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

更新时间:2024-08-19 15:47

许倬云(Cho-Yun Hsu),男,汉族,江苏无锡人,1930年9月2日(农历七月初十)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1948年底,随家到中国台湾,1970年,定居美国匹兹堡。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0年,已经育有两儿两女的许凤藻、章舜英夫妇在厦门又收获了一对双胞胎,哥哥叫许倬云,弟弟一切正常,哥哥却先天性肌肉萎缩导致手脚弯曲,一辈子离不开拐杖;许倬云在手足中排行第七。尽管成长艰难,但哥哥姐姐都对许倬云非常疼爱,在有着8个孩子的大家庭中,许倬云从来没有感到被冷落、被歧视。

1933年,父亲许凤藻由厦门海关监督转任湖北沙市荆沙关监督、兼任外交交涉员。第一次从厦门回到无锡,再从无锡转南京,经由长江到沙市区,童稚之时的许倬云随父母迁到湖北沙市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许倬云与家人一起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于沙市、老河口、万县。7岁的许倬云对战时生活记忆深刻,看见流离失所、死亡和战火,知道什么叫饥饿和恐惧。许凤藻被派主持第五战区经济委员会后,工作重心是保障军粮民食供应以及安定社会秩序。随着战线的推移,父亲到处驻点办公,全家人只好跟着走。关于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许倬云回忆:“在抗战逃难中,父亲单位里总是有身强力壮的人背着我。”

在1946年之前,许倬云因身体残疾都是在家自修,接受父亲、兄姐的指导。父亲虽是武官,人文素养却非常高,地理、历史、文学功底都不错。书架上,藏书甚多。书房即是课堂,父亲读什么书,许倬云就跟着读什么书。比如南宋年间的《东莱博议》。许倬云最初沉迷于看武侠小说,10岁时遵父命读《史记》。十三四岁时,兄弟姐妹们都去上学,住在学校里。当年他们的学校都流亡在几百里、几千里之外,只有许倬云独居在重庆南山,除了松树就是白鸽。

教育经历

1946年,许倬云插班进入无锡辅仁中学就读高中。辅仁中学创建于1918年,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预备学校,该校虽然规模小,但教学严格。许倬云是跨过小学、初中,直接进入高中,父母去跟学校商议,学校只列出一项条件:第一学期必须及格。许倬云刚入学时没有学籍,是寄读生,参加月考之后,才升级为正式生。许倬云认为同学之间对他的帮助,不仅是补足了自己缺少正常教育的遗憾;而且,又因此得到许多同学互相帮助的经验。

1948年底,局势变得非常动荡,许倬云随二姐许婉清夫妇南下去了台湾。

1949年,作为流亡学生,许倬云插班进入台南二中读高三,读了三个月就高中毕业。

1949年8月,考入台大外文系。高中毕业后,考虑将来可在家做翻译,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方东美的太太帮他填报了台大外语系。因为校长傅斯年看到他的入学成绩,认为他应该去读历史系。

1950年,大二,转入历史系。以历史系为主,考古人类学系为辅。当时“中央研究院”迁台的人马多在台大兼课,许倬云有幸受到诸多学术大家指点,还常常是一两个人一班“吃小灶”。除历史外,他兴趣广泛。选课加旁听,课程横跨历史系、中文系、外文系和考古人类学系。

1953年,台大历史系毕业,考入台大文科研究所,主攻中国上古史。研究所刚成立,没几个学生,老师还是原班人马。在一众名师训练下,他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学派,虽杂学无章,却受益良多,打下了跨学科研究历史的根基。许倬云回忆台大时期的授业恩师时说道:“一辈子感激的是不同风格、途径的老师,每个人都给我一些东西,每个人都给一个终身仰慕的楷模。”

1956年,从台大文科研究所毕业,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在胡适的帮助下,获得纽约华侨徐铭信的1500美元奖学金,得以赴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

1957年,许倬云前往美国读博士,经历了58天航海,8月中旬,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东方研究所。那时,韦伯理论正被芝加哥大学引入美国学术界,他选择了“官僚制度”课程。

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 人文科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62年,芝加哥大学毕业,许倬云拒绝了五份美国工作的邀请(其中包括芝加哥大学),选择回到台湾。当时他是第一位学成返台的文科博士,同时在台大历史系、史语所和“中研院”任职,后来在台大做到历史系主任。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多所知名大学

1965年,任台大历史系主任(1965-1970)

1967年,任“中研究”史语所研究员(1967-1971)

1970年,辞台大历史系主任,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任历史系及社会学系访问教授(1970年起)东方研究评议会主席;迫于台湾的时局,选择定居匹兹堡至今。

1972年,辞“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台大历史系教授职,任匹兹堡大学长聘教授。

1976年,取得美国护照,同时持有中国台湾身份证明。

1978年,当选富布赖特学者(Fulbright-Hays Reserch Abroad Fellow)。

198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十三届人文组院士;升任匹兹堡大学讲座教授。

1982年,任匹兹堡大学校聘讲座教授(1982一1998)。

1984年,任台大历史系讲座教授(1984一1985)。

1986年,当选美国优等生荣誉学会(Phi Beta Kappa Society)荣誉会士(1986年起)。

1988年,任海外时报文化基金会董事。

1989年,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成立,任董事(1989年起)并主持北美分区会务;任“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

1991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穆讲座”教授,主讲《中国文化的形成》《中国文化的演化》《中国文化的转变》,后集结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出版。

1992年, 任香港中文大学“伟伦讲座教授”(1992-1998)、“中研院”史语所“傅斯年讲座教授”;首次回中国大陆,赴陕西考古研究所观看文物。

1996年,任美国夏威夷大学“本斯讲座教授”、东西文化中心资深访问学人。

1998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荣誉教授(1998-2001)、美国杜克大学“西孟讲座教授”(1998-2001);受邀与杨振宁、刘兆汉、刘遵义、余范英担任华英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

1999年,任匹兹堡大学荣休校聘讲座教授(1999年起)、东海大学“王惕吾讲座教授”、“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1999-2000)。

2000年,任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名誉教授;获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科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1年,任“中研院”史语所特聘讲座教授、中央大学“李国鼎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

2003年,任北京大学“光华讲座教授”,主讲《从历史看领导》系列,后集结为《从历史看管理》出版;任“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2003-2004)。

2004年,荣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受聘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2004-2009)讲座教授。

2005年,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首届“余纪忠暨夫人讲座”特聘讲座教授;任东南大学荣誉教授

2006年,任台湾大学历史系特聘讲座教授、“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万古江河》由台北汉声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7年 ,任香港中文大学首届“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教授”,演讲《古代中国文化核心地区的形成》。

2008年,任台湾大学“孙运璿先生管理讲座教授”,演讲《从历史汲取管理经验》。

2009年,庆祝许倬云八旬寿辰,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特举办“近六十年海峡两岸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发表讲演:《近六十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思历程》。

2010年,获政治大学颁赠文学荣誉博士;洪建全文教基金会主办《许倬云院士80大寿研讨会》,在会上演讲:《面向大众的史学》

2011年,开始长达十年的大众史学写作,如《大国霸业的兴废》(2012)《台湾四百年》(2013)《说中国》(2015)《中国文化的精神》(2018)《许倬云说美国》(2020)《往里走,安顿自己》(2022)等。

2020年,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九十大寿当天,《许倬云说美国》出版;《十三邀》采访播出,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现象;针对当时纷乱的国际局势和瘟疫导致的人心慌乱,在高山书院讲授“许倬云十日谈”

2021年,《许倬云十日谈》音频课程在看理想上线;喜马拉雅《许倬云的极简美国史》音频课上线;在荔枝播客主讲《许倬云教育十日谈》:在混沌学园主讲《许倬云先生八堂人类文明通史课》;在三联中读主讲《谁塑造了我们·第一季》课程总序;在百度发表《人生开学季》演讲;在华夏同学会主讲《大历史下的中美、世界与我们的未来》

2022年,创作完成晚年收官之作《经纬华夏》;在B站主讲30集系列课程《许倬云讲世界历史:五百年大变局》;在中欧商学院主讲《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在知乎作演讲《如何与工作相处》;在混沌学园主讲《我的人生原则》;在正和岛对话张维迎:《企业家精神与中国文化》;在B站对话项飚:《焦虑年代,如何寻找自我的出路》;在B站对话刘擎:《不确定的年代,如何安顿自己的心》;在抖音对话俞敏洪:《往里走,安顿自己》;在网易思想之夜对话余世存:《从中国传统文化名声资源,求得安心所在》;在抖音对话项飚:《今天我们如何安身立命》。

2023年,在澎湃网发表新年感言:《人生在世,如大海行舟》;在岳麓书院主讲《“朱张会讲”与“差序格局”》。

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

任教经历

人物思想

治史经历

许倬云的学术成就,与其大时代下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与其说是他选择历史,不如说是历史选择了他。许倬云说“因为我一辈子不能动,不能跟人家一起玩,所以永远做一个旁观者,这跟我一辈子做历史研究有相当大的关系,历史学家也做旁观者。”这使得许倬云终身的历史研究,都注重“常民”视角,而非传统的政治史或帝王将相。

幼时的战争经历,让许倬云有了一般知识分子不曾有的丰厚的人生体验,因此对生命格外敬重,关心民间疾苦。也正因这段经历,直接触发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研究对象的选择。他第一本英文专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和第二本英文专著《汉代农业》,都与中国古代农村有关。许倬云曾说过,在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农村的变化不大,他当时看到的农村与汉代差别不大。这段经历促使他写下的这两本研究专著,也让他踏入了学界的大门。在持续一生的写作治学当中,也在从不中断的对他人、对世界的关注中。

在台大的恩师有:考古学家李济(字济之)曾主持河南安阳的殷墟发掘,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1979年8月,业师李济病逝,许倬云撰《悼念济之师》。历史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沈刚伯,是西洋史研究的开路者。考古学家董作宾,是民国时期甲骨文研究最重要的甲骨学“四堂”之一。文化人类学家李宗侗经常派三轮车接学生去家里上课。民族学家凌纯声,完成中国第一部民族学调查。对于许倬云一生学科选择影响很深的是傅斯年,傅斯年是史料学派的代表,其《 夷夏东西说 》《 周东封与殷遗民 》《 性命古训辩证 》 等一系列论著影响深远,许倬云一一拜读受益良多,并在研究中继承和发扬他的思想。许倬云《西周史》出版后,他特地题赠给傅斯年,并于墓前供奉一本,感恩这位奠定了他一生治学方向的老校长。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期间,真正接触到西方学术。他的导师顾立雅是美国第一代汉学家,顾立雅劝他去搞比较研究,让他把主要力量放在中东。于是,许倬云跟约翰·威尔逊学埃及学,也学习巴比伦学与亚述学。他将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历史和中国上古史作对比,由此他提出理解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观点,首先,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之间的关系很深,互相影响;其次,从古埃及和两河文明的发展过程和互相影响的形态反观中国,发现中国本身不是统一的一整片,而是黄河流域长江淮河流域长城之外的草原三片地区互相影响而发展出来的。那时,韦伯理论正被芝加哥大学引入美国学术界,受韦伯理论影响,他开始关注社会学、城市经济学,许多杂乱的学科知识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许倬云承认,韦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治学方法,喜欢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这样做是要寻找各文化发展的特殊轨迹。许倬云日后回顾,在芝加哥“读了”五年的美国社会,并非全通过书本,因为“日子过得非常丰富:开刀、念书、搞民权、神学院宿舍里聊天。”经由如此的传奇经历,他见识了美国最底层的生活,包括美式政治中不完美甚至丑陋的现象。

1965年,许倬云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论文《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C.》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哈佛大学汉学巨擘费正清评价为“小经典”。2006年,这本书在大陆翻译出版,名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

史学思想

许倬云提倡史学研究首先要正确掌握大线索,才能保证研究方向的准确性,增加研究的价值。在实际研究中,许倬云不纠结于对某一史实细节的探讨,而是立足于大视角,或者从纵向上梳理历史时间坐标轴上的流变过程。许倬云的宏观梳理主要是追寻中国历史的时间线索,观察变化过程。系统的论述则主要针对固定的时间段,从多角度辩证考察。这种研究理论,使他得以跳脱历史之外,获得更宏远的视角。在这一方面,许倬云主要关注了中国文化史的内容,其成果有《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等。或者从横向出发,多角度、系统地探讨,通盘地论证某一时段的历史画面,其成果有《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等。

许倬云的史学研究既是他学术活动的重点和基石,也是他认识世界的途径。他在史学领域有具体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将学思发散到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在治学上,除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外,许倬云还将从历史研究中获得的知识和体认作为认知世界的材料,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研究现实的问题。坚持史学的基本原则,但立于史学的疆域之外,更宏阔地观察世界,将史学与相关学科相连接,得到独特的哲思。

“这种始终处于变化和兼容的历史观影响了他一生的治学面向,无论是那些谈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著作,还是那些具体到某一朝代的微观历史研究,都渗透着他自己对历史的深层体验与观察。他是一个历史的旁观者,但是从旁观者的体悟经验中,他反而意识到了历史对个体的影响,也意识到个体对历史的作用,这两者缺一不可。”

许倬云是当代华裔海外史家的代表,其史学思想传播至海内外。

许倬云的作品在大陆地区的引进出版,带来了史学研究新的模式,史学观点的论述、史学思想体系的架构、史学方法的运用,有其独到之处。许倬云的大线索、系统论、区系划分等,为大陆史学带来了新的探究途径,他的著作展示了世界史学发展的成果,提供了将西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历史研究相结合的范本,为中国史学界与西方交流搭建了桥梁。

社会文化思想

许倬云每写一部书、一篇论文,不是简单地排比时代的先后、人事的更迭,而是用心去追求中国文化的本质。以他最具代表性的三部学术专著为例,《西周史》是在探寻中国文化秩序的本源,写到西周亡国,他会联想到抗战时期同胞的惨状而落泪;《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关注的是一个社会的分层与流动机制;《汉代农业》则关注人口压力、市场网络、政府和工商关系,给近代以来的三农问题带来了很多启发。

连续十几年,许倬云多次回到中国大陆考古,看到农耕工具,他想起幼时接触的战争时期的中国农村;目睹邻里乡党的人际关系,他想到了自己出身的士大夫家族。“历史的意义在于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70岁之后的许倬云,致力于为普通人写作。开始致力于大众史学,不写王侯将相,不讲开疆辟土,只“为老百姓写史”,希望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绽现一番鱼跃鸢飞的美丽新世界”。“说中国”“说历史”系列陆续完成,每一本书,都离不开中国,离不开中国文化。

此后的十多部著作,其范围不出大型集合体的聚散、思想文化的盈缩,还有社会节奏的变迁,都是为了给普通读者提供一种切实的历史参照物,让读者有所思,有所得。

许倬云主张,读书固然重要,更要读“社会”这本大书。近年来,许倬云的线上课程、演讲、谈话频频“破圈”,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九十多岁了,仍保持着少年时的习惯,每天看英文报刊、两岸的中文资讯,为变化剧烈的世界心怀忧虑,对新技术的关心和思考。对于个人主义之下日渐疏离的人伦关系显得忧心忡忡。对于“人工智能会对包括历史在内的人文学科造成什么改变的问题”,他回复道:“我不担心AI超越我们,我担心我们忘了别人——人跟人之间不再有面对面的接触,人把自己封锁在小盒子里边,忘了外面有血有肉的别人。”

许倬云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认为20世纪见证了文化的崩溃,21世纪是否能够伴随若突破,还未可知。科学在给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播来了人类对自身定位的迷茫,世界正在经历变化,也正在寻求破解。许倬云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够成为追寻这一答案的有生力量,也应该承担起重建世界文明的责任。

许倬云将专业研究、家国情怀与知识行动联系在一起,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在知识分子这个话题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许倬云(2020)一篇名为“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及未来世界的知识分子”的著名演讲,该演讲的时间是2006年。其中体现出深切的忧患意识,指出不论欧美还是中国,专家型的人才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够把专业跟社会、国家、世界发展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人越来越少。

许倬云提倡,学者,尤其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者,不仅应该成为学术上的专家,更应该思考世界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与时代和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知识分子作为助推社会进步与变革的一大力量,对自身使命的反思将深切影响其知识实践,并最终对世界、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产生影响。

治学成就

许倬云一生离开不了先天残障造成的种种病痛。也就在长期的痛苦折磨中,他完成了一部又一部的著作。自青年到老年,他从未停止著述。可以说,他的书写就是他的存在,显示他生命意义的最真实的存在状态。

从1960年代开始,许倬云在台湾、美国不断教研与著述。据《倬彼云汉:许倬云先生学思历程》记载,截至2022年,许倬云共有中文专著58种、英文专著6种、中文合著及编著26种、英文合著2种,共计92种、212个版本行世。

早期著作有:《历史学研究》《中国科学思想的因素》《中国传统的性格与道德规范》《传统与更新》《关心集》《求古编》《西周史》《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挑战与更新:许倬云文集(政论之册)》《刹那与永恒:许倬云文集(文化之册)》等等。初版多发行于台北,集中于史学专门类著作,后逐渐在北京等地再版。

后期著名的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的书籍。包括“许倬云看历史系列”(全四册):《从历史看时代转移》《从历史看人物》《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管理》,以及《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现代伦理寓言一东游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等。这一时期的著作,除了对许倬云旧有英文史学书籍的翻译和再版外,还出现了更多的对当代人文社会警示性论著,由历史出发,对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提出看法和建议。

许倬云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些成果在展示了许倬云对历史进程的卓越理解的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当代社会的观察和反思。他思考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他还立足于全球视角来关注中国历史的原貌和走向,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给史学界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以重要的参考和启迪。

1991年,大陆引进出版许倬云的第一本书《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这本史学通识读物,由其上课讲稿和对话录组成,强调以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国历史——这也是他一以贯之的学术立场。

1994年,大陆出版他的第二本书《从历史看领导》。同年,大陆出版了他的学术专著《西周史》。该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整合考古、文献、金文三方面的资料,从文化、观念、制度、生活等角度,论述了大一统的“华夏中国”是如何形成的。自1984年联经初版至今,这本书已经印行了十个版本,成为该领域必读的学术经典。

1998年,《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在大陆被翻译出版。同年,还在大陆出版了《历史的分光镜》,这是由其学生陈宁、邵东方将其学术著作中的主要观点提要整理而成。

2005年定稿的《万古江河》可谓许倬云能最为传世的中文大书,这一年恰是他在美国亚洲学会得奖的后一年。也许是意味着许倬云学思历程中的一个“书写转向”——从英文转向中文,从历史专业转向历史“通业”,书写对象也从史学同行转向“这一代中国人”。2006年,《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同步在海峡两岸出版,不仅获得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在海峡两岸销量也超过百万册。2019年7月,清华大学向新生发送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一并送上《万古江河》,校长寄语新生“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

2006年至今,许倬云在大陆出版新作近二十种,如“中国三部曲”、“文明三书”、“从历史看管理”系列等,自选集、演讲集、旧书新版络绎不绝,成为这个时代最具公众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

2011年,81岁的许倬云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大众史学的写作:先后出版《大国霸业的兴废》(2012)、《现代文明的成坏》(2012)、《台湾四百年》(2013)、《中西文明的对照》(2013)、《这个世界病了吗》(2015)、《说中国》(2015)、《中国文化的精神》(2018)、《许倬云说美国》(2020)、《许倬云十日谈》(2022)和《往里走,安顿自己》(2022)。

2020年疫情初起,《十三邀》对许倬云的采访播出,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现象。

许倬云一生著作颇丰,93岁仍立新说。2023年出版的《经纬华夏》是世纪老人的毕生夙愿,史学大家许倬云的托付之作。

《经纬华夏》与《万古江河》一样,有着一以贯之的“大关怀”。许倬云跳脱出中国文化内部演变的叙述,以“大历史”的观看视角与思维方式,对华夏内外的历史互动进行了全新的归纳排列,再现了中国大地上人群、族群、文化互动融合的轨迹。赞叹中国文化经历多次调整磨合后,呈现出来的包容性:“如此特色,在世界其他文化形成过程中,甚为罕见——很少有地理上如此完整的一片空间,作为族群融合的场所。于是,从本书陈述的时间看,中国文化跨度近万年,少说也有六千年。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这一个例极为独特。”

全书结尾,是这位常年心怀忧虑的鲐背老人对这个世界的殷殷属望:希望《礼记·大同》里的“大同世界”理想,早日在中国乃至世界落实。希望经由这本书,让国人知道——“天地之间应有如此的中国”。

人才培养

许倬云在美任教期间,一直心系祖国,始终以“入世、淑世、济世”为己任,为海峡两岸精英的培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90年,许倬云在美国加州成功组织筹办了第一期“浩然营”,至2000年时,成功举办了六期活动,培养了学界、政界、媒体界等诸多领城的人才,这对学界的交流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许倬云在教学之余,也尽可能多地参加各地举办的讲学活动,与台湾大学人文高级研究院、南京大学人文高级研究院等组成合作关系,不定期地与学校的学子以及幕名而来的学者进行交流,建立了内外沟通的窗口。

许倬云是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台湾大学高研院的创办者之一,是促进两岸学术交流和高研院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推动者,也是关心后学的知心前辈。2005年至2013年期间,每学期都会去高研院工作2-3个月,参与高研院举办的午餐会、学术沙龙、学术会议,开办各种学术讲座,并与驻院学者逐一交谈。

2005年,在许倬云倡导之下,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专门设立了“华英文化系列讲座”。

2018年7月,应邀为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拟定了十六字院训:“立志方面:修己安人(出自《论语》);学习方面:学博明辨(出自《学庸》);任事方面:体大慎微(若干典故合成)”。

个人生活

健康

1930年,在美丽的鼓浪屿,38岁的章舜英又为许凤藻生了一对双胞胎,这便是许倬云与弟弟许翼云。适逢战乱时期,母亲生了一场病,营养和健康欠佳,双胞胎弟弟翼云是健康婴孩,但不幸的是,许倬云一出生就是高度残疾,手脚都是弯的,手掌内屈,足背向地,完全不能动。13岁才能拄拐走路。

1957年,在芝加哥大学留学读书的5年期间,接受5次免费矫正手术。

2022年,许倬云已经91岁了,仍在执着地寻找解决方案,要和自己的身体作战。10年前,动了两场大手术,脊椎剩下四寸没动,在那之后,不能低头,不能弯腰,只能勉强站立,阅读只能在电脑上进行。一年多前,他彻底瘫痪,站立也成为难事,只剩右手食指还能动。吃饭要靠太太孙曼丽喂食,写作只能靠口述。

家族

许氏家族:许氏家族是士大夫世家,清朝乾隆年间从福建搬到无锡,成为当地士族太平天国战争开始后,许氏大宅被据为王府,家境开始一落千丈。许家所在的无锡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重创,许倬云的爷爷跑到外地做师爷谋生,待战乱落幕,无锡许家的26个男丁只剩下5个。到了许凤藻这一代时,家中义田只剩五六十亩,这在江南,已是小数字。那时,家中祖训是:穷无矢志,富不癫狂。

父亲:许凤藻(字伯翔,1891年-1953年8月)14岁时考上了位于南京、隶属于南洋水师的江南水师学堂,学校是曾国藩办的,属于英式教育。既有中国传统人文素养,又受到英国绅士风度熏陶,许凤藻的成绩常列第一。18岁毕业后,便做了炮艇副长,从此走上海军军官之路,早年留学英国学习军事,受过中西方教育的熏陶,历史、地理功底很好,视野宽广。这年年底,许凤藻完成了人生大事,娶章舜英为妻。北伐胜利后,许凤藻到厦门任海关监督。1933年,调任湖北沙市荆沙关监督。1953年8月过世,享年63岁。

母亲:章舜英。章家也曾是无锡世家,同样在太平天国时遭遇家道中落,算得上门当户对。章舜英是传统的中国妇女,家庭便是她的全部。当许凤藻参加辛亥革命,陪孙中山巡视江防、指点江山,并相继缴获德军、俄军战舰,意气风发捷报频传时,她同时也为许家生儿育女,开枝散叶。1930年,已经38岁的章舜英又为许凤藻生了一对双胞胎,这便是许倬云与弟弟许翼云。1983年5月,章舜英病逝,享年94岁。

回忆母亲,许倬云最常想起的画面,是他尝试做任何事情,母亲都站在三步外。1957年许倬云要去美国留学,对他母亲是很大的刺激,因为从小到大,许倬云没有离开过她的身边。母亲为他准备了一包针,那一包一百多根针,每根针上都穿好了线,以备他缝补衣物之用。说到此处,许倬云几乎恸哭起来。2022年许倬云在自己生日那天谈起和母亲的情感,“母难之辰,老来思亲,尤其深切”。许倬云做了一首思念母亲的绝句:“虫鸣鸟啼风雨窗,光摇影动夜巡灯;中宵万里思亲梦,日落千羊唤母声。”

虽然在台湾住宅的门牌早就换了。但是兄弟姐妹孙子孙女(有100多个子孙的一个大圈),永远记得永康街17巷26号——“永康家园”。

妻子:孙曼丽。原是许倬云的学生,比许倬云小12岁,孙曼丽在台大是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陈永发的同班同学,毕业时,许倬云时任台大历史系主任。在孙曼丽毕业后的第三年开始来往,1969 年2月9日,由周联华牧师主持、沈刚伯先生和李济先生为证婚人,在台北怀恩堂与孙曼丽共结连理。孙曼丽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台湾“中央图书馆”(现台北“中央图书馆”)。1970年,随许倬云到了美国,那一年曼丽二十七八岁,抱着一个八个月大的娃娃。夫妻二人相契甚深,许倬云说如可选择,下辈子还是愿意再结为夫妻。

独子:许乐鹏(Leo Hsu)。1969年11月出生,和父亲一样,他喜欢摄影,擅长拍摄人物和静物。许先生80岁时,有幅非常传神的照片作为《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院士一生回顾》台版的封面广为人知,便是乐鹏作品。许倬云说:“这幅照片较能传达如此意境。……我小时候在长江边长大,想念故乡的时候,会看看这张照片。”

儿媳:归诗雅(Thalia Gray)。持有针灸师执照,常给许倬云针灸,治疗疼痛日甚的颈部。

长孙:许归仁(Oliver Hsu)。2006年3月出生。

大哥:许泰云。1932年,在一次大瘟疫中去世。

二姐:许婉清。1948年底,许倬云随二姐许婉清夫妇南下去了台湾。

胞弟:许翼云。1930年出生,与许倬云是双胞胎。

堂姐:许有苓。

堂弟:许凌云。手足中排行第九,堂姐许有苓和堂弟许凌云是许倬云二叔的孩子,1932年,二叔二婶在一次大瘟疫中去世,当时,许凌云只有8个月大。二个孩子是由许倬云的父母养大。

参考资料:

个人作品

专著

参考资料:

合著

编著

论文散文

参考资料:

文章

讲座访谈

参考资料:

《许倬云访谈录》、《文化史: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交集》、《百年的努力与迷茫》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奖项荣誉

学术荣誉

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人物语录

“自己在几十年里经历了美国最为繁盛的辉煌,也看见美国正在日渐衰败,这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这个国土曾经承诺给我们许多可以发展的空间、发展的线索。这会儿,没走完——甚至还没开始走,就败落了。这非常可惜,也非常令人难过。”

2009年,许倬云接受台湾“中研院”的访谈:“母亲和妻子,都是我生命中的隐身天使。反省八十之年,够用是富,不求是贵,少病是寿,淡泊是福,知足是乐,有这种生活,夫复何求。”

许倬云在80岁时总结个人一生:“在时代巨变之中,残疾之身躯,随同父母,不断迁徙。二十岁前,未尝宁居。中年时,离台来美,不觉又已四十年,一生之半,在海外度过。一转眼,已是八十岁,眼看要终老异国。”

2023年2月,92岁的许倬云接受人物杂志的专访:“个人是众人之中的一个,众人都完了的时候,你个人就站得住吗?你能独自避免灾难吗?“个人主义”不是对错的问题,个人自尊要有,个人自守要有,但不是说,“我就是一切”。今天的个人主义,没有婚姻,没有子女,观念中也没有父母,个人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叫人悲哀的地方。小秩序剩下到两个人,两个人是不稳定的,因为两个人随时有权走开。不同的文化都有不同的过去,但是今天的世界交往这么密切。地球只有一个,未来只有一个。我不能说中国是唯一最好的传统,但中国的传统休戚相关、安危共享,人得到一分,就得回报一分关怀。”

“我是学历史的,尤其是“大历史”。“大历史”不是解决个人问题,也不是解决一时的趋势问题,是解决长程的变化问题。我对时代性的转变,有特殊的敏感。同行里愿意或者能与大众讲话的人实在不多,所以我愿意承认这个责任。在世一天,愿意尽我之能,旷野呼唤,替中国人呼唤。唤醒许多的梦,唤醒许多的错。只恨,螳臂当车,挡不住;精卫填海,填不满。”

“谈到对当下的世界忧心忡忡说,希望“大海啸”不是核战争。如果是核战争,大家都拜拜,一起化作灰尘,回到宇宙里面。尤其我不希望中国首当其冲。中国大陆是我出生的地方,是从幼儿成长为青年的地方,台湾是我成长的地方,也是开始进入社会的地方。美国是我发展事业的地方。视中国为世界不可糟蹋,也无法割舍的一片天地。中国安顿好了,可以稳定世界;中国做不好,世界先垮了1/4的话,全世界一起完了。”

“我的不幸(残疾),变成我的幸运,因为我能专心念书。上帝给我这么些东西,我要用完它——为中国,为世界,为人类,我一条命没关系。92岁的人给你们鞠躬了,请你们相信我的话是诚恳的,是打心底里面说出来的话。救自己就是救国家,就是救世界。”

许倬云《经纬华夏》:“我所从事的历史书写,并非排比岁月,也不是着眼其中的是非对错,或者某个叙事的唯一性。要知道,同一事件,旁边有一百个人看见,可以有一百零一种“事实”——身为历史学者,不能说“我的责任就是矫正”,因为你说的“第一百零二种事实”,同样可能是错的或者片面的。所以,我的责任就是告诉大家:历史的变化,并非事实本身的过程,及其所呈现出的变化,而是“我所理解的变化”。理解了上述“变化”,看待历史就如“变动的万花筒”——并非“万花筒”在变,而是“万花筒”里的彩色图案,在“我的理解”之中转变。”

“中国熬了几千年,处处有关口,处处要从灾难中站起来。眼面前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关:中国担起世界建设大任一半的重担——我们不担起也不行,担起了就是一个大事!”

“长江比尼罗河、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都要好,相比欧洲的河流,河流覆盖的地区更大了不知多少倍。世界上就这么一条了不起的江,连黄河都不如她。作为一个在江、湖边长大,已经远离长江数十年的老人,回想前尘种种,不禁感慨万千。愿我梦中的长江,依然美好,永远抚养长江流域的国人。”

相关评价

人物评价

许倬云教授志向坚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历程书写出了个大写的“人”字,赢得了学术界、文化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尊重。(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

许倬云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集中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中国上古史。(中国新闻网 评)

许倬云以独树一帜的“大历史观”闻名于世,横跨中西之间,毕生所想都是怎么为中国文化寻找出路、为世界文明提供解决方案。(《人物》 )

江南世家的讲古声里,他是旧日风雅的亲历者;史语所浮海迁台后,他是第一代薪火的传承者;大洋彼岸的海风中,他是中华文明“万古江河”的探索者。他注重大历史、大脉络,独得体系网络、他者视角;他精于“说历史”、“观世变”,满是忧患意识、家国情怀。他不便于行,却在学术上从未止步;他研究中国,恒以全球性审视文明。他主张:“我们要想办法,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他呼吁:“要有一个远见,超越你未见。”专史易作,通儒难求。(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 颁奖词)

许倬云就是那位写出“中国三部曲”的著名历史学家,而对横跨新旧两个时代、游移于东西方、游走在学术与大众之间的许倬云知之甚少。与很多埋首在象牙塔里搞研究的学者不一样,许倬云所关心的问题,和他探索问题的方向,与他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浑然一体。(《新京报·书评周刊》B01版~B06版专题《许倬云——游走于学术与大众之间》)

倬云大兄在美国生活近六十年,对美国有深切的感情和体会。但是,自始至终他没有真正离开过中国。多少著作中,显示他最深的关怀是全体中国人的今天与未来。他八十七岁高龄时出版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简体中文版名《中国文化的精神》),更可见他到晚年越来越认同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 金耀基

许倬云先生是当今文明社会的一个头脑,在中国新文化运动这一百多年来的知识传统中,他是承前启后的中间链条,是健在的华人社会知识界的一个代表人物。正因为他的思考个性太鲜明,才有点像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诗人、学者 余世存

许倬云先生一直是一位前瞻者,他从前现代走来,身处现代文明的漩涡,又窥见了许多后现代的问题这位世纪老人的警世恒言,处处散发着思想的辉光和对人类文明的终极关怀。(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许宏

作品评价

万古江河》是中国大历史的书写,也是中国文明史的书写,没有贯穿古今、汇通中外的史才史识,必难落笔。此书无疑是史学家许倬云的“一家之言”!(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 金耀基

经纬华夏》是一种“大写意”,完全是一个自由挥洒的状态:书的前部建立在考古学的材料上论证他的猜想;中部建立在朝代、中国文化的变迁之上;到后来,他又用很大一部分精力谈近代中国。真是大开大合。这不仅跟他的学术素养、学术储备有关,里面更有他个人的关怀,有他的关注点和性情所在,完全是一位93岁的老人的 “托付之作”。在《经纬华夏》,许先生提出一个非常独特的地理划分的方法,他把中国文化分成三个核心区——第一区就是黄河流域,第二区是长江流域,第三区是南岭到武夷山以南,包括云贵这一块区域。华夏文明三大核心区的概念,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冲击。(诗人、学者 余世存

“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围绕着这一发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以九十高龄八易其稿,结撰出这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经纬华夏》。作者跳脱出中国文化内部演变的叙述,以“大历史”的观看视角与思维方式,对华夏内外的历史互动进行了全新的归纳排列,再现了中国大地上人群、族群、文化互动融合的轨迹。(澎湃新闻

许先生在全书的最后,谈到对未来中国的希望,先坦言自己此前在关于“赛先生”、“德先生”和“进化论”认知上的误区,又给出了殷殷的嘱托,“希望《礼运·大同篇》那个“大同世界’的梦想,早日在中国落实”。这是一种大彻大悟后的平和与深刻。先生所描绘的万古江河、一天星斗,也不只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读这本《一天星斗》,你也不得不由衷地感叹:许倬云,常读常新。(许宏 评)

人物传记

倬彼云汉:许倬云先生学思历程》作者金耀基。该书是有关许倬云先生为人、治学的回忆文集,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许先生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