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洞遗址

更新时间:2024-06-09 10:55

鸽子洞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乡瓦房村的西汤山南侧。两级50余米高的悬崖陡壁位于大凌河边,鸽子洞遗址是处于第二级悬壁上的天然洞穴,因成群的鸽子居洞中而得名。

历史沿革

鸽子洞遗址是一处天然洞穴,因常年有成群的鸽子居住而得名。

鸽子洞遗址是1961年在喀左县文物普查时发现的。

1965年秋天,考古学家孙守道和工作人员陈瑞峰来到鸽子洞,发现了石制品和动物化石。鸽子洞由此作为辽宁省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载入历史。在后续发掘中,出土石制品280余件,哺乳动物化石20多种,还有丰富的用火遗迹。

1973年5月,由国家、辽宁省和朝阳市喀左县组成的联合发掘队进行首次发掘,在竖穴(A洞)的前半部分,获得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痕。

1975年5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报告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

遗址特色

鸽子洞遗址由奥陶纪石灰岩和诛罗纪紫红色砂页岩组成,由于地下水溶蚀作用,使这一带石灰岩生成袋形和垂直竖井式洞穴。

鸽子洞遗址洞内有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溶洞。考古工作者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洞,其中下洞又分为A洞和B洞,A洞是鸽子洞人居住的遗址。

鸽子洞遗址呈岩厦结构,洞口向东,宽1.8米,洞内纵长15米,最高处18米,最里面有20平方米的“内室”,洞内宽敞明亮,蔽风遮雨。洞前是宽阔的大凌河。河东岸,山低坡缓,构成大凌河二级阶地,多灌木丛林,是鸽子洞人的狩猎场所。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傅仁义经过多年研究,推测鸽子洞遗址的年代为距今5万至7万年。

文物遗存

考古人员在鸽子洞遗址发现了岩羊角化石和羚羊骨化石,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岩羊化石,也是岩羊分布最东边的例子。

鸽子洞遗址出土280多件石制工具,有相当一部分石片的台面上有纵脊,这是人工修理的结果,这种技术看似简单,但在旧石器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难得的是,这些石器主体是刮削器,又以单凹刃者最多,这在同时期遗址中比较罕见。据模拟实验和微痕分析,这种石器非常适用于加工木器,说明鸽子洞人可能广泛使用木器,只是木器易于腐烂没能保存下来。由此可知,鸽子洞人已懂得加工兽皮并用来抵御严寒了。

鸽子洞遗址文化层中发现少量人骨化石。从骨胳形态观察和测量情况看,与智人阶段的人类化石相当。

文物价值

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鸽子洞遗址陆续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证实,鸽子洞人已经掌握了加工兽皮的技术。鸽子洞人生活在末次冰期,他们以羊肉为食,顽强地度过了冰期,向北美、北极地区发展。这一发现,补齐了人类进化上最重要的一环,驳斥了人类“非洲起源”假说。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画出人类起源发展的一个路线图:中国、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东北亚、北美,而辽河流域是从中原通往上述地区的必经之路。

鸽子洞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中最晚的一处,地质时代相当于晚更新世中期之末,距今5~7万年。鸽子洞遗物代表中国东北地区石器时代中期一个重要文化类型,也是迄今辽西大凌河流域最早的古人类居住址。因此鸽子洞遗址对研究北方旧石器时期古人类生活和生存方式等内容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1979年,鸽子洞遗址被辽宁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鸽子洞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乡瓦房村的西汤山南侧。

交通信息

自驾:自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出发,用时大约41分钟,路程约34.4千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