淡黄色,长约4mm。蛹不食不动,6-10天后羽化为成虫。

4、成虫羽化后1-2天内即可交配。雌蛉一生仅交配一次,多在吸血前进行,可产卵多次。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与温度、湿度以及食物充足与否有关。21℃-28℃是白蛉发育的适宜温度,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6-8周。雄蛉交配后不久死亡,雌蛉可存活2-3周。

生殖发育

雌蛉产卵在室内外阴暗潮湿的泥土及墙缝、土洞、鼠洞等处。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3~5天雌蛉开始产卵,一生产卵50只左右,产卵前必须要吸血一次,否则卵不能发育。雄蛉不吸血,以植物的叶汁为食,雌蛉多在黄昏至翌晨吸吮人血,白天躲在光线不足、空气不流通和室内外阴暗无风的场所。活动范围不大,多在栖息场所的墙面上作短距离跳跃式飞行。雄蛉交配后不久即死亡,雌蛉可活2~3周,幼虫的耐寒力强,潜藏于地面下10cm内的浅土中越冬。每年最多繁殖两代,多在夏秋季节出现。

白蛉对人不仅可以叮咬吸血,又是传染黑热病、白蛉热、东方疖的媒介。中华白蛉是中国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局部涂搽各种止痒剂如2%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也可搽樟酚搽剂等。瘙痒明显或皮疹严重者可斟情使用抗组胺药。此外,要避免搔抓,以防细菌继发感染。初起为在白蛉叮咬处发生小的瘙痒性丘疹,可持续5d左右,再经过5d潜伏期后,就突然出现头痛、乏力、恶心、眼结膜充血、颈部强直及腹痛等全身症状,同时在面部、颈部可发生猩红热样皮疹。恢复较慢,要经过几次的反复发热而逐渐消退。

生活习性

1、孳生地:白蛉各期幼虫均生活在土壤中,以地面下约10-12cm处为多见。凡隐蔽、温湿度适宜、土质疏松且富含有机物的场所,如人房、畜舍、厕所、窑洞、墙缝等,均适于白蛉幼虫孳生。

2、食性:雄蛉不吸血,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蛉羽化24小时后开始吸血活动,多在黄昏与黎明前进行。各蛉种吸血对象可有差别,通常竖立毛类蛉种嗜吸人及哺乳动物血,平卧毛类蛉种嗜吸鸟类、爬行类和两栖动物血。病毒通过白蛉叮咬进入人体,经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到达网状内皮系统进行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进入血液循环,造成病毒血症,引起全身病变。也可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3、栖息与活动:成虫通常栖息于室内外阴暗、无风的场所,如屋角、墙缝、畜舍、地窑、窑洞、桥洞等处。同一蛉种可因环境不同而表现不同的栖息习性,如中华白蛉指名亚种在平原地区为家栖型,栖息于人房、畜舍内;在西北高原为野外栖型,多见于各种洞穴内。白蛉的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一般在30m内。

4、季节消长与越冬:白蛉的季节分布与当地的温度变化有关。通常一年白蛉出现约3~5个月。在北方,中华白蛉指名亚种始见于5月中、下旬,6月中旬达高峰,9月中、下旬消失。大多数蛉种一年繁殖一代。白蛉以幼虫潜藏于10cm以内的地表浅土内越冬。

5、自然宿主:猴及鼠类等野生小哺乳动物为自然宿主,病人也携带病毒通过白蛉叮咬传播。白蛉虽寿命短(仅3周)但可能经卵传代。人群普遍易感。在流行区多见于儿童。病后免疫力至少2年或终生。本病分布于地中海地区,东亚、南亚、热带美洲林区。有季节性,与白蛉繁殖有关。易感成人介入时可造成本病流行。热带美洲本病流行与森林开发有关。

与疾病的关系

白蛉除了叮人吸血外,能传播多种疾病,在我国传播黑热病。

1.利什曼病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病原是杜氏利什曼原虫。该病分布广泛,在我国广大流行区的主要媒介为中华白蛉指名亚种,仅新疆为中华白蛉长管亚种、硕大白蛉吴氏亚种(P.major wui)和亚历山大白蛉(P.alexandri)。内蒙古和甘肃部分地区为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近年来发现在我国川北和陇南山区存在以中华白蛉为主要媒介的黑热病自然疫源地

⑵东方疖:又称皮肤利什曼病,病原是热带利什曼原虫。该病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中东及印度等地。

皮肤粘膜利什曼病:病原是巴西利什曼原虫,分布于南美洲。

2.白蛉热:病原为病毒,其可经白蛉卵传至后代。该病流行于地中海地区至印度一带。猴及鼠类等野生小型哺乳动物为自然宿主,病人也携带病毒通过白蛉叮咬传播。白蛉虽寿命短(仅3周)但能经卵传代。人群普遍易感。在流行区多见于儿童。病后免疫力至少2年或终生。本病分布于地中海地区,东亚、南亚、热带美洲林区。有季节性,与白蛉繁殖有关。易感成人介入时可造成本病流行。热带美洲本病流行与森林开发有关。

白蛉热病毒为虫媒病毒白蛉热群,至少有20个血清型。可用乳鼠、地鼠分离病毒,亦可用Vero细胞培养,产生细胞病变。白蛉热是由白蛉热病毒引起的,经白蛉媒介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肌痛、结膜充血白细胞减少为特征。预后良好。骤起高热,24小时内即达高峰,2~4天后下降,少数有双峰热。起病后伴头痛、肌痛、畏光及眼痛,结膜显著充血,颜面及上胸部可潮红。有时可伴腹泻或便秘。缓脉不常见。白细胞减少,脑脊液正常。

3.巴尔通病(Bartonellosis) :病原为杆菌状巴尔通氏体,分布于拉丁美洲。

治疗防治

临床表征与治疗方式:

白蛉对人不仅可以叮咬吸血,又是传染黑热病、白蛉热、东方疖的媒介。中华白蛉是中国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不慎被叮咬后,初起为在白蛉叮咬处发生小的瘙痒性丘疹,可持续5天左右,再经过5天潜伏期后,就突然出现头痛、乏力、恶心、眼结膜充血、颈部强直及腹痛等全身症状,同时在面部、颈部可发生猩红热样皮疹。恢复较慢,要经过几次的反复发热而逐渐消退。在初期,可局部涂搽各种止痒剂,如2%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也可搽樟酚搽剂等。瘙痒明显或皮疹严重者可斟情使用抗组胺药。此外,要避免搔抓,以防细菌继发感染。

防治措施:

1、环境治理:整顿人房、畜舍及禽圈卫生,使其保持清洁干燥,并清除周围环境内的垃圾、积水污水,清除幼虫孳生地。对蚊虫较多的地方可用网捕或粘捕群舞的成蚊,河中养鱼放鸭以吞食孑孓。此外还应保护自然界中食蚊的动物,如青蛙柳条鱼蝙蝠及某些鸟类。

2、药剂杀灭:在白蛉高峰季节之前,使用二二三、马拉硫磷杀螟松溴氰菊酯氯氰菊酯进行室内滞留喷洒,也可喷洒5%滴滴涕或0.5%敌敌畏或凯素灵倍硫磷、敌百虫、六氯苯等杀蚊剂,或用敌敌畏熏杀。用苏云金杆菌(H-14)杀灭幼虫有速效。

3、个人防护:点燃蚊香,驱散蚊虫。有条件的安装纱门纱窗、挂蚊帐等防蚊虫叮咬。也可涂擦驱避剂(驱蚊药水、驱蚊油、避蚊胺驱蚊露)或用艾蒿烟熏,防止叮咬。

我国主要蛉种

1.中华白蛉指名亚种(Phlebotomus chinensis chinensis):成虫体长约3.0~3.5mm,淡黄色,竖立毛类。口甲不发达,无色板。咽甲的前、中部有众多尖齿,基部有若干横脊。受精囊纺锤状,分节,但不完全;囊管长度是囊体长度的2.5倍。雄蛉上抱器第2节有长毫5根,2根位于顶端,3根位于近中部,生殖丝长度约为注精器的5倍。

中华白蛉指名亚种在我国分布广泛于北纬18~42º,东经102~124º地区,是黑热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2.中华白蛉长管亚种(P.c.longiductus)形拟指名亚种,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该亚种的受精囊管长度是囊体长度的5.8倍;生殖丝长度约为注精器的10.6倍。国外分布广泛,国内仅限于新疆。

此外还有亚历山大白蛉和吴氏白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