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2-23 22:48

苹(学名:Marsilea quadrifolia L.)是苹科苹属植物,植株高5-2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分枝,顶端被有淡棕色毛,茎节远离,向上发出一至数枚叶子。叶柄长5-20厘米;叶片由4片倒三角形的小叶组成。叶脉从小叶基部向上呈放射状分叉。孢子果双生或单生于短柄上。每个孢子果内含多数孢子囊。子囊果期7-9月。

形态特征

植株高5-2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分枝,顶端被有淡棕色毛,茎节远离,向上发出一至数枚叶子。叶柄长5-20厘米;叶片由4片倒三角形的小叶组成,呈十字形,长宽各1-2.5厘米,外缘半圆形,基部楔形,全缘,幼时被毛,草质。叶脉从小叶基部向上呈放射状分叉,组成狭长网眼,伸向叶边,无内藏小脉。孢子果双生或单生于短柄上,而柄着生于叶柄基部,长椭圆形,幼时被毛,褐色,木质,坚硬。每个孢子果内含多数孢子囊,大小孢子囊同生于孢子囊托上,一个大孢子囊内只有一个大孢子,而小孢子囊内有多数小孢子。子囊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湖泊、池塘、河流的浅水区域,水田、沼泽、沟渠中,常呈大面积分布,成为优势种群,其伴生的植物有稗草、母草、水苋、水丁香、矮慈姑、鸭舌草等。在浅水区域呈挺刀植物,深水区域为浮叶植物状,在潮湿的土上也常见分布。喜光耐荫,在阳光直射时长势良好,稍有遮荫之地也能正常生长。苹喜温暖,耐低温,其不耐干旱,在15-24℃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当气温低于10℃时,植株生长明显减缓。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世界温热两带地区;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北达华北和辽宁,西到新疆。

繁殖方法

该种植物以分株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3-4月进行。在操作时可将根茎从泥中掘出,切成带有3-4节腋芽的小段,另行栽种即可。亦可采用播孢法进行育苗。孢子繁殖用健壮的孢子叶作繁殖材料,将孢子叶平铺在土壤表面,孢子向下约2个月内孢子发芽。无性繁殖是将地下匍茎切成段扦插保水保温。

栽培技术

盆栽

栽培基质可使用由腐叶、河泥、园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质,它们的比例按体积计依次为0.5:2:2,最好同时掺入少量骨粉。盆栽多在分株时进行定植,可以使用无排水扎的中型花盆作为栽培容器。通常无需施用基肥,每盆可放入5-7株成形种苗。在操作时先垫些栽培基质,然后保持适当间距放入种苗,经扶正后,再继续填入基质,略加按实,注意至少留出10厘米的沿口。当操作结束后立即灌水,为了便于缓苗,定植操作最好在傍晚时进行。

管理

苹宜使用硬度中等的淡水。它对肥料的需求量不多,生长旺盛阶段追肥2-3次即可。在入冬后叶片逐渐枯萎,但根茎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夏秋高温时节,要经常清除杂草,否则植株生长会受到影响。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苹不易患病,亦较少受到有害动物的侵袭。该种植物为多年生,其发苗较快,抗逆性强。自定植后其最佳观赏时段每年仅为数月,在不翻盆的情况下,其连续栽种不宜超过2年。

主要价值

饲料:苹可作饲料。

药用: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外用治疮痈,毒蛇咬伤。

观赏:该种植物可室外进行栽种,用于池边、湖畔或其附近的湿地。亦可栽种于水盆中,装点庭院、窗前。

物种危害

苹在有些山区深泥田大量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田生长。

防治方法

草多田块可用二甲四氯、2,4-二氯苯氧乙酸、五氯酚钠等药剂防除。及时清楚根茎,铲除地边草,或在中耕时深耥,将其深埋泥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