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3-12-24 21:18

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是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以两种以上的文化资料为基础,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差异性,以及社会文化特点对心理产生的影响。

简介

跨文化心理学是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门崭新学科 ,那时大多跨文化研究描述心理现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通常是从单一维度比较两个国家。

跨文化心理学致力于检验已有的理论和发展具有普世性的心理学,同时也探讨特定文化下所形成的特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协会成立于1972年,其宗旨是加强各国心理学界的学术交流,促进关于文化因素对人类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该协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大会。2004年8月2-6日,第十七届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大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汇聚陕西师范大学,围绕“文化差异与21世纪的心理学展望”的主题展开探讨和交流。

主要内容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研究社会实践和环境对行为和经验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分支。跨文化心理学有两个基本来源:文化人类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前者指出了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心理特征的巨大差异,后者通过对文化和环境的分析提供对这些差异的解释。

对行为的比较文化研究最先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内进行,其中重要的研究有M.米德在萨摩亚群岛进行的关于青少年男女青春期心理特征的研究(1928)和在新几内亚进行的关于3个原始部落的两性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以及R.本尼迪克特关于文化范型的研究(1935)等。根据大量的研究,米德等人提出了文化相对论,认为不同的文化对于人们的行为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塑造出在不同文化中的人的不同行为特征。文化相对论对比较文化研究的哲学观点和方法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30~40年代间,一些心理学家如O.克莱因伯格、A.卡丁纳、C.克拉克洪和G.墨菲等人的研究也为人类行为的比较文化研究作出了贡献。早期的研究逐渐开拓了跨文化心理学这一新领域。60年代以来跨文化心理学在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研究涉及整个心理学领域的大部分内容,并在某种程度上把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理论框架加以扩展。它也发展了一些比较独特的研究技术,主要有人种学现场技术、比较文化的调查和访问、投射技术、比较文化的实验、全文化研究方法、文化关系区域档案的描述和使用,等等。这些技术一方面考虑到现场实施的可能性,也考虑到了文化公平的因素。一些较重要的研究有:关于智力测验的比较文化研究(A.阿纳斯塔西,1961;克莱因伯格,1963);成就动机的比较文化研究(D.C.麦克莱兰);认知发展的比较文化研究(J.布鲁纳等,1966);儿童的社会行为的比较文化研究(B.怀廷等,1975)等。这些研究指出了各种变量在不同文化中的相同或相异,也提出了对这种相同或相异的原因的解释。1980~1981年出版了H.C.崔安迪斯和W.W.蓝伯特主编的《跨文化心理学手册》(6卷),系统地阐述了跨文化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内容和成果,其中第5卷为社会心理学,该卷正式提出了跨文化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

在跨文化沟通中,没有误解是偶然的,存在误解是正常的。但是,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的。作者严文华在严谨性的学术中渗透了鲜活的现实,介绍了重要的文化理论、在跨文化情境中的语言和非言语沟通、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培训等内容。

无论是跨文化沟通理论的研究者、学生、出国留学人员或海归人士,还是在多元文化团队中工作的职场人士,都可以从《跨文化沟通心理学》中获得理论和实践上的自我提升。

丰富的导读案例、分析案例,结合跨文化电影分析,以及心理图画技术,使得《跨文化沟通心理学》在作为心理学本科学生专业教材之余,也可以成为跨文化沟通培训的理想参考教材。

发展过程

实际上,对于文化因素的关注,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行为的差异不是从多元文化论产生以 后才开始的。20 世纪60 年代产生的跨文化心理学就是心理学家关注文化因素与行为关系的 产物。

跨文化心理学产生之前,心理学家视心理学为物理学、化学那样的自然科学。在追求自 然科学化的目标指引下,心理学家要么从内部寻找行为的决定因素,要么从直接的环境刺激 解释行为,文化至多被看作一个一般性的情境因素,可以忽略不计。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把心理学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实验心理学,研究感知觉、反应时 等低级的心理过程,这部分心理过程同文化无关,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第二部分是民族心 理学,研究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同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必须通 过分析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语言、风俗、神话来加以研究,从中确定高级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遗憾的是,冯特之后的心理学家,包括冯特的弟子铁钦纳仅仅保留了冯特心理学体系中的第 一个部分,即坚持了远离文化的实验心理学传统,与文化相关的民族心理学却被心理学家淡忘了。特别是行为主义产生以后,直接环境因素之外的文化因素更是被看作无关的干扰变量 而被排斥在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之外。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 纯客观的实验分支。这意味着意识形态、行为规范、态度和价值系统等文化因素作为主观因 素不在心理学的考虑之内。心理学成为“非文化”的心理学。远离文化的传统由此在心理学 中得以牢牢确立。

60 年代以后,由于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逐渐意识到人格、行为同文化的联系。既然行为是文化的产物,那么意味着心理学应该研究“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仅仅研究高度工业化国家那些便于找到的那些人的行为。” 心理学家逐步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心理学的任何定义(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都必须把在世界各个角落里发现的多样化的行为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中。”跨文化心理学由此而诞生了。

意义

它的意义并非在于开辟 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而在于为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为人类行为的理 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提供了对行为的解释,使得心理学家可以从文化的视野看待行为,有助于对行为本质的理解。使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比较,可以对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比较性的检验,从而可以验证这些研究结论的效度。改善研究成果的质量。

大部分心理学理论都建筑在有限的观察基础之上,经常的情况是,研究者通过实验室的研究,或者至多在一种文化条件下进行假设的检验,研究结论往往没有跨文化应用的效度,其所赖以建立的理论缺乏生命力。实际上,一种理论只有经过在多种文化条件下的检验,才能称之为有效的。皮亚杰就认识到跨文化研究的这种独特价值。所以皮亚杰曾呼吁对他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广泛的跨文化研究。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意识到文化同行为的联系,但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怎样把问花花因素纳入研究的设计之中却一直是一个难题。由于这样一个困难的存在,一些心理学家不得不放弃行为的文化背景的考虑,转而从内部寻找行为的制约因素。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之一是大部分研究者是他们所要研究的文化的成员之一。他们无法把自己与文化分开,更无法把自己所属文化中的一个方面孤立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他们体验到的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整体。这种困难在跨文化的研究中却并不难以克服。在这种条件子下,研究者经常可以看出影响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因为这些文化因素同研究者自己的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跨文化的研究更易于从文化的视野看待行为,这一点恰恰是主流心理学所缺乏的。跨文化研究从方法论上为心理学考虑文化的影响提供了可能。跨文化心理学对于纠正主流心理学忽视文化的取向是有积极意义的。

研究现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各民族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和语言等都有各自特点。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已作了一些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例如:藏族与汉族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过程中思维发展特点的比较(1980);云南省汉族、白族、傣族学生学习能力调查(1983);海南岛黎族、汉族儿童视知觉-运动协调发展及其认知关系的跨文化研究(1984);少数民族心理卫生考察(1981);云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品德形成的研究(1982,1984)等等。

研究困境

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提供了对行为的解释,使得心理学家可以从文化的视 野看待行为,有助于对行为本质的理解。使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 的比较,可以对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比较性的检验,从而可以验证这些研究结论的效度,改善研究成果的质量。弗洛伊德通过梦的分析,认为儿童具有仇视父亲、依恋母亲的“恋母情结”。母亲是儿童里比多的对象,但是父亲却成为儿童的“情敌”,因此儿童的梦境中经常会出现父亲意外死亡的内容。这表现了儿童潜意识中对父亲的仇视。但是对处于母系社会的巴布新几内亚群岛上的土著人的研究表明,那里的儿童在梦境中仇视的对象不是父亲,而是舅舅。父亲是母亲的情人,舅舅是儿童行为的管教者。为什么土著儿童不仇视自己的“情敌”,而仇视与母亲没有情欲关系的舅舅呢?这说明儿童潜意识有一种摆脱权威控制的愿望,谁代表了这个权威,就成为梦境中的牺牲品,与儿童的情欲发展无关。跨文化的研究为纠正弗洛伊德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佐证。

大部分心理学理论都建筑在有限的观察基础之上,经常的情况是,研究者通过实验室的 研究,或者至多在一种文化条件下进行假设的检验,研究结论往往没有跨文化应用的效度, 其所赖以建立的理论缺乏生命力。实际上,一种理论只有经过在多种文化条件下的检验,才能称之为有效的。皮亚杰就认识到跨文化研究的这种独特价值。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假定儿童的思维不同于成人,思维的发展经过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些阶段的次序是否是不变的?如果在所有的文化条件下儿童思维的发展都不变地经过这几个阶段,则生物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如果依文化条件而不同,则生物因素的

作用就几乎可以不予考虑了,而应该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皮亚杰曾经呼吁对他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广泛的跨文化研究。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意识到文化同行为的联系,但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怎样把文化因素纳入研究的设计之中却一直是一个难题。行为发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但是怎样界定这个背景?怎样把背景与行为分隔开来?由于这样一种困难的存在,一些心理学家不得不放弃行为的文化背景的考虑,转而从内部寻找行为的制约因素。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之一是大部分研究者是他们所要研究的文化的成员之一。他们无法把自己与文化分开,更无法把自己所属文化中的一个方面孤立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他们体验到的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整体。这种困难在跨文化的研究中却并不难以克服。在这种条件下,研究者经常可以看出影响行为

的社会文化因素,因为这些文化因素同研究者自己的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跨文化的研究更易于从文化的视野看待行为,这一点恰恰是主流心理学所缺乏的。跨文化研究从方法论上为心理学考虑文化的影响提供了可能。

心理学的转向

多元文化论所主张的文化多元性及其价值平等特性极大地影响了跨文化心理学,使跨文化心理学家意识到传统跨文化心理学的“欧美中心主义”的偏见。依照多元文化论的观点, 文化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每一个社会来说,文化都是具体的和实实在在的。不同的社 会有不同的文化,同一个社会来也存在不同的亚文化。这些多样性的文化都是在悠久的历史 传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自具有其独到的地方,不存在优劣之分。比如就大的方面来说, 东方社会从总体上讲是集体主义社会,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个人对于家庭、群体、社会的 贡献;西方社会是个体主义的社会,更注重发挥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独立,个人的责任 和义务。两种文化形态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但是却不能说哪一种文化在其价值上超越了 另一种文化。集体主义社会存在着忽视个人的缺陷,但是个体主义社会也存在个人中心的弊 端。两种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不能以个体主义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为标准,衡量集体主义社会。考虑到文化价值的平等性,在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不能以研究者自己的社会文化标准解释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中获得的数据,把研究者自己的标准强加给被研究的文化。传统跨文化心理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经常以西方的文化价值观解释跨文化获得的研究资料,以隐蔽的方式表现出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方式。多元文化论的观点使得跨文化心理学家意识到这种研究方式的缺陷,促进了跨文化心理学家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的干扰,向着文化价值平等的方向转变。

多文化论关系

多元文化论对文化多样性和各种文化有其特殊性的论述促进了跨文化心理学从普遍性(etic)研究策略向特殊性(emic)研究策略的方向转变的过程。在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传统中,这两种研究策略一直是存在的。普遍性研究策略是以同样的方法、程序、概念和理论应用于不同的社会,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影响之下行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这种研究策略是站在文化之外研究文化,且把文化看成是一个外在的系统对个体产生影响。特殊性研究策略不是把文化看作个体之外的影响因素,而是把文化看作是人类行为的组成部分,因为文化是人类互动的结果,文化并非脱离人而存在的外在系统。因此这种研究策略是站在文化之内研究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每一种文化之下行为的特殊性。两种研究策略各有其优点。

普遍性策略的价值在于:

(1)它可以给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提供一种基本的解释,增进人们对人类行为的整体理解;

(2)通过这种研究策略的实施,可以发展出标准的研究程序和方法,提高研究的技术水平。

(3)可以作为研究者了解不同文化的基础,因为在研究的初始时,研究者对其他文化没有基本的了解,这种策略可以提供便利的研究技术和理论假设。

(4)普遍 性策略在选定的文化之间进行比较,较之深入文化内部进行研究更为节省人力和物力。

特殊性研究策略的价值在于:

(1)这种研究策略使得研究者可以在文化的内部对文化的建构方式、文化与行为的联系进行整体的理解;

(2)研究者不是把文化作为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对象,而是将其本身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因而可以产生对文化的特殊心理体验;

(3)它使得研究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人们的行为,在行为发生的情景中理解行为,在文化生活中理解态度、兴趣、气质、人格、情绪和意志等等;

(4)如果承认行为与文化的联系,那么特殊性策略真正把心理学建立在了文化的基础上,因为文化是具体的,行为与文化的联系是同具体文化的联系,而不是与抽象文化的联系。这两种研究策略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者有如形成立体视觉的两幅图画,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立体视觉。

因此,普遍性策略和特殊性策略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种行为,其关系是互补的、共生的,而不是对立的。但是长期以来,跨文化心理学一直以普遍性策略作为指导思想,特殊性策略被置于边缘地位,没有得到跨文化心理学家足够的重视。多元文化论产生以后,跨文化心理学家意识到普遍性策略的不足和特殊性策略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在跨文化心理学的建立之初,作为研究的起点,普遍性的策略是有其独到价值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必要结合特殊性策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认识促进了跨文化心理学中两种研究策略的结合,从而出现了由普遍性研究策略向特殊性研究策略转变的趋向。

本土心理学

与普遍性策略向特殊性策略转变相联系的是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结合的趋向。前面曾经指出,心理学中文化的研究有三种形式,即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依照逻辑上的联系,跨文化心理学应该与另外的两种研究文化影响的心理学分支有更多的联系。

但事实是,跨文化心理学一直在向主流心理学靠拢,以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建构学科模式。其基本目标是通过跨文化的比较,发现超越文化影响的心理过程和规律,以便于使得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概念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与文化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相联系的文化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被跨文化心理学家视为非正统的,科学性不强的“旁门左道”,排斥和远离这些研究模式构成了传统跨文化心理学的一个努力方向。自然科学模式的跨文化心理学在实践研究中的困境和多元文化论的兴起促使跨文化心理学家反思传统自然科学模式的缺陷和弊端,认识到“所有的跨文化心理学家,无论所持的观点如何(即无论是倾向于绝对主义观点还是相对主义观点),为了在不同的文化中理解行为,都必须认真面对世界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个体行为与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跨文化心理学就必须加强与文化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的联系,从外在于文化和内在于文化两个角度共同探究行为与其特定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跨文化心理学应该改变这一领域的现行目标,而不是沿着这一道路继续走下去。这一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且这一转变可能导致这一领域走向文化心理学,或者至少受到文化心理学的强烈影响。” 许多学者指出,摆脱欧美中心主义的偏见,把普遍性研究策略与特殊性研究策略结合起来,把跨文化的研究模式与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跨文化心理学走出困境,成为真正的“文化”心理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