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舞

更新时间:2024-06-03 20:45

铜鼓舞是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

历史渊源

云南楚雄出土的铜鼓,距今已有2600多年。铜鼓可能由铜釜演化而来,原为炊具或礼器。明代《蜀中风俗记》中载,婚丧与年节时,当地都要“击铜鼓歌舞”。同时,铜鼓舞与祭祀或巫术(驱病祈福)活动也紧密相关,如宋代史籍上说:“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病不知医,尚跳鬼,数人为群,击鼓鸣钲,跳舞呼号”。

文山壮族铜鼓舞

流传于中国西南彝族、苗族壮族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的民间舞。以击打铜鼓而舞为特征。铜鼓舞是中国最古老的舞种之一。苗族铜鼓舞是一人击鼓并兼领舞,他击出时快时慢节奏有序的鼓点,自己随之起舞,众人环绕他,时进时退,踩着鼓点舞蹈。

彝族称为“妻丽”。是云南东部彝族人民喜爱的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流传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麻栗坡、西畴等县。由于跳“妻丽”时,击铜鼓伴奏,故叫铜鼓舞。

铜鼓最早用作炊具,古代南方民族亦作为礼器,是权力的象征。其声洪远,故又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铜鼓被视为吉祥之物,平时妥善保存,遇隆重节日或婚丧礼仪才击鼓而舞。据《唐书?南蛮列传》载:“击铜鼓,吹木角,歌舞为乐。”明代《蜀中风俗记》载:“马湖之夷,岁暮百十为群,击铜鼓歌舞,饮酒穹昼夜以为乐。”“婚姻以牛、酒为聘……会聚击铜鼓,吹角。”“丧葬击鼓唱歌,男女围尸跳跃,举哀而散……。”(《贵州嘉靖通志》)这种习俗至今仍保留在水族等少数民族的丧葬活动中铜鼓舞也与祭祀、宗教活动紧密相连, 《南州异物志》中记有以击鼓为伴奏而舞的祭祀活动。宋代以后,西南诸民族因生活贫困,缺医少药,在染疾患病之时,即“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病不知医,尚跳鬼,数人为群,击鼓鸣征,跳舞呼号”(《黎歧纪闻》、《宋史?蛮夷列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铜鼓舞多用于年节庆典活动中,成为群众自娱性的舞蹈。

掌坳苗寨每年过苗年和吃新节时,都要跳铜鼓舞,在雷公山区所有的铜鼓舞中,可谓独树一帜,它的鼓点复杂多变,声音粗犷激越,舞步奔放雄浑而热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沉而稳健;动作随着鼓点,多方向跳跃旋转交错组合,其幅度之大,难度之高,实为民间舞蹈中少见;全身足蹈手拍口中还发出阵阵“嗨嘁嘁,嗨嘁嘁!”的声音;这些古朴粗犷的舞步,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如“鸡打架舞”,它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雄鸡格斗的姿态,反映苗族人民的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的精神。“捉螃蟹舞”则是反映劳动之后,为消暑而下河捉螃蟹的愉悦之情;“送鼓舞”是反映节日即将过去,将铜鼓送回藏洞中存放,待来年过节再敲的依依之情;总之,掌坳铜鼓舞舞姿变化较大,时而娇柔优美,时而刚健雄劲、舞步舒缓自如,神情豁达展畅,给人以力的欣赏和美的享受。

风格特色

铜鼓舞是以鼓手有节奏地击鼓,由鼓点的节奏变化而引起舞蹈者的动作和队形变化的一种舞蹈。其特点动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种。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节拍,风格不尽相同。铜鼓舞中的集体舞以一种固定的男女青年围成圆圈队形。其队形还有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步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跳至高潮时鼓手还常常伴以欢快的喊和激动的呼叫,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动人的场面,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豪放、朴实的民族性格,抒发了他们纯洁快乐的思想感情。

各民族铜鼓舞

苗族铜鼓舞多在盛大节日,如“吃牯脏”“苗年”“芦笙节动作高冬

瑶族铜鼓舞蔚为壮观:逢年节,十几面甚至几十面铜鼓一字排开,每面鼓一人边击边舞;中间还有一面直径不小于60厘米的大木鼓领奏,全场鼓声震天,时促时缓。壮族铜鼓有公、母之分,跳舞时,它们各分左右,中间夹一大皮鼓,皮鼓主奏,公母铜鼓伴奏,别有韵味。

流传于中国南方以及西南地区的族、苗族、壮族、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以敲打铜鼓而舞为共同特征的舞蹈。铜鼓面刻花纹,曲腰,中空无底,侧有4耳用以悬挂,鼓重数十斤。铜鼓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云南楚雄出土的春秋中期的铜鼓,距今已有2600多年,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铜鼓,在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的一个铜鼓贮贝器的外晕花纹上,有3个男子击铜鼓而舞的形象,广西花山崖画上也绘有壮族先民围着铜鼓欢呼雀跃的舞蹈图象。

广西南丹县一带山区瑶族人民每至春节期间都以打铜鼓活动庆贺节日。届时将数面铜鼓一字排开,悬于木架上,每面铜鼓由一名鼓手右手拿槌敲击鼓面,左手拿小木棍击鼓腰,另一人持木桶,随鼓点节奏将木桶送向铜鼓口,取其共鸣。在铜鼓队的伴奏下,一名舞者双手持鼓槌,围绕一面大木鼓,边敲边舞。鼓的直径约60厘米,高1米左右,击鼓节奏复杂,动作稳健而多变,场面壮观。

贵州南部的水族人民,于农历十一月过水族春节时,敲铜鼓歌唱跳舞庆贺,舞蹈动作开放而变化自如。布依族流传着“铜鼓刷把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日或春节时,青年男女相聚,手持刷把或竹竿,合着铜鼓的节奏互相敲击而舞。

地跨云南、广西两省的族山寨,除有众人围绕铜鼓而舞外,还有男子左手抱小铜鼓,右手用拳边敲击边舞动的铜鼓舞。舞时以腰部及胯部的扭动为主,动作古朴而健美。

广西东兰、马山都安一带的壮族铜鼓舞于春节时表演,舞时悬挂两面铜鼓,有公鼓、母鼓之分,中间一人敲击大皮鼓跳舞,以公、母两鼓伴奏,动作变化较多。广西西部山区的壮族农民,至今在农闲之时,相聚山头以赛铜鼓为乐,表现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故事,有《瓦岗夫人守山寨》、《赶山鞭》等,击铜鼓以伴歌舞。

文山壮族铜鼓舞

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云南彝族的铜鼓舞和广西彝族的铜鼓舞同出一源,动作也大同小异。广西的铜鼓舞是在节日或丧事时跳的。舞时一人打鼓,男在外圈,女在里圈,围着铜鼓,随着鼓的节奏起舞。舞步象攀登山路的样子,每迈一步,双膝随之频频颤动,甚为奇特。步伐大致分为六种,即二步、三步、四步、六步、八步,至最后一拍,脚向前踢出。男女同舞时,互相拉手,前后摆动。男子单独排成长队舞蹈时,则各执折扇一把,屈伸于前侧和胸前。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主要在于队形的变化,节奏由慢而快,至高潮而收。广南那洒镇马贵村壮族的铜鼓舞完整保留了十二套舞蹈动作,反映着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不同的生产内容。

文山壮族春节期间的赛铜鼓,场面壮观,激动人心。铜鼓比赛以红水河为界,各村的铜鼓队,把自己的铜鼓扛上河岸旁的山顶上,双方隔河遥遥相对。比赛开始,各击鼓的健儿,精神抖擞,奋力敲击,鼓声震撼山川。助战的伙伴拿着草笠,为击鼓者扇凉鼓劲,呐喊助兴。围观的群众,满山遍野,夜间,火把串串川流不息,场面异常雄伟壮观。比赛是以铜鼓声最响亮,打鼓时间最长者为胜,双方往往直打到铜鼓声哑,有一方认输为止。然后群众便心满意足的唱着山歌,排着长队,欢天喜地的返回寨子。

如今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舞蹈评价

铜鼓舞属族群性的集体舞蹈。舞者围成圆圈,踏着鼓声节奏沿逆时针方向起舞,跳完一组舞蹈动作再跳另一组,内容都是壮族、彝族农耕生产生活的反映麻栗坡、富宁等几个村寨中的铜鼓舞,主要用于祈雨、求丰收和老人丧葬等民俗活动。壮族、彝族的铜鼓舞流传普遍,动作古朴,舞蹈语汇非常丰富。壮族铜鼓舞表演时,一人敲铜鼓,另一人以木盒辅助形成共鸣滑音,这在其他音乐演奏中是找不到的。

彝族的铜鼓演奏则是一种专门技巧,一人用公、母两面铜鼓可演奏十二种音调组合,简称十二调。据称公鼓代表太阳,母鼓代表月亮,十二调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因此彝族的铜鼓舞还包含着本地民族的历法文化内容,积淀着壮、彝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铜鼓舞——铜鼓和铜鼓舞是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与发展,铜鼓上积淀着古代农耕民族、沿海渔民的文化创造,也可以探寻在今日民间舞蹈中的遗存。主要在壮、苗、彝、瑶、水、布依等民族中流传,是今日比较偏僻的山区村寨。铜鼓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以铜鼓为主,还配合芦笙、大鼓等乐器作为伴奏,一般都在节日中进行。各民族有自己的特定节日和活动方式,舞蹈的跳法与风格各有特色,他们从不同方面继承了古代铜鼓、铜鼓舞的功能与乐舞习俗,并不断汇入新的文化创造。

舞蹈表演

每年“打公节”,即农历六月十五日这一天,彝族人民百十人为一群,跳“妻丽”,击铜鼓为乐,连跳三天三夜尽兴而散。

铜鼓舞是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舞蹈,男女均可参加,人数不限。舞蹈的风格和律动别具一格。它以胸、腰及胯部的大幅度扭摆为基调,舞风清新、纯朴。步伐不复杂,基本是一步一并脚,向前进或横走,膝部随扭摆而屈伸。有时拉手,有时左、右手交替上下甩动。男子左手抱铜鼓,右手敲击,脚步男女相同。舞蹈时歌唱,跳到高潮时呼叫,情绪激越。

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云南彝族的铜鼓舞和广西彝族的铜鼓舞同出一源,动作也大同小异。广西的铜鼓舞是在节日或丧事时跳的。舞时一人打鼓,男在外圈,女在里圈,围着铜鼓,随着鼓的节奏起舞。舞步象攀登山路的样子,每迈一步,双膝随之频频颤动,甚为奇特。步伐大致分为六种,即二步、三步、四步、六步、八步,至最后一拍,脚向前踢出。男女同舞时,互相拉手,前后摆动。男子单独排成长队舞蹈时,则各执折扇一把,屈伸于前侧和胸前。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主要在于队形的变化,节奏由慢而快,至高潮而收。

铜鼓舞苗族铜鼓舞有男子跳的,也有男女同跳的,舞时将鼓悬起,击鼓者一人,左手持木棒击鼓腰,发音清脆,右手持鼓锤击鼓面中心,发音浓重,节奏多为、拍,鼓手边击边舞,随节奏踏地抬腿,众人环绕而舞,随着变化多端的节奏,时里时外,且进且退,舞至高潮时,加击掌呼喊“嗨哧哧”之声助兴。其动作多为狩猎生活、农事生活动作以及对动物形态的模拟,如骑马赶斑鸠、捕鱼、捞虾等。苗族铜鼓舞步伐有力,臂部多前后甩动或左右摆动。

铜鼓舞伴奏用的铜鼓大小各一,成为一套,大鼓为“雌”,小鼓为“雄”。击鼓者右手执软木棒,交替敲击两只相对的鼓面,左手执竹棍,敲击小鼓梆,击鼓者不参加舞蹈。

相关资料

铜鼓在古代曾有多种用途,它既是乐器、祭器和礼器,又曾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清代以后,仍用于祈神、祭祀、治病、丧葬、娱乐等活动,并用鼓声传递信息。收藏或仍在使用的铜鼓,多是出土文物或传世古物,件件都是铸有纹饰、造型精美的艺术品。如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周边有青蛙、蟾蜍饰物及翔鹭纹,鼓身有羽人舞蹈纹,竞渡纹,或通体云霄纹等。铜鼓上的纹饰,多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神奇奥秘之感,吸引着人们对它的内涵进行探索。

近代出土的铜鼓与保存在少数民族中的铜鼓,其形制和纹饰各有不同,由此反映了当时当地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意识,帮助我们探索铜鼓舞中古文化的遗存。如蛙饰:多是立体造型,四只匀称地分铸在鼓面的边沿,反映出古代农耕民族对蛙的重视、蛙的图腾崇拜。壮族至今还有祭青蛙的节日,认为蛙是雷神的女儿,通过它可以祈求雷神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又如太阳纹:它与古民族的太阳崇拜有关,著名的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上,就画有许多这一类型的铜鼓与铜鼓舞的场面。

画面上,铜鼓置于江边,许多人物姿势相同,向同一方向欢呼雀跃,像是在击铜鼓起舞,祭祀江神。再如广西博物馆存的世界最大铜鼓:直径166厘米,重300公斤,鼓面中心是太阳纹,铜鼓上的翔鹭纹认为是水鹤和鹭鸶,水鹤能测风雨,鹭鸶善捕鱼,以此纹饰寄托渔民出海平安、丰收的心愿。羽人舞蹈纹和竞渡纹是当时歌舞娱乐、龙舟竞渡的描绘,这些纹饰有助于研究古代风俗和舞蹈文化的源流。

传承现状

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是开展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主阵地,是项目实施和发展的支撑点。其中壮族活动示范点两个: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者兔乡里玉村;彝族活动示范点两个:广南县八宝镇里洒村、麻栗坡县董干乡新寨、城寨村(后两村为一点)。

在授牌仪式上,里洒村村长王国文双手捧着“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的牌子和2000元传承活动经费,激动地说:“近年来我们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曾多次受邀到镇上或县上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没想到我们的铜鼓舞会得到国家如此的重视,我们不但要一代一代地跳下去,而且还要跳到文山,跳到昆明,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到。”

文山州文化馆馆长王瑛介绍,州、县对铜鼓舞传承和发展的相关措施主要是:不断充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的文字、音乐音像、器具等相关资料,建立传习活动及传承人档案。成立州、县、乡(镇)、村四个级别的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责任制的规范保护;以实物、图、文、音像等艺术形式,在文山州文化馆及广南、麻栗坡两县文化馆分别建立“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民俗展厅;在广南、麻栗坡两县分别建立“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示范点的传承活动场所(兼传习所),扶持铜鼓舞老艺人进行传习活动,培养年轻一代;以学校为示范点,将铜鼓舞蹈编入学生课间操中,使青少年学生从小得到铜鼓舞的优美音乐旋律和舞蹈韵律的感染和熏陶。

文山铜鼓舞凝聚着壮、彝人民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才智,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壮、彝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铜鼓舞文化折射出壮、彝人民勤劳、聪慧、淳朴、善良的性格及审美观念,是研究壮族、彝族社会历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在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文化工作者经过近3年多的实地调查、收集整理和组织申报,《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承意义

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壮族、彝族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导致习铜鼓舞者锐减,如不及时加以保护和传承,就有消亡的危险。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铜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