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诐

更新时间:2022-10-28 13:48

险诐,汉语词汇,拼音xiǎn bì,解释亦作险陂。阴险邪僻。出自《宋史》。

解释

阴险邪僻。

出处

《诗·周南·卷耳序》:“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谒之心。” 孔颖达 疏:“险詖者,情实不正、誉恶为善之辞也。”

《荀子·成相》:“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杨倞 注:“陂与詖同。”

《汉书·刘向传》:今以陛下明知,诚深思天地之心,迹察两观之诛,览‘否’、‘泰’之卦,观雨雪之诗,历周、唐之所进以为法,原秦、鲁之所消以为戒,考祥应之福,省灾异之祸,以揆当世之变,放远佞邪之党,坏散险诐之聚,杜闭群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太平之基,万世之利也。

宋 苏轼 《送杨奉礼》诗:“时情任险陂,家法故雍容。”

《宋史·李崇矩传》:有郑伸者,客崇矩门下仅十年,性险诐无行,崇矩待之渐薄。

《宋史·李浩传》:儒术可行,而有险诐之徒;下情当尽,而有壅蔽之患;期以气节,而偷惰者得以苟容;责以实效,而诞慢者得以自售。

清 钱谦益 《山西布政使文翔凤妻武氏加封恭人制》:“惟其体备二《南》之德,无险詖私谒之心,故能咏歌四始之风,有温柔敦厚之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