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岩县

更新时间:2021-11-30 10:37

辅岩县,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两代曾在今安阳县西部水冶东北筑城置县,名曰辅岩,前后历时50年。辅岩县治所在今安阳县水冶镇阜城村。

辅岩考述

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林州升为岩军。兴定三年,金政府在安阳县西部增置辅岩县,隶属于林州岩军,县名有“辅助岩军”之意。《金史·地理志》中也曾提及彰德府下辖辅岩县。《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县东六十里,本安阳县水冶村,金兴定三年置为县,属林州。”公元1234年,金国灭亡后,元朝依金朝旧制,仍置辅岩县,隶属于彰徳路林州。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辅岩县被撤销划归安阳县,故址在今安阳县水冶镇阜城村。《元史·地理志》在彰德路下也有相似的记载。至此,辅岩县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从历史上消失了。

建置沿革

金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金以安阳县西部和林虑县东部增置辅岩县,隶属彰德府(今安阳市)林州

元太祖铁木真八年(1213年),伐彰德府。蒙(元)依金之旧,仍置辅岩县,属彰德府林州。

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立彰德总帅府,辅岩县仍属彰德府林州。

至元二年(1265年),复立彰德总管府(即彰德路),领怀、孟、卫、辉四州,及本府安阳临漳、汤阴、辅岩、林虑五县。

元至元四年(1267年),彰德路割出怀、孟、卫、辉,仍立总管,以林虑升为林州,辅岩县复属林州辖。

元至元六年(1269年),辅岩县废为镇入安阳县。

明、清时期,为府城村,隶属安阳县水冶镇。

民国为阜城乡,属安阳县第六区(驻水冶镇)。

1949年,属安阳县第十区(驻水冶镇)。

1954年,区下设乡,阜城乡属安阳县水冶区。

1957年,撤区并乡,阜城村属安阳县水冶镇。

1959年,改水冶镇为水冶公社,阜城大队属安阳县水冶公社。

1975年,水冶公社复改水冶镇,阜城大队属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水冶镇。

1983年,阜城村分阜城北街、阜城南街、阜城西街、阜城东街,属安阳县水冶镇至今。

典籍记载

《金史》

金史》卷二十五 志第六 地理中

河北西路

彰德府

林虑,旧林虑镇,贞祐三年十月升为林州,置元帅府。兴定三年九月升为节镇,以安阳县水冶村为辅岩县隶焉。

《元史》

元史》卷五十八 志十 地理志

彰德路,下。唐相州,又改邺郡。石晋升彰德军。金升彰德府元太宗四年,立彰德总帅府,领卫、辉二州。宪宗二年,割出卫、辉,以彰德为散府,属真定路至元二年,复立彰德总管府,领怀、孟、卫、辉四州,及本府安阳临漳、汤阴、辅岩、林虑五县。四年,又割出怀、孟、卫、辉,仍立总管,以林虑升为林州,复立辅岩县隶之。六年,并辅岩入安阳。户三万五千二百四十六,口八万八千二百六。领司一、县三、州一。录事司。县三安阳,上。至元六年,并辅岩入焉。汤阴,中。临漳,中。州一,林州*,下。本林虑县,金升为州。元太宗七年,行县事。宪宗二年,复为州。至元二年,复为县,又并辅岩入焉,未几复为州,割辅岩入安阳,仍以州隶彰德路

*林州沿革与彰德路沿革记载有所出入,恐为撰者笔误。依据彰德路沿革,林州“又并辅岩入焉,未几复为州,割辅岩入安阳”,应为“未几复为州,又并辅岩入焉。六年,割辅岩入安阳”。

《遗山集》

(元)元好问《遗山集》

卷第二十

碑 铭 表 志 碣

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张公神道碑铭并引

岁乙巳二月十有九日甲申,葬我吏部尚书张公于辅岩县将相乡新安里东南原之新茔,礼也。

…………

《河朔访古记》

(元) 纳新河朔访古记

●卷中

魏郡

彰德路

林州。汉置隆虑县,东汉改隆为林。隋析置湛阳县,后改置岩州,金为林州。国朝至元二年,复为县,又并辅岩入焉,未几复为州,割辅岩入安阳,仍以州隶彰德路。

《大清一统志》

大清一统志

卷一百五十六

彰德府

安阳县

古迹

辅岩故城在安阳县西。《金史·地理志》:林虑升为林州,兴定三年,以安阳县水冶村为辅岩县隶焉。《元史·地理志》:至元四年,以林虑升为林州,复立辅岩县隶之。六年,并辅岩入安阳县,治水冶镇,在县西四十里,即故县。

《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

卷四十九

◎河南四

彰德府

林县

辅岩城在县东六十里。本安阳县之水冶村。金兴定三年,置为县,属林州。元废。《志》云:县东北二十五里有利城,唐置铁冶处。宋至和中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