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墟

更新时间:2024-09-05 16:37

趁墟,亦作“趁虚”或“趂虚”,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各地都有自己的墟日,一般为十日两墟。南方谓趁墟,北方谓赶集,也就是客家人所谓的“趁墟”。

解释

趁墟,亦作“趁虚”或“趂虚”。趁墟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各地都有自己的墟日,一般为十日两墟。墟市,也叫“墟场”,古时,日中为市,以便贸易。墟市是乡村文化聚合之地。墟市是人们购物的地方——吃的用的,除了自行种植、生产外,只能等墟日在墟市上购买、交换。

出处

唐·柳宗元《柳州峒氓》诗:“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宋·钱易《南部新书》辛:“端州已南,三日一市,谓之趂虚。”

宋·范成大《豫章南浦亭泊舟》诗之二:“趁墟犹市井,收潦再耕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鸮鸟》:“周村为商贾所集,趁墟者车马辐辏。”

杨干华《惊蛰雷》:“钱革借口学大寨,组织冲击队,不准人探亲,不准人趁墟。”

宋朝周去非《岭外代答》描述了南方越人“趁墟”(赶集)的热闹景象:“西南蛮笠,以竹为身,而冒以鱼毡。其顶尖圆,高起一尺余,而四围颇下垂。视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马。盖顶高则定而不倾,四垂则风不能飏,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顶偏,似田螺之臀,谓之螺笠。”这一习俗沿袭数千年不变,岭南个别地方至今依然流传墟日趁墟习惯。

记载

据《人和村志》记载,人和圩建于光绪13年,开墟时为人和地区最大的集市。据《竹料镇志》记载,竹料墟大约建于明清之间,最鼎盛时,除了是辖区内的22条行政村的贸易中心,还借助水路之便吸引了周边群众到此交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