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子侯刻石

更新时间:2024-04-22 10:31

《莱子侯刻石》是刊刻于新朝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的一方石刻,又称“莱子侯封田刻石”“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等,无撰书者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藏于邹城博物馆

石刻内容

释文

始建国天凤┘三年二月十┘三日,莱①子侯┘为丈②人为封,┘使偖子良等┘用百余人,后┘子孙毋坏败。┘

题记

嘉庆丁丑秋,滕七四老人颜逢甲同邹孙生容、王补、仲绪┘山得此于卧虎山前,盖封田赡族,勒石戒子孙者。近二┘千年未泐,亦无知者,可异也。逢甲记,生容书。┘

附注

①此字(第3行第3字)从“木”,“羊”省声,郭沫若认为此字“正中竖画上下不相联贯,与俗‘来’字亦不类。赵之谦《补寰宇访碑录》于此字亦存疑,确有见地。余意字当从木,羊省声,殆‘样’字之异。”即认为此字应释为“样”字,并认为“样子侯当是邹县附近侯国之君长”。但“样子侯”于史无征,其名似亦扞格南通,且东汉武梁祠画像题字中“莱子父”的“莱”字与此字相似。因此,当释为“样”字还没有其他更可靠的旁证以前,仍以释为“莱”字为是。

②此字(第4行第2字)从“十”、从“又”,陆耀遹《金石续编》等释为“支”字,认为“支人”指“族人”,但汉代以及汉代之前的文献中尚未见“支人”一词,将“丈人”释为“支人”或“支人”意为“族人”没有文献证据的支持。而许慎说文解字》称“丈”字是“十尺也。从又持十。”而称“支”字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此字在字形上更接近与“丈”字。同时,与《莱子侯刻石》时代相近的敦煌汉简中的“丈”字与此字的写法相同。此外,《史记》和《汉书》多见“丈人”一词,释为“丈人”有文献证据的支持。故此字应释为“丈”字而非“支”字,意为“长辈、宗族之长”。

(说明:┘表示分行。)

创作背景

《莱子侯刻石》刊刻于新朝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颜逢甲的跋文称《莱子侯刻石》是为“封田赡族”而立。

艺术鉴赏

技法

《莱子侯刻石》的笔意率真,刀刻与书写浑然成趣。其笔画直肆,似无波磔但多韵味,痛快率真,点画丰筋力满,趣味横生,并熔篆籀之古意写隶,提按变化微妙尤出新奇。其结体新奇,中宫舒宕,字体偏扁,力往四周扩张,翻折多姿,松而不散,疏密得体。其章法不同于一般汉碑和汉简,布白匀中多变,疏密有致,全篇取横势,刻有竖格线和周边框线及装饰斜纹,行间虽有格线,但力求紧凑,行中各字间距较大,无拥挤之感。

风格

《莱子侯刻石》的风格为古拙奇瑰,天真罄露,笔力劲健,气势开张,整体书风颇近《石门颂》,飘逸飞动,然更显拙稚多趣,看似十分随便,实则抱合严谨;又如《封龙山颂》,气魄恢宏,然更见老辣骨健。

作品评价

清代藏书家颜逢甲:与曲阜五凤二年刻,永平部君摩厓是一家眷属,盖八字未分,隶初体也。(《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汉一·莱子矦赡族戒石》)

清代金石学家冯云鹏、冯云鹓:此石虽非后人伪刻,亦系当时野制,无深长意趣。(《金石索·石索一·汉天凤刻石》)

清代书画家瞿中溶:此刻结体秀劲古茂,在《上谷府卿》《祝其卿》二坟坛石刻之上,尚是西汉文字,可宝也。(《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汉一·莱子矦赡族戒石》)

清代书法家王金策:余见近人《金石索》一书缩刻西汉之末,本来面目十无一二矣。而其跋识鄙为“野制,无深长意趣”,不知原刻正以朴拙倍见古情。今人无事不胜古人,惟朴拙万不可及。(《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汉一·莱子矦赡族戒石》)

清代书法家方朔:①以篆为隶,结构简劲,意味古雅。②虽不能如孔庙《五凤二年刻石》之高超浑古,要亦遥相辉映,为西汉隶书之佳品。(《枕经堂金石跋·卷二·新莽天凤三年石刻跋》)

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是刻苍劲简质,汉隶之存者为最古,亦为最高。(《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一·汉·莱子侯刻石》)

历史传承

马邦玉汉碑录文》,王仲磊于清代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先发现了《莱子侯刻石》,但因忘记具体位置而与《莱子侯刻石》失之交臂。(《汉碑录文》:“右王莽时刻石,旧在凫山东北支山,俗名卧虎山之阳,去余家二十许里。余于乾隆壬子夏,闻内弟王仲磊言有一方石,刻字似篆似隶,首行有国字、凤字。偕往寻之,仲磊忘忘其处,未见也。迨嘉庆丁丑,滕人颜逢甲、王辅、邹人孙升容共拓之,以一拓寄余,余命儿辈往舁之,乃于前一日已送至邹县孟子庙中,置斋宿房内。”)清代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滕县颜逢甲等人于山东邹城峄山西南二十余里卧虎山前发现了《莱子侯刻石》,后移至孟庙。公元2002年邹城博物馆开馆后,移至邹城博物馆石刻展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