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蚶

更新时间:2023-09-01 17:58

魁蚶是蚶目蚶科毛蚶属软体动物,又叫焦边毛蚶、大毛蛤、赤贝、血贝等。贝壳大,呈斜卵圆形、三角状扇形,极膨胀,左右两壳稍有相等。长7-9厘米,高6-8厘米。壳顶膨胀;背部两侧略呈钝角,腹缘圆,前端短,后端延长;放射肋宽,42-48条,由壳顶向腹缘作辐射状扇形排列,平滑无明显的结节,同心生长轮脉在腹缘略呈鳞片状;腹缘厚,有与肋纹相应的凹陷,形成突出的锯齿。壳面白色,被棕色表皮;壳内面白色光滑,有光泽。

外形特征

大型蚶,壳高达8厘米,长9厘米,宽8厘米。壳质坚实且厚,斜卵圆形,极膨胀。左右两壳近相等。背缘直,两侧呈钝角,前端及腹面边缘圆,后端延伸。壳面有放射肋42~48条,以43条者居多。放射肋较扁平,无明显结节或突起。同心生长轮脉在腹缘略呈鳞片状。壳面白色,被棕色绒毛状壳皮,有的肋沟呈黑褐色。壳内面灰白色,其壳缘有毛、边缘具齿。铰合部直,铰合齿约70枚。

近种区别

产地及产期

黄海北部大连及丹东地区沿海为我国主要产区,山东文登威海石岛和河北塘沽等地也有一定产量。

栖息地:潮间带岩石缝间。

人工育苗

亲贝的选择

常温育苗7-8月份进行。当水温18-24℃时,选壳长7-8厘米、外形完整的魁蚶作亲贝。

亲贝的蓄养

采用浮动网箱、网笼或直接放在池底的方式进行蓄养,蓄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60个。管理中要加大换水和加大投喂。

采卵和孵化

采用精卵自然排放法。为防止精子过多,发现雄蚶排精时,立即将其挑出。卵受精后,洗卵2-3次。

孵化过程中,连续微量充气。必要时每立方米水体施加1克氯霉素或红霉素抑制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保证胚胎的健康发育。

选幼

水温24-25℃条件下,受精卵经21-24小时发育至D形幼虫。一到D形幼虫,要立好选幼。

幼虫培育

方法与其他双壳贝幼虫培育的方法基本相同。

附苗

当壳顶幼虫50%出现眼点,足开始伸缩,壳缘变厚,水中出现类似蜘蛛网样的丝状胶粘物质时,应立即投放处理好的棕帘采苗。投帘后,需加大换水量和投饵量,必要时,施药抑菌。

蚶苗下海过渡

采用风袋进行工轩种的中间过渡。夏季,水温较高,光线较强,藻类繁殖生长快,对网袋易造成污附,影响网袋的水交换率。所以保苗时,网袋放苗的密度不宜过大。保苗过程中,严防海星的危害。

营养成分

不同地理群体魁蚶的一般营养组成相近,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能值有较大差异,其中江苏连云港群体的粗蛋白含量和能值最高,尤为显著地体现了海产贝类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辽宁庄河群体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这意味着其在促进人体免疫方面可能具有着重要的食疗价值。在氨基酸组成上,不同地理群体的魁蚶均含有18 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平均高达702.82mg/g,呈味氨基酸含量高达40%以上,必需氨基酸平均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4.82%,与WHO/FAO推荐的模式接近,必需氨基酸指数IEAA高于多种双壳贝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以山东即墨群体为最佳;氨基酸评分结果表明,魁蚶食用的限制性氨基酸主要为缬氨酸和色氨酸。不同地理群体魁蚶的脂肪含量虽然较低,但脂肪酸丰富,其中ω3 PUFA含量平均高达34.34%,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不同地理群体魁蚶均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不同地理群体的魁蚶各矿物元素的含量略有不同,但均富含人体所需的Ca、Fe、Zn、Se等人体必需矿物元素;其重金属含量极低,无重金属污染,无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食用安全无风险。

综上所述,魁蚶是一种优质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开发利用价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