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鹰

更新时间:2024-07-01 22:06

雀鹰(学名:Accipiter nisus)为鹰科、鹰属的鸟类,体重130-300克;体长310-410毫米,翼展60-75厘米。雄鸟头、背青灰色,眉纹白色,喉布满褐色纵纹,下体具细密的红褐色横斑;雌鸟上体灰褐色,头后杂有少许白色,眉纹白色,喉具褐色细纵纹,无中央纹,下体白色或淡灰白色具褐色横斑,尾具4-5道黑褐色横斑;幼鸟头顶至后颈栗褐色,喉黄白色,具黑褐色羽干纹,胸具斑点状纵纹,胸以下具黄褐色或褐色横斑。雀鹰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形态特征

雀鹰雄鸟上体鼠灰色或暗灰色,头顶、枕和后颈较暗,前额微缀棕色,后颈羽基白色,常显露于外,其余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暗灰色,尾上覆羽羽端有时缀有白色;尾羽灰褐色,具灰白色端斑和较宽的黑褐色次端斑;另外还具4-5道黑褐色横斑;初级飞羽暗褐色,内翈白色而具黑褐色横斑;其中第五枚初级飞羽内翈具缺刻,第六枚初级飞羽外翈具缺刻;次级飞羽外翈青灰色,内翈白色而具暗褐色横斑;翅上覆羽暗灰色,眼先灰色,具黑色刚毛,有的具白色眉纹,头侧和脸棕色,具暗色羽干纹。下体白色,颏和喉部满布以褐色羽干细纹;胸、腹和两胁具红褐色或暗褐色细横斑;尾下覆羽亦为白色,常缀不甚明显的淡灰褐色斑纹,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或乳白色,具暗褐色或棕褐色细横斑;尾羽下面亦具4-5道黑褐色横带。

雌鸟体型较雄鸟为大。上体灰褐色,前额乳白色或缀有淡棕黄色,头顶至后颈灰褐色或鼠灰色,具有较多羽基显露出来的白斑,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灰褐色或褐色,尾上覆羽通常具白色羽尖,尾羽和飞羽暗褐色,头侧和脸乳白色,微沾淡棕黄色,并缀有细的暗褐色纵纹。下体乳白色,颏和喉部具较宽的暗褐色纵纹,胸、腹和两胁以及覆腿羽均具暗褐色横斑,其余似雄鸟。

幼鸟头顶至后颈栗褐色,枕和后颈羽基灰白色,背至尾上覆羽暗褐色,各羽均具赤褐色羽缘,翅和尾似雌鸟。喉黄白色,具黑褐色羽干纹,胸具斑点状纵纹,胸以下具黄褐色或褐色横斑。其余似成鸟。

虹膜橙黄色,嘴暗铅灰色、尖端黑色、基部黄绿色,蜡膜黄色或黄绿色,脚和趾橙黄色,爪黑色。

体重♂130-170克,♀193-300克;体长♂310-350毫米,♀360-410毫米;嘴峰♂11-13毫米,♀12-15毫米;翅长♂205-255毫米,♀240-260毫米;尾♂150-197毫米,♀145-223毫米;跗蹠♂51-63毫米,♀58-73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雀鹰栖息于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等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冬季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农田地边、以及村庄附近,尤其喜欢在林缘、河谷,采伐迹地的次生林和农田附近的小块丛林地带活动。喜在高山幼树上筑巢。最高可达海拔4500米。

生活习性

行为

雀鹰部分留鸟部分迁徙。春季于4-5月迁到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雀鹰习性日出性。常单独生活。或飞翔于空中,或栖于树上和电柱上。飞翔时先两翅快速鼓动飞翔一阵后,接着滑翔,二者交互进行。飞行有力而灵巧,能巧妙的在树丛间穿行飞翔。雀鹰喜欢从栖处或“伏击”飞行中捕食。它的的飞行能力很强,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数百公里。飞行有力而灵巧,能巧妙地在树丛之间穿梭飞翔。通常快速鼓动两翅飞翔一阵后,接着又滑翔一会。

食性

雀鹰主要以鸟、昆虫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鸠鸽类和鹑鸡类等体型稍大的鸟类和野兔、蛇等。雀鹰发现地面上的猎物后,就急飞直下,突然扑向猎物,用锐利的爪捕猎,然后再飞回栖息的树上,用爪按住猎获物,用嘴撕裂吞食。攻击鸡类等体型较大的猎物时,常采取反复进攻的手段,有时第一、二次仅能使猎物受到轻伤或散落一些羽毛,但在多次打击下,也难免被击垮,失去抵抗能力,成为雀鹰的“盘中餐”。

成鸟在繁殖季节,近98%的食物由小鸟组成。具体来说,膳食成分如下:13%画眉鸫科,11%家麻雀,8%莺和莺鹛科物种,9%山雀,7%树麻雀云雀,6%燕子,5%苍头燕雀,4%八哥和3%。总共已鉴定出150多个物种。鸽子、鸡和小雉鸡的数量相当微不足道,低于1%。

在冬季,捕获猎物的情况基本保持不变。由于一些南飞物种的迁徙,分布有所不同。麻雀随后最高可达20%。老鼠和鼩鼱等小型哺乳动物是这一时期食物的一部分。在啮齿动物大量繁殖的年份,它们可占总饮食量的15%,尤其是在北部地区。雀鹰(仅限雌性)并不害怕攻击野鸡,但随着它们的成长,它们会变得太大,成为难以捕捉的猎物。

由于体型较大,雌性会捕食较重的猎物,例如画眉和斑尾林鸽。这种差异使得夫妻可以占据较小的领地,而不会在伴侣之间争夺食物。

分布范围

国家

留鸟: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黑、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朝鲜、韩国、科威特、拉脱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摩纳哥、黑山、摩洛哥、尼泊尔、荷兰、北马其顿、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欧洲区)、圣马力诺、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瑞典、瑞士、叙利亚、突尼斯、土耳其、乌克兰、阿联酋、英国和也门。

繁殖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俄罗斯联邦(东亚区、中亚区)、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非繁殖地:孟加拉国、塞浦路斯、吉布提、埃及、埃塞俄比亚、中国(香港、澳门)、肯尼亚、老挝、利比亚、缅甸、尼日尔、巴勒斯坦、卡塔尔、苏丹、坦桑尼亚、泰国、土库曼斯坦和越南。

旅鸟:马耳他、中国台湾省。

游荡(非繁殖地):乍得和斯里兰卡。

游荡:文莱、法罗群岛、冈比亚、冰岛、马来西亚、马里、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南非、斯瓦尔巴和扬马延、西撒哈拉。

地理

雀鹰繁殖于欧亚大陆,往南到非洲西北部,往东到伊朗、印度、日本和中国北方;越冬地在地中海、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长江以南。亚洲亚种在中国繁殖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宁、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新疆,越冬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岛。迁徙期间经过河北、山东、宁夏、内蒙古、广东、福建和台湾;喜马拉雅亚种主要繁殖或留居于青海、四川北部和西藏,越冬于云南西北部和西部。

雀鹰亚洲亚种(Accipiter nisus nisosimilis)繁殖于中国东北各省及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冬季南迁至中国东南部及中部以及台湾岛和海南岛。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Accipiter nisus melaschistos)繁殖于中国甘肃中部以南至四川西部及西藏南部至云南北部;冬季南迁至中国西南。为常见森林鸟类。

繁殖方式

雀鹰春季于4-5月迁到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雀鹰每年5-7月进入繁殖期,此时雄鸟叫声频繁,十分洪亮,经常在空中边飞边叫。雄鸟和雌鸟有时在林地上空盘旋,有时穿梭于树林之间,互相追逐、嬉戏。交尾大多在针叶树或者阔叶树平伸的树枝上进行,通常是雌鸟在枝头站立,伸颈扭头,一边象四周观望,一边注视着雌鸟的动态,并且不时地鸣叫几声。然后雄鸟来到它的身边,跳在雌鸟的背上,同时将双翅张开,保持平衡,雌鸟则将尾羽上翘,双方尾羽左右摆动,发出欢快的叫声,完成交尾。交尾之后,雄鸟飞到另外一个树枝上,抖动身体,疏松全身的羽毛;雌鸟有时停留在原地,有时尾随雄鸟而去。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森林中的树上,距地高4-14米。巢通常放在靠近树干的枝叉上。常在中等大小的椴树、红松树或落叶松等阔叶或针叶树上营巢,有时也利用其他鸟巢经补充和修理而成。巢区和巢均较固定,常多年利用。巢呈碟形,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垫有云杉小枝和械树、卫茅等新鲜树叶。每窝产卵通常3-4枚,偶尔有多至5枚和6枚甚至7枚和少至2枚的,通常间隔1天产1枚卵。卵呈椭圆形或近圆形,鸭蛋清色、光滑无斑,大小为29.8×38.6毫米,重17-18克。雌鸟孵卵,雄鸟偶尔亦参与孵卵活动,孵化期32-35天。雏鸟晚成性,经过24-30天的巢期生活,雏鸟即具飞翔能力和离巢。雀鹰野外寿命可达20年。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截至2021年,欧洲的雀鹰物种数量估计为364,000-571,000对,相当于728,000-1,150,000成鸟。欧洲约占全球范围的36%,因此对全球种群规模的初步估计为2,020,000-3,190,000只成鸟,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一估计。数量位于2,000,000到3,200,000只成鸟之间。

趋势理由:在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的情况下,认为种群数量稳定。在欧洲,物种数量自1980年代以来有所增加,但在过去三代(15.45年,2020年)中保持稳定。

2022年4月,中国云南大理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监测调查工作中,在保护区首次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雀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