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6:19

绵竹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德阳市代管,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背倚龙门山脉,位于北纬31°09′~31°42′,东经103°54′~104°20′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幅员面积1246.2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2月,绵竹市辖2个街道、10个镇,市政府驻紫岩街道回澜大道中段393号。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常住人口43.7万人。

历史沿革

古为蜀山氏地,有“古蜀翘楚,益州重镇”之誉。

西周为蚕丛国附庸。秦隶蜀郡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置绵竹县,治地在黄许镇(即绵竹古城遗址,今属旌阳区),属广汉郡。因其地滨绵水两岸,多竹,乃命名绵竹,辖今绵竹和德阳(今旌阳区)两县的地方。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刘焉领益州,将州治迁于绵竹。兴平元年(194年),因绵竹城火灾,刘焉将州治迁到成都。

三国蜀汉后主时期(233年~263年),绵竹古县城遭兵焚,分绵竹县置阳泉县,属广汉郡。

西晋初,废阳泉县入绵竹县。后复置阳泉县。泰始二年(266年),绵竹县改属新都郡。郡废,还属广汉郡。

东晋,废除古绵竹县。隆安二年(398年),置晋熙郡,领苌阳、南武都、晋熙三县。

刘宋孝建元年(454年),废晋熙郡,置南新巴郡

梁天监元年(502年),复置晋熙郡,领南武都、苌阳,属潼州。

北周静帝二年(580年),徙晋熙郡治阳泉县(今德阳孝泉镇),废晋熙县入阳泉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晋熙郡,阳泉县属蜀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阳泉为孝水。大业二年(606年),复名绵竹县,并徙治于今剑南镇,属蜀郡。此后,县名再无更改。

唐代至清初,绵竹皆为汉州下辖县。

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升绵州直隶州。绵竹县属之。

民国初,绵竹属四川省川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西川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25日,绵竹和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绵竹属川西行政区绵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81年,属四川省绵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4月1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了相邻的德阳县关于申请筹建地级德阳市的报告,并通知决定绵竹县参加德阳建市筹备组。同年6月14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提交报告。同年8月,国务院批复【国函字156号】文件:设立地级德阳市,绵竹县由绵阳地区改属德阳市。

199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绵竹县,设立绵竹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绵竹市行政区划,宋代始有资料可稽,是时县辖5镇13乡。

清雍正五年(1727年),绵竹辖10区。道光二年(1822年),辖12乡2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联保制,全县划分为29个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推行新县制,划分为4个行政区,辖19个镇乡。

1950年6月,全县分为5个行政区,辖1镇24乡,同年冬,调整为7个行政区。

1955年,撤销区建制。

1958年,各乡相继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全县辖2镇24乡。

1988年至1994年,全县22个乡相继撤乡建镇

2003年,全市辖24镇2乡。

2006年,绵竹市调整行政区划,撤销武都镇将所辖区域并入汉旺镇,撤销观鱼镇将所辖区域并入新市镇,撤销五福镇将所辖区域并入富新镇,撤销清道镇齐福镇将所辖区域并入孝德镇东北镇茂泉村划归剑南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市辖剑南镇、东北镇、西南镇兴隆镇九龙镇遵道镇、汉旺镇、拱星镇土门镇广济镇金花镇玉泉镇板桥镇、新市镇、孝德镇、富新镇、齐天镇什地镇绵远镇天池乡清平乡等19个镇2个乡。

2013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13号)批复同意撤销清平乡,设立清平镇,镇人民政府驻清平场,辖原清平乡所属行政区域。

2019年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德阳市调整旌阳区等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5号):1、撤销剑南镇、西南镇和板桥镇,设立剑南街道;2、撤销东北镇和齐天镇,设立紫岩街道;3、撤销天池乡、拱星镇和兴隆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汉旺镇管辖;4、撤销遵道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九龙镇管辖;5、撤销金花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广济镇管辖;6、撤销绵远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富新镇管辖;7、将土门镇更名为麓棠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2月,绵竹市辖2个街道、10个镇:紫岩街道剑南街道汉旺镇孝德镇富新镇新市镇九龙镇广济镇麓棠镇什地镇玉泉镇清平镇。市政府驻紫岩街道回澜大道中段39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北纬31°09′~31°42′,东经103°54′~104°20′之间。自西北向东南伸展,东西宽约42千米,南北长约61千米。市境东南靠德阳市旌阳区,东北与绵阳市安州区接壤,西南与什邡市隔河相望,西北与阿坝州茂县毗连,幅员面积124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绵竹市地势西北高,属龙门山地区,东南低,成都平原的一部分。高差悬殊;西北部为山地,东南部为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至东南逐渐倾斜,有“五山一水四分田”的特点。

气候

绵竹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不稳定,降雨偏少,常有春旱发生,初夏多局地雷雨大风天气,少数年份有局地冰雹出现,夏季多暴雨,伏旱较少,几乎每年都有洪涝和局地洪涝发生,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连阴雨天气出现,冬季长而温暖少雨,多阴天及霜雾天气。年平均气温16.3度,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5.5度,最热月平均气温7月25.6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2度,历年极端最低气温-6.2度;年平均降水量987.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720.5毫米,最少降水量659.4毫米,其中5~9月雨量815.7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3%;年日照数多年平均为872.6小时,最多为1178.0小时,最少为695.7小时。

水文

绵竹市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绵远河、石亭江、马尾河、龙蟒河、白水河、射水河、付家河、灌耳河、白溪河等9大河流,多属于沱江水系,发源于四川省西北部山区,流向东南平原。山区河谷陡峭,落差较大,平原比降随地势逐渐减缓。季节性降雨明显,春冬少雨,夏秋多雨,水量变化大。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绵竹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55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0.23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34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89亿立方米每年,人均水资源量2224立方米,接近中度缺水。境内主要河流有绵远河石亭江马尾河、龙蟒河、白水河、射水河、付家河、灌耳河、白溪河等9条河流,建成各类堤防205.07千米,其中标准堤防115.57千米。全市水电可开发量6.5万千瓦,在运行小水站15座,装机3.16万千瓦。境内有小(Ⅰ)型水库5座、小(Ⅱ)型水库15座,干、支、斗渠1263条,长1497千米,蓄、引、提形成网络。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绵竹市有耕地30198.40公顷(452976.00亩),园地3908.73公顷(58630.95亩),林地61693.79公顷(925406.85亩),草地553.15公顷(8297.25亩),湿地628.09公顷(9421.3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964.41公顷(239466.15亩),交通运输用地2356.94公顷(35354.1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039.03公顷(60585.45亩)。

生物资源

绵竹市植被属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龙门山小区。因地势气候影响,植物垂直性带谱明显。植物呈散点、带状分布:中、低山针阔叶林带,多为山地黄壤及山地黄棕壤,多为次生性植被。主要由樟科山矾科、山茶科、山毛榉科、木兰科等常绿树种组成;中山硬阔叶、暗针叶林带植被主要有硬叶常绿阔叶林和暗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灌木林带植被多为针叶混交林,建群树种有冷杉、云杉、高山柏。高山灌从草甸带,海拔3000—4405米。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为建群种。另有适应其气候和环境的高山柏、香柏、杜鹃、杨柳等植物,均已矮化为灌木丛。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银杏、连香树等。

矿产资源

2020年底,绵竹市境内已发现25种矿产:天然气、煤炭、油页岩、地热、磷矿(包括磷块岩矿和硫磷铝锶矿)、硫铁矿、(伴生)锶、(伴生)碘、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大理岩、脉石英、云母、天然石英砂(习称建筑用砂砾石)、砖瓦用黏土、水泥用黏土、耐火黏土、铝土矿、铜矿、泥炭、重晶石、菱铁矿、地下水、矿泉水等。

磷矿是绵竹市的优势矿产资源,历年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3100万吨,其中龙门山中段什邡式磷矿质量优良,是全国少数几处富磷矿产地之一,蕴藏量大,在国内和省内磷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人口

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户籍总户数238737户,户籍人口484496人。其中,城镇人口150405人,乡村人口334091人;男性人口239609人,女性人口244887人,性别比为1:1.022;本年出生人口1974人,死亡人口3102人;年末常住人口4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533万人,农村人口19.16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14%。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绵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8.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9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30.38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69.24亿元,增长7.2%。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8.9:52.5:38.6。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0133元,同比增长8.4%。

2023年,绵竹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0.37亿元,同比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9.29亿元,增长7.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02亿元,增长9.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82亿元,增长2.0%,非税收入完成7.20亿元,增长46.9%);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14亿元,下降16.38%(其中,土地基金收入完成5.60亿元,下降18.4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313万元,下降14.01%。

2023年,绵竹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87.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3%,占绵竹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5.5%。

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在册各类市场主体46500户,注册资金518.77亿元,年度新增3985户,新增注册资本金53.19亿元。其中,私营企业6748户,注册资本金313.70亿元,年度新增955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5.44亿元;在册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710户,注册资本金151.71亿元,年度新增70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0.20亿元;在册个体工商户37880户,出资额37.27亿元,年度新增2929户,新增出资额7.15亿元。

第一产业

2023年,绵竹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全年粮食总产量28.9万吨,同比增长3.0%;经济作物总产量46.62万吨,增长5.68%,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41.24万吨,增长5.58%、瓜果产量2.76万吨,增长2.86%、中草药材产量2241吨,增长9.75%。生猪出栏45.45万头,增长2.02%,主要畜禽肉类总产量4.47万吨,增长1.92%;小家禽出栏598.77万只,增长1.49%。

第二产业

2023年,绵竹市工业增加值21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家,实现营业收入677.66亿元,同比增长6.4%;利润总额104.11亿元,增长1.1%;利税总额174.47亿元,增长12.0%。

2023年,绵竹市白酒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3.63亿元,增长15.1%;利润总额47.14亿元,增长21.8%。化工行业营业收入283.54亿元,下降4.3%;利润总额45.33亿元,下降24.5%。机械加工与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36.28亿元,增长13.8%;利润总额1.39亿元,增长45.3%。

2023年,绵竹市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4%。

第三产业

2023年,绵竹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13亿元,同比增长10.0%。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2.04亿元,增长9.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09亿元,增长10.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85.01亿元,增长11.1%;餐饮收入42.12亿元,增长7.8%。

2023年,绵竹市进出口总额50.88亿元。其中,出口额49.19亿元,进口额1.69亿元。

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37.2亿元,比年初增加42.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73.3亿元,比年初增加48.6亿元,同比增长15.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4.9亿元,比年初增加45.3亿元,同比增长18.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共有小学学校27所(含教学点1个),普通中学学校11所(普通初中8所,普通高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不含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附设中职班),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等学校2所,幼儿园43所(私立幼儿园17所);普通小学在校生18744人,毕业生3362人,教职工1401人,专任教师1253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分专任教师);普通中学在校生13504人(普通初中8908人,普通高中4596人),毕业生4177人(普通初中2657人,普通高中1520人);普通中学教职工1377人,专任教师1118人(普通初中731人,普通高中387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781人,毕业生621人,教职工132人(不含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附设中职班教职工数),专任教师150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86人,毕业生34人,教职工20人,专任教师17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7176人,毕业生7121人,专任教师125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869人,教职工1277人,专任教师659人。

绵竹部分学校名单:四川省绵竹中学、绵竹市南轩中学、四川省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绵竹中学初中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绵竹初级中学、绵竹实验学校、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绵竹小学校、绵竹市紫岩小学校、绵竹市大西街小学校、绵竹市天河小学、绵竹市南轩小学、绵竹市示范幼儿园、绵竹市第二示范幼儿园、绵竹市第三示范幼儿园、绵竹市城东(第四)幼儿园。

科学技术

2023年,绵竹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0.3%;研究与开发(R&D)经费初核达到9.5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5%;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27.6%;年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新认定市级临床医学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

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1家,现有省级瞪羚企业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累计认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临床医学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现有国省市级科技孵化服务载体6家(其中: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9600户“户户通”民生工程电视信号,农村广播村村响系统实现全覆盖,21个综合文化站、100个村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

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有非遗项目23个,含国家级2个、省级1个、市级1个、县级19个;社区公益电影放映530场,观众人数达10万人;组织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暨送文化下乡活动120余场(含川剧),观众6万余人次;举办公益性艺术培训班248班次,参加培训6千余人次;开展第二十二届绵竹年画节暨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第二十四届梨花节开幕式文艺演出、“2023第二届玫瑰村晚”文艺展演、“至善绵竹·筑梦同行”关爱保护未成年人专题慈善晚会、“2023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川剧和民俗表演活动、“浓情端午·香约绵竹”端午节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最美绵竹人”发布活动文艺演出、“WU在绵竹”成都都市圈青年街舞大赛、2023年赏果节开幕式、2023年全国广场舞展演—四川德阳片区赴绵文化惠民展演活动、“安逸耍德阳·百姓大舞台”周周演绵竹专场演出、第三届四川省文创大会民俗表演、2024元旦节迎新年群众文艺汇演等;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25次,公益讲座36次,公益展览16次,亲子活动30次;市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超15万人次,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评为一级图书馆;市博物馆全年接待人数2.6万余人,成功举办“古蜀翘楚文化荟酒香画境谱新篇”国际博物馆日文艺汇演、暑假公益培训班、特展红色记忆主题展、绵竹记忆主题展;诸葛双忠祠参观人数6万余人;年画博物馆举办5场展览,开展各类社教活动100余场;积极参加第八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省市非遗展览展演、文化节、博览会活动10余次,创作的20幅年画作品入选国、省、市各级美术展览。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3周年系列活动。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常住居民电子建档率达93.92%,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81.71%,动态管理率达90.47%;绵竹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0个。其中,医院16个,社区服务中心(站)2个,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132个,诊所11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4727张;卫生技术人员3975人,同比增长5.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42人;绵竹市每千人拥有床位10.7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6819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7540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79006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3785人,城镇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67392人;参加职工失业保险57608人,参加职工工伤保险8603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426622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3144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27955人,生育保险职工58301人。

2023年,绵竹市纳入城乡低保11445户,18277人,共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020.33万元。其中,城市低保2514户,3826人,支出城市低保资金1524.3万元;农村低保8931户,14451人,支出农村低保资金3066.4万元;救助孤儿11名(其中艾滋儿童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5名,发放救助金36.8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费15.4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21.4万元)。

交通运输

绵竹市距德阳市区33千米,距成都59千米,距绵阳26千米,位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内。G545、S107、S419、S216国省道贯穿全境,成万高速、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在境内共设有4个高速路出入口;川青铁路在绵竹市设绵竹南站,德天铁路货运专线通过宝成铁路连接全国。

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有公路总里程2137.95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4.058千米,一级公路108.20千米,二级公路148.878千米,三级公路218.575千米,四级公路1598.367千米,等外路29.881千米;有公路营业性车辆2306辆。其中,客运车辆182辆(其中有20辆天府行),货运车辆1880辆;有城市客运车辆244辆。其中,城市公交94辆、出租车150辆。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绵竹市因“地滨绵水(今绵远河),多竹,故名。”

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为民间工艺美术品,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因出产于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绵竹木版年画通过制粉笺纸、起稿、刻版、印墨、上色、印花、勾线、钤印、题款等制作工序完成。有“鸳鸯笔”、“填水脚”画法和拓片以及挤粉等制作技艺,其绘画性强,用线造型以手工彩绘为主。内容广泛、题材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线条古拙流畅、色彩艳丽明快,用色遵循“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的方式。在内容上讲究“出口要吉利,才能和人意”的选题原则,不论是历史人物、妇女儿童、民间传奇还是戏曲故事,甚至武士神像、动物花果,一律都是喜庆的内容,都有吉祥的名称。在创作构思上活泼俏皮、诙谐幽默,反映了四川人民对生活特有的理解方式,是精神信仰、文化心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戏剧

清代初年绵竹的戏剧活动便很繁盛,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绵竹县令陆箕永在一首《竹枝词》里就曾写道:“山村社戏赛神幢,铁板檀槽柘人梆;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去说吹腔”。乾隆年间,罗江籍进士李调元在《新搜神记》中也写到“绵竹东岳庙有沙弥素有能戏之名,忽一日窃其师千钱,逃入班中学戏”的事。绵竹的戏剧活动已经十分活跃,与戏曲同作为民间艺术品种的绵竹年画,也同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至迟在清代乾隆年间,就有《西厢记》等戏剧年画问世。

非遗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绵竹市地方特产有赵坡茶剑南春绵竹年画

著名人物

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4月20日),张栻的父亲。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南宋名相、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学者,西汉留侯张良之后。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人。抗金名将张浚长子,出生在绵竹九龙的无为山。曾创建湖南长沙城南书院,主持岳麓书院,确立了宋代理学中的湖湘学派的重要地位,堪称南宋理学宗师。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

刘宇亮,字季龙,号蓬玄。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屡迁吏部右侍郎。明崇祯十年(1637年)八月,擢礼部尚书,与傅冠薛国观同入阁。

杨锐(1857年—1898年),字叔峤,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

王干青,原名王世祯,别号王翼,化名潜夫,原五福乡人,革命烈士。早年追随孙中山信仰三民主义,“四一二”事变后,积极追随共产党,四川临解放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成都十二桥

骆是愚,历任中共洪毅县委副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副处长。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中共兰州市委书记处书记,甘肃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四川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

能海(1886年—1966年),俗名龚学光,字缉熙,汉旺镇人。原系涪陵白象山天宝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是一位精研密经,弘扬佛法,中外闻名的爱国高僧。

赵利群,早期优秀共产党员

袁庭栋,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著作有《张献忠传论》《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合作)、《中国古代战争》《古代职官漫话》《巴蜀文化图典》(合作)、《天府的记忆》等。

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14日,绵竹市获评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8年12月,绵竹市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10月,绵竹市入选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19年10月,在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绵竹荣获“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的称号。

2019年12月6日,绵竹市入选“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2019年12月28日,绵竹市入选“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20年3月31日,绵竹市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0年5月29日,绵竹市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6月,绵竹市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6月9日,绵竹市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0年7月,绵竹市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年9月22日,绵竹市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12月,绵竹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0年12月28日,绵竹市被授予“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

2021年2月18日,绵竹市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3月,绵竹市入选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公布的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名单。

2021年7月15日,绵竹市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绵竹市入选四川省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先行县名单。

2021年8月,绵竹市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9月,绵竹市入选“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1年11月,绵竹市入选2021年度拟认定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公示名单。

2021年11月3日,绵竹市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1月,绵竹市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1年12月,绵竹市被水利部认定为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2年1月,绵竹市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评选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

2022年3月,绵竹市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2022年9月,绵竹市入选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公示名单。

2023年,绵竹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酒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美酒名城·德阳绵竹”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