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安全性

更新时间:2022-08-26 10:04

被动安全性,主要用于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本身减轻人员伤害和货物损失的能力。

简介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涉及的问题很多,其核心是要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而汽车碰撞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瞬时物理过程,它包括成百上千个零件的复杂变形和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其中包括以大变形、大应变为特征的几何非线性,以弹性变形为特征的材料非线性,以不同零部件表面接触摩擦作用为特征的边界非线性。这些非线性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使汽车碰撞过程的分析变得非常复杂。但多年来经过国内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艰苦努力和不断创新,发明了一系列汽车碰撞缓冲吸能的结构和装置,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有效地保护了乘员。采用现代被动安全性措施挽救了大量人的生命,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安全性分类

汽车的安全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指的是车辆能够提供的主动的避免危险的能力,而被动安全性是指在事故中能提供给的安全性。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是指车子在发生事故后能对车内乘客及外部行人提供避免或降低伤害的保护措施。

汽车的被动安全系统

汽车的被动安全系统主要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智能安全带及安全气囊系统、吸能式车体结构等。安全气囊作为乘员约束保护系统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现代汽车被动安全性的标志,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乘用车的前排座位几乎都安装正面碰撞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的装车率也迅速上升。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当汽车受到强大冲击时可以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安全,防止驾乘人员受到严重的脑损伤,而大大降低中等、严重正面碰撞中乘员受伤的风险。另外,基于GPS技术的车辆智能安全保障系统技术也得到应用,车辆智能安全保障系统是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它包括安全系统、危险预警系统、防撞系统等,涉及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决策控制技术、信息显示技术、驾驶状态监控技术等。利用车身四周的传感器分别探测车辆前后左右的路况,为驾驶员提供及时的回避操作指令,并提醒驾驶员保持安全车距,防止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其他物体或车辆与行人间的正面、追尾和侧向碰撞。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国内外现状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5万辆和1806.2万辆),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均非常重视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推出的最新车型基本上与全球同步,促使我国汽车安全技术总体上与全球接轨。我国汽车发展半个世纪历史中,有关汽车安全性能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最初的保险杠减振系统、乘员安全带系统、安全气囊,到汽车的碰撞试验,防抱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系统(ASR)、电子稳定控制 (ESP),到无盲点、无视差安全后视镜及儿童座椅系统的研究,汽车的安全性能正日趋完善,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安全技术应用到汽车上。

另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从2006年开始推出“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从这几年碰撞结果来看,四星级、五星级乘用车的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消灭了二星级乘用车。C-NCAP的实施,较快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汽车碰撞安全技术的提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将推出C-NCAP(2012年版)。 汽车安全技术大多是集电子、机械、材料甚至化工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性能优异、质量稳定的安全技术产品最初随着国外引进车型而装配到汽车中,造成目前我国高端安全技术产品主要由国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其合资企业垄断。

近几年,我国乘用车普遍安装了ABS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我国汽车安全性能。2009年我国电子稳定控制(ESP)系统安装率在11%左右,与欧洲ESP安装率相比相差很大。 目前,我国M1类汽车前后排位置全部安装了安全带,M2类和M3类汽车前排座位也安装了安全带。具有预紧和限力功能的安全带主要应用于我国中高档轿车上,仅个别中低档轿车高配车型安全带具有预警功能。我国乘用车驾驶员座位基本上都安装了安全气囊,除极个别低档车型外。乘用车越高档,前后排座椅安全气囊比例就越高,如安装正面安全气囊(驾驶员侧和乘员侧)及侧面安全气囊,有不少车型安装了侧面帘式安全气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