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更新时间:2024-09-19 10:23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简称“阜新县”,俗称蒙古贞,辽宁省阜新市辖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阜新市中北部,毗邻8个县(市)、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节气候,总面积6246.2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全县辖1个街道、32个镇、3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545749人。

历史沿革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取阜新二字为县名。早在76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有少数年代归中原王朝直辖,多数年代是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管辖地,属边塞地区。

西周和东周春秋时期,有山戎、东胡人活动于此。东周战国时期,今县境属燕国北境,介于辽西、辽东两郡之间。

秦代,秦初县境分属辽东、辽西郡燕长城以北为东胡辖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今县境属匈奴地。

西汉初期,属匈奴地,元鼎四年(前119年)为汉属塞地。

东汉时期,属幽州刺史部,后属东部鲜卑辖地。

三国时期,县境南部属(魏)昌黎郡(今义县),东、北两境属鲜卑柯比能部辖地。

两晋十六国时期,西晋属鲜卑慕容部东晋十六国时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等几个更替的割据政权占据。

南北朝时期,今县境属契丹辖地。

隋唐两代,今县境北部属契丹辖地,南部先后属于王朝燕郡、唐河北道北部的营州。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在契丹驻牧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今县境北部为其所辖,南部仍属营州奚都督府。

辽代,今县境属辽国上京道辖,先后为懿州成州徽州、豪州等州县。

金代,今县境南部小部分地区归东京路广宁府辖,北部属懿州管辖。

元至顺元年(1330年),今县境南部属广宁府路,其余地区属辽阳行省辽阳路。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懿州置广宁后屯卫,隶辽东都指挥使司,辖今县境大部。

正统景泰年间(1436年—1457年),蒙古兀良哈三卫(朵颜卫、福余卫、泰宁卫)受鞑靼侵逼南移,今县境属泰宁卫辖地,隶属努儿干部指挥使司。

崇德二年(1637年),今县境内设置土默特左翼旗,后隶属卓索图盟(今朝阳境内)。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于此设养息牧场。

乾隆三年(1738年),蒙、汉分治归直隶承德府。乾隆十三年(1748年),隶属塔子沟厅(今凌源)。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由塔子沟厅析置三座塔厅(今辽宁朝阳市),并于鄂尔土板(今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乡境内)设巡检门,管理土默特左翼旗的汉民事务。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三座塔厅为朝阳县,土默特左旗的汉民事务由朝阳县管理。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朝阳县析置阜新县,县衙设在原鄂尔土板巡检衙门,土默特左翼旗与阜新县并存,实行蒙汉分治。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朝阳县升为朝阳府,阜新县隶属朝阳府。

宣统三年(1911年),县治移至水泉(今城区街道)。

民国初期,仍延续清末建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日本侵略阜新,日伪当局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1日,由阜新县境划出新邱、长营子、米家窑、海州、孙家湾和阜新镇等地置阜新市。同时,废除蒙汉双重行政体制,去县存旗,旗驻地由王府迁至阜新镇,隶属伪锦州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阜新县政府成立,驻今城区街道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国民党军队占据阜新县北部地区,成立国民党阜新县政府。同年3月,阜新县政府改称为“阜新县土默特左旗联合政府”(简称阜土联合政府)驻平安地。同年4月21日,根据革命形势需要,阜新县与彰武县合并,成立阜彰土苏(阜新县、彰武县、土默特左旗、苏鲁克旗)联合政府驻哈尔套,隶辽西(后改辽吉)省。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改隶辽北省。同年7月,国民党将阜新市和阜新县合并为阜新县、旗县并存。阜新县驻地由阜新镇迁至海州,土默特左旗驻今城区街道,均隶属热河省。同年9月,撤销阜彰土苏联合政府,恢复阜土联合政府,隶辽北省。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18日,阜新全境解放后,国民党阜新县、土默特左旗政权垮台,在北票、阜新、义县三县交界地区成立了“北阜义县土中左旗联合政府”,政府移至阜新镇,隶属冀热辽办事处,今县境蜘蛛山、伊吗图、佛寺、卧风沟、王府、红帽子、七家子等地为其所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1日,辽北省与辽西省合并为辽西省,阜土联合政府隶辽西省。同年5月,北阜义县土中左旗联合政府同阜新县土默特左旗联合政府撤销此县级行政建制,恢复原建制隶属于辽北省改属辽西省。同年8月9日,阜土联合政府改称为阜新县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阜新县隶属辽西省。

1954年6月19日,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阜新县隶辽宁省。

1956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辽宁省设置4个专区,阜新县属锦州专区管辖。

1957年10月1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58次会议批准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撤销阜新县、设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报告。

1958年4月7日,正式成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1959年1月5日,实行市管县体制,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划归阜新市领导。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6年3月,阜新县划分为70个乡。

1958年1月,阜新县将70个乡合并为35个大乡、1个镇,建有39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4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阜新县,成立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同年9月,将36个乡镇合并为8个政社合一的大公社。

1959年1月,北票县的于寺(先锋公社)、化石戈(前进公社)划归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至此,全县辖10个大公社。

1961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将10个大公社划分成33个人民公社。

1962年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新建卧凤沟、国华两个公社,至此,全县辖35个人民公社。

1968年4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委员会改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革命委员会,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3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举行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县革命委员会自此改为县人民政府,各人民公社相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辖34个公社、1个镇。

1983年9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乡、镇人民政府;辖32个乡、4个镇、1个国营农场、1个国营畜牧场,6个国营林场。

1996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14个镇、22个乡。

1998年,辽宁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平安地乡、新民乡,设立平安地镇、新民镇。

2000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21个镇、15个乡。

2002年3月4日,辽宁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阜新镇、他本扎兰镇,合并设立他本扎兰镇,镇政府驻他本扎兰村。

2002年6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20个镇、15个乡。

2003年7月7日,辽宁省政府批复同意他本扎兰镇更名为阜新镇

2011年末,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27个镇、8个乡,1个街道。

2012年,辽宁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紫都台乡化石戈乡哈达户稍乡老河土乡,设立紫都台镇、化石戈镇、哈达户稍镇、老河土镇。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31个镇、4个乡、1个城区街道,13个国有农林牧渔场。

2013年,辽宁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太平乡,设立太平镇。

2015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32个镇、3个乡、1个城区街道,13个国有农林牧渔场。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1个街道、32个镇、3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县政府驻城区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阜新市中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介于北纬41°44′—42°34′,东经121°01′—122°25′之间。毗邻8个县(市)、旗,东邻彰武新民黑山三市县,西北与北票毗邻,南和北镇市、义县接壤,北靠内蒙古自治区的库伦旗奈曼旗。全县总面积为6246.2平方千米,其中南北最长距离94千米,东西最长距离114千米。县政府驻地距省会沈阳市140千米,距阜新市人民政府驻地海州区9千米。

地形地貌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地势西北低山、丘陵,东部平洼,南部低山、北部丘陵,中部低丘、平原。北部有努鲁尔虎山脉,南部有医巫闾山脉,两山脉北部末端在大巴镇招束沟乡交汇,构成了县与辽河平原的一个天然区界,搭起了低山丘陵之骨架,相对高度显著,全境呈向外县排水的馒头状形。地形特点以低山丘陵为主,南部、西部突出,有海拔高500米以上山头235个、600米以上山峰11座。境内最高点位于西北乌兰木头山海拔831.4米,最低点为十家子镇南甸子村45.8米。县境大地构造处于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中段,东端与大兴安岭太行山新华夏构造隆起带的交接部位,属华北地台边缘,中朝准地台边缘的内蒙古地轴和燕山台褶皱带一部分。县域地貌成因形态大体分为三类:构造地形、剥蚀地形和堆积地形。

气候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节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温差较大,季风盛行。春季(3月—5月)寒冷期长,回暖快,干燥,多大风,易生春旱;夏季(6月—8月)炎热,夏季三个月内气温变化较小,降水集中;秋季(9月一11月)降温快,但气温高于春季,雨量骤减;冬季(12月—次年2月)寒冷干燥。气温在初春、深秋季节变化较大,从南到北温度逐渐降低。

日照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累年年均生长期173天,年均无霜期163天,最长达201天,最短为12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42.5小时。0℃以上持续期233天(一般为3月19日—11月7日)。

温度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累年年均气温7.7℃,1月平均气温-11.6℃,极端最低气温-30.9℃(2001年1月11日);7月平均气温24.2℃,极端最高气温40.9℃(1972年6月10日和2000年7月13日)。最低月均气温-16.4℃(200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7.2℃(2000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35.8℃,最大日较差28.6℃(1992年4月25日)。

降水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累年年均降水量478.9毫米,多数年份降水量在450—550毫米之间。年均降水日数为76.3天,最多达103天(1991年),最少为56天(1965年和1970年)。极端年最大降水量775.7毫米(1994年),极端年最少降水量294.3毫米(2011年)。主要集中在每年6月—8月,7月最多。县境南部降水量最大,年平均在540毫米左右。自南向北递减,到县境北部降水量较小,仅有435毫米左右。

水文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为辽河大凌河两大流域控制,境内河流众多,有细河、伊马图河、二道河、务欢池河、八道河等二十多条主要河流,分别汇入大凌河、绕阳河柳河三个水系。全县流域面积6245.1平方千米,其中:辽河流域面积3501.7平方千米,大凌河流域面积2743.4平方千米。

土壤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共有5个土类,12个亚类,38个土属,46个土种。其中,褐色森林土有662万多亩,分布在县境中部、北部、西部;次为棕色森林土,有107万多亩,分布于比较温暖和湿润的大板镇国华乡富荣镇新民镇卧凤沟乡等乡所处的医巫闾山及其它大山上部;再次为草甸土,有93万多亩,分布于绕阳河和伊吗图河流经本县境内的下游地区。此外,在较大河流两岸,分别有条带状的风沙土和小块水稻土分布。在平原低洼处,还有一些轻度的盐碱土分布。

自然灾害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自然灾害有干旱、冰雹、大风、暴雨、霜冻等。汛期,绕阳河、大凌河、柳河三大水系偶有洪水发生,汇流历时短,来势凶猛,造成两岸水土流失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有耕地面积土7.7万公顷(土地部门的调查数为22.87万公顷),其中:坡耕地有8万公顷,占耕地45.2%。林地面积土8.7万公顷,草场面积11.3万公顷,“四荒”面积13.3万顷,其中可开发利用面积7.3万公顷,已开发利用的面积1.5万公顷。

植物资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华北植物区与内蒙古植物区交错地带,植物种类有929种,分属110科、456属,森林覆盖率28.8%,林木蓄积量521.2万立方米,树种主要有松、柏、杨、柳、榆、柞、杏、枣、梨等174种。药用植物有远志黄芩知母柴胡、甘草、苍术玉竹等250多种,年采集量在12.5万千克以上。野生植物有马唐草、稗草野大豆羊草等。采条灌木有10多个品种。

矿产资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已探明的矿产有39种,煤炭、黄金、铁、硅石、石灰石、玛瑙石、麦饭石膨润土、铁矿石、萤石紫砂陶土等矿藏丰富,玛瑙产销量占全国一半,素有“中国玛瑙之都”的美誉。阜新及周边地区200千米范围内现有萤石矿储量1600万吨以上,选矿能力达到50万吨。煤炭保有储量7.9亿吨,煤层气保有储量220亿立方米。

水资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水资源丰富,总量4.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9亿立方米,地下水1.9亿立方米。

风能资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处于全国风能资源风力资源丰富。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常住人口54.57万人,其中男性27.4万人,女性27.1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0.99。全县家庭户205467户,集体户2680户,家庭户人口53.48万人,集体户人口1.09万人。全县流动人口6.4万人,省外流入人口0.47万人,省内流动人口5.9万人。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锡伯族、朝鲜族等24个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佛寺、大板、王府、沙拉、大巴、哈达户稍、红帽子等乡镇聚居。

经济

综述

2021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9.7亿元,同比增长7.5%。

2021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加0.82亿元,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8.9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8.3%,同比增加0.28亿元,增长0.6%。

2021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全社会固定资产预计投资完成65.4亿元,同比增长20.4%;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6万元、3.3万元,分别增长10%、8.5%。

2021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招商引资到位额完成29.5亿元、增长23.9%;直接利用外资预计完成320万美元;出口创汇5.07亿元、增长7%。

第一产业

2021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完成保护性耕作75.6万亩,发展高效农业15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突破30亿斤;新增规模化、智能化养殖场25个,获评国家级生猪全产业链典型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申报省市级龙头企业8家。

2021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新增设施农业0.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2.3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6%;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50个,驼谷小米、阜营丰甘薯等农产品品牌效益凸显;北京泓方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地开工,“花生、杂粮、畜牧”三大农业产业集群质效双增,成功申报辽宁小粒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

第二产业

2021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30亿元、同比增长22.6%、年均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旅游业综合收入实现37.5亿元、增长10%。

2021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产值3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3户;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装机容量突破180万千瓦,纳税超过8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71%,实施技改项目36个,净增产值30.7亿元。

第三产业

2021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累计接待游客2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性收入年均增长8.1%;创建“辽宁省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县”,成功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海棠山景区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复核验收,阜新宝地斯帕温泉小镇晋升为国家五星级温泉企业;佛寺镇佛寺村获评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

交通运输

综述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依沈阳,西与京、津地区相连,南临渤海湾,背靠内蒙;阜锦、阜朝、阜盘、沈彰、盘奈、长深高速交织成网,四通八达;京哈高铁新义铁路越境而过,拥有阿金站乌兰木图站巴新铁路连通蒙古国,直达俄罗斯

公路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542.31千米,公路密度达22.18千米/万人。截止2011年,境内国道京沈线,省道阜锦线、奈广线、库二线、新阜线过境。其中国道京沈线境内长109.92千米,省道阜锦线境内长29.6千米,省道奈广线境内长88.73千米,省道库二线境内长40.9千米,省道新阜线境内长26.25千米,省道小小线境内长24.7千米。阜新—铁岭、阜新—朝阳、沈阳—彰武、彰武—通辽、盘奈(盘山县—阜新市—奈曼旗)高速公路,使阜蒙县地区形成“三环”、“五射”的公路网络。

铁路

铁路新义线(新立屯一义县)、大郑线(大虎山—郑家屯)过境设6个车站属沈阳铁路局管辖,日均有48列客车停靠,全年发送旅客12万余人次。货运量29.6万吨。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6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共投资2.4亿元完成了45所学校的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招聘各学科专任教师累计1200名,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高考成绩超过600分学生累计达230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共发放资助资金8324.80万元,受助学生累计11.16万人次,为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13万人次,贷款金额19413.83万元。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6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科技型企业已发展到36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23家,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近三年年均增长15%以上,省、市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已发展到18家。与辽宁省农科院联手科技共建、与沈阳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在玉米、花生、树莓、谷子等农业生产领域进行技术集成配套,优质高产栽培,取得了理想的示范效果。花生、玉米、谷子、树莓平均亩产分别达到260、750、400、600多公斤左右。由农业专家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30场次,实地培训农民2.3万多人次,培养技术能手210多人,培养省级农民技术员467名。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6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4个,省级11个,市级31个,县级已公布91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5人,市级59人,县级168人。蒙古贞乌兰牧骑在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和各类艺术赛事活动中多次获奖。马头琴演奏家包玉明先后应邀赴马来西亚、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县艺术团多次参加了央视栏目和省、市电视台节目录制。县图书馆坚持365天免费对外开放,年接待读者3万多人次,图书流通0.6万册次,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荣获“辽宁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6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体育馆已改造完成,玉龙公园升级为体育公园。县文体局努力打造民族特色体育品牌赛事,累计组织各级各类体育赛事370余场。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6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所;县直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蒙医科研所单位1个;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35所(6家中心医院、7家转制卫生院);乡镇防保机构35所;行政村卫生室38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新冠疫情防控启动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肺结核密接筛查率、耐药筛查率、卡介苗接种率均为100%。完成35个乡镇防保站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两癌筛查”及“孕优”工作均完成年度目标。推进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工作。20名蒙医医院专家录入北方名医科普栏。全县35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蒙医科室、康复治疗室及中蒙药房,配备100种以上中蒙成药和300种以上中蒙药饮片。完成“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3家县级医院与35家乡镇卫生院及所辖村卫生室分别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和松散型医共体。

社会保障

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52万人次。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特困救助逐年提标,城乡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机关事业人员绩效奖金、交通补贴、公积金、取暖补助增资提标按期兑现。农民工工资“三制一金”全面落实,追回劳动薪酬6608万元。完成9280户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全县2.2万户、5.1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截至2021年6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有养老机构33家,其中农村敬老院有22家,局直属养老机构4家、民办养老机构7家,共设床位1329张,入住人员692人,管服人员147人。现有农村互助幸福院9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室69个。

历史文化

方言

阜新话

阜新话是辽宁省地方话,属东北官话—哈阜片—长锦小片。阜新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东北官话—哈阜片—长锦小片。

蒙古语科尔沁次方言

蒙古语科尔沁次方言,属中国境内蒙古语中部方言中的一种次方言。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不包括克什克腾旗)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的约300余万蒙古族使用这个次方言。

民族风情

那达慕

那达慕,早称“奈日”,意为友谊或欢乐。在成吉思汗时期已初具规模。据说蒙古族氏族社会时期,为了维护和分配草场,使家族与家族之间加强联系,增进友谊,每年搞一次“奈日”活动。主要是摔跤、射箭,赛马三项比赛。谓“好汉三艺”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牧业人口的增长,一年一度的“奈日”活动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就在原有项目上,又加进了踢“背式骨”(即踢嘎拉哈)、掷布鲁、歌舞表演、贸易交流,“奈日”活动的内容日趋丰富。这样“奈日”逐渐演变为“那达慕”(意为游戏)。时间也增加到2—3天不等。组织形式由群众自发组织活动改变为盟、旗(县)、苏木(镇)官方统一组织活动。通过那达慕活动,互相显示力量,喜庆丰收,增进友谊交往,进一步丰富了蒙古族的文化体育生活。近年来,阜新地区“跑黄河”的习俗名气越来越大,朝阳和内蒙古几个旗县的老百姓也加入了“跑黄河”活动中。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乌力格尔

蒙古族乌力格尔,即“胡尔沁说书”,是蒙古族曲艺艺术的典型代表,指在“胡尔”伴奏下说唱故事,以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为内容,以胡尔沁(艺人)为载体,以吟诵、说唱、拉击、表演为表现手段的蒙古族曲艺形式。胡尔沁说书产生于成吉思汗年代,明崇祯十年(1637年),蒙古勒津部从河套地区东迁到今阜新地区驻牧,在接受农耕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蒙古勒津胡尔沁说书。在蒙古勒津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像旦森尼玛这样著名的胡尔沁说书艺人,推动了胡尔沁说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蒙古勒津胡尔沁说书主要分布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35个乡镇的300多个蒙古族村屯。鼎盛时期全地区有300多名胡尔沁,现只有3名胡尔沁。蒙古勒津胡尔沁说书有20多个套路、70多个词牌,有20多个曲牌、数百个曲调,有历史小说类和当代事件类120多个书目。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海棠山风景名胜区

阜新海棠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十大优秀景区之一。海棠山风景区是辽西保存较好,森林生态类型最完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天然林区,被称为辽西的“绿色明珠”,是蒙古高原到辽河平原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境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是辽西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位于,地处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之一,佛教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

瑞应寺风景区

瑞应寺风景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亲题匾额,并封一世为“大清东部蒙古老佛爷”。道光赐四世行政印章,寺庙属民800多户,僧人3000多名,是东北地区唯一享有“政教合一”管理特权的寺庙,是清代八大国庙之一。瑞应寺三面环山,卧谷十里,大雄宝殿、大召寺、长寿塔、祈愿殿、哲学院等藏式佛教建筑群与佛寺水库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是蒙古族东部地区著名的朝拜圣地,素有“小布达拉宫”美誉,民间称“东藏”。

阜新宝地斯帕温泉度假区

宝地斯帕温泉度假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梁镇温泉规划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集温泉养生、旅游度假、休闲娱乐、运动等一站式体验为一体的全新温泉旅游圣地。度假区由温泉养生圣境、乡梦庄园绿野圣境、百亩花海漫步童话圣境、阜新文化之窗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温泉养生圣境占地面积约160亩,包括酒店区、室内温泉区、室外温泉区、游泳馆、水上乐园、滨湖商业街、文化主题餐饮、休闲娱乐区、文化广场、蒙医理疗区等10大功能区。

蒙古贞庄园

蒙古贞庄园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烟台营子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庄园占地1500亩,分为敖包祭祀、休闲娱乐区、民俗体验、四季采摘、综合服务等5大功能区,可同时容纳千人就餐、200人住宿,是集餐饮、娱乐、采摘、登山、骑射、民俗、住宿、会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基地。其中,敖包祭祀区每年都举办敖包祭祀活动和那达慕大会

宝力根寺

宝力根寺风景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衙门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宝力根寺是蒙语,汉译为白泉寺,因“三泉圣井”喷发白雾而得名。宝力根寺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相传普安寺四世活佛受达赖喇嘛指派,长途跋涉来到海棠山,因过度劳累而染病,便到此地休养,每天用圣涧泉水洗漱、饮用,疾患竟不治而愈。于是,活佛便在此修建寺庙,作为避暑休假的行宫。景区现有数尊刻于巨石上的佛像,有宗喀巴释迦牟尼度母、关公、无量寿佛等藏传佛教人物。景区内还有很多辽及契丹遗址、古墓和唐朝薛仁贵古战场等。

毛岭沟风景区

毛岭沟风景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镇,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主要有六大景点:三沟精神党员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始森林、天然风洞和水洞、石佛梁菩提树、淌泉子、暴马丁香林。在20世纪60年代,阜新县毛岭沟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塔子沟河边造林防风固沙、招束沟坡耕地治理防治水土流失经验,被国务院总结为“三沟经验”向全国推广。毛岭沟就是“三沟经验”诞生地之一,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红色旅游景区。

特色美食

喇嘛食品

喇嘛糕是阜新境内蒙古族的一种传统糕点。它选用精制面粉、白沙糖、鸡蛋为主要原料,以瓜籽儿仁、青红丝桂花为辅助原料,放入烤炉烤制而成。其特点是:洁白如雪、味道香甜、口感松软,富有弹性。喇嘛炖肉是由喇嘛发明的一种食肉方法。它以北方盛产的大白菜及猪肉为原料做成。口味特点是:肥肉不腻,瘦肉不柴,肥瘦相宜,满口溢香,兼红烧肉、川白肉、大炖肉滋味而有之。由于猪肉浸透白菜,白菜充满肉味,亦含有干白菜、白菜、酸白菜的混合味道。

蒙古馅饼

蒙古馅饼是明朝末年,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辽宁阜新地区后创制的。最初的蒙古馅饼以当地的特产荞麦面为皮,牛羊肉为馅,用干烙水煎的方法制成。清崇德元年(1636年),这里设土默特左翼旗后,馅饼就传入王府,并由干烙水煎改为用奶油、牛羊油和大油煎。现以白面为皮,豆油煎制。特点:成品皮薄透亮,金黄油亮,鲜香。

全羊汤

全羊汤蒙古贞风味汤菜,俗称羊杂碎。用羊头、蹄、下水为主料,加辅料煮制而成。将羊头、蹄的毛,烫、燎、刮洗干净,羊肚用开水烫去毛,心、肝、肠等下水分别翻洗、浸、漂干净。锅内加清水入主料及花椒、山奈小茴香、盐等调味品煮炖,锅开时,撇去浮沫,继续煮至香味溢出,头、蹄的骨肉能分离,其余下水熟烂后捞出,切成条或薄片。锅内加羊油烧热,用葱、蒜、辣椒炝锅,添入煮羊骨头汤、清水及适量的原汤和精盐等调味品,待烧开后,下入主料,煮至汤浓味醇,汤尤其呈乳白色时即成。配白焙子、香菜食用。此汤味鲜、香辣、浓醇、不膻,具有祛寒、排毒、补肾、养颜之功效。

熏兔

熏兔是用茶叶、食糖、锅巴、生姜、大葱、八角(也有用锯木屑、松柏枝)等20余种佐料作熏米,经加热使熏料焦糊产生浓烟,从而使原料外部脱水成熟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外焦里嫩,香味浓郁,松软可口,回味无穷。可分为生熏熟熏两种。生熏就是将原料经调料腌渍后,直接放入熏锅煮熟。熟熏就是把原料经过烹调成熟后,再进行烟熏,以起到增色增味的效果。

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是挑选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扒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操作简单明快,只加一小把盐(也有的不加盐,吃时蘸盐),火候恰如其份,血水消失不久,肉熟而不硬,吃起来又鲜又嫩,十分可口。因为净手后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得名“手把羊肉”。

著名人物

萧观音

萧观音(1040年—1075年),辽代懿州人(今阜蒙县塔营子乡),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其母为槊古公主。“好音乐,工诗,善谈论”,“能自制歌词、尤善琵琶”,且“姿容冠绝”,是辽代著名女诗人,存诗有《回心院》《绝命词》。

旦森尼玛

旦森尼玛(1810年—1889年),乌力格尔(蒙语说书)演员,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通晓蒙、藏、汉三种语言文字,将唐代《王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唐宋传奇》编译成蒙文,用四胡伴奏进行说唱,后被尊为乌力格尔的创始人。

杨铁龙

杨铁龙,男,蒙古族,1965年生,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乌力格尔代表性传承人。胡尔沁说书艺人,一级胡尔沁。多年来,刻苦钻研说唱艺术,为蒙古族乌力格尔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秀丽

杨秀丽,1983年9月生,阜蒙县籍运动员,中国女子柔道队运动员。曾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冠军,2011年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78公斤级冠军。现任中国柔道队教练,带领于颂获得2017年世界柔道锦标赛女子78公斤以上级冠军。

荣誉称号

2019年5月18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9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11月16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6月21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15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选国家能源局“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15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11月24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名单”。

2021年12月22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选“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