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

更新时间:2024-09-19 18:37

银耳是一种担子菌门、银耳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真菌的子实体,又被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

形态特征

银耳为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由10余片薄而多皱褶的扁平形瓣片组成。银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在子实体上下两面,均覆盖子实层,由无数担子组成。担子近球形,纵分隔, 大小介于10×9(微米)-13×10(微米)之间。担子上生微细孢子,无色,光滑,近球形,大小介于6×4(微米)-8.5×7(微米)之间。

银耳菌丝体担孢子萌发生成,是多细胞,呈灰白色,极细,起着吸收和运送养分的作用。菌丝体在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是人们食用部分,由薄而多皱褶的瓣片组成。白色、表面光滑、有弹性、半透明。干后微黄呈硬角质,体积剧烈收缩变小、脆硬,为湿重的1/3~1/8,遇水浸泡又可恢复原状。成熟的子实体的瓣片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为银耳孢子,若银耳孢子成熟,会自动弹射出来,由此可借助风力传播,再生长新的下一代,由此周而复始。

生长环境

伴生菌

银耳绝大多数种类都生于各种树木的原木上。但银耳菌丝几乎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因此在其完成生活史的过程必须依赖另一种真菌的协助即香灰菌,又称耳友菌,亦称羽毛状菌丝,它能把银耳菌丝无法利用的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分解为银耳菌丝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

温度

银耳属中温性真菌,银耳培养过程离不开伴生菌丝香灰菌,其混合的菌丝体不耐高温,但是可耐低温。

菌丝萌发期:菌丝在15~30℃之间都可以生长,但温度不能超过30℃,控制在23~25℃最合适。因为当温度髙于30℃时,香灰菌菌丝会处在一个不正常的状态,生长过快,当温度低于20℃时,香灰菌菌丝生长又太过缓慢了。

菌丝生长期:由于菌丝萌发阶段,袋内温度有所升高,此时应该适当调整温度,将室内温度降低2~3℃。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接种穴口会吐黑水珠,造成烂蒂;低于18℃时,穴口会吐白色晶状黏液,也会导致耳基霉烂。银耳抗寒力很强,孢子在0℃条件下2h,不会失去萌发能力。

湿度

银耳孢子在相对湿度 70%~80%的条件下可萌发成菌丝,菌丝不断生长、分化产生子实体。子实体在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迅速发育,若相对湿度超90%,则不易萌发成菌丝,而以芽殖形式出现,而且萌发成菌丝生长柔弱纤细稀疏,子实体分化不良或胶化成团成堆。

光照

强烈的直射光不利银耳菌丝的萌发及子实体的分化,散射光能促进孢子萌发和子实体分化。提供适当的散射光,银耳既白品质也优。

氧气

银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菌丝萌发对氧气需要随菌丝量增加而增加。子实体分化,耳大氧多,耳小氧少,氧气充足,子实体分化迅速。若在缺氧状况下,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分化迟缓。

酸碱度

银耳是弱酸性真菌,培养时的pH值应在5.2~5.8之间,过酸或者过碱对银耳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分布区域

野生银耳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也分布于寒带、温带和热带。在国内统计中,野生银耳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福建、贵州、安徽、湖南、广西、台湾等省市的山林地区。其中以通江银耳最为著名。

野生银耳数量稀少,在古代属于名贵补品。银耳栽培起源于四川通江,据记载,通江银耳至少在清同治四年(1865 年)已有大规模人工栽培。古田县是全国袋栽银耳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是“古田银耳”原产地区,是国内最大的银耳商品化生产基地。

栽培技术

银耳的主要栽培方式为袋料栽培与段木栽培。段木栽培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湖北等地。代料栽培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福建省是主产区。其中代料栽培银耳最为著名的是福建古田银耳;段木银耳以四川通江银耳最著名。

2024年6月,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首次试种成功,填补了西藏银耳种植的技术空白。

段木栽培

1.栽培场地选择及耳堂搭建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及银耳的生理特性,栽培场地选择要求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阳坡不要阴坡;要土坡不要石坡;要低坡不要高坡。耳堂搭建有五种形式:即坑道式耳棚、地上式耳棚、林下耳棚、室内栽培和牛棚改作耳棚。

坑道式耳棚具有防风保湿的效果,但需在前后按间距3m各挖一排通风洞,用于通风管理。地上式耳棚透气性好,展耳好,但有易干问题,要加强水分管理。林下搭建耳棚,其好处:一是银耳生产不与粮食争地;二是林下阴凉防风的小气候,适宜于出耳育耳;三是林下栽培银耳对育林可收到以短养长的效果;四是出耳期的喷水管理也有助于林木生长;五是林下栽培银耳,菌林互为有利,银耳排出的二氧化碳是林木的气体肥料,林木排出的氧气有利于出耳育耳。随着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一些闲置的房屋可改作耳堂,以降低生产成本。开春回暖耕牛出棚后,将牛棚改作耳堂,多能收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效果。

耳棚的遮阳,一般是在棚膜上加盖草帘或稻草;林下搭棚是在棚膜上飘一层遮阳网,以免漏进直射阳光。

2.宜栽耳树种的选择及砍伐期

耳木即长有银耳子实体的段木。豫南山区耳木林的树种结构主要是麻栎栓皮栎,就银耳而论,当地耳农首选的是麻栎。该树种皮薄,截段架晒失水快,接种后走菌快,出耳早;而栓皮栎树皮厚,不脱皮,在喷水管理中树皮湿的时间长,更适宜于栽培黑木耳

砍树期的确定应掌握在入冬林木休眠之后,早春萌动之前,在此期间以早为佳。此时砍树,因处于休眠期的林木形成层不活动,树皮与木质部结合紧密,不易脱皮。

3.耳木的截段和架晒

耳树砍倒后即剪去细枝,就地晾晒3~5d截段,截长1m,截后运至接种场地架晒。耳树截段后粗细分开“井”字形起堆架晒20~25d。在此期间翻堆两次,以使段木失水均匀。架晒至段木两端有放射状裂纹为度,此时段木含水量应在36%左右。段木过湿接种后走菌慢,会使银耳菌吃木浅、耳子长不大、产量低。

4.耳木的接种及发菌管理

耳木架晒后进行接种及发菌培养管理。

接种期:银耳菌及香灰菌均属中温型菌,菌丝生长适温是25~28℃。在豫南气候条件下,段木适宜接种期应掌握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接种过早气温低,发菌慢,拖长了发菌期,管理费工;过迟,出耳期会赶上南阳风(季风),受风害减产。

接种方法:用电钻打穴接种,菌穴直径16mm(以往为10~12mm),株距4cm,行距12cm(过去为株距3cm,行距10cm)。银耳有就穴出耳的生活习性,如此扩大菌穴,降低密度,使每穴银耳菌丝含量增加,抢先占居穴位发菌优势,出耳早,耳子朵大。就用种量而论,比过去略有加大,按小头直径8~12cm,长1m的段木计,每根用种量150~175g。选用立体接种法制出的栽培种,掰块接种,将菌块接入穴孔,按压密接,平整,不得悬空。接种后不加穴盖,裸露培养发菌。

发菌管理:接种后“井”字形起架盖膜,光、温、水、气协调管理。经验表明,

早春气温偏低,接种后在阳光下起堆发菌,给以20d左右的增温培养效果好,发菌快,能抑制杂菌发生;在阴凉处发菌效果差。从接种至出耳需50~60d,不可过早进棚催耳,否则菌丝吃木浅,蓄积养分不足,耳子长不大,质量差,低产。在发菌过程中,前期9~10d翻堆一次,中后期3~4d翻堆一次,特别到后期随着气温回升和发菌量增大,更要加强翻堆散热管理,严防高温烧菌。就菌棒发菌动态而论,棒子两端截面有香灰菌旺盛发生变黑,并有10%~20%的棒子见耳,此时就可进棚起架催耳,进人出耳管理期。发菌期的水分管理,要掌握在接种40d才开始喷水,因为过早过多喷水,也会导致早出耳,耳长不大,低产问题。

5.出耳期管理

起架早期,棚温控制在25~28℃,少量多次喷水,保持棒面、地面潮湿,以催耳发生。耳芽发生后,在育耳期加强通风管理,促使展耳好,不致形成圪垯耳。当地银耳接种期多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耳盛期赶在6月上中旬,南阳风到来之前。若出耳期推迟,赶上南阳风,应停止喷水,待南阳风过后再继续管理,催耳育耳。耳农经验,每穴可出耳2~3潮,出耳到伏后9~10月。但在生产中,多数种户仅收一潮,应加强管理,挖掘这一增产潜力。

6.采收及加工制干

采收适期不以朵的大小为准,应以成熟度为准。适宜的成熟度为耳片充分展开,手捏整朵变得膨松有弹性,有载液感。采收方法,手扒比刀割好些。刀割留茬,下潮耳子要将耳茬顶起发生,不及手扒带起耳基下潮耳子出耳顺畅。

采耳要赶在晴天。采收前停水1~2d,待耳片失水干爽后采收。采下的耳子要及时加工制干,可晒干或烘干,但加工前不能用水洗,否则会使制干率下降,该得1kg的只能得0.8kg。产品加工后,按朵的直径大小分级出售:1级5~10cm,2级3~5cm,3级2.5~3cm。

段木银耳产量水平多在1.5kg/100kg段木,高的可达3kg/100kg段木。采收一潮耳后需停水5~7d,间歇养菌后,再行下潮耳的催耳和育耳管理。

代料栽培

银耳属于木腐型食用菌,生长在死树、断枝等木材上,这类食用菌在制作原种或栽培种时可以用木屑做原料,栽培生产中可以用木屑或段木做材料。代料栽培银耳原料易得,生长周期短,操作简单,产量比段木栽培有显著的提高。

1.银耳装袋灭菌

银耳栽培现用配方含有适合比例的棉籽壳麸皮,石膏粉,加水的量与干料的量是1:1~1.3。主料混均后加水,至终栽培料中含水量在55%~60%,pH在5.0~6.0之间。混匀栽培料,进行装袋打穴,贴胶布后常压灭菌。从拌料到灭菌不超过5个小时。灭菌时,袋子要摆放均匀整齐,这样有利于蒸气畅通环流,菌袋装锅后用旺火烧,3小时内使灭菌锅内蒸汽温度达到100℃并保持14小时左右即可彻底灭菌。灭菌后待袋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接入菌种。接种后压实,重新贴上原来封穴的胶布。注意的是每一操作都要无菌。灭菌后料袋直接移入培养室架床上培养菌丝。

2.银耳发菌管理

银耳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2~25℃,接种5d后菌丝萌发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栽培料的温度会有小幅度的上升,这时要因时制宜适当调控培养房的温度,否则高温会使菌丝受损。菌丝培养期间要避光,同时在培养期间还要及时的处理掉污染的菌包,以防止污染扩大。

菌丝培养18d左右,穴与穴之间菌丝已经交融连接起来,可见有黑色素的分泌,此时可以揭掉胶布,上架培养,菌包要翻身放置即扩穴口朝下,盖上报纸,喷水,保持地面湿润,报纸湿润,要随时调控管理湿度,细喷勤喷。要加强通风,早、中、晚各通风一次,每次30min。

3.银耳出耳管理

经过18d的培养,菌袋内菌丝几乎长满,原基开始分化,耳芽形成,此时温度应控制在20~28℃,最适宜温度为23~25℃,增加散射光,加强通风,在高温季节温度超过26℃时,应多喷水,延长通风时间,以降低温度;在低温季节,则需要人工加温,以保证银耳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

割膜扩穴(扩眼):当菌丝长满后,菌包上架,开始割膜扩穴。具体做法是用刀片沿着胶布的对角线边缘作圆形的划开菌包,直径有4~5cm的穴口,划割时要均匀,不可重度损伤菌丝体。

控制条件:加强温度、湿度的控制,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0~25℃,期间要适时的喷水加湿保持适湿环境,银耳高产水分是一个关键因素,要合理的适当的控制,如果水分过大、通风不良常常会造成烂耳蒂。通风也是关键因素,气温高时加强通风;气温低时,要适当升温,始终保持适温。

増加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适当的散射光照射,子实体分化迅速,展片快,耳片肥大、色白、产量高。

适时通风:每天喷水前把报纸揭开通风。当实体直径长到5cm左右时可以把报纸揭掉,直接喷水。喷水要适宜,同时通风要跟上,通风管理如上。

菌种获取

孢子弹射法

这是利用新鲜的、成熟的子实体自动弹射出担孢子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取朵大、色白、无病虫害的新鲜银耳作为种耳,用无菌水漂洗银耳数次,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把银耳表面的水分吸干。因为耳片表面若有薄水层,便会影响银耳担孢子的弹射,并容易污染上杂菌。再把种耳切一小块,以放入三角瓶或放入试管中不会碰到瓶壁或管壁为度,随后用不锈钢小钩钩住小耳片,迅速悬挂在三角瓶或试管内,同时注意勿使种耳碰到培养基表面,以防污染杂菌,塞上棉塞,然后放在20℃~25℃条件下,经过24 h,从耳片上弹射出来的担孢子,落在光滑的培养基表面上形成1 个雾状的孢子印。此时,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将悬于瓶内的耳片取出,再塞上棉塞,移到20℃ ~ 25℃的室中培养,经过2d~3d,培养基表面就会出现许多乳白色、糊状的小菌落,此系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当培养基上出现酵母状分生孢子的菌落时,为了防止和减少污染,应尽快地进行提纯,即挑取少许没有杂菌的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移入新的试管中进行培养。不管银耳担孢子或酵母状分生孢子都不容易萌发成菌丝,所以直接用于生产时有困难,已较少采用。不过,为了获得银耳有性繁殖的后代,必须采用担孢子分离法,并使之萌发成单核菌丝,然后进行配对实验。

组织分离法

香菇平菇不同,银耳组织分离法比较难操作,实用意义也不大。因为耳片一旦胶质化之后,就不容易再长出菌丝,况且段木种植的或野生的银耳,暴露在外界的生长时间很长,耳片上必定会附着各种杂菌,组织分离时既不容易把附着的杂菌洗掉,又不容易用药品进行表面的灭菌处理,且容易导致银耳和杂菌同归于尽。只有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的肥厚的耳基比较容易进行组织分离,可以获得银耳的纯菌丝。不过用耳基分离来的银耳纯菌丝常是鹅黄色的或橙黄色的,不是纯白的,菌丝生长的速度也比较慢,效果也不太理想。

耳木分离法

利用耳木来进行分离,是获得有实用价值的银耳菌种最主要的方法。耳木分离法的主要技术是排除耳木中杂菌的干扰,防止分离时污染杂菌,必须把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离出来。对初学者来说,耳木分离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必须反复练习,直到掌握分离的要领。

病虫防治

杂菌

在生产上常见的杂菌,感染段木的主要有棉腐菌、裂褶菌云芝木霉等;为害子实体的,主要有青霉木霉、织壳霉(俗称白粉病)、红酵母等。其中以织壳霉最常见,为害最严重,发病的耳片形成一层粉状物,并使子实银耳体僵化。防治上以抓好栽培场所的清洁卫生和通风换气为主,防止或减少病害发生。对发病严重的子实体应及时摘除,然后再喷石硫合剂进行控制。耳木污染其他杂菌对应及时刮除刷洗,然后用石灰水消毒,置阳光下晒1~2天再恢复管理。

虫害

常见的害虫有线虫螨类、菌蝇、蛞蝓等,其中线虫是引起烂耳的主要虫害,侵害耳基使耳片得不到营养而腐烂。在预防上,用水要干净,防止水中带有线虫,段木勿沾泥土,防止线虫入侵。对已发生的烂耳,应及时刮除,并用清水刷洗,防止蔓延。药物防治可用1%醋酸或稀释4倍的,或0.1%~0.2%敌百虫喷射耳木,可以抑制线虫的繁殖。螨类也是银耳的主要虫害。繁殖极快,常蛀食菌丝和耳根,发生后,应用0.5%的敌敌畏喷洒耳场并用1:800倍的20%可湿性杀螨砜浸湿耳木(浸后立即取出)或喷湿耳木进行防治。也可用800倍的乐果或敌百虫喷杀。

品质鉴别

看品相

优质银耳应为白色或浅米黄色,朵基部呈现黄色、黄褐色,朵形完整。表面无霉变、无虫蛀、有光泽、没有杂质。银耳并不是越白越好,很白的银耳一般是使用硫磺熏蒸过的,所以选银耳应选白中略带黄色的。

闻气味

优质银耳应该没有什么异味,如闻上去有酸臭等异味的建议不要购买。

用手摸

优质银耳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胶质,泡发后有韧度,不宜断裂。手捏上去没有发粘的感觉。

如果家中已购有有异味的银耳或者无法分辨其好坏,可以将银耳用温水浸泡一小时后清洗,再反复清洗浸泡多遍后使用,由于不良商家为求银耳美观多用硫磺熏蒸,而硫磺属水溶性毒素,所以可以通过浸泡清洗的方法去除。

主要价值

医用价值

银耳是一种极其名贵的滋补佳品,历代皇家贵族均把银耳看作延年益寿之品。现代医学证明,银耳主要的药理有效成分是多糖银耳多糖是银耳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占其干重 60%~70%,同时银耳多糖还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起到扶正固本作用。并且银耳多糖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以及心、肝、肾等都没有毒性,对小鼠的生殖能力和幼仔的成活率也没有影响,同时未见其引起小鼠急性和慢性中毒,无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属于无毒害物质。

营养价值

银耳的蛋白质中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氨酸、丝氨酸、谷氨酸、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胱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大的是脯氨酸。

银耳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在银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矿物质。详细含量如下表:

银耳和燕窝均为滋补之品,但燕窝价格昂贵,而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与燕窝相同,而且价格便宜 。

蛋白质占干银耳重量的6%-10%,银耳含有17种氨基酸,即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等,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天冬氨酸次之,人体所必需 8 种氨基酸中的 7 种,银耳都可以提供,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银耳含有大约0.6%-1.28%的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约占总脂肪酸量的75%左右,其中主要成分是亚油酸。

银耳中含有 4.0%-5.44%的无机盐,如 S、P、Ca、Fe、Mg 和 Na 等。银耳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即 VB1、VB2、VC和 VD等,此外银耳还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

食用方法

银耳最好是用冷水泡。用热水泡木耳和银耳,不仅不易充分发开,口感还会绵软发黏,其中不少营养成分都被溶解而损失掉了。

银耳一定要根部向上泡发,这样才能泡透。待泡发后只需捡去泥沙和发硬的根结,不可搓洗,因为银耳叶片薄脆,容易揉烂。

银耳煮完后当天食用最好,但所谓银耳汤过夜后其营养成分减少,并产生有害成分亚硝酸盐的说法是谣传。

食物营养成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