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丘遗址

更新时间:2023-08-31 03:04

铁丘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王助镇铁丘村东,遗址高1米,南北长95米,东西宽60米,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1976年前后在文物普查中发现。

历史沿革

“铁丘”之名来源于《左传》中的古地名“铁”,历史上因春秋晋郑“铁之战”而闻名。

1976年前后,文物普查中发现铁丘遗址。

2012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揭露部分龙山时期的房基,墓葬,灰坑等遗迹。

2014年4月,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部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灰坑。

遗址特点

铁丘遗址为一高台地,向西1.5公里即为西汉以前的黄河故道。遗址高1米,南北长95米,东西宽60米,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铁丘周围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的理想之所。

铁丘遗址东部的台地原系铁佛寺旧址,寺院已荡然无存。因台地上部土层被移去,古文化遗址便直接暴露在地面上。现存文化层厚约1.5—2.1米。大致可为分两层:上屋呈深灰色,下层呈浅灰色杂有黄土和较多烧土块。灰层中包含物相当丰富,有泥质灰陶方格纹和绳纹罐、盆、夹砂灰陶鼎(足)、素面陶碗以及磨光黑陶豆、杯等。除陶片外,还有兽骨、烧土块(有的是草拌泥、蚌器、蚌壳、鹿角(有的有加工痕迹)等。从包含物特征看,残存文化层应属于龙山文化。

文物遗存

铁丘遗址地面上散布的文化遗物俯拾皆是,主要是陶器碎片。按其器形、陶质、制作方法和纹饰特征,应是仰韶、龙山和殷周三个不同时期的遗物。

仰韶文化遗物有钵、盆、罐、鼎、小口尖底瓶。龙山文化遗物有罐、碗、瓮、豆、杯、盆等。殷周文化遗物有鬲、罐、碗、瓮、簋、甑、大口尊。

除上述三个不同时期的陶器碎片外,并共存以下其他遗物。

骨镞:磨制精致、表面光滑、尖部稍残。

石铲:一个,已残,呈青色,质硬,表面光滑,制作精细。

蚌器:三件,均残,有钻孔和磨痕。

兽骨:可辩别的计有:猪、马、鹿等,不少兽骨被烧为黑色。

鹿角:三件,上有锯割痕和磨磋痕。

烧土:其中有的是草拌泥,有木条痕,应是房屋或陶窑壁的残块。

铁丘遗址以龙山文化遗物最多,陶器的形制、陶质、纹饰等与附近的戚城、马庄龙山文化遗物基本相同,都具有中原地区龙山晚期文化的一般特征。

历史文化

《左传》载:鲁哀公三年,晋赵鞅纳卫太子蒯聩于戚,与郑罕达交战,双方死亡残重,邦师大败。

晋郑铁丘之战是由晋国内讧而引起的。事情经过是:晋国赵鞅(简子)伐卫,取卫500家置邯郸,后又欲迁晋阳(今山西太原),治理邯郸的赵午为搞好同卫的关系,不愿意迁出。赵鞅大怒,就把赵午杀掉了。赵午是中行寅(荀寅)的外甥,中行寅与范吉射有姻亲关系,于是中行氏、范氏联合起来去攻打赵鞅。赵鞅逃到晋阳,并受到包围。晋定公为了平息这场内乱,派兵讨伐中行氏、范氏。中行氏、范氏被打败,逃到朝歌(今河南淇县)。

与铁丘村群众在遗址处时常发现大量人骨,甚至有多具人骨叠压一起的现象似有关系。在铁丘遗址南4华里的西亦坡遗址,发现30座东周时期的排葬坑,约有600余人阵亡,可能就是晋郑铁丘之战某一方死亡的将士。

研究价值

考古调查表明,铁丘遗址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存内涵表明,史前时代,中华先民在此居住前后延续2000多年,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2014年4月,首都师范大学联合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部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灰坑,出土遗物较丰富,主要为陶器,还有少量石器,蚌器,骨器及动物骨骼,文化面貌呈现出较典型的后冈二期文化特征,属于该文化的较晚阶段,即河南龙山文化晚期,该遗址的发现对认识后冈二期文化的分布范围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保护措施

1986年11月,铁丘遗址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铁丘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王助镇铁丘村东。

自驾前往铁丘遗址:从濮阳站出发,路程大约4.8千米,约需10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