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交

更新时间:2023-10-28 15:09

阴交,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少关、横户。属任脉。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脐周疼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产后血晕,疝气,水肿,及肠梗阻,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名称释义

交指会所。穴居脐下1寸,为任、冲、足少阴三脉聚而交会之处,三脉皆属阴经,腹亦属阴,因名阴交。

功能作用

调经固带、利水消肿。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定位

仰卧位,在下腹部,于前中线上,脐下1寸处取之。

解剖

阴交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主治

腹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泄泻,奔豚,绕脐冷痛,疝气,阴汗湿痒,血崩,恶露不止,鼻出血,肠炎,睾丸神经痛,子宫内膜炎。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肠炎、前列腺炎等。

配伍

配水分穴,温下元、利寒湿,治疗虚寒腹泻;配三焦俞肾俞、三阴交,清热利湿、通利水道,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配大肠俞、曲池,疏筋通络,治疗腰膝拘挛;配天枢,调理肠府,治疗腹胀、脐周围痛。

功效

穴居脐下,为任脉经穴,任为阴经,腹亦属阴,是穴又系任、冲、少阴的会所,三脉皆属阴。本穴除主疝痛、水肿之疾外,还可用治崩、带、阴痒、不孕之疾。所以徐灵胎认为“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此皆血之所从生,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后所生之病,千条万绪,可以知其所以起。”因其为任、冲、少阴经的交会穴、所以具有温下元、调经血的作用,故可治疗腹胀、水肿、疝气、经闭、崩漏、带下等症。

附注

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

相关论述

《针灸大成》谓:“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女子手脚拘挛,腹满,疝,月水不通,乳余疾,绝子,阴痒”。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