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

更新时间:2024-04-26 09:21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亚地区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新疆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

历史渊源

冬不拉”是哈萨克语,“冬”代表乐器的声音;“不拉、布拉”是定弦的意思。但也有人认为:“冬”是粗糙的木刻;“不拉、布拉”系张弦之意。“冬不拉”即指一种挖空了的木箱上张有弦的器物。关于冬不拉的起源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但尚无确切文字记载。从近几年相关学者的研究来看,冬不拉这一乐器的由来已久。据《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中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冬不拉就已在哈萨克族先民中流传了”。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吹笛和弹东布拉的伎乐人》(118洞)中,可以看到冬不拉在古代演奏时的风貌。哈萨克著名学者穆哈买德∙爱布纳赛尔∙法拉布(870—950年)也认为冬不拉这一乐器“……来源于哈萨克族,这是确信无疑的”。根据这位学者的相关手稿,也能证明哈萨克的乐器——冬不拉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冬不拉的历史悠久早在于《史记》和《汉书》中便有对于“乌孙”的记载。据中国音乐专家以及历史学家推测,这里所说的“乌孙”便是冬不拉。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冬不拉早在公元三世纪就已经在哈萨克族开始流传。

冬不拉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之下,也在不断的进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哈萨克民族音乐家们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造,不仅将冬不拉的琴弦换成了钢丝琴弦,而且冬不拉的品位也在不断的增加,使得冬不拉的延音更加绵长、音域更加宽广。

种类

冬不拉的种类繁多。早期的冬不拉在民间有过三弦和四弦冬不拉,现在绝大多数都是双弦冬不拉。根据材质的不同,冬不拉又可以分为松木冬不拉、杨树冬不拉、骨质冬不拉等几种。从外形上看,分为阿拜冬不拉和江布勒冬不拉。阿拜冬不拉是以哈萨克著名诗人、哲学家、教育家阿拜命名,音箱是接近三角形。江布勒冬不拉是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勒命名,音箱是椭圆形。这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冬不拉的弦一般用羊肠制作,现在已用尼龙缠钢丝弦代替了羊肠弦,并增加和使用了铜质的琴弦。改革后的冬不拉,在原基础上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冬不拉一般有5、7、9个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个琴品,最近出现了调21个琴品的冬不拉,根据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长短、所绷琴弦和缠品味数目多少以及伸缩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有人将其定名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冬不拉,即:4弦12品最高音冬不拉,称为“皮克洛”;4弦15品高音冬不拉,称为“鲁里玛”;2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称为“冬不拉”;2弦17品的次中音冬不拉,称为“巴兹”,2弦10品的低音冬不拉,称为“库拉孜巴兹”。此外,还因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的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他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有十几种。

造型

据相关文献记载,民间传统的冬不拉根据其音箱外形分为两种:一种形似方銑,以哈萨克民间诗人(阿肯)江布尔命名为“江布尔冬不拉”;一种形似马勺,以哈萨克近代大诗人(阿肯)阿拜命名为“阿拜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多见于民间。

冬不拉的装饰手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是彩绘(手绘)装饰,即直接在打磨好的木胎上进行彩绘润色。所用的装饰纹样以角形纹样(鹿角、羊角、牛角,等)、植物纹样(生命树、春芽)和抽象的几何纹样为主,这与哈萨克人早期对植物、动物的崇拜,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浓厚的宗教文化是分不开的。艺人在装饰冬不拉的过程中,将纹样进行简略,使其单纯化,因为简略和单纯的纹样能够充分地体现出物体的形态。在彩绘施色过程中,器物所用颜色基本是艺人的主观想象,也有顾客的特定要求。颜色大多选用黑色或明度、饱和度偏低的红色、桔色等,形成古朴的视觉感受。

制作工艺

冬不拉的制作工艺基本可分为选材、量尺、加工、装饰、上漆、调音六个程序。

选择材料

材料是器物的基础,是造型与工艺的第一要素。“无论怎么样,制作器物必须根据材料来进行......适宜的材料,使器物在最初构思时,即已经初具雏形......器物之美的一半是材料之美,只有适宜的材料才具备优良的功能,没有良好的材料就不能产生健全的工艺”[8]。因此,艺人非常重视对材料的选择。据笔者调研,制作冬不拉所用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多用新疆本地的松木、榆木、核桃木、红柳木、桦木、桑木等,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材料。如琴箱(音箱、共鸣箱)多选用松木(结实、防腐性强、纹理直、成品光滑、美观)、核桃木(结实、木材中油性少、弹奏时声音清脆、响亮)、榆木(坚硬、结实、纹理较清晰、有观赏性);面板多用松木(挑选无疤痕、纹路好的整块精品松木;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将松木埋到沙子里一年半后使用,这样可以将松木中的水分吸收,使木板表面光滑);琴杆多用松木(纹理直、不易变形)、红木(高端);琴头、琴轴一般用松木、榆木、桦木(坚韧、结实、耐磨);琴弦在以前多用风干的羊肠,后多用尼龙绳、塑料材质的丝线(耐用、结实、弹性好);琴码多用杨木制成。

量尺裁切

材料选好后,依据冬不拉各部分的大小进行量尺并裁切。以下数据是笔者调研时艺人所提供。冬不拉在解放前全长50cm、80cm、90cm不等,解放后,全长约90—100cm。首先,将选好的琴箱木材用机器(圆盘锯、车床或手工锯子)裁出约50cm长,7cm宽,0.2-0.3cm厚的方形木板,木板数量为7、9、11、12、24块,一般多见7块。其次,将琴杆所用木材裁出约48-50cm长,上宽约2-2.2cm,下宽约3—4cm的长方条。然后,将选好的面板木材裁出约40cm长,24cm宽(面板尺寸根据琴箱大小而定),0.3cm厚方形木板。最后分别裁出长约7-8cm,宽约4cm,厚约1cm的琴头、长约2.5cm的桥型琴码以及3.5cm长、3.5cm宽、1cm厚的琴尾(最下面捆琴弦稍的部位)。上述尺寸是艺人常用尺寸,如果客户有特殊需要,数据也会随之改变。

加工工艺

加工程序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是将各部分进行整合并完成造型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常用工具有:电锯、手工锯、刨木器、模具(可不用)、砂纸、刀具、胶水、圆形自制烤炉架或弧面制作器、绳子、钉子(可不用),等。

制作时,首先将裁好的琴箱木板进行打磨,将干净的木板放置在自制的圆形烤炉架或者弧面制作器上加热,并快速压成适当的弧形,达到理想且具美感的弧度为准。然而,“正是这些似圆非圆、似椭非椭、光滑溜手、随和可人的弧度,给触觉和视觉的享受不仅是惬意而已,它的深层中是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诗一样的情趣”。由此可见,艺人在制作时每走一步、每下一刀,都无不体现出艺术上的考虑。正因如此,才能制作出受大众喜爱的器物。而这种效果的取得,自然离不开艺人长期实践过程中经验的反复积累。其后,将7—24块(根据琴箱大小进行数量的选择)压好并用刨子刨好的弧面板拼凑在一起并粘合插进琴尾小槽中,上面用一小铁钉在腰部。将整合好的琴箱放在模具上,并用绳子(轮胎内部的线绳)将其固定,并检查弧面是否平整、腰部是否垂直。调整好后,放在通风干燥处,待胶干后解掉紧拉绳。为了更好的使琴箱每块板子粘合紧密,可以做加固处理。找较薄的布,将其剪成长约20—30cm、宽约2—3cm的布条,用乳胶或者面糊将布条贴在琴箱内部的接缝处,放在通风干燥处待干,然后将琴箱内部刷清漆(防潮)待干即可。这道用布条加固工序,是艺人多年进行冬不拉修复时所总结的经验,体现了艺人制作过程中对器物实用性方面的思考。

琴箱制作好后,将事先裁切好的面板与琴箱进行粘贴,待其晾干后再用刀具将四周多余部分去除,并用砂纸将面板边缘打磨光滑。完成以上工序后,将准备好的琴杆一端锯成尖角,放在腰部前,用笔在腰部正面画线,把多余部分锯掉,使两者对接(此工序也可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将其严密扣合),并用乳胶固定。琴头和琴杆的接法一样,接好后将琴轴进行安装并挂在通风干燥处待干。其后将待干的琴身进行修整(可将琴杆背后刨成圆形,人在使用时比较舒适;琴头两边刨成弧形,增加美感)并打磨(一定顺着木头的纹理进行打磨),直至琴身光滑无任何打磨痕迹即可。成型打磨光滑后,用稀释好的清漆涂抹琴身(保持木材原有的自然色)。待干后,修复并进行再次打磨,直到表面平滑为止。

装饰手法

此工序是增加器物的美感,也是突出体现民族特色的关键。笔者调研中发现,冬不拉的装饰手法有镶嵌、彩绘、粘贴、喷漆四种方式,装饰部位多在琴杆面板、琴箱面板、腰部(琴杆与琴箱交接处)等处。

镶嵌装饰是用切碎的兽骨、骨角片或将其磨成粉末状镶嵌在器物表面。艺人以冬不拉木本色为基调,用刀在琴杆面板处刻出小槽(宽度自定),槽内滴上胶水,将切碎的动物骨角片或骨头磨成粉末(牛、羊、骆驼等)放入槽内,待干后进行打磨直至光滑。

彩绘装饰是用颜料在打磨好的器物上进行彩画装饰。艺人在琴体表面使用颜料漆进行图案的绘制,颜色大多使用黑色与明度、饱和度偏低的红色、桔色、蓝色等进行搭配。这种手法以其简单、自由、主观、随意等特点成为目前主要的装饰方式。

粘贴装饰是将纸剪成理想中的图案直接粘贴于器物之上。艺人选择较薄的深色纸张,根据理想中的图案进行裁剪,将得到的图案用稀乳胶粘贴在打磨好的胎体上。待干后用湿毛巾擦去图案以外的余胶,使其整洁和鲜艳。

喷漆装饰是将1毫米左右的厚纸雕刻或裁剪成自己所需图案,压在需要装饰的位置,然后直接喷上所要色彩的油漆即可。

主体装饰完毕后,艺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客人的要求进行局部点、线、面的装饰,如琴体边沿画黑色或棕色的线条,让琴体形态清晰明了,随意中充满秩序感。

上漆晾干

上漆是“冬不拉”制作工艺中最后的一道工序,最好选用全透明的清漆。刷一次待干后再刷一次,两次清漆刷好后放在通风干燥处,等待彻底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漆是胚体的保护层,不但使彩绘持久,而且使器物耐用。(注:制作过程中,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必须将胚体放在通风干燥处待干,等待彻底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这是制作优良“冬不拉”成功的关键)

装弦调音

上琴弦、安琴码、定音调音。首先将琴弦绑在琴轴上,琴弦一般是2或3根,然后在调音的过程中将琴码和品位(8—13)的位置进行确定,最后通过反复调试,完成“冬不拉”的整个制作。

演奏方法

演奏冬不拉,将琴斜置于怀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弹拨。左手按弦时,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很少使用;右手主要用食指和拇指拨弦,其余三指少用,有时也使用拨片弹奏。一般以外弦奏旋律,内弦作和弦衬托,有时也相反,还经常用内外弦同时弹奏旋律。

音量音域

音域范围宽广,适合弹奏一些节奏快速、奔放的曲子。冬不拉音量并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指法有一弹一挑、两弹两挑、两弹一挑、一弹两挑、连奏、拨奏等,还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内弦配和音)。弹奏冬不拉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种变化。尤宜于表现快速乐曲。

冬不拉弹唱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表现力非常丰富。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于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们的喜爱。

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主要乐曲

流传在民间的冬不拉乐曲达200多首,其中以马为题材的乐曲最多。其次为描写狩猎生活、歌颂美丽山河和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乐曲。中国解放后出现的较优秀的独奏曲有《高潮》《热爱祖国》《延安颂》《伊犁河的波浪》等,协奏曲有《美丽的巴尔鲁克山》近代有《我的冬不拉》《白色的小岛》《故乡》《姑娘的温柔》等。国外也有很多比较著名的冬不拉乐曲,如《白天鹅》、《漂亮的鸟儿》(Beautiful Kushtar)、《阿达依》(Aday)等等,也有许多作品被做成专辑流传下来。近年来亦有许多名人将这些乐曲演绎到世界各地。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冬不拉以其自身的娱乐文化功能以及体现出来的草原游牧文化魅力,成为哈萨克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制造了冬不拉,并使其成为哈萨克人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器物之一,而它也成为哈萨克人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族群文化、民俗文化、手工艺文化以及审美文化的表征。

冬不拉作为新疆音乐的素材之一,多次被搬上电影银幕,例如电影《带上我的冬不拉》主要借此来体现人与人的情感寄托,反映现实生活。

传承状况

冬不拉艺术历经历史的积淀,主要由弹唱音乐、乐曲、民间舞蹈音乐、演奏方法与技巧、乐器与制作工艺五大部分组成。然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流行文化风靡草原,使民族文化中的冬不拉艺术受到猛烈冲击,一些传统曲目和制作工艺已处在失传边缘。

由于这种艺术形式长期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因而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保护。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中国于2009年正式启动了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冬不拉艺术”保护项目,使这种古老的音韵能够和铁尔麦一样继续流传。

民间传说

传说一:老牧民阿肯

很久以前,哈萨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结果森林里有一只凶恶的瞎熊,经常跑出来伤害牧人和牲畜,使人们不得安宁,国王派去了几批猎人都被瞎熊伤害了。

国王的儿子名叫“冬不拉”,他请求父王让他去打败瞎熊,由于父王不答应,冬不拉私自带着弓箭、捕兽夹去找瞎熊,并与瞎熊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搏斗,杀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牺牲。当牧民们找到王子的尸体时,都泣不成声,谁也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国王。

这时有个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国王问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么?”阿肯指着一棵高大的松树说:“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国王生气地说:“明天它如果不告诉我,我就杀了你!”聪明阿肯在牧民们的帮助下,砍下大树的一个支杈,连夜制作成一把精美的乐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声歌颂王子的壮举,倾诉对王子的崇敬和怀念。

琴声中有阵阵松涛,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鸣,也有草原人民悲伤的啜泣,国王听着琴声,悲痛万分,是松木制成的乐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国王。琴声一会儿雄浑激昂,一会儿低回婉转,一会儿音韵铿锵,一会儿又如泣如诉......从此,哈萨克人有了自己的乐器,为纪念王子,人们以“冬不拉”来命名乐器的名字,而弹唱冬不拉的民间歌唱家便叫做“阿肯”。

传说二:人民心灵的伙伴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它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与他一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为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次狩猎中失踪,可汗命令王宫里的奴仆必须在三天内找到他,谁带来不好的消息,谁将会受到嘴里灌满鼎沸铝水的惩罚。

一个年轻的骑手在一棵胡杉旁发现了可汗儿子的尸体。他找到了草原上最聪明的老牧人,请他帮忙出主意,老人苦思了好久,终于想出了办法:只要不用嘴说,就可以逃脱残酷的惩罚。只见他从房前的树上据下两块最好的薄木板,宰杀了自己的马,抽出马腿上两条长筋。

老人将薄板和长筋做成了一把神奇的乐器。带领寻找可汗儿子的仆役们纵马直奔王宫。来到王宫,可汗坐在他的宝座上,在宫殿的中央摆着一口装满鼎沸铝水的锅。“你给我带来了王子的消息吗?”可汗冲着老人凶残狂吼。老人拿出昨夜赶制的乐器对着可汗弹起来。

凄美的乐声如实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可汗听完暴跳如雷,要处罚老牧人,老牧人神情镇定的告诉可汗,发出声音的是我手里的冬不拉,如果要处罚就处罚它。

失去理智的可汗,命令武士处罚老牧人,老牧人拿起冬不拉唱起了心底埋藏已久的积愤。

老人的歌使仆役们个个抬起了头,宫廷武士挺直了胸膛,跟随着老人一起高唱。歌声像火山爆发,可汗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他被愤怒的歌声吓得瘫痪了,从高高的王位上摔下来,摔进那鼎沸的铝锅里。这就是冬不拉的第一支歌,从此以后,草原上便流行开了哈萨克人民心灵的伙伴——冬不拉。

传说三:会唱歌的树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民族乐器。关于它的产生,在哈萨克人生活的地区,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

据说古时候,哈萨克汗(国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已到成婚年龄。可汗的一位大臣对公主有意,向汗提出求婚,汗同意了。但由于年龄悬殊,公主不同意,但又不好向父汗讲。公主的丫环非常聪明,为公主出主意道:“你对大汗讲,谁要找到会唱歌的树,你就嫁给谁。”汗最终接受了女儿的意见,张榜告示全国,三个月为限。那位大臣虽对此心有不满,但又不能公开反对。

一个月过去了,竟没有人敢揭告示。一天,一个年轻的猎人路过城下,见人头攒动,议论纷纷,便上前仔细阅读了告示的内容,心想:既然有会唱歌的树,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它。他上前毅然揭下了告示。

猎人被卫兵带到汗的宫殿。公主在帘后看到猎人年轻英俊,顿生爱慕之情。公主向父汗提出要和猎人见面的要求,大臣想从中阻拦,却又说不出正当理由。公主和猎人终于在后花园见了面。公主给猎人赠送一枚戒指作为定情物,猎人发誓一定要找到会唱歌的树,娶公主为妻。

年轻的猎人走遍了深山老林,却没有找到会唱歌的树。眼看期限要到了,猎人既着急又难过。这天晚上,猎人做了一个梦,雪山老人告诉他:“遇到了困难,应向百姓求教。”猎人急忙赶下山。哈萨克牧民知道他是揭黄榜的青年,都把他看做是心目中的英雄,纷纷前来看望。当得知期限将到,都为他着急。为了鼓励猎人尽快找到会唱歌的树,牧民们就杀羊款待他。杀羊人顺手将羊肠子搭在身旁的树上。没想到这羊肠子给猎人带来了希望。

宴会结束后,猎人越发郁闷和惆怅,便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一种从来没听到过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中。举目看去,只见几条被阳光晒干、紧绷在树干上的羊肠子,在微风中颤动并发出声响。他用手指轻轻拨动了几下,竟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猎人顿悟: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会唱歌的树么?

年轻的猎人把树干锯下来,砍削成便于携带的长瓢形,再将几条风干的羊肠子固定好,制成了一把崭新的乐器。这把乐器,哈萨克人后来叫它冬不拉,意思是会唱歌的树。

猎人怀抱会唱歌的树,将对公主的无限思念编成歌词,叮叮咚咚地连弹带唱起来。这美妙而动听的琴声,如绺绺游丝,穿过树林,飘向草原。牧民们都跑来聆听演奏。大家都被这天籁般的琴声所陶醉,也为猎人找到了会唱歌的树而高兴,纷纷表示愿同猎人一起进京祝贺公主圆了梦。

在京城,大臣单独接见了年轻的猎人。他对猎人的成功十分嫉妒,就花言巧语将会唱歌的树骗到手,兴冲冲地去见汗。汗让大臣弹唱,他却慌了手脚。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弹奏。

公主听说大臣找到了会唱歌的树,不禁暗自叫苦。丫环说:“大臣从未离开过京城一步,怎么会是他找的?若是他找的,为什么又不会弹奏?”公主听了觉得有理,便让丫环出宫寻找那个真正找到会唱歌的树的人。老百姓都说是年轻的猎人。公主知道后万分喜悦。

大臣见一计未成,又生一计,下令以莫须有的罪名将猎人逮捕入狱。

公主乘大臣不在的时候,在狱中见到了年轻的猎人。猎人因失去了会唱歌的树,感到十分惭愧。公主抚摸着猎人手上的戒指,鼓励他一定要夺回会唱歌的树。

大臣为了把会唱歌的树据为己有,威逼猎人教他弹唱的方法。猎人说,没有会唱歌的树,我拿什么教你呢?大臣想想也对,就拿来会唱歌的树,把它交给了年轻的猎人。

年轻的猎人怀抱重新到手的会唱歌的树,想起自己寻找它的艰辛和公主对自己的深情厚谊,声情并茂地边弹边唱起来。这时公主赶了来,听了这仙乐般的情深意长的琴声和歌声,眼泪禁不住扑簌簌地滚下腮来。

大臣见状恼羞成怒,竟下令要将猎人斩首。可是武士们听了这感人的琴声不禁冒死抗命,反将猎人护送出了监狱。

年轻的猎人和美丽的公主终于获得了自由和爱情。他们一个弹着会唱歌的树———冬不拉,一个唱着心中的歌,双双离开京城,向茫茫大草原走去。

与热瓦普区别

由来不同:

热瓦普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弹弦乐器。流传在塔吉克族的叫拉布卜。十四至十五世纪已出现。清代列入四部乐。

冬不拉,哈萨克族弹弦乐器,是新疆地区弹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

组成结构不同:

热瓦普音箱半球形,木质,蒙以蟒皮,张五根金属弦,多个音品(改革的热瓦普音品可多至二十六个)。

冬不拉的音箱为木质的,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上有九个缠皮线的品位,张两根弦。解放后,冬不拉经过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音域得到扩大的同时增大了音量。制成高低不同的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高、中音冬不拉的音色明亮、清脆、技巧灵活。

演奏方式不同:

热瓦普的音色响亮,多用于合奏与伴奏,亦可作为独奏乐器使用。独奏乐曲为木卡姆或民歌的曲调,现已有不少新的独奏作品出现。

作为新疆地区弹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冬不拉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般用于自弹自唱、独奏与合奏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