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0 21:28

米(拼音:m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象形字。其本义指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假借指长度单位。

文字源流

象形字。像一堆米粒之形。原像在一横的上下各有三点,各个点都像米粒之形。后来上下中间的两点都变成长竖,又后来两个长竖连在一起,与原有的一横交叉成十字形。楷书化后,下面左右的两点分别变成了一撇一捺,本义是去掉皮的粮食作物的子实。后词义泛化,指所有脱去皮的籽粒,如花生米。又引申指像细米一样的绣纹,还引申作量词,表示少量。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米。莫礼切。

说文解字注

粟实也。

𠧪部曰。粟、嘉谷实也。嘉谷者、禾黍也。实当作人。粟举连秠者言之。米则秠中之人。如果实之有人也。果人之字古书皆作人。金刻本艸尙无作仁者。至明刻乃尽改为仁。郑注冢宰职。九谷不言粟。注仓人掌粟入之藏云。九谷尽藏焉。以粟为主。粟正谓禾黍也。禾者、民食之大同。黍者、食之所贵。故皆曰嘉谷。其去秠存人曰米。因以为凡谷人之名。是故禾黍曰米。稻稷麦苽亦曰米。舍人注所谓六米也。六米即膳夫、食医之食用六谷也。宾客之车米、筥米。丧纪之饭米。不外黍粱稻稷四者。凡谷必中有人而後谓之秀。故秀从禾人。

象禾黍之形。

大徐作禾实。非是。米谓禾黍。故字象二者之形。四㸃者、聚米也。十其闲者、四米之分也。篆当作四圜㸃以象形。今作长㸃。误矣。莫礼切。十五部。凡米之属皆从米。

康熙字典

《广韵》《正韵》莫礼切。《集韵》《韵会》母礼切。𠀤弥上声。《说文》: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注:穬,颗粒也。十,其稃汇开而米见也。八八米之形。郑康成诗笺:米之率,粝十,𥺛九,𥽦八,侍御七。《周礼·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注:九谷六米。疏:九谷六米者,九谷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故云九谷六米。

又姓。唐有米嘉荣。

又学名。《礼·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又《本草》:蛇牀一名蛇米。《广东新语》:薏苡,一名𧆐米,亦曰薏珠子。

又《日本土风记》:倭国十二支之巳曰米。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上古音

中古音

音韵汇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