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

更新时间:2024-05-19 18:12

龋病,亦称龋齿、蛀牙,是一个常见的口腔疾病,由于细菌感染和饮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破坏。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为细菌、饮食、宿主以及时间的共同作用。细菌感染是主要引起因素,常见的致龋菌有变异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等。高危人群主要为饮食习惯不良者、口腔卫生欠佳者以及抗龋能力较差者。

病因

1962年,Keyes等人通过实验证明,龋病的发生需要同时存在细菌、饮食、宿主三方面的因素,即龋病的三联因素论,这一观点逐步被口腔医学界所认同。到1976年,Newbrun在三联因素论的基础上又加了时间因素,被人们称做四联因素论,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发病原因

只有在细菌、饮食、宿主、时间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龋洞

细菌为龋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口腔内的细菌种类较多。

常见的致龋菌主要有变异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等。变异链球菌和放线菌的产酸力都比较强,可造成牙质局部脱矿,导致龋病病变。变形链球菌能使牙齿光滑面发生龋病,放线菌能造成窝沟龋,而乳酸杆菌则会加速龋病的发展。

进食含糖(特别是蔗糖)较多的食物,糖可滞留于牙齿隐蔽部位,细菌利用糖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可造成釉质脱矿,从而导致龋病的发生。

主要有牙齿和唾液两方面因素。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或者重叠均会增加龋病的发生风险。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它的质与量的变化,抗菌系统的改变以及缓冲能力都与龋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龋病的发展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从菌斑形成到牙质脱矿再到龋洞的全过程均需要一定的时间。

诱发因素

牙齿发育期(从婴儿出生到6个月)蛋白质缺乏可导致唾液腺的发育异常,从而使牙齿丧失唾液的保护,容易发生龋病。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开始萎缩,牙根面外露,容易使细菌聚集,常常造成根面龋

症状

健康的牙齿表面应该是完整、光滑、有光泽的。龋病患者的牙齿在发病早期可能会出现白色斑块或黄褐色斑点,此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中期以后患者会出现对冷、热、甜、酸敏感的现象,同时牙齿外观上会发现有龋洞。

随着病程的发展龋洞也会越来越大,甚至还可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颌骨炎症等一系列的并发症,最终可能导致牙齿丧失。

典型症状

牙齿表面开始有无光泽的白色斑块或因着色而呈现黄褐色,一般无明显龋洞。

龋病若没有及时治疗,则会慢慢形成龋洞,此时会对外界刺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塞等)比较敏感,遭受刺激容易感到酸痛,刺激去除后症状即消失。

一般龋洞比较大,龋损已达到牙本质深层,用牙科医生的探针或牙签等物体触碰有明显疼痛感,对外界刺激可出现比中期更明显的疼痛反应。

就医

当进食冷、热、甜、酸的食物时,牙齿有酸痛感并发现有龋洞,应及时就医。龋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如不进行治疗,其病程发展将一直延续,进一步对牙齿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诊断依据

牙齿实质性的缺损,可以看到或探到龋洞,在探诊时,洞底比正常牙组织软,X线片可以发现病变部位的密度比周围正常组织明显降低。

就诊科室

口腔科

相关检查

观察牙齿有无颜色改变以及有无空洞形成。

当牙齿有龋洞出现时,可探测龋洞大小、深度以及有无穿髓等现象。

当牙齿对酸甜冷热刺激有疼痛感时,可以帮助确定牙髓状态。

当牙齿的龋洞不易被视诊和探诊发现时,可借助口腔X线片确定龋洞的深度及其与牙髓腔的关系。

采用光导纤维术照射牙齿,以检查邻面是否存在龋洞。

鉴别诊断

龋病需与牙齿过敏症、慢性牙髓炎相鉴别。

牙齿过敏症为对酸甜、冷热以及机械作用(刷牙,咬硬物)有酸痛症状。用探针在牙面滑动可找到过敏区,但是牙齿无龋洞。

其症状为不定期自发痛、激发痛及食物嵌塞痛,较严重,且疼痛有延续性,有轻度叩痛。

治疗

龋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针对龋损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早期釉质龋未出现牙体组织缺损的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一旦出现组织缺损,需采用修复治疗的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口腔科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治疗操作过程中的外用药;必要时也会予以口服、含服等药物。

使用氟化物防龋,即用于窝沟封闭及初期龋的预防性充填。常用的氟化物有75%氟化钠甘油糊剂、8%氟化亚锡溶液等,氟化物对软组织无腐蚀性,不会使牙变色,安全有效,前牙后牙均可使用。

使用氟化铵银制剂处理龋洞,可使龋损停止进展。氟化铵银会使牙齿变黑,一般多用于乳牙

手术治疗

龋病发展造成牙体组织的实质缺损,是不能进行自行修复的,必须选择充填术来治疗,以达到恢复牙齿原有形态和功能的目的。通过手术去除牙齿的龋坏组织,制备成一定洞形,经隔湿、消毒、垫底,再选用银汞合金充填材料修复缺损。

是指以复合树脂为填充材料修复牙齿缺损的技术。复合树脂最突出的优点是美观,能与牙齿进行最佳配色,与牙体组织形成粘接固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牙色修复材料。适用于前牙和大面积龋损牙齿的修复。

当牙体组织缺损较大时,可进行嵌体修复。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组织内部,恢复牙体缺损形态和功能的冠内固位体。嵌体具有机械性能优良和美观的特点,可以较好恢复咬合面形态和邻面接触关系,消除食物嵌塞。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其他治疗

用再矿化制剂使已经脱矿的牙釉质再次矿化,恢复硬度,终止或消除早期龋损。适用于光滑面的早期龋、白垩斑或褐斑。再矿化液的配方中含有不同比例的钙、磷和氟,其中钙与磷的含量和比例对龋损的矿化效果有明显影响,一般认为钙磷之比为1.63时再矿化效果较好。

窝沟封闭是早期窝沟龋的有效防治方法。牙齿咬合面在发育过程中会形成形态不一的窝沟,细菌、食物残渣最常堆积其中,封闭剂通过隔绝窝沟与口腔环境,阻止细菌、食物残渣等进入,达到防治的目的。

窝沟封闭剂主要由树脂稀释剂引发剂及一些辅助成分,如填料、氟化物、染料等组成,其中树脂是封闭剂的主体材料。

预后

龋病会使牙齿硬组织发生进行性破坏,龋洞一旦形成,就不会自行修复。但通过修复治疗可以恢复牙的原始形态和生理功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髓腔异常或操作不当都可引起牙髓暴露。青少年或者成年人穿髓孔较小的可尝试盖髓,穿髓孔较大或深龋坏露髓者可做牙髓摘除术。

充填后疼痛可分为牙髓性疼痛和牙周性疼痛。

如果诊断为牙髓炎,则进行牙髓治疗,青少年的早期牙髓炎可试做活髓保存。

如果牙周组织受损,如充填材料在牙龈边缘形成悬突,刺激牙龈或食物嵌塞,则需拆除重新充填。如果充填材料过高,咬合时有早接触,并引起咀嚼疼痛时,可以适当磨除高点。

充填体可能在治疗后发生折断或脱落,须去除并重新充填治疗;还有发生残留牙齿折裂的情况,如果不可修复时,应予以拔除。

备洞时未将龋坏组织除净,可导致充填后龋损继续发展。如发生继发龋,应先去除充填物,去净龋损组织,重新进行充填。

危害

经常造成牙根尖等部位的炎症,严重时局部肿胀;如脓液和细菌被吸收,可引起败血症菌血症

坏牙根不能咀嚼食物;加重胃肠道负担。

对于老年人来说,严重龋坏可造成大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牙体缺损,涉及多个乳磨牙时可降低咀嚼功能;

龋洞内食物残渣滞留,细菌聚集,使口腔卫生恶化,影响恒牙发生龋患;

乳牙根尖周炎影响继承恒牙牙胚,造成其釉质发育及正常萌出障碍;

乳牙因龋早失,造成恒牙间隙缩小,因间隙不足发生位置异常;

乳牙龋坏破损的牙冠易损伤局部的口腔黏膜组织;

乳牙龋坏严重,造成咀嚼功能降低,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乳牙龋病发展为根尖周病可作为病灶牙使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病灶感染

影响美观和正确发音。

预防

防龋工作应从牙齿一萌出就开始。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